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跑步嗎?跑再快都不累,秘訣在於「觸地時間」!

2021-01-08 騰訊網

來源:這裡是咕咚

還記得中學/大學裡被1000米的體測支配的感覺嗎,?你跑完花了多久?話說,咚小姐當年可是花了5分多鐘才跑完。

一般來說,1000米的滿分是3分27秒;但咚妞知道,有個人只用2分53秒就能跑完,這個速度本身就很快了,最恐怖的是,他能保持這個速度,中途沒有任何停頓、休息地跑完整個馬拉松!

——對了,最後200米還會小小衝刺一波。這個人就是人類最新的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肯亞選手基普喬格

《體育科學》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基普喬格這些東非精英選手為什麼能跑那麼快?調研結果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數據:他們的「觸地時間」比一般運動員低10%。

什麼是「觸地時間」?

跑步過程中,一隻腳從接觸地面-完全離開地面,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即為觸地時間。

基普喬格的觸地時間大約在160毫秒左右——也就是說,他的觸地時間,比一次眨眼還要快上50毫秒左右!

日本龍谷大學也做了一次實驗,他們在一次精英選手的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放置了一個高速攝像機,在賽道的15公裡處,搜集了所有選手的觸地時間。在這次觀察實驗中日本研究者們發現,跑得越快的選手,觸地時間越短,這個關係非常明顯。

觸地時間越短,意味著騰空時間越長,能花更多時間在「移動」上。

普通跑步愛好者觸地時間可能在300毫秒,業餘跑者多數達到220-240毫秒就已經算比較不錯的水平,而精英選手的觸地時間則能控制在200毫秒內,甚至達到150(或者更短)毫秒!肉眼都難看清頂尖選手觸地到離地的那一瞬間。

最普遍的誤區

你中招了嗎?

你也許會說:「那我就是用腳蹬著身子跑步的,騰空時間按理說也很長啊!為啥不快、還很費力氣?」

這樣跑步,意味著騰空的時間裡你並不總是向前移動,而是向上移動的!

通過推蹬地面的方式來創造更長的騰空時間,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很多人被這一觀念誤導,跑姿錯誤,給關節造成了更大壓力的同時,耐力也更容易被耗盡。

而高級的跑者會儘量減少「向上」的動作,保持軀幹水平,雙腳快速的運轉,極快的與地面接觸,一路穩穩的貼著地就這麼「平移」到了終點。

怎樣才能跑得又快輕鬆?

對於跑者來說,在實現短暫觸地時間的同時,能儘可能控制垂直振幅,避免身體左右/上下移動,讓身體在騰空的時候儘量是往前移動的,此時你的跑步就可以算的上很優秀了。

//如何縮短觸地時間//

最直接影響觸地時間,是跑步姿態和技術動作。

當你存在跨步、推蹬地面、腳離地不是上拉而是「甩出去」……這些問題時,腳與地面接觸的時間都會變長,所以首先要養成正確的跑姿。最好全掌著地,腳跟著地的時候,力會直接作用在膝蓋上。

正確的跑步姿勢

此外當然是力量訓練,當你擁有強大的下肢力量,往往也能更好的控制肌肉以正確跑姿行進。

同時,強化跟腱的彈性,腳掌也會在觸地後以更短的時間彈離開地面,通過跳繩就可以實現,so easy!

今天晚上跑步的時候,試著特別注意一下自己的觸地時間吧,速度越慢,省力的感覺會越明顯哦!雖然咱們不急著打破記錄,但是讓每一步跑得輕鬆、姿勢更正確,終究是每一位跑者的追求~

