感動之餘卻讓人不舒服,太過商業的《金剛川》真的是好片嗎?

2021-01-19 騰訊網

要說近期最火的影片,《金剛川》一定是當仁不讓。本身就講述戰士們團結、堅韌不屈的精神,又趕上了抗美援朝出徵70周年,直接讓觀眾的期待達到了高潮。

但,如此火爆的影片,口碑卻是急轉直下。在某瓣,從最早的8.5分直接掉到6.5分,而且,網絡上,平臺上,關於金剛川的評價和感受大多都是不好的。究竟是《金剛川》不夠出色?還是觀眾們的要求提高了?

在分析這些之前,有兩個客觀事實不得不說:一來,正好是抗美援朝出徵70周年,全國上下也掀起了一波抗美援朝研究的熱潮。二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八佰》這部電影在影院待了兩個多月,至今還有很多影院在播放,而這時候上映的《金剛川》也是關於戰爭和戰友情的故事,難免會讓人把《金剛川》和《八佰》放在一起比較。

這既是《金剛川》的機遇(可以蹭抗美援朝的熱度)又是對《金剛川》的考驗(是否忠於歷史,是否比八佰更好看?)。

《金剛川》出色嗎?

1.選材獨特,貼合時政,出色

《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而關於這段七十年前的往事,你在近年來的影片中,基本見不到。而介於《八佰》的成功,這次《金剛川》選材抗美援朝,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對於年輕的觀眾,他們既是票房的主力軍,又有很多人對這段逝去的往事不了解。所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奇心」,越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越會早早地約定去看這個電影,從而,《金剛川》未上線的時候,就已經預售了非常多的票房了。

此外,正好趕上抗美援朝出徵70周年這個節點,蹭這波熱度,也算是免費做了一個自己電影的宣傳。

2.獨特視角,非線性敘事,出色

《金剛川》並非是以抗美援朝戰爭宏大來取悅觀眾,而是重點描寫小人物的故事,通過對三三兩兩的小角色的刻畫,以點帶面的展現出抗戰的殘酷和中國軍隊的不屈不撓。這種手法像《瘋狂的石頭》、《八佰》,以小見大,讓觀眾對每個人物了解的同時,還不會因為各種的宏大場面而產生厭倦感。

而且,本作用了非線性敘事,把整個故事分為四段,一個故事的三種視角,最後一段是全片的收束。第一段《士兵》,從修橋士兵的視角講修橋;第二段《對手》,從美軍飛行員的角度講如何轟炸我方;第三段《高炮班》,講我方高炮班的戰士們如何護住金剛川上的這座橋;第四段《橋》,也是全片的收尾段落,講述最後如何通過金剛川。這樣一段又一段的形式,把所有的角度都照顧到,最後一個大鍋燴,讓人大呼過癮。

3.非線性敘事的後果,差評

非線性敘事手法,在國外可能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早年的《敦刻爾克》便是運用了這種手法,使得最後的逃亡變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但在國內,《金剛川》還是很特立獨行的存在。這種特立獨行,弄好了就是旗幟型影片,弄不好就遺臭萬年。

只能說,在這部影片中,這個手法發揮了也就50%吧。

畢竟,雖然新穎奇特,但重複片段過於多了,以至於到後期的收束階段,還有很多的是前面早就放映出來的東西,讓觀眾沒有任何的新鮮感,反而帶來了不必要的反感。以至於某些觀眾評價:「這部劇好像就是一天拍完的吧,一場戲七八個機位拍,拍完了在剪到不同的地方,就成了電影。」

另外,由於三位導演的不同指導,使得這幾個片段參差不齊,有些片段爛的真的沒法看,但接下來又是一個極其感人的瞬間,讓觀眾如圖坐過山車一般,還沒等到高興,就被爛片段消磨的沒了興趣。

4.不尊重歷史,肆意篡改,差評

一部打著抗美援朝旗幟的影片,即使是個商業片,咱也得關注一下歷史吧?可實際上呢,完全在篡改。

首先,渡橋也好,戰爭也好。中國軍隊在1953年的戰場上,不是那麼差的。總有人把所有的戰役都認為是「小米加步槍」打贏的,事實上,抗戰是這樣的,但抗美援朝不是這樣的。

雖然我國在1953年海軍還是基本不行,空軍也少的可憐,但早在解放戰爭的時候,東北的兵工廠就可以製造很多的炮彈和物資了。而且,由於蘇聯的幫助和戰爭繳獲的物資,戰爭後期的裝備已經很強了,即使不能說是現代化的造橋方式,也不會動用一個師去水裡扛著橋,那不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群眾的侮辱嗎?

