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天下第一大穹頂,是古羅馬最偉大的建築,這就是萬神廟

2021-01-13 漫行漫記

萬神廟是古羅馬最偉大的建築,有人認為他甚至超越了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所有古典建築中最為最經典的。

說實話,在萬神廟廣場上第一眼看到他時,覺得他有些名不符實。萬神廟的圓頂外表面最初是鋪著鑄銅瓦的,門廊的山花雕也是銅的。這些銅飾後來被羅馬教皇烏爾班8世下令拿去用在了其他新建的教堂上。即使這些銅飾品還在,萬神廟給你的第一印象還是這樣。

但是當你走進萬神廟裡面時就會震驚了,你會認為近2000年的古羅馬人創造的偉大奇蹟是無與倫比的。這是一個直徑43米,高度也是43米的圓形空間,有十幾層樓高的室內空間跨度這麼大,運用現代建築施工技術和材料來修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早在128年,就建成了。

萬神廟的大穹頂,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氣柱圓頂,在義大利這個多地震的國家,在經歷過無數次地震和千百年風雨後,他依然完好無損。

在萬神廟大廳中央仰頭看穹頂中央,那是一個直徑9米的露天大圓洞,陽光從那裡湧進大廳,大廳的牆壁上沒有窗戶,穹頂大洞是唯一的光源。在穹項開洞可以突出神來自天的意境。萬神廟的穹頂是一個完整的半圓球形,象徵感非常強烈,猶如蒼穹,一大束投射進大廳的陽光,預示著光明來自神靈,神在古羅馬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羅馬人在共和時期,行民主制度的時候,決定重大事項時也是要請神最後拍板的。他們在決策前要舉行祭祀儀式,請神表態,在古羅馬祭司是地位很高的幹部,由於他負責與神對話,相當於神與世俗領導班子之間的聯絡員,因此就佔據了影響決策的制高點。地位最高的祭司與國家領導人平起平坐,有時候乾脆就是由國家領導人兼任,例如凱撒、奧古斯都和後來的羅馬皇帝都兼任大祭司。

羅馬人崇拜的神很多,接觸並喜歡上希臘文化後,他們的成就與希臘的神對應起來了,主神朱皮特就是希臘的主神宙斯,愛情和美麗女神維納斯,就相當於希臘的女神阿芙洛狄特。

敬仰一個神還是一群神是社會制度的投影,羅馬帝國建立後,共和制退出舞臺,實行集體領導的元老院,由實行獨裁的皇帝代替。眾神信仰也變成個人崇拜,眾神讓位給一個神,萬神廟是泛神崇拜的頂峰,也是泛神主義的終止。最後羅馬帝國把基督教奉為國教,在公元610年改成了基督教堂。

大穹頂是萬神廟最成功之處。拱圈和穹頂是東方人發明的,最初在亞述和巴比倫出現,後來傳到希臘,但早期人們並沒有認為這是一種藝術形式,他們只把它作為結構手段,穹項也是這樣的,多用於墓穴和地下室中。後來穹頂用在了大門上,進一步用在了凱旋門上,人們認為穹頂可以見人了,可以作為視覺藝術語言了,人們才發現穹頂和拱圈結構所具有的邏輯美。

拱圈和穹頂雖然有多年的實踐基礎,但是在萬神廟之前,人類建的最大的穹頂也不過十幾米,從來沒有建43米的穹頂的經驗,好在當時的皇帝哈德良是歷史上最喜好建築的皇帝,他也是一位喜歡革新與創造的皇帝,更是一個大膽的皇帝。

他鼓勵建築師創新,皇帝的支持極大地提高了建築師的勇氣。他們敢為天下先,造出了天下第一大穹頂,羅馬人在建築上有兩項最偉大的貢獻,一項是結構方面建造了大穹頂,讓人們認識到了拱圈與穹頂結構的優越性。

另一個是發明了早期的混凝土,羅馬人在公元前三世紀就開始使用混凝土,到了羅馬帝國大搞城市建設時,已經用了幾百年,羅馬混凝土的發明帶動了建築革命,由此可以實現更複雜的建築造型,縮短工期、節省人力、降低成本,可以更方便的建造穹頂了。

