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未了!又一來自非洲的災難!草地貪夜蛾已入侵西南兩廣!正向東北!其特徵、動向和防控方案

2021-02-15 改變飼界

關注「改變飼界」 一起「改變飼界」

對於喜歡吃豬肉的中國人,

非洲豬瘟是動物源食品的災難!

對於離不開米飯的中國人,

草地貪夜蛾入侵是溫飽的災難!

如今,

這兩場災難,

先後入侵中國!

雪崩的時候,

沒有一片雪是無辜的!

這兩場災難,

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無論你是吃葷還是吃素!


核心要點:此妖蛾子同非洲豬瘟一樣,也是源自非洲特能飛,特能吃,特能生!對糧食作物的破壞力特強!目前雲南廣東廣西已經發現從緬甸入侵的此妖蛾子,預計下一步貴州、海南、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可能受影響,6-8月可能集中向東北遷移……儘快轉發相關文章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尤其是讓一線種植糧食作物人員知道並防控!

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

本網訊 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農業農村部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密監測預警,落實好屬地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據悉,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2016年初,草地貪夜蛾首次被發現入侵非洲西部並暴發成災(同非洲豬瘟發源地一樣,對人類產生災難性的重大疾病或事件,無論動物、植物,人類,好像都來源非洲?這是為什麼?),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30億美元,玉米毀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5%-6%。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傳入亞洲地區。 

  為做好草地貪夜蛾入侵防範,農業農村部提前謀劃部署,全力阻截其蔓延危害。一是提前防範,確保監測預警到位。2018年12月即下發通知,及時組織各地技術人員加密監測預警,在雲南、廣西等邊境省(區)設立重點監測點,架設高空測報燈和黑光燈,開展燈誘成蟲系統監測,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二是精心組織,遏制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草地貪夜蛾測報調查方法》,制定發布了《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確定採取生態調控、理化誘控、應急防控、區域聯防、統防統治等防控策略。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利用救災資金購置防治物資器械,指導農民選用藥劑開展應急防治,全力組織做好防控工作。 

  據統計,目前草地貪夜蛾在雲南、廣東、廣西等3省(區)67縣(區、市)見蟲,發生面積為7萬畝左右,防控面積超過10萬畝,防控效果良好,總體發生態勢平穩。

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試行)

一、防控目標 

  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比例達到30%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 

  二、防控策略 

  雲南侵入區堅持生態防控指導思想,加強防控。南方玉米區做好害蟲種群動態監測和控制,減少向長江中下遊及以北地區遷入的蟲源基數,黃淮海和東北主產區加強監測,做好應急防控準備。利用理化誘殺控制成蟲種群數量,抓住低齡幼蟲防治關鍵期,加強普查,注重區域聯防和統防統治。 

  三、防控措施 

  (一)監測預警 

  在雲南、廣西等西南省(區)設立重點監測點,結合高空測報燈和黑光燈監測成蟲遷飛數量和動態。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遊、黃淮海、東北地區開展燈誘、性誘監測成蟲發生情況。玉米生長季開展大田普查,確保早發現、早控制。 

  (二)分區防控重點 

  雲南、廣西等周年繁殖區加強成蟲誘殺、卵和幼蟲防控,黃淮海夏玉米區及東北春玉米區加強遷飛成蟲監測和防治。 

  (三)主要技術措施 

  1.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利用:有條件的地區可與非禾本科作物間作套種,保護農田自然環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 

  2.成蟲誘殺技術:成蟲發生期,集中連片使用殺蟲燈誘殺,可搭配性誘劑和食誘劑提升防治效果。 

  3.幼蟲防治技術: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雲金桿菌製劑以及多殺菌素、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2)應急防治:玉米田蟲口密度達到10頭/百株時(參考玉米田二代黏蟲防控的蟲口密度指標),可選用防控夜蛾科害蟲的高效低毒的殺蟲劑噴霧防治。(聯合國糧農組織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及國外登記防控該害蟲的化學農藥有氯蟲苯甲醯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蟲醯胺等)。 


全球預警的重大害蟲草地貪夜蛾入侵,如何阻擊這場即將到來的災難

以下源自科學和技術

 近段時間,在雲南,廣西,廣東等區域,有一種未知生物悄悄入侵,所到之處玉米受創嚴重,它們啃食玉米心葉,嚴重情況下甚至會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給廣大玉米種植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它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妖蛾子「」