其次,既然拍了,就好好拍。退一萬步講,即使一個師的人去水裡扛著橋,保障所有人過橋,但影片開始就說了,夏天水急無法渡河,這不是開玩笑嗎?

當觀眾是傻子嗎?水急的都沒辦法渡河了,你們是怎麼在水裡屹立不倒的?難道淌水就能衝走,站著就衝不走?還是說這些人都是腳下生根?不尊重歷史也就罷了,連自然規律和原理都不尊重,您這腦洞。

最後的人橋,很悲壯,但為啥面對比木橋還要容易轟炸的人橋,美軍出動了數量更多的五六架轟炸機卻沒一個炸彈扔到人橋上?這真的是巧合?

最後,當年的米國大兵可不都是這樣。《金剛川》裡面的米國大兵:「德州牛仔」、「戰鬥時念聖經的基督徒」、「滿嘴種族歧視的言論」「輕傷不下火線」「無視軍紀」,可實際上呢,米國人除了抗美援朝初期的高傲之外,到後期的金城戰役,已經早早地洩氣了。由於計劃和實際的差距,他們在朝鮮多呆了好幾年,誰也不想再打了。

關於影片中一段一邊喝酒一邊放炮的場景,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戰爭不是兒戲,您這是拍喜劇片來的?

不尊重歷史,就是不尊重人民。讓某些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對歷史有了偏差和曲解,罪魁禍首一定是你們。

5.太過於表達某些感情,以至於完全沒有中心

一篇文章好不好,關鍵在於對於中心的描寫、展現、表達。而一部影片好不好,也是如此。《金剛川》整部影片在故事上,一直在圍繞兄弟情,戰爭的殘酷去描寫,但顯得表達感情太過於突兀。

尤其是對於戰爭片:要不你就據實描寫,讓大家從影片中知道和平的不易,要不你就突出矛盾,讓大家知道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打鐵還需自身硬。可這部影片,一來沒有讓人知道和平的艱難,二來也沒有很強烈的矛盾和衝突。整部劇都是在瘋狂的輸出感情,強行讓人感動,看起來很有感觸,實際上看完之後淡淡如水,沒有任何乾貨。

或許,看完《金剛川》之後,能帶給大家的,就是對影片的無限探討吧。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很多東西的要求都提高了。就像是對電影行業,大家更多地是關注影片質量和感想。雖然《金剛川》雲集了眾多大牌,演技方面剛剛的,還有管虎等知名導演指導,劇情指導方面也不錯,但幾個月的努力和付出,確實是讓這部電影太趕了,沒有很多的時間去打磨去一段一段的精益求精,或許就是它和《八佰》的最大區別吧。