相關焦點

  • 紅色穹頂的佛羅倫斯大教堂,為什麼是建築史上的又一個偉大奇蹟
    雄心勃勃的佛羅倫斯人,要決心去做超過比薩以及其他城市的最偉大的大教堂。大教堂於1296年開始興建,但在1375年建成前半部分的時候,他們準備建一個直徑42.2米的八角形大穹頂,如何建這麼大的穹頂,卻把他們給難住了。
  • 義大利文藝建築發展:從古羅馬建築奇蹟的萬神廟,質的轉變
    佛羅倫斯大教堂的新建築已是百年來一直縈迴於市民心中的「世紀工程」。早在13世紀末,建築大師阿諾爾夫·迪坎比奧的設計基本奠定了大教堂新建築的形式:一座有主廳、側廳和橫廳而呈十字形地基圖案的建築,規模浩大,氣魄宏偉,可謂舉世無匹。
  • 古羅馬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教堂建築?它們的特點有哪些?
    ▲巴西利卡式建築穹頂技術在古羅馬已經很成熟,但是包括直徑很大的萬神廟在內,半球形的穹頂一周圈都由牆垣支承,它只能架在圓形平面之上。因為所有的重量最後都支承在柱墩上,不需要連續的厚牆,因此大大小小穹頂和拱頂下的空間都是開放的。它們流轉貫通,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主次分明,由中央大穹頂統率全體。
  • 古羅馬時期,連續券和券柱式有何建築特點,又有哪些代表建築?
    它很巧妙地融合了方形的柱式因素,組成了連續券和券柱式,構圖很豐富,適應性很強,從單跨的凱旋門到有240個券洞的大角鬥場,它都是藝術造型的主角。不但在古羅馬,而且在以後的漫長時期中,券洞和券柱式、連續券都廣泛應用,並有所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
  • 萬神殿:偉大的設計理念,永恆的藝術瑰寶,崇高建築後的羅馬帝國
    萬神殿大門公元609年,這座古老的建築被改為了天主教堂,天主教的多具聖骸被存放於其中,並更名為聖瑪利亞教堂。這一個難得的契機使得萬神殿並沒有同其他的古羅馬建築一般被視為異教建築而剷除,之後的歲月裡,它才得以被完整地保留在更迭不休的歷史歲月中。
  • 古羅馬時期代表建築建築特點概述,帶你走進建築的美學殿堂
    連小說家狄更斯也在1846年寫道:「這是人們可以想像的最具震撼力的、最莊嚴的、最隆重的、最恢宏的、最崇高的形象,又是最令人悲痛的形象。在它血腥的年代,這個大角鬥場巨大的、充滿了強勁生命力的形象沒有感動過任何人,現在成了廢墟,它卻能感動每一個看到它的人。感謝上帝,它成了廢墟。」
  • 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10座建築,你知道幾個?
    10、羅馬鬥獸場鬥獸場是古羅馬著名的圓形劇場,建成時,面積為189×159米,是當時最大的圓形劇場。現如今也是古羅馬最大、最受歡迎的古蹟之一。它於公元72年維斯帕先皇帝在位時開始建造,到公元80年由他的兒子提圖斯完成,劇場可容納5萬多人,安裝了多達80個不同的入口。
  • 在義大利最完美的圓頂下與神對話,古羅馬皇帝設計的建築奇蹟
    在人類的建築史上它曾經有多個名號:「偉大的建築」、「建築史上的奇蹟」、「拉斐爾長眠之地」……在我看來都不夠振聾發聵,還不如它的名字更震撼——萬神殿。供奉萬神的地方,該有多麼神聖?羅馬的古蹟建築多如牛毛,多少個日日夜夜也讓人愛不完。隨便在街道上逛逛,路邊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可能就有千百年的故事。
  • 萬神廟
    對這裡程碑式建築的最初印象,是神殿夾在羅馬獨特小巷裡的穹頂露出的一抹很樸實的半圓柱立面,混凝土的灰色。喚作萬神廟,但似乎諸神就行走在人間。這建築本身也沒有把自己和人間的煙火氣割裂分離。建築的主體就是最基礎的圓筒形狀加上前面稍複雜一些的門廊。簡化成幾何表達就是:主體的圓柱、三角加上數根纖細的小圓柱。這樣簡潔的建築語言卻反而沒有了華麗的設計裡難以抹去的世俗氣。萬神廟的外觀就像是一句神諭,寥寥幾個字,卻有不可逆轉的含義,那種力量就像是讀到這樣的詩句 「人類啊!死使得你驚慌寒慄了。但是你為什麼要怕斯提克斯河呢?
  • 那個有美麗穹頂的聖索菲亞,重又變回了清真寺
    土耳其有數不清的建築遺蹟,但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還是那個有著美麗穹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 羅馬萬神殿