草地貪夜蛾(FAW) 全球預警高度防範害蟲

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重要作物害蟲,於2016年1月首次在非洲正式報導,到目前受影響的玉米和高粱田涉及44個非洲國家,面積達數百萬公頃,對數百萬非洲小農及其家庭的糧食安全和生計構成威脅。草地貪夜蛾最近在印度被發現,對東南亞和中國等地區造成很大潛在威脅。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產國,而亞太地區則佔世界水稻生產和消費量的90%以上。由於亞洲各地的水稻和玉米生產者主要是小農生產者,如果不及時加以防治,草地貪夜蛾可能造成作物產量大幅下降,農民收益受損。

1特別能吃

草地貪夜蛾寄主超過300種,啥植物都吃(只要你能說得出來),但明顯嗜好禾本科(跟咱人類口味差不多),目前吃玉米、水稻最狠,甘蔗部分地區也發現有,僅在非洲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到130億美元。

2特別能生

一隻母蛾子每次可產卵100-200粒,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

相當於普通菜蛾的10倍之多,而每個卵只要2~3周的時間又長大生娃了

3特別能飛

草地貪夜蛾一晚可飛行100公裡,母蛾子在產卵前可遷飛500公裡,有報導說草地貪夜蛾成蟲在30小時內從美國的密西西比州遷飛到加拿大南部,路程達1600公裡

源自:草地貪夜蛾緬甸蟲源遷入中國的路徑分析_吳秋琳

4禍害特別快

草地貪夜蛾是暴食害蟲,群體作戰,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

5特別容易肆虐

草地貪夜蛾目前幾乎沒有天敵,幾十年來從美洲出發跨越各大洲,經歷過數十個國家的幾十種農藥的打擊,對很多農藥已經有了抗性,非常不容易防治

草地貪夜蛾起源於南美洲和中美洲,蔓延到了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2016年,它首次出現在奈及利亞,兩年內入侵非洲 44個國家,由於幾乎沒有天敵,橫掃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

2018年5月草地貪夜蛾入侵印度,3個月蔓延全印度

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

2018年11月下旬進入孟加拉和斯裡蘭卡

2018年12月中旬入侵緬甸,截至 1 月 29 日,緬甸在 9 個邦(市)發生面積 80 多萬畝;

一得到緬甸發現草地貪夜蛾時,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和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病蟲害測報處立即在雲南邊境布防監控

而目前結果卻是最不願看到的,事實上

2019年1月11日,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植保人員田間普查第一次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玉米

3月11日,廣西河池市發現草地貪夜蛾成蟲

4月18日,草地貪夜蛾在雲南省8市(州)48縣見蟲,廣西8市18縣見蟲

截止4月23日,貴州省,廣東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

當時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吳孔明院士團隊的預測

5月份開始,緬甸蟲源可遠距離遷入廣東、海南、貴州、湖南等南部省份,也可波及四川、重慶、江西、福建等地。

夏季緬甸草地貪夜蛾將集中往東北方向遷移,主要進入雲南和廣西,也有可能遷飛入侵貴州、廣東、海南、湖南或通過連續遷飛進入四川、江西與福建等地區,現在看來其蔓延速度出乎預期!

圖片來源:《草地貪夜蛾緬甸蟲源遷入中國的路徑分析》

春季、夏季緬甸草地貪夜蛾隨東亞季風可能的遷飛路徑

一、為害症狀

  幼蟲取食葉片可造成落葉,其後轉移為害。有時大量幼蟲以切根方式為害,切斷種苗和幼小植株的莖;幼蟲可鑽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長點,並鑽入果實中。種群數量大時,幼蟲如行軍狀,成群擴散。在玉米上,1-3齡幼蟲通常在夜間出來為害,多隱藏在葉片背面取食,取食後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齡幼蟲還會吐絲,藉助風擴散轉移到周邊的植株上繼續為害

玉米上的生活史

。4-6齡幼蟲對玉米的為害更為嚴重,取食葉片後形成不規則的長形孔洞,也可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取食光,嚴重時可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影響葉片和果穗的正常發育。此外,高齡幼蟲還會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

二、形態特徵

  成蟲:翅展 32-40 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蟲灰色至灰棕色;交配囊無交配片。圖為雌成蟲