不得不說,《金剛川》作為一部商業電影,是成功的,它博得了非常多的關注和眼球,但是,作為一部好電影,《金剛川》還差的很多。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對這部影片有什麼自己的見解嗎?歡迎到評論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金剛川》,翻車了?是真的嗎?
    有人說金剛川是部爛片,重複鏡頭太多,將一個本來20分鐘的故事,硬生生用無限重複鏡頭拖到兩個小時。還有人說金剛川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內涵,只是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蹭熱度,消耗大家的愛國情懷罷了。更甚者,有人居然說張譯和吳京的「高炮班」太過個人英雄主義、意氣用事,不顧大局。可是,我想說的是:《金剛川》這部電影,你們真的認真看了嗎?真的看懂了它要表達的意思了嗎?在我看來,《金剛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意義上的國產巨作。無論說緊湊的情節,還是「好萊塢」級的大片特效,都可以稱得上是國內頂尖。
  • 讓電影《金剛川》帶給我們持久的感動
    讓電影《金剛川》帶給我們持久的感動《金剛川》公映之後觀眾滿意度很高,尤其震撼於炮兵連與敵機殊死對戰以及志願軍用肉身為柱架起的「人橋」的橋段。(10月25日新京報)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文藝要為時代而歌,於是便有了《金剛川》這樣超級震撼的影片。
  • 大時代的小人物,感動人心的力量源泉——《金剛川》
    這不,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的關口,以此為背景創作的《金剛川》,在預售階段就席捲超過15億的票房。鋪天蓋地的宣傳讓人很難不注意到這麼一部充滿實力派的電影:抗美援朝、張譯、吳京、鄧超……這麼多有意思的元素組在一起,讓我不禁心生興趣,下班後前往電影院,去感受鏡頭下的抗美援朝,是一個什麼樣的慘烈場景。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所以,國家一定要全面發展,現在我們解放軍的武器非常先進,再也不吃裝備落後的苦了。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金剛川》的故事,就發生在金剛山的金剛川上。更進一步講,是金剛川上的一座橋。原本,這裡沒用橋。為了戰爭,中國志願軍的工兵建了一座木橋,供作戰使用。《金剛川》就圍繞這座橋的建與毀,以及修與炸之間,反反覆覆。
  • 《金剛川》魏晨鄧超互動逗笑觀眾,粉絲送張譯拐杖,幕後太精彩了
    這是因為張譯演過很多瘸腿的角色,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溫州一家人》、《紅海行動》、《攀登者》等等,張譯都有瘸過腿。有些設定一旦你接受了,就會揮之不去。比如胡歌演戲「死老婆」的設定也被網友調侃了很久,張譯的粉絲們更是給張譯取了一個特別的外號:中國著名腿瘸表演藝術家。
  • 《金剛川》:一夫當關
    緊接著它就來了——《金剛川》!影片正式提檔於10月23日上映,無疑是接下來市場中備受關注的一員,是一部讓市場再度掀起波瀾的種子選手。對於這部由三大頂級導演聯手打造的影片來說,它承載了影院和觀眾的期待,尤其對於後國慶檔時期來說,需要一部救市之作來穩定軍心。
  • 2020最後一個月影片無縫對接上映 40多部好片總有一部適合你
    記者注意到,4日就有《赤狐書生》等多部影片上映,而縱觀整個12月,將有40餘部影片上映,從華語佳作到引進大片,甚至還有情懷動漫的全新版本,都將在12月扎堆。諸多好片無縫對接,總有一部適合您!40餘部影片集中上映剛過去的11月,電影市場陷入了「片荒期」,自《金剛川》之後,爆款商業大片急缺,而到了12月,這一情況將得到改變,有40餘部影片上映。
  • 主演吳京談《金剛川》:「我們電影人的誠意,都在這裡了」
    抗美援朝戰爭,堪稱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金剛川》正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描繪了志願軍戰士們「無畏炮火,人在橋在,奮勇迎戰,軍魂無敵」的故事。影片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戰爭的硝煙雖早已散去,但英雄們的功績彪炳史冊。70年鬥轉星移,人們對「最可愛的人」的敬仰與緬懷,從未改變。用光影銘刻歷史、用演繹致敬英雄,正是電影《金剛川》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 來真的!電影《金剛川》中的這位泰州籍演員如此講述……
    即便如此,也沒有一位演員產生過退出的想法,「比起志願軍當年吃過的苦,現在這點磨鍊算什麼。」想到這裡,永辰咬牙堅持到了最後,熟練地掌握各種動作和槍械。   20多天的辛苦訓練,也凝聚了演員們之間的感情。永辰說,他合作時間最多的知名演員有鄧超、魏晨等。空閒時,大家會一起吃飯或者打籃球,建立起了「革命般的友情」。
  • 《金剛川》,視角不對,煽情白費
    最後胖虎打不下去了,趕緊認輸溜走。不是要說《金剛川》麼?為什麼我要提哆啦A夢呢? 因為《金剛川》這部電影,就把交戰雙方塑造成上面的大雄和胖虎。 胖虎真的打不過大雄麼?在《金剛川》這部電影裡,我們就被拍成了「不怕死的大雄」,對空戰力只有兩門炮,大部隊被兩個美國飛行員逼得團團轉,最後面對燃燒彈毫無還手之力,靠著不怕死的精神架起一座人橋,把美國人震驚到無話可說。
  • 奪冠21天《金剛川》被趕下寶座,擊敗吳京張譯的竟然是部動畫電影
