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女孩憑「新標籤」走紅,不愛招娣愛勝男,地位高才是真正原因

2020-12-23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導語:

不可否認的是,「重男輕女」這種理應被掃在歷史垃圾堆的舊傳統,仍然在某些地方有著蓬勃的生命力,而在東北,重男輕女卻似乎沒有絲毫「死灰復燃」的跡象。

文/木質

排版/貝貝豆

「老張開車去東北,撞了。肇事司機耍流氓,跑了。多虧一個東北人,送到醫院縫五針,好了……俺們那嘎都是東北人……」

這首由雪村創作的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在19年前,伴隨著那部著名的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一度火遍全國。豪氣爽快、古道熱腸似乎成為東北人給全國人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老工業基地,雖然總有一些「大金鍊子小手錶」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可東北就像長兄一般,看起來沉默寡言,做起事來卻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底線。

東北人「生男生女都一樣」的生育態度,就是最好的體現。

東北女孩憑「新標籤」走紅,不愛招娣愛勝男,地位高才是最大的底氣

網絡上曾經出現過一部爭議較大的電視劇《娘道》,女主角瑛姑連生4胎,只為給少爺生出一個兒子的劇情著實把觀眾「噁心」了一把。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女主為前三個女兒起名為:盼娣、招娣、念娣。想要生兒子的心幾乎要溢出屏幕。

這讓我想起來之前的一段經歷,在剛到東北上大學的時候。我注意到那些南方來的同學,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家裡一定會有一個弟弟,甚至於有姐姐和弟弟相差近十多歲的情況。而這個現象在東北卻很難看到。

前段時間,東北女孩又憑藉「新標籤」登上了熱搜,就連東北父母都被貼上了「不愛二胎愛女孩」的標籤。

原來是有心人在東北的重名查詢系統中發現,給女兒起名「勝男」「若男」的家庭一抓一大把,而「招娣」「盼娣」則是完全沒有

除了北方和南方稱呼上的差異之