草地貪夜蛾成蟲(左為雌蛾,中、右為雄蛾)

雄蟲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淺色暗紋,翅痣呈明顯的灰色尾狀突起。後翅灰白色,翅脈棕色並透明。雄蟲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的抱器緣刻缺。

圖為草地貪夜蛾雄成蟲

蛹:蛹呈橢圓形,紅棕色,長14-18 mm,寬4.5 mm。老熟幼蟲落到地上借用淺層(通常深度為2-8 cm)的土壤做一個蛹室,土沙粒包裹的蛹繭在其中化蛹。亦可在為害寄主植物如玉米穗上化蛹。

幼蟲:驚人的6個齡期,偶為5個(一般的鱗翅目幼蟲只有4齡)。初孵時全身綠色,具黑線和斑點。生長時,仍保持綠色或成為淺黃色,並具黑色背中線和氣門線。老熟幼蟲體長35-50mm,在頭部具黃白色倒 Y型斑,黑色背毛片著生原生剛毛(每節背中線兩側有2根剛毛)。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

草地貪夜蛾幼蟲

(圓圈分別表示頭部倒Y形黃色縱條紋、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如密集時(種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時),末齡幼蟲在遷移期幾乎為黑色。幼蟲共6齡,體色和體長隨齡期而變化,低齡幼蟲體色呈綠色或黃色,體長6-9 mm,頭呈黑或橙色。高齡幼蟲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綠色的個體存在,體長30-50 mm,頭部呈黑、棕或者橙色。

田間觀察,少量低齡幼蟲在葉背面,多數情況3齡以上幼蟲頭垂直向上匿藏在心葉內或葉鞘內側;具假死性,受驚動後捲縮成「C」型。

幼蟲具備兩點主要辨識特徵,黑或橙色頭部具黃白色倒「Y」型斑,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身體多為綠色,具黑線和斑點,黑色背毛片著生原生剛毛(每節背中線兩側有2根剛毛),體表有許多縱行條紋。

非這些辨識特徵的可以排除

卵:卵呈圓頂型,直徑0.4 mm,高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積成塊狀,卵上有鱗毛覆蓋,初產時為淺綠或白色,孵化前漸變為棕色。

2019年 4月22日南寧江西鎮 田間拍攝

三、生物學特性

  寄主廣泛性。草地貪夜蛾為多食性,可為害80餘種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為害玉米、水稻、小麥、大麥、高粱、粟、甘蔗、黑麥草和蘇丹草等雜草;也為害十字花科、葫蘆科、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棉花、花生、苜蓿、甜菜、洋蔥、大豆、菜豆、馬鈴薯、甘薯、苜蓿、蕎麥、燕麥、菸草、番茄、辣椒、洋蔥等常見作物,以及菊花、康乃馨、天竺葵等多種觀賞植物(屬),甚至對蘋果、橙子等造成危害。

  為害嚴重性。草地貪夜蛾以危害玉米最為嚴重。據統計,在美國佛羅裡達州,草地貪夜蛾為害可造成玉米減產20%。在一些經濟條件落後的地區,其為害造成的玉米產量損失更為嚴重,比如在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其為害可造成玉米減產40%,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其為害可分別造成72%和34%的產量損失。2017年9月,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報導,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個玉米種植國家中,草地貪夜蛾為害可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

  生態多型性。草地貪夜蛾分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兩種單倍型,前者主要取食為害玉米、棉花和高粱,後者主要取食為害水稻和各種牧草。這兩種單倍型外部形態基本一致,但在性信息素成分、交配行為以及寄主植物範圍等方面具有明顯差異。草地貪夜蛾完成一個世代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蟲態,其世代長短與所處的環境溫度及寄主植物有關。

  適生廣泛性。草地貪夜蛾的適宜發育溫度為11-30℃,在28℃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個世代,而在低溫條件下,需要60-90天。由於沒有滯育現象,在美國,草地貪夜蛾只能在氣候溫和的南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越冬存活,而在氣候、寄主條件適合的中、南美洲以及新入侵的非洲大部分地區,可周年繁殖。

  遷飛擴散性。草地貪夜蛾成蟲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每晚可飛行100 km。成蟲通常在產卵前可遷飛100 km,如果風向風速適宜,遷飛距離會更長,有報導稱草地貪夜蛾成蟲在30 h內可以從美國的密西西比州遷飛到加拿大南部,長達1600 km

