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地區的發展 我認為用教育、醫療、就業、住房四個方面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前幾天沸騰的巴蜀中學科學城就是一大例子,引起不少家長的關注。巴蜀中學擴張到高新區意味著什麼?「教育」這輛馬車在重慶將會以什麼方向擴張?
受爭議最多的就是北部(渝北、兩江)和西部(高新區科學城)兩個地區。一起來看下具體情況!
一、雙城教育合作發展你pick誰?
近年來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服務成渝、配套成渝,全面融入、互利共贏」的理念,使不少學校已開啟合作辦學模式,截止目前不完全統計約有10餘所學校達成合作籤約,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模式。
1.西部高新區
01.本身優勢:科學城作為西部地區的重要支撐,未來將會聚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大多以博士及博士後為主,其中前兩天才閉幕的「重慶英才會」就是其中的例子,目前科學城已建20個博士後工作站。高新區將以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市內外高校博士後流動工作站,深度整合高校、研發、院所、企業資源,以博士和博士後人才為支撐,以創新為引領,以產業為核心,構建「產業創新+產業孵化+產業加速」三位一體的創新生態體系,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生態高地。
02.教育資源優勢
教育資源正在不斷擴張,從小學到大學一站式解決!
中小學建設:2020年投入共25.1億元,啟動重慶科學城7所公辦中小學新校建設和1所擴建學校工程,計劃明年9月陸續投入使用,中小學共增加學位約25000個。
高校建設:科學城片區內有14所高校、20多所知名中小學。小學如永祥實驗一小、大學城第三小學校、樹人小學等,中學有大學城第一中學校、 重師附中、一中大學城校區、南開大學城分校(南開中學)等。
03.地理位置優勢
連接成渝地區的兩條高鐵線(成達萬高鐵、成渝中線)將於今年年底開工建設其中,就包括期盼已久的科學城站。
成渝中線高鐵建議規劃線路圖
成渝中線高鐵線路由成都樞紐引出,經成都東部新區、樂至、安嶽至重慶市境內,後經大足、銅梁、璧山後引入重慶樞紐,線路長度約278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未來,成渝兩地高新區之間的交通時間將縮短至40分鐘以內。
2.北部(渝北兩江)
01.自身優勢
美國有蘋果,中國有仙桃,重慶北部地區以仙桃數據谷作為支撐,布局物聯網、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慧大數據為發展主要方向。有了這些資源支撐,就會帶動大批人才及其他產業的發展。
02.教育資源優勢
渝北、兩江新區作為未來發展的兩條巨龍之一,目前渝北地區主要以中小學基礎教育作為發展重點。單從七直屬的腳步就能看出變化:兩江巴蜀、兩江西附、兩江育才、兩江中學、兩江實驗、兩江南開、數據谷中學(八中分校)等紛紛入駐北部地區。
其中西附就是最明顯的變化:西附先後與金州初級中學校、竹林中學籤訂協議,金州初級中學作為西附初中分校,竹林中學作為西附高中分校,並於2020年9月正式開學。
西附水土變化趨勢圖
今年,渝北區共有10所中小學幼兒園(含附屬幼兒園)建成或新裝修投用。擴建投用中小學16所,新增學位4740個;累計建成投用6所民辦中小學,新增學位18952個;累計新建、改造、回收、回購幼兒園60所,新增學位14460個。
中小學建設就是基礎教育,注重基礎教育才是發展的重點。未來才會在根本上取得階段性的成功。
03.雙城合作,共同發展
11月11日成都雙流區與渝北區教育區籤約合作發展
成都市電子信息學校與重慶市渝北職業教育中心、四川省雙流中學與重慶市暨華中學、成都市雙流區實驗小學與重慶市渝北區空港新城小學分別籤訂協同發展協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共計10餘所中小學籤訂合作發展戰略儀式。
二、總結
未來「教育」這輛馬車無論集中在北還是在西其實都是前進發展趨勢,不存在好壞這一說法,這兩個區域在重慶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二者不可分割!教育資源問題相對大多數人來說是距離學校的問題,也就是「能否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兩個地區你更看中誰?
來源|學樂牛教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