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融合後的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既不是一般的城區,也不是一般的園區,在定位上應該是泰州發展的『特區』……」12月30日,中共泰州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中國醫藥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國醫藥城。泰州要建設的中國醫藥城包括了泰州全市域,而醫藥高新區是中國醫藥城的核心區,其目的是要集中資源、集中力量發展醫藥產業,形成以醫藥高新區為龍頭、各市區各有側重、全市域競相發展的醫藥產業格局。
全會指出,即將過去的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泰州大興實幹之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交出一份厚重提氣的成績單。面對疫情大考,泰州成為全省首個本地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出院和全省首批所轄市區均為低風險的設區市。在全國首創企業疫情防控駐廠員制度,全省率先開發「泰企通」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平臺,復工復產率居全省前列。制定出臺惠企「十條」、穩外貿「十條」、惠農「十條」,累計降低企業成本154億元,減免稅費145億元,發放企業穩崗返還補貼3億元。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0億元,同比增長3.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2.5%;新增就業10萬人,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質態。
過去的一年收穫滿滿,開啟新徵程的泰州信心十足。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是泰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堅持的發展方略。在全市上下開啟新徵程的重要時刻,泰州再次全面部署中國醫藥城的發展。市委書記史立軍表示,作為全國唯一的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培育「泰州國家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兩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建好中國醫藥城是泰州必須擔負起的使命責任。當前全球疫情充滿更多不確定性,醫藥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最具發展前景的「藍海」,泰州醫藥產業有著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獨特條件,最有希望、最有可能在「十四五」的新賽道上制勝未來,必須統一思想,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打造全國領先的地標產業。要聚焦「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標,力爭到 2025年醫藥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幸福泰州的示範區。
據了解,當前,醫藥高新區和高港區兩區融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泰州將圍繞建立促進中國醫藥城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中國醫藥城產業化發展的特色路徑、提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配套的承載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乘勢而上更好更快發展。全會提出,要研究建立各區市和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在發展醫藥產業上政策共享、平臺共用、信息互通、人才流通的機制體制,各地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側重點,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優勢;市級機關部門要主動關心、真誠服務中國醫藥城,匯聚全市各方相關力量資源,迅速掀起新一輪支持中國醫藥城發展的熱潮。
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泰州市委全會向全市發出動員令,發揚「三個不相信」精神,迸發出泰州人如大海奔騰、大江奔流、大河奔放的豪情壯志,全力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產業增長極。該市將致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顏值城鄉、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建設高水平隊伍「五個高」,這既是為泰州「十四五」發展勾畫的美好願景,也是開創幸福泰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重中之重。
交匯點記者 盧佳樂 顧介鑄/文 顧祥忠/攝
編輯: 林惠虹
全國千億產業【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