End

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

試試新方法,看看有突破嗎?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咚小姐

支持咚小姐 戳一下【在看】

相關焦點

  • 你真的會跑步嗎?跑再快都不累,秘訣在於「觸地時間」
    調研結果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數據:他們的「觸地時間」比一般運動員低10%。什麼是「觸地時間」?跑步過程中,一隻腳從接觸地面-完全離開地面,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即為觸地時間。在這次觀察實驗中日本研究者們發現,跑得越快的選手,觸地時間越短,這個關係非常明顯。觸地時間越短,意味著騰空時間越長,能花更多時間在「移動」上。
  • 跑再快都不累,秘訣在於觸地時間!
    《體育科學》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基普喬格這些東非精英選手為什麼能跑那麼快?調研結果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數據:他們的「觸地時間」比一般運動員低10%。 什麼是「觸地時間」?跑步過程中,一隻腳從接觸地面-完全離開地面,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即為觸地時間。
  • 跑步的「觸地時間」是什麼意思,為何高手的觸地時間那麼短?
    關於職業運動員的數據都很驚人。而了解「觸地時間」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用『貼地飛行』來形容職業跑步運動員了——他們真的是用「飛」的!什麼是「觸地時間」?跑步過程中,有一隻腳會處於騰空狀態,另一隻腳則與地面接觸,兩隻腳交替觸地-騰空動作,就完成了一步步向前跑的動作。
  • 優美而容易掌握的跑步技術,你一定學得會
    你記得你頭一次試著打網球或高爾夫球的情形嗎?按照你的老師教給你的方式握拍或握球棒不是很彆扭嗎?跑步並不象那些運動。每個人都知道怎麼跑。而且,你跑得越多,你的跑步姿勢就越有效。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模仿任何別的人的跑步姿勢都是錯誤的。只要使你身體挺直,抬頭,身體微微前傾就行。不要讓臀部動得過分。跑時肘部彎曲,但是不要緊貼胸部。兩手應該放鬆,不要握拳。(身體一部分緊張就會引起其他部分緊張。)在你跑時,不要管你的步子邁得大小;你覺得怎樣自然就怎麼跑。髖骨、膝蓋和踝關節要放鬆。每一步都應該腳跟觸地,然後向前移動,最後甩腳趾往後一蹬離開地面。如果你感到不自然,試著用整個腳掌觸地。
  • 【Garmin愛運動】跑步技術如何縮短「觸地時間」
    他總共只跑了四十一步,總觸地時間3.2秒,騰空時間為6.38秒→騰空÷觸地=1.99前陣子在幫花蓮的一位朋友分析跑步動作時,發現他在以馬拉配速(M配速)跑時,步頻高達200spm(每分鐘200步,每步費時300毫秒),但觸地時間就佔了230毫秒。
  • 什麼樣的狀態,會讓你越跑越不累呢?
    很多人都是剛開始饒有興致地跑了一周,第二周就開始次數減少,後面就基本沒跑了。堅持不下來的理由 ,也是五花八門,沒時間、工作忙、照顧小孩、懶得跑、減肥沒效果、怕膝蓋受傷等。其實挺為那些跑步沒堅持下來的人覺得可惜,因為你體會不到那種跑步上癮的感覺,更領會不了那種超越自我的快感。
  • 跑步減肥太累?幾個技巧教你跑得又快又不累
    想要通過跑步減肥,但卻因為太累而半途而廢?想要通過跑步健身,但卻遲遲提高不了跑步速度?或許是因為你的跑步方式不對!下面幾個方法教你跑得更快、跑得不累。  第二,在落地時應該撐住膝關節,不要刻意蹬直膝關節,從而減少蹬離地面的時間和身體上下起伏的運動,節省體能,提高步頻。  第三,腿部擺動時,應該在大小腿充分摺疊後再向前擺動,減少擺動時間,增加擺動速度。
  • 為什麼跑步進入狀態後,越跑越不累?這是最好的答案!
    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跑步了。但是真正能把跑步堅持下來的,並不多。很多人都是剛開始饒有興致地跑了一周,第二周就開始次數減少,後面就基本沒跑了。堅持不下來的理由 ,也是五花八門,沒時間,工作忙,照顧小孩,懶得跑,減肥沒效果,怕膝蓋受傷等。
  • 怎樣才能讓跑步不太累?掌握這5點,跑步真輕鬆!
    其實跑步很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絕對不要放棄,應該積極的找方法,加強自己的毅力,持之以恆堅持下去,這樣你才會發現跑步會變得越來越輕鬆,最終成為一種享受!怎樣才能讓跑步不太累?其實方法有很多,掌握這五點,跑步真的很輕鬆!1. 點滴的進步很多人的累是因為急於求成,因為他們想一口吃一個大胖子,每天都要進步一兩圈,三四圈,你說你能不累嗎?
  • 跑得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同時由於跑友們的能力各不相同,這個固定的強度也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
  • 跑步減肥太累?幾個技巧教你跑得又快又不累
