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輔導員隊伍建設功夫下在哪?國科大思政會上說...

2020-12-22 澎湃新聞

點擊觀看

這是我們連續三年在12月份召開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這意味著,在這個月份總結和謀劃學校思政工作,已經形成慣例;這意味著,構建校所融通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已經形成廣泛共識。

12月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召開的2020年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說。

四年前的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過去幾年,國科大深入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政會精神,基本解決了新時代思政工作「怎麼看」和「怎麼幹」的問題。今年12月8日,來自國科大京內外近90個培養單位和校部各院系、相關部門的320餘名領導和教育管理幹部、輔導員,再次通過現場或視頻會議形式,共同謀劃立德樹人大計。

國科大2020年全校思政會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召開

李樹深將2020年思政會主題確定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研究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輔導員隊伍」建設和「課程思政」建設,深化「三全育人」,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他在《深化「三全育人」,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的主題講話中指出,學校的思政工作,就是要堅持每年解決幾個重大問題,每年補齊幾塊短板,逐步提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本領。

李景升致辭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級幹部李景升在致辭時表示,國科大連續召開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學校領導班子堅持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兩個維護」鑄魂的堅定態度;體現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科大大力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實際行動。

李樹深作主題講話

立德樹人是「具體而微」的匠心雕琢,需要下真功夫、細功夫、慢功夫,也是「宏大敘事」的時代命題,需要統籌規劃、同心合力、久久為功。李樹深對國科大思政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他希望國科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能夠時刻把握兩個大局,始終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維度,思考和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意識;希望全校幹部和教師充分認識到,國家和學校的教育評價體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在思想上、行動上跟緊黨和國家的要求。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學校正在制定「十四五」整體發展規劃和重大專項規劃。李樹深希望學校規划起草組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進一步充實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統籌協調製定學校「十四五」期間的「大思政」專項規劃。各個研究所要制定「十四五」期間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專項規劃,特別是要認真分析思政工作的優勢與不足、機遇與挑戰,明確工作思路、重點任務和實施進度,確保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連貫性、統一性和科學性,將人才培養的「兩段式」,變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段渠」。

李和風致辭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院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李和風在致辭時表示,希望國科大黨委能夠發揮好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主陣地的作用,在指導院屬單位抓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學生導師輪訓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牛曉莉作專題報告

國科大副校長牛曉莉在《優化建強輔導員隊伍,抓實做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題報告中表示,國科大有著一支熱愛學生工作、具有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的輔導員隊伍,為學生成長成才、為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國科大已經基本組建起一支專兼職結合的輔導員隊伍,很多培養單位在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嘗試。

但是任何事業和工作,都必須有完善的制度機制和必要的條件保障,才能夠持續、穩定、高質量的發展。

牛曉莉指出,近年來,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都突出強調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相關要求,凸顯了一線學生工作及輔導員工作隊伍的重要地位。她表示,學校將以「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輔導員隊伍」為目標,加強統籌規劃,明確輔導員隊伍的發展方向和政策導向;突出培訓鍛鍊,提升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規範管理考核,增強輔導員隊伍的身份認同和責任意識;強化績效激勵,激發輔導員隊伍的內在動力和發展活力;著眼長遠發展,拓展輔導員隊伍的培養路徑和發展空間。

高隨祥作專題報告

「這次全校思政工作會,是一次思政工作的推進會,是對全校大思政工作體系的進一步落實和深化。」國科大黨委副書記高隨祥教授在《落實立德樹人職責,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專題報告中提出,作為國科大「大思政」體系的重要內容,課程思政在教會學生「做人」和「做事」的目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說,「本次會議,也是一次貫徹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部署會、全校動員會、推進會。」

高隨祥從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以及推進課程思政學校怎麼做、學院怎麼做、教師怎麼做等方面,深入剖析和明確了國科大全面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他指出,課程思政的根本點在於將課程設計好、教好,課程思政的關鍵是走進學生的心靈。國科大以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為主要特色,課程思政資源十分豐富,可以注重向學生傳遞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高隨祥說:

思政元素融入知識點需要教師事先針對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的結合點,反覆琢磨。只要用心挖掘,每門課程中都有不少的思政教育元素。

副校長董紀昌主持大會

孔軍作特邀報告

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之中,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孔軍在特邀報告中,深入總結和分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課程思政的表述,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他重點分享了聯大近年來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認識、實踐與思考。

本次會議上,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資深講席教授劉嘉麒院士、物理科學學院林曉教授分享了嘗試開展課程思政的體會;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學生輔導員嶽孟坤、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郭智芳以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朱贇、物理所研究生部副部長李凡,先後就專職、兼職輔導員工作的實踐做了經驗分享。

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北京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中獲獎的國科大本科輔導員王奪奎,在通過視頻參會後表示,「從幾位老師的分享中,我能夠感受到專業的成長來源於服務學生的具體工作。做好輔導員工作,把握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規律是前提,用心服務學生需要是基礎,創新育人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重點,自我提升是保障。說到底,輔導員專業化的過程,就是精細化服務學生的過程。」

化學科學學院本科教學主管許冰潔說,「這次會議解決了我的很多問題,讓我加深了對課程思政的認識,我希望今後在服務教學工作中,能為老師們提供更多提示和幫助。」

劉嘉麒結合學習工作經歷分享體會

林曉分享熱學課堂思政實踐探索體會

嶽孟坤作輔導員經驗交流

郭智芳分享輔導員工作經驗

朱贇分享研究生輔導員工作心得

李凡分享輔導員隊伍建設經驗

看官可有什麼想與國曉薇分享的?