  其他生物習性。成蟲具有趨光性,一般在夜間進行遷飛、交配和產卵,卵塊通常產在葉片背面。成蟲壽命可達兩至三周,在這段時間內,雌成蟲可以多次交配產卵,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在適合溫度下,卵在2-4天即可孵化成幼蟲。幼蟲有6個齡期,高齡幼蟲具有自相殘殺的習性。

一、國內發生情況

1.幼蟲為害

初步統計,雲南省草地貪夜蛾在冬玉米田發生面積為5.4萬畝,目前多數已收穫,部分處於穗期至成熟期,普洱、德宏、保山、臨滄等先期侵入的市(州)田間仍可查到低量幼蟲,玉米被害株率為0.5%。紅河、臨滄、德宏、普洱、保山、文山、楚雄、西雙版納州等市(州)低熱河谷區已進入早春玉米生長期,幼蟲發生面積0.5萬畝,部分田塊玉米受害較重,如德宏州芒市調查,百株蟲量200頭,玉米被害株率16%;普洱市江城縣調查,個別田塊玉米被害株率達100%,田間低齡幼蟲佔70%。

4月3日,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測報人員在昌平鄉木民村2塊田查見草地貪夜蛾發生為害,玉米處於拔節期,被害株率分別為5%和50%,蟲齡多在4齡以下;百色市右江區二塊田,受害株率分別為4%、11%,目前全區正在組織開展大面積普查。

4月23日,來賓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近期田間調查,小平陽、三五、良江、蒙村、寺山、南泗、石牙、遷江等鄉鎮的玉米地均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為害。被害株率最高為99.5%,最低為0,平均為35%;蟲口密度最高為198頭/百株,最低為0,平均為23頭/百株。該代發生程度3(5 )級(中等局部大發生),發生面積4.5萬畝。

2.成蟲監測

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地自2月起已組織開展性誘和燈誘監測。雲南省性誘蛾量較高,其中,德宏州瑞麗市2月19日至4月1日,單臺夜蛾類通用誘捕器和粘蟲板搭配船式誘捕器累計誘蛾分別為32頭和159頭;燈誘蟲量普遍較低,普洱市江城縣高空測報燈1-3月累計誘蛾20頭。廣西河池市宜州市3月11日飛蛾類通用誘捕器誘到1頭,隨後河池市都安縣、東蘭縣,百色市右江區、田林縣夜蛾類誘捕器誘到蟲,東蘭縣4月1日單臺誘捕器誘蟲7頭;欽州市浦北縣3月22日物聯網蟲情測報燈誘蟲1頭。

3.生態型鑑定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對各地採集的害蟲樣本進行分子鑑定,雲南省普洱、德宏2市(州)6縣(市)草地貪夜蛾幼蟲均為玉米型;廣西宜州市、百色市右江區和田林縣為玉米型,與雲南的一致,但河池市都安縣基因型與雲南的不一致,有待進一步確定。

近日 廣西百色右江區 田陽縣 平果縣 扶綏 隆安 來賓 貴港 河池 宜州等多地

發現幼蟲活動再次告急!

尤其南寧賓陽縣 橫縣等地區已爆發 有成災趨勢!

4月24日 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種子管理站的玉米地發現活動幼蟲

3月18日,我國農業農村部發布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最大限度地阻止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遷飛擴散,減少經濟損失。

一、防控目標

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比例達到30%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

二、防控策略

雲南侵入區堅持生態防控指導思想,加強防控。南方玉米區做好害蟲種群動態監測和控制,減少向長江中下遊及以北地區遷入的蟲源基數,黃淮海和東北主產區加強監測,做好應急防控準備。利用理化誘殺控制成蟲種群數量,抓住低齡幼蟲防治關鍵期,加強普查,注重區域聯防和統防統治。

三、防控措施

(一)監測預警

在雲南、廣西等西南省(區)設立重點監測點,結合高空測報燈和黑光燈監測成蟲遷飛數量和動態。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遊、黃淮海、東北地區開展燈誘、性誘監測成蟲發生情況。玉米生長季開展大田普查,確保早發現、早控制。

