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是烈士紀念日
這是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日子
但或許,鮮有人知道
有一位烈士
他來自英德黃花
他的英雄事跡我們不能忘記
他值得永遠銘刻在英州大地人民的心中
林奕興 (1980.06—2003.07),男,漢族,中共黨員,英德市黃花鎮人。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廣東省邊防總隊深圳武警七支隊服兵役;2003年4月至2003年7月在英德市公安局巡邏警察大隊參加公安工作。
歷史回到17年前,2003年7月26日凌晨1時06分,英德市公安局巡警大隊民警鄧周武、林奕興在市區巡邏時,兩名婦女向他們報警:她倆剛才在民福巷內被兩名持刀男子搶去手袋一個,內有現金幾十元和手機一部等物。正當巡警向事主了解案情的時候,有兩名男子徒步走出市區民福巷往洋塘北路方向走去,巡警立即請事主辨認,然而,她倆因驚嚇過度,精神緊張,無法辨認。巡警即駕車上前對兩嫌疑人進行盤查,這時其中一名嫌疑人見有警察靠近,立即往城北市場方向逃跑。林奕興見狀立即飛身追去,追了約150米,來到城北市場樓下時,該嫌疑人隨即轉入一小巷,想借夜色逃跑,林奕興緊盯不放,不顧個人安危追了上去。在民福西北巷2號門前黑暗處,嫌疑人見只有一名警察追來,即從懷裡掏出一把長約20釐米的尖刀惡狠狠地刺向林奕興。面對負隅頑抗、窮兇極惡的歹徒,林奕興與其展開殊死搏鬥,搏鬥中林奕興身中8刀,其中左大腿3刀,左前胸1刀,頭部4刀。林奕興在被捅中8刀且失血昏迷的情況下仍以驚人毅力死死抓住嫌疑人。這時聞訊趕來的3名群眾見狀,立即上前合力制服了歹徒郝堅巍(19歲,山西省人),隨後向110報警中心報告並與聞警趕到的民警一起將林奕興送往市人民醫院搶救。另一名嫌疑人信飛雲(21歲,甘肅省人)逃入附近的小巷後,亦掏出尖刀企圖頑抗,民警鄧周武果斷鳴槍示警,將其震懾住,進而把其擒獲,繳獲尖刀一把、現金幾十元、手機一部等物。
最早趕到現場的居民含淚回憶了慘烈一幕:這名滿身是血的警察,死死抱住歹徒不放,身上湧出的血噴得歹徒睜不開眼睛!身上湧出的熱血,噴得歹徒睜不開眼,林奕興仍死死抱住歹徒!見到隊長,浴血中的林奕興只說了一句「快!」……狂徒哀嘆:我從沒見過這麼頑強的人。
經初步審查,郝與信兩人均為非法傳銷人員,因手頭拮据,連房租也交不起,遂合謀持刀到街上搶劫。非法傳銷是一種詐騙活動,它不僅給社會帶來各種不安定因素,而且容易誘發各種案件,不少傳銷人員還走上搶劫、殺人的不歸路,如英德市「7.26」搶劫殺害民警案和英德市2000年「6.17」搶劫殺人案的兇手都是傳銷人員。據悉,自今年以來,該市共搗毀非法傳銷窩點10多個,遣散傳銷人員近400名。
林奕興被送市人民醫院後,該市領導要求醫院竭盡全力搶救受傷民警。當時,該醫院急救中心庫存的B型血漿不多,為保證搶救手術過程中有足夠的血漿,急救中心的覃主任第一個捐獻了200CC鮮血,隨後,該市政法委麥副書記以及送林奕興到醫院的群眾也獻了血。該局60餘名民警聽到戰友急需輸血,紛紛趕到醫院,為搶救戰友而獻血,不到半個小時,就捐得B型血液3600CC.但由於林奕興左大腿股動脈被刺斷裂,流血過多於7月26日凌晨4時10分搶救無效英勇犧牲,年僅23歲。
7月27日,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省公安廳政治部和省廳治安巡警總隊均派員赴英德市,親切看望慰問了林奕興的親屬。7月28日,受公安部副部長田期玉和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梁國聚的委託,副廳長張永強親切看望慰問了林奕興的親戚。
座右銘: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孩提時代,當警察就是自己的夢想,警察不顧安危去保護大家安全,無私奉獻……」林奕興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1980年6月19日,小林出生於英德市明逕鎮河囤塘村,他自幼喪母,家徒四壁,連件像樣的家電也沒有,家人住在泥坯磚瓦房,家中上有61歲的父親和91歲的祖母,下有正在讀書的妹妹,家庭經濟極為困難。但他從小立志要參軍保家衛國,當警察打擊犯罪分子保護人民群眾。
1997年至2000年在湖南省人民警察學校讀書期間,他曾多次榮獲獎學金,並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和「先進個人」。
1999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那年他剛好19歲。
2000年12月,林奕興應徵入伍,成為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第七支隊戰士,先後受中隊嘉獎四次,大隊嘉獎三次,特別是參加廣東省邊防部隊機動中隊處突大比武中,成績突出,被支隊記嘉獎一次。2002年他被評為「優秀士兵」。
