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深圳官宣!到2035年將實現經濟總量、人均GDP翻一番

2020-12-26 騰訊網

來源:深圳夢

12月22日,深圳召開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報告,並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可以看出,這次會議的任務高度集中且意義重大——謀劃「十四五」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是當下中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

而深圳作為「兩個重要窗口」,處在「兩個大局」的風口浪尖,受影響首當其衝,面臨更為複雜多變的風險挑戰。

確定「三個五年」階段目標

全會提出了「三個五年」的階段目標:

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到2030年,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臺階;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標國家「十四五」和2035目標,深圳標準更高、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小政注意到,儘管在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已提出了深圳到2035年的階段發展目標,但此次深圳提出的目標更為具體清晰——

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成為法治城市示範,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範法治社會,營商環境位居全球前列,城市治理體系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

成為城市文明典範,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特徵更加鮮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顯,時尚創意引領全球;

成為民生幸福標杆,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市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其中,引起小政關注的是「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目前深圳2020年經濟數據還未出爐,2019年深圳GDP接近2.7萬億,人均GDP為203489元,即便以2019年的數據大致推算,2035年深圳的GDP總量也有著不小規模,人均GDP也將實現大幅飛躍。

三個「新」是謀劃未來的背景板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主題

從全會可以看出,深圳對「十四五」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謀劃,是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三個「新」的重要論述基礎上,把深圳發展放在全國大局、世界格局中找準定位方向。

這三個「新」,是深圳謀劃未來發展的大的背景板。

深圳「十四五」和未來一個時期的布局,顯示深圳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要在高質量發展上強化責任擔當,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率先探索。

深圳作為一座人口超2000萬、經濟總量接近3萬億級的超大型城市,在率先發展起來的同時也率先面臨深層次問題、結構性矛盾,正處於高位過坎的重要關頭。

究其根本,所有的「危」都源自發展質量不高,所有的「機」都要通過高質量發展才能抓住。

深圳的遠中近「施工圖」

擔當好新時代歷史使命,關鍵要有「施工圖」。

此次全會優化完善了市委「1+10+10」工作安排,以此構成遠、中、近期「施工圖」,推動藍圖轉化為現實。

而2021年度的重點工作將在下次全會作出部署。

儘管深圳「十四五」規劃建議的具體內容還要多待幾日才出爐,但本次全會透露出的深圳十四五乃至2035年遠景方向,已然昭示出「未來已來」。

相關焦點

  • 深圳2035遠景目標:經濟總量、人均GDP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深圳特區報》12月23日消息,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22日召開。全會提出了深圳市到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這就是: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礎上翻一番。
  • 深圳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總量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深圳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總量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22日舉行。《深圳特區報》報導稱,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提出深圳市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 深圳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總量、人均GDP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12月22日,深圳召開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會提出了「三個五年」的階段目標: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30年,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臺階;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每經9點丨深圳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總量在今年基礎上翻一番;「國內...
    每經9點丨深圳2035年遠景目標:經濟總量在今年基礎上翻一番;「國內上網課」不影響留學生學歷認證;川普拒絕籤署新冠紓困法案 每日經濟新聞
  • 楊偉民:中國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長4.73%
    楊偉民:中國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長4.73% 2020-11-28 17:20:21王恩博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28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未來15年年均增長4.73%,「這個條件是具備的」。
  • 評論:應如何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兩個時間節點的發展目標及相關討論《建議》提出了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議》的說明稿中提出,「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這兩個目標,是《建議》及說明稿中兩項有較為明確數量涵義的目標,引起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2015年,我國GDP為688858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達16%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深圳的人均GDP已超過臺灣省,那麼GDP總量還差多久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急先鋒城市,從一個幾萬人口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了10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並且GDP總量已經超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亞洲四小龍。除此之外深圳的人均GDP還超過了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省。2019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為4.21萬億人民幣,人均GDP為2.6萬美元,人口2300多萬;深圳2019年GDP總量為2.69萬億人名幣,人均GDP為2.9萬美元,人口為1300多萬人。深圳成立四十年來人口一直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香港的700多萬人口和新加坡的500多萬人口。
  • 官宣!廣東超11萬億,江蘇破10萬億,上海3.9萬億,深圳2.8萬億
    近日,各省市陸續發布十四五規劃建議,透露了2020年GDP總量、2025年及2035年發展目標。2020年,廣東GDP預計將突破11萬億,江蘇首度突破10萬億,上海則達到3.9萬億,深圳2.8萬億,重慶2.5萬億,寧波1.23萬億,泉州破萬億……哪些省市獨佔鰲頭?
  • 2019年上海、北京的經濟總量與深圳、廣州拉大了,那人均GDP呢?
    由此可以計算出,上海、北京與深圳市的經濟總量差距接近8500億元、6100億元,上海和北京兩市與廣州市的經濟總量差距則是約9820億、7460億元人民幣。但是到了,2019年且經過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後,他們之間的經濟差距擴大了。
  • 2035年中國將實現什麼?踏踏實實幹大事,中國人要揚眉吐氣
    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 國內人均GDP「最高的」2個城市,第2是深圳,第1卻是個三線小城
    我們經常說的GDP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城市或者省份的總值,一般談及GDP總值的時候,肯定會想到「北上廣」,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幾個國內一線城市哪怕放到世界上也是很厲害的城市了,但是如果說到人均GDP的話,就不再是北京上海了,畢竟如果算人均的話,就需要用GDP總量除以當前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一萬美元,中國經濟又重新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比最早三步走制定的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提前了15年。中國2035年要達到的就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也就是人均GDP三萬美元起。從現在每年保證5.4%增長率連續十五年。
  • 人均GDP超1萬美元,經濟總量將破百萬億元|見證「十三五」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人均GDP超1萬美元「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5年,我國GDP為688858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
  • 中國經濟最強省份:GDP總量超全球94%國家,甚至比澳洲還高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省的貢獻非常巨大,畢竟國家的發展和國內省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國內經濟最強的省份,說到經濟最強,很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是江蘇、廣東兩省。
  • 2020年廣東GDP預計超11萬億元 比10年前翻一番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2020年廣東GDP預計超11萬億元 比10年前翻一番中新社廣州12月18日電 (記者 程景偉)《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朱光耀:2035年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我國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決不是要封閉運行,而是要使強大市場優勢得以更好發揮,並通過改革、通過結構調整,解決好中國國內經濟存在的堵點。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中國經濟經過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創造中國速度,中國2010年經濟總量超越同是亞洲的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 中國「最小」的省會城市,面積是深圳的1/6,人均GDP卻有20萬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樣快速的發展速度,在各自的省的共同發展,通常是一個省的省會城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想必的省會城市整體經濟在這個省的其他城市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