    這還是在《金剛川》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全靠吳京張譯兩位演員撐起票房,如果《金剛川》能夠對劇情進行一些優化,重複鏡頭加以改進,相信這部影片的票房早就可以突破10億,甚至可以達到《八佰
  • 黃渤談《金剛川》:票房不佳只因質量差故事太老套,這鍋管虎背定了
    說實話對於《金剛川》我覺得是我看過最不值的電影,首先旁白說水有多急多危險,建橋有多危險。鏡頭一轉,我叼,是一條平靜的小河,好歹你用特效整一下吧,而且在不遠處還有更窄的河道可以過對面,遊都遊過去了,你找不到跟歷史一樣的,你起碼得處理一下啊,而且炸的那一點不用修了吧,走都走過去了,還一直補來補去,是要打杖啊,你當旅遊呢?
  • 為什麼說《金剛川》是值得被吹爆的戰爭大片?(輕度劇透)
    在萬眾矚目之下,抗美援朝題題材電影《金剛川》終於在10月25日上映了。按照慣例,我們軍武也舉辦了盛大的觀影團活動,這個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大伊萬也跟大家匯報過了,這沒什麼可多說的。也就是說全片連拍攝加製作只有五個月時間,說白了是一部「快手電影」,咱也不是說導演手快一定出不了好片兒,但本著「慢工出細活」的原則,電影的製作和上映速度搞這麼快,在咱看來確實有點兒「犯嘀咕」;二是本片的主要導演管虎,雖然管導的《八佰》今年有把握拿下全年票房冠軍的寶座,但不可否認的是,《八佰》也成為了今年最富有話題性、在網上不同群體中最飽受爭議的電影沒有之一,甚至這種爭議還延展到了
  • 《金剛川》戰鬥歷史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
    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1953年夏季金城反擊戰打響後,敵人持續對這裡進行毀滅性轟炸。張振智帶領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據張振智回憶,當三連趕到金剛川時,距離上級要求通車的日子僅有8天。
  • 《金剛川》線上首播 火星時代畢業學長帶你走進幕後
    電影《金剛川》幕後故事——「置身烈火硝煙,感受戰爭殘酷」只看大屏幕上的鏡頭,你能想像的到,這些硝煙四起、滄桑震撼的畫面,出自一群95後甚至00後的新銳後期藝術家之手嗎?不曾經歷戰爭,不愛看戰爭片,怎麼做出好鏡頭?火星時代1608期畢業的學長畢至善說:「《金剛川》的鏡頭特別趕,各個部門反覆配合也比較多,項目期加班加得可狠了。」
  • 最可愛的人,志願軍英魂不朽!電影《金剛川》
    北漢江是漢江一條重要支流,發源於朝鮮江原道境內的化川裡附近,金剛川位於源於北漢江(韓語:,Bukhangang )是漢江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起源於江原道北部的金剛山,所以在朝鮮的部分又叫金剛川。電影畫面中,金剛川兩岸植被豐茂,黃綠錯綜,風景秀麗如畫。真的不能讓那些貪婪嗜血成性的侵略者玷汙這如仙境的地方。
  • 《金剛川》不是《金剛三》,國產戰爭大片全貌
    2020年10月20號的晚上,一好友情緒激動地告訴我說,「你知道嗎?《金剛三》馬上就要上映了,我了想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過了一會兒,我總是放不下這事兒,就去百度,但百度了半天,愣是沒看到有關於《金剛三》的半點消息,就在我懷疑自我的時候,有些哭笑不得的看到了《金剛川》在10月23日上映的消息。仔細看了一下這部的電影陣容,不禁喜從中來,因為我看到了這部電影是由三位導演聯合拍攝的。這三位導演,分別是前陣子執導《八佰》的導演管虎。然後是曾執導過《流浪地球》的郭帆。
  • 金剛川上這群最可愛的人,70年後又震撼了我們
    那為什麼到今天才寫呢……呃……說來話長……01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啊嚴格來說,《金剛川》聚焦的「金剛川之戰」並不是當年的正面戰場。如此處理,與大家熟悉的戰爭題材影片相比較,確實少了些驚心動魄之感。帶著這個問題看到最後,小姐姐明白過來:為什麼不能這樣處理呢?!就算是戰爭片,大場面也是可以減少,緊迫感完全可以放緩,因為《金剛川》所著力塑造的,是人,是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性格各異的人生,是一個個讓你笑過又哭過的,最可愛的人。
  • 《金剛川》網絡首播,張譯吳京鄧超魏晨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脊梁
    昨天,由張譯、吳京 、鄧超 、魏晨 、李九霄等主演的電影《金剛川》網絡首播,你看了嗎?覺得如何?《金剛川》是一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
  • 用複雜時間序列講一個簡單的故事,《金剛川》的感動來自它的平凡
    不要總說英雄,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三位導演這次的合作,對於人物刻畫不同以往。沒有刻畫核心的英雄角色,而是泛化了「英雄兒女」,每個普通的士兵都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亦隨時會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不知你是否留意到,影片中出現過兩個人物旁白,他們是在戰爭中活下來的人,用追憶帶著我們去到當時的戰場。一個是跟在劉浩身邊的士兵小胡,一個是空中的敵人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