(二)分區防控重點

雲南、廣西等周年繁殖區加強成蟲誘殺、卵和幼蟲防控,黃淮海夏玉米區及東北春玉米區加強遷飛成蟲監測和防治。

由於草地貪夜蛾目前幾乎沒有天敵,對很多農藥有抗藥性,非常難以防治,在入侵我國後 尚無登記農藥可用

夜蛾專項組的趙小園博士給出的建議,各區域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方案

國內部分企業也開始著手進行關注與藥劑試驗,大多是根據以往田間推廣經驗將其作為普通夜蛾類防控,所使用手段也是國內常見的夜蛾類防控手段,而國外對該蟲的防控手段在國內也非全部適用,因此收到成果甚微。

湖南農大海特農化廣西技術部,是首個開始在廣西針對該重大害蟲展開全面 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及繁殖情況、危害範圍、綜合防治方法研究的,其團隊花費一個月多時間在廣西各嚴重地區進行了30多種配方藥效實驗,終於取得以下突破。

外來生物入侵 ,「突出」請戰!

2019年4月15日

發現在南寧江西鎮的 4個實驗點配方:「」突出組合「」同時表現驚人理想效果,第二天死蟲率達100%。

死掉變黑的草地貪夜蛾

4月22日再次調查時,也沒有再發現危害跡象

傳來此好消息後,經多次反覆驗證 現已全面推向市場,全力支持各地5齡前幼蟲的防治工作

4月22日下午 於廣西橫縣的第二代爆發區,多個蟲情嚴重鄉鎮,同步啟動「」突出「」的藥效實驗示範

4月23日15:00田間效果觀察拍攝

死蟲率仍然是100%

4月23日14:29田間效果觀察拍攝

三四齡蟲全部死亡

此蟲究竟有多頑固 ,當束手無策時,記住「」突出「」是守護你作物的最後防線

實驗效果同樣理想的配方是多殺黴素3%

第二天死蟲率達99.7%

據了解,「誘陷多」對草地貪夜蛾的專一性強,是最早一批進行田間測試的產品,無論是誘集數量還是田間敏感性表現均十分突出。經反覆驗證,現已正式推入市場,全力支持各地的草地貪夜蛾監測工作!

其實有很多地區目前還達不到用藥的級別,處在動態監測的物理防治階段,如果大面積發生,國家有緊急防治預案,目前全國農技中心已按照FAO藥劑防治方案推薦了藥劑。

主要技術措施

1.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利用:有條件的地區可與非禾本科作物間作套種,保護農田自然環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植保的意義在於把害蟲防控好,植物保護好。必要時才才採取化學農藥手段

2.成蟲誘殺技術:成蟲發生期,集中連片使用殺蟲燈誘殺,可搭配性誘劑和食誘劑提升防治效果。

3.幼蟲防治技術: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雲金桿菌製劑以及多殺黴素、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

(2)應急防治:玉米田蟲口密度達到10頭/百株時(參考玉米田二代黏蟲防控的蟲口密度指標),可選用防控夜蛾科害蟲的高效低毒的殺蟲劑噴霧防治。(聯合國糧農組織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及國外登記防控該害蟲的化學農藥有氯蟲苯甲醯胺(田陽縣多次實驗對已發生的幼蟲無效)、溴氰蟲醯胺、蟲蟎腈、茚蟲威、甲維鹽、多殺黴素等)。

目前草地貪夜蛾對有機磷、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經過數十個國家的連環使用有較高抗性,不建議國內使用來防治

這事與你何關?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如若任由草地貪夜蛾在中國發展下去,你碗裡的糧食,你桌上的蔬菜,你籃子裡的水果,每一樣的價格都將上漲。

糧食和蔬菜是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消費,這些物價一上漲,每個行業都得跟著漲,到那時,恐怕所有人焦慮的就不再是996和「車釐子自由、香椿自由和外賣自由」了!

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且中國種植有大面積的玉米、水稻、甘蔗、菸草等草地貪夜蛾最喜愛的食物,一旦草地貪夜蛾在中國紮根,外來物種沒有天敵,後果不堪設想,我國最重要的是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所以,如果這次蟲災不能避免,又會大範圍大劑量的打藥,又會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所以提醒大家注意就是想消滅在萌芽狀態。

改變飼界綜合整理自農業農村部、看見你想起了我、科學和技術等

免責申明:本微信公眾號所發資料信息來自農業農村部、看見你想起了我、科學和技術等,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不代表改變飼界的觀點。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關注知豬常樂,一起改變飼界!