    第三,腿部擺動時,應該在大小腿充分摺疊後再向前擺動,減少擺動時間,增加擺動速度。 此外,跑得快還需掌握一個小竅門——擺臂。在跑步時不要固定肘關節,在胳膊前擺時摺疊肘關節,後擺時再打開,將擺臂和腿部的動作協調起來,在增加上肢運動的同時增加下肢運動幅度,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 跑步,你真的會跑嗎?專家來支招啦
    「班長,怎麼看你跑步都不費勁?「我靠的不是蠻勁,是技巧!」有些戰友在平時跑步中感悟了一些技巧,輕鬆完成跑步任務。部隊跑步分為有氧跑和無氧跑,跑步的落地動作是前腳掌落地。前腳掌落地,過渡到腳趾蹬地。優點是後蹬充分,摺疊高,送髖快,方向準,擺腿向前。重心前移迅速,爆發力強,跑速快,力量足,踝關節力量相當強。長跑落地動作也趨向這種動作,但後蹬不要求這麼充分。目的是為了省力,保持長時間高速奔跑。
  • 跑步太累?10個讓跑步變得輕鬆的小技巧,讓你越跑越快樂~
    但一到了明天,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表示抗拒:「跑步又累又無聊,真的是不想跑啊!」 不得不說,跑步有時確實是有些單調枯燥,特別是對於跑步新手來說。 通過間歇性走跑訓練完成這個過渡就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你可以先跑一分鐘,走兩分鐘;然後逐漸地跑兩分鐘 ,走一分鐘...... 根據自己的體力,慢慢增加跑步時間,縮短行走時間,直到可以適應持續跑步的狀態。
  • 跑步,不在於快慢,而在于堅持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跑步真的有那麼好玩嗎?跑步多可怕:好多人都說跑步傷膝蓋,夏天跑步會曬黑、脫水,還有中暑……幹嘛要去跑步,跑步又累又無聊,為啥給自己找苦吃?!別人跑得慢,不取笑;別人跑得快,不嫉妒。唯有堅持,才是最可貴的精神。」 一年的跑步,會讓你的生活習慣悄然發生改變,你會發現早睡早起不再是難事;跑步給你帶來的健康狀態和好身材,會讓你腰部自帶遊泳圈的朋友們,望塵莫及! 人生變好,成為更好的自己,往往是從堅持跑步開始的。
  • 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跑步,怎樣才能跑的不累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跑步是一個先苦後甜,能給人帶來享受的過程。跑步被稱為「綠色鴉片」,能夠上癮,一天不跑,渾身難受。跑步要想跑的不累,跑得輕鬆,需要注意跑步的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跑得長久。
  • 跑步堅持不下來?你知道這些方法嗎?既能減肥又不累
    導語:跑步減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減肥方法,但大多數人在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下,選擇放棄。要怎樣才能提高跑步的效果呢?事實上,跑步減肥,關鍵在於你跑得有多快、跑得有多快,只要達到一定的量,那麼效果就會很快體現出來。以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跑步需要注意的地方。
  • 跑步太累?10個讓跑步變得輕鬆的小技巧,讓你越跑越快樂
    再快走兩圈找找狀態。,天天跑,天天跑......還沒到一個星期,就再也不想跑了」剛剛開始跑步的新手,即使熱情再高,最好也不要一上來就連著每天都跑。等身體慢慢適應了這個運動節奏,也就是跑完一點也不覺得累了,再適當增加訓練次數。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跑步也是如此:需要循序漸進,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
  •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那麼早上跑步是不是真的合適呢?
    我們如果要晨跑,那早起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早起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好地恢復到正常水平,新陳代謝的速率也會有顯著的提升。在晨跑過程中,我們的心肺功能都會參與運動,身體中的各個細胞都處於打開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跑步對於提高我們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很有幫助,尤其是在促進新陳代謝這一方面。
  • 改進足部觸地方式,降低跑步損傷風險!(送圖書)
    跑步時足部如何接觸地面最好?這是很多跑步愛好者密切關注的話題。有些跑者在跑步過程中,習慣使用腳跟先觸地、腿部基本伸直、從腰部到腳踝呈一條直線的觸地方式。但這樣的足部觸地方式真的科學嗎?當以腳跟觸地的方式向前運動時,每次觸地所產生的衝擊力都會以極快的速度直接穿過腳跟,上行至腳部並穿越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