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夢
12月22日,深圳召開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報告,並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可以看出,這次會議的任務高度集中且意義重大——謀劃「十四五」。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是當下中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
而深圳作為「兩個重要窗口」,處在「兩個大局」的風口浪尖,受影響首當其衝,面臨更為複雜多變的風險挑戰。
確定「三個五年」階段目標
全會提出了「三個五年」的階段目標:
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到2030年,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臺階;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標國家「十四五」和2035目標,深圳標準更高、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小政注意到,儘管在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已提出了深圳到2035年的階段發展目標,但此次深圳提出的目標更為具體清晰——
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成為法治城市示範,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範法治社會,營商環境位居全球前列,城市治理體系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
成為城市文明典範,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特徵更加鮮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顯,時尚創意引領全球;
成為民生幸福標杆,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市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其中,引起小政關注的是「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目前深圳2020年經濟數據還未出爐,2019年深圳GDP接近2.7萬億,人均GDP為203489元,即便以2019年的數據大致推算,2035年深圳的GDP總量也有著不小規模,人均GDP也將實現大幅飛躍。
三個「新」是謀劃未來的背景板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主題
從全會可以看出,深圳對「十四五」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謀劃,是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三個「新」的重要論述基礎上,把深圳發展放在全國大局、世界格局中找準定位方向。
這三個「新」,是深圳謀劃未來發展的大的背景板。
深圳「十四五」和未來一個時期的布局,顯示深圳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要在高質量發展上強化責任擔當,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率先探索。
深圳作為一座人口超2000萬、經濟總量接近3萬億級的超大型城市,在率先發展起來的同時也率先面臨深層次問題、結構性矛盾,正處於高位過坎的重要關頭。
究其根本,所有的「危」都源自發展質量不高,所有的「機」都要通過高質量發展才能抓住。
深圳的遠中近「施工圖」
擔當好新時代歷史使命,關鍵要有「施工圖」。
此次全會優化完善了市委「1+10+10」工作安排,以此構成遠、中、近期「施工圖」,推動藍圖轉化為現實。
而2021年度的重點工作將在下次全會作出部署。
儘管深圳「十四五」規劃建議的具體內容還要多待幾日才出爐,但本次全會透露出的深圳十四五乃至2035年遠景方向,已然昭示出「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