(營養、配方、飼料、養殖、豬價)

   

相關焦點

  • 防治草地貪夜蛾系列(一)丨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
    據統計,目前草地貪夜蛾在雲南、廣東、廣西等3省(區)67縣(區、市)見蟲,發生面積為7萬畝左右。今天下午,農業農村部在官網發出通知《農業農村部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原產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玉米上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
  • 防控政策利好不斷,首戰草地貪夜蛾告捷,利好相關概念股丨牛熊眼
    西南、華南地區呈片狀發生,江淮、黃淮海、西北地區點狀見蟲,東北地區沒有見蟲。危害主要集中在西南等地,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黃淮海等玉米主產區沒有造成損失,實現了防蟲害穩秋糧的目標。今年1月,跨境遷飛性害蟲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從雲南開始逐步向北擴散蔓延,對我國糧食生產構成直接威脅。草地貪夜蛾擴散速度快、影響範圍大、危害程度重,主要危害玉米。
  • 一號文件點名,農業部警告四連,草地貪夜蛾這麼厲害?
    追蹤草地貪夜蛾的擴散途徑發現,最初因為頻繁的國際貿易往來和人員流動,草地貪夜蛾藉助船隻或飛機偶然入侵非洲大陸。 非洲廣袤多樣的植被和炎熱的氣候,恰好為草地貪夜蛾的繁殖提供了完美條件,再加上失去美洲大陸上原生生態的天敵遏制,草地貪夜蛾便如非洲豬瘟一樣以極其驚人的速度蔓延開來。
  • 我市已有草地貪夜蛾入侵
    草地貪夜蛾為多食性,可為害80餘種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為害玉米、水稻、小麥、大麥、高粱、粟、甘蔗、黑麥草和蘇丹草等雜草;也為害十字花科、葫蘆科、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棉花、花生、苜蓿、甜菜、洋蔥、大豆、菜豆、馬鈴薯、甘薯、苜蓿、蕎麥、燕麥、菸草、番茄、辣椒、洋蔥等常見作物,以及菊花、康乃馨、天竺葵等多種觀賞植物(屬),甚至對蘋果、橙子等造成危害。
  • 「草地貪夜蛾」 那些事兒 | JIA 專訪農業昆蟲學家吳孔明院士
    近年來相繼入侵非洲和亞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自2018年12月中旬侵入我國以來,一年多時間蔓延至我國26個省 (市、自治區),對玉米、小麥、高粱、甘蔗等重要農作物的生產構成嚴重威脅。草地貪夜蛾還曾被中央一號文件點名關注,農業農村部近日也印發了《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的通知,持續推進草地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積暴發成災,努力奪取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 全市草地貪夜蛾等外來入侵生物防控技術培訓班順利舉辦
    為切實做好全市草地貪夜蛾、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工作,提高外來入侵生物防控水平,保障全市糧食生產安全,近日,市農技中心在無為市舉辦了全市草地貪夜蛾等外來入侵生物防控技術培訓,各縣(市)、區植保站、環保站技術人員及種糧大戶等60餘人參會。
  • 權威指導:全面認識草地貪夜蛾,這樣防治最高效!
    編者按:近日,在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指出,當前,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熱帶、南亞熱帶地區完成定殖過程,2020年春季後將可能進入全面爆發階段,首先會發生在小麥上,其次是玉米和其他作物,面對數億畝的小麥種植面積,如何有效防控將是接下來面臨的巨大挑戰。
  • 商丘市國營民權農場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控 築牢防線保豐收
    草地貪夜蛾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被稱為「糧食殺手」,屬外來入侵物種,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的特點。7月中下旬,夏玉米苗受草地貪夜蛾威脅大,是監測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提早應對草地貪夜蛾及其他重大病蟲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上級關於落實草地貪夜蛾三區三帶布防任務有關部署要求,商丘市民權農場按照「早謀劃、早監測、早準備、早防治」的工作思路,根據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發展規律,及時控制害蟲擴散危害,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 四川西昌打響草地貪夜蛾阻擊戰
    這種「么蛾子」特別能飛,成蛾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草地貪夜蛾幼蟲「么蛾子」是外來入侵物種,名為草地貪夜蛾,系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
  • 沙漠蝗沒走草地貪夜蛾又來?我們的餐桌未來或面臨更多威脅
    所以大家暫時不用太緊張沙漠蝗跟我們搶糧食,相比之下,曾被國務院點名關注的草地貪夜蛾對我們的威脅更大。草地貪夜蛾源發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一隻成蟲一頓就可以吃下接近自身體重的鮮葉,一旦成災,可造成玉米減產20%-70%以上,嚴重時可致絕收。
  • 「天府旅遊名縣專欄」宣漢多舉措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治
    近段時間,宣漢縣部分鄉鎮發現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的現象。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農技人員開展全域普查、科學防控等措施,堅決遏制草地貪夜蛾在宣漢縣定殖和蔓延危害,確保將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草地貪夜蛾是外來入侵害蟲,寄主廣泛,可取食玉米、水稻、蔬菜等80多種植物,會給農作物生長造成毀滅性的危害。今年,宣漢縣草地貪夜蛾於5月26日首次發現並確認。截止6月22日,全縣23個鄉鎮均發生草地貪夜蛾危害。
  •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水稻作物安全,如何防治?聽聽專家怎麼說!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又稱秋粘蟲,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從加拿大南部到阿根廷均有分布,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為害多種農作物[1]。草地貪夜蛾在我國最先傳播至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後向北發展到江淮、 東北、西北等地[2]。
  • 亮劍草地貪夜蛾,中農立華展現農資國家隊的硬實力!
    其幼蟲可大量啃食玉米、小麥、水稻等多種農作物。其本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具有很強的遷徙能力。2016年,草地貪夜蛾首度在非洲出現,並散播至漠南非洲的多數國家,對玉米等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2018年,本種已散播至印度與南亞、東南亞各國。2019年1月,本種自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省,並漸散播至南方各省市。
  • 病蟲和草地貪夜蛾發生...
    為對2020年全市大春主要糧食作物中後期病蟲和草地貪夜蛾發生趨勢做出準確的分析判斷,科學指導防控工作,市種子站於6月10-11日組織召開了全市大春作物中後期重大病蟲和草地貪夜蛾發生趨勢會商會,39個區縣(自治縣)植保植檢站有關業務骨幹參加會商。
  • 草地貪夜蛾6月在黃淮等地擴散蔓延可能性大!
    它們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草地貪夜蛾每隻雌蛾一生可產卵500-1000粒,甚至可達1500粒,同時在我國的食物充足、專有天敵卻很少,在這合適環境下,草地貪夜蛾從卵到幼蟲到成蟲到再次產卵只需要30天,很短時間就能完成一個世代周期,每一代產生幾何級數的數量增加。
  • 皖河農場加強對草地貪夜蛾的動態監測_安徽國企網_安徽省國資委...
    草地貪夜蛾是外來入侵物種,該蟲在我國將成為"北遷南回,周年循環」發生的遷飛性重大蟲害,發生危害將成為常態,2017年己被引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2019年元月份遷入安徽,當前安慶地區己有蟲情發生。
  • 草地貪夜蛾實拍高清圖鑑(整理轉載)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別稱:草地貪夜蛾,偽黏蟲、秋行軍蟲、秋粘蟲、草地夜蛾  蛹中的寄蠅(寄蠅成蟲、寄蠅蛹殼、被寄生的草地貪夜蛾蛹)  寄蠅成蟲 被寄生死亡的草地貪夜蛾幼蟲
  • 「行軍蟲」入侵我國20個省區市,一隻幼蟲毀一株玉米?!農業農村部撥5億元「蟲口奪糧」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安徽省是我國的糧食大省,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800萬畝。宿州市作為黃河、淮河、海河玉米主產區之一,為了應對草地貪夜蛾的侵入,投入人力、物力,建立監測預警體系,提升蟲害的應急防控能力。
  • 它已入侵我國,文山多鄉鎮受災……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全國農技推廣網3月6日的統計數據顯示,草地貪夜蛾在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四川、貴州7省(區)176個縣玉米田查見幼蟲,累計發生面積76萬畝,比2周前增加33個縣和11.2萬畝,目前在田發生面積55.5萬畝。廣西局部甘蔗田零星見蟲,當前小麥田未查見幼蟲危害。
  • 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我們該如何識別與防治,請看這裡
    一、什麼是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遷飛性害蟲,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