投個稿告訴我吧~

原標題:《課程思政、輔導員隊伍建設功夫下在哪?國科大思政會上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關於「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期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本文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之上提出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求對「課程思政」的建設有所裨益。「課程思政」形成的背景與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指導下,全國各個學校就「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與思考。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精神,自2016年以來,眾多高校在思政教學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必須承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主客觀原因的共同作用,思政教學部在許多高校處於「邊緣化」的地位,其工作內容與學科專業之間也呈現「疏離化」的狀態。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今年8月,江蘇召開全省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主題就是「聚焦根本任務,強化課程思政」,要求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9月,舉辦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學習研討班,加快推進《講義》的課程建設和教學隊伍建設。 二、出臺省級政策文件,落實落細實施要求。
  •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展暨課程思政教育教學...
    12月15日,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舉辦2020年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展暨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大比武」選拔賽。本科生院院長、教務處處長甘屹、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餘宇楠、黨委書記汪維、院長趙來軍、黨委副書記蒲瑩瑩、各系教學負責人、各系黨支部書記、各領航團隊負責人、領航課程負責人代表以及本科教務辦成員出席了活動。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作為一座脫胎於鄉鎮企業『大學』橫店大學的高職院校,能在競賽中實現彎道超車,得益於我們六年如一日探索思政教育創新,以思政教育賦能專業建設。」學校黨委書記韋國清說,如果專業課程是支撐學校超常規發展的「骨肉」,那麼思政教育就是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靈魂」。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基於協同效應,從組織體系、教師隊伍、育人文化、實踐平臺、教材體系和質量評價等多個方面,對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建設路徑中的關鍵著力點進行了系統論述。[關鍵詞]專業思政;課程思政;耦合育人;核心素養;協同建設[作者簡介]閆長斌,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 成都航院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研討會
    7月23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院)教務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聯合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研討會。學院副校長熊熙,教務處、思政部、機電工程學院、航空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黨總支部書記、院長以及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部分思政部教師參加會議。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會議
    ,李忠傑也依據自身工作考察經驗,提出了加強隊伍建設、講好課程、關愛學生、深入課題四個建議。最後,夏文斌為做好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三點建議,一要提升課程思政的能力、對財經類高校的課程思政建設進行系統性的、整體性的提升和建設;二要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三要將「三全育人」制度化、常態化、做到責任制,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建設要和「三全育人」體系對軌並肩,爭取將聯盟做深做實,真正成為指導、引領、服務財經類高校的思政家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以「課程思政為什麼?」
  •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全力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 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不僅要在課程育人上下功夫,也要在教改實踐中做文章。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是學校鞏固課程思政建設成果、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任務、深層次挖掘課程思政的內在規律、促進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強學術交流與探討的重要舉措。
  • 課程思政 | 上海醫學院:以人文醫學教育為載體,促課程思政建設落地...
    學校官微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以黨的領導為核心,推進人文醫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在復旦大學和上海醫學院黨委統一領導下,整體推進人文醫學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貫穿醫學生培養全過程。
  • 教育部召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
    鍾登華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把準優化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探索創新課程思政建設方法路徑,切實提升教師課程育人能力,強化課程思政建設機制保障,加大課程思政宣傳推廣,推進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 物理科學學院首屆一流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順利召開
    山東大學線上線下融合的國家一流課程《醫用物理》負責人劉鳳芹教授、聊城大學線下國家一流課程《光學》負責人王文軍教授、教育部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霞教授、山東物理學會秘書長張承琚教授、山東科技大學教學督導委員會課程思政負責人張魯殷教授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由學院院長滕冰教授主持,學院全體教師參加會議。
  • 秦皇島分校召開2020年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會
    秦皇島分校有關負責人以「六專一核、多態融合,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為題,圍繞課程思政建設體系、建設歷程、建設成效以及課程思政2021年工作要點等方面作分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報告。2020年,分校全體教師聚焦課程思政工作實效,取得了系列建設成果。出版了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集」1部、「論文集」1部。分校教師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環節中推進課程思政向縱深發展。
  •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不僅要在課程育人上下功夫,也要在教改實踐中做文章。上海課程思政領航計劃已進入2.0新發展階段,昨天,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華政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任課程思政研究中心主任。他介紹,中心是華政鞏固課程思政建設成果、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任務、深層次挖掘課程思政的內在規律、促進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強學術交流與探討的重要舉措。
  • 河南理工大學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紀實
    1月5日,談起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鄒友峰介紹說。強化頂層設計: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為構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育人體系,河南理工大學積極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統領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以項目化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建立由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學院、基層教學單位、教師四級縱向聯動機制,加強部門橫向協同,形成了學校辦好、教務處管好、教師教好、學生學好的「四好」課程思政育人模式
  • 山東水利技師學院舉辦意識形態工作會議暨課程思政說課競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傑 通訊員 黃春豔 李光楨 淄博報導12月17日,山東水利技師學院2020年下半年意識形態工作會議暨課程思政說課競賽,在學院報告廳舉辦。學院黨委書記於福春出席會議並講話。在意識形態工作會上,於福春回顧總結了學院2020年下半年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情況,指出建設「大思政」新格局中存在的問題,對今後課程思政工作提出要求。於福春指出,課程思政系加強學院意識形態教育的有效途徑。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發言摘登
    今年8月,江蘇召開全省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主題就是「聚焦根本任務,強化課程思政」,要求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9月,舉辦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學習研討班,加快推進《講義》的課程建設和教學隊伍建設。二、出臺省級政策文件,落實落細實施要求。
  • 華中師範大學著力構建思政工作創新發展體系
    統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課程育人主陣地作用,推進思政課分眾化教學改革,制定《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課程思政育人指南》等,優化學科專業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評價方式,打造思政教育示範課程。
  • 聚焦課程思政 踐行立德樹人
    持續實施「課程思政」改革實踐,在課程教學中有機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發揮好所有課程的育人作用,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前,記者走進菏澤醫學專科學校,校長顧潤國深入介紹了該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策略、方法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