2003年4月,林奕興如願當上了警察。穿上威風凜凜的警服,林奕興無比自豪!同事記得,阿興喜歡唱歌,清著嗓子唱。《為了誰》、《血染的風採》、《少年壯志不言愁》……他普通話不準,經常走調,卻唱得激情澎湃,甚至熱淚盈眶。「聽起來真帶勁!」
在林奕興遺留下來的日記中,記者看到了他重筆記下的兩句座右銘:「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參加公安工作剛好100天的林奕興,面對窮兇極惡的犯罪嫌疑人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但他總是衝鋒在前,表現出其作為人民警察的良好素質和疾惡如仇的情操。曾經有朋友這樣問林奕興,你在抓犯罪嫌疑人時不怕死嗎?或者說不怕報復嗎?林奕興說:「我既然選擇了當警察,我不抓犯罪嫌疑人誰抓?說不怕死是騙人的,但如果人民群眾和國家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我會挺身而出,生又何患,死又何懼。」
英德的老百姓,都知道了這條偏僻的小巷道。
住在民福西北二巷1號的李伯,每天一推開門,便看到門前那條一米來寬的小道,「覺得有東西在撕我的心,疼啊!」
2003年7月26日凌晨,巡警林奕興就在這條黑暗的巷子與疑犯展開殊死搏鬥,壯烈犧牲。一腔熱血,在這裡化作英雄花,碧血劍,高聳在青山綠水之間!
【林奕興烈士雕像】
林奕興犧牲後,2003年7月被英德市委追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同年8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追授「革命烈士」稱號、清遠市委追授「模範共產黨員」稱號,同年9月被公安部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2004年11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追認「人民衛士」稱號;2005年1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追授「廣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2005年3月31日,林奕興烈士雕像坐落在英德市金子山烈士陵園的半山腰上,烈士雕像是用漢白玉石雕刻而成,高104釐米、寬80釐米的半身像,在巍巍青山中永垂不朽。
【千斤之諾】
烈士的父親林神帶,這位瘦小黝黑的老農民談起兒子,老淚縱橫,卻絲毫不掩飾內心的驕傲和自豪。「阿興讀初中時,就追過幾次賊,在中專,也抓過小偷,他是一心念著當警察!」特警中隊副中隊長、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李文彬,直到阿興犧牲後,才從烈士日記中得知,阿興一直視自己為「偶像」,並暗暗追趕著。李文彬流出了熱淚:自己七年來親手抓獲的一千多名不法分子,成了阿興一心想打破、卻終生遺憾的一個「紀錄」!———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在於個人的私利,為了國家的騰飛,為了百姓的安寧,忠誠地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願意奉獻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才華,願意許下自己的一生。這就是林奕興,一名山區民警、共產黨員最淳樸、最高尚的情懷!
【他是廣東警隊的驕傲】
「您培養了一個英雄兒子!林奕興給廣東警隊添了光彩,是我們的驕傲!」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梁國聚,緊緊握住林奕興父親的手。昨天上午,清遠市委、市政府與省公安廳隆重召開追授林奕興同志榮譽稱號大會。
林奕興犧牲後,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廣東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王華元馬上作出批示,並委託清遠市領導對家屬表達慰問。公安部副部長白景富、田期玉也作出批示,號召廣大民警和群眾向林奕興學習。
會議宣讀了公安部追授林奕興同志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的命令,並向其家屬頒發了二級英模獎章、證書和「革命烈士」證書。省公安廳有關領導宣讀了省公安廳「關於向林奕興同志學習的決定」。
歲月靜好
因有人負重前行
我們不能忘記
也不應該忘記這些肩負著使命的烈士
他們所做的一起都應該被銘記
青山依舊,綠水長流
英雄的事跡將永遠
銘刻在英州大地人民的心間
人民英雄林奕興永垂不朽
註: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南方網、廣州日報、平安英德等,英西峰林小鎮·公眾號在線整理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