    大圓頂的基座從總高度的一半的地方開始建起。殿頂圓形曲線繼續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與地相接。這是建築史上的奇蹟,表現出古羅馬的建築師們高深的建築知識和深奧的計算方法。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萬神廟平面式圓型的,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
  • 《口袋博物館》:從建築與雕塑,多維度表現古羅馬文化藝術圖景
    希臘民主的要義就是:多數人的統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個人生活自由。這種民主思想也間接促成了公元前509年古羅馬共和國成立。新的政治制度孕育出新的藝術形式,這一時期的古羅馬,在建築和雕塑的發展非常迅速,而這其中也依然能夠看到,古羅馬的建築、雕塑風格是古希臘藝術的發展和繼承。
  • 希臘式、哥德式、巴洛克、洛可可……西方建築風格一覽
    這些宏偉高大的建築不僅由於建築技術的提高,也體現了羅馬帝國雄厚的國力,體現了羅馬帝國雄霸天下帝國風採。羅馬建築繼承了希臘的很多東西,最典型的是希臘柱式,除了希臘三種經典柱式之外,羅馬人又增加了兩種,塔司幹柱式和混合柱式。然而羅馬的偉大並不是簡單的繼承,而是創造了全新的建築形式,就是拱的技術。拱的使用讓羅馬建築擺脫了承重牆的束縛,空間可以更加寬大和通透。
  • 古羅馬巴羅克式建築有何特徵?代表性的建築有哪些?
    ,設計人就是最後給聖彼得大教堂加上一段巴西利卡的馬代爾諾。它中艙的天頂畫的題目是《耶穌會的傳教活動》(1685),作者波佐(Andrea Pozzo,1642-1709)。他把中艙左右的建築用透視法畫得向天空延伸,高高聳出幾層,空間感和動勢更加強烈,看去驚心動魄。
  • 長科建築||建築賞析--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
    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角鬥是鬥獸場的主要節目,是一天中娛樂的高峰。當時還出現了專門培訓角鬥士的角鬥學校。
  • 盤點世界建築奇觀!(一)
    它是希臘古典時期最完整的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巨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不朽之作,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麗珍品。 5、帝國的背影——古羅馬角鬥場(義大利 羅馬) 羅馬角鬥場是古羅馬建築工程中最卓越的代表,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
  • 歷史的見證者:建築藏起「凱撒被刺」的陰謀和安東尼的「秘密」
    古羅馬的建築類型也很豐富,有萬神廟,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這樣的宗教建築,還有, 也有皇宮、 劇場角鬥場、 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這樣的公共建築。宗教建築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這些宗教神廟的主要特徵是外部看起來黯淡無光,但是內部卻極盡奢華。
  • 詳解古希臘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帕特農神廟和雅典娜勝利神廟
    偉大的古希臘政治家伯裡克利(Pericles,495 BC-429 BC)成為雅典領袖後決定對衛城進行大規模重建。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建築,包括帕特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雅典娜勝利神廟,以及山門等都是按他的宏偉計劃完成的。這是後人根據考古遺址和想像繪製的衛城原貌。
  • 聖彼得大教堂從設計到建成經歷了哪些磨難?
    引言建設轟轟烈烈,羅馬城很快充滿了富麗堂皇的教廷貴族府邸,到尤裡烏斯二世的時候,新闢的街道已經有幾百條之多。龐大的梵蒂岡教皇宮也在這時候基本完成。尤裡烏斯二世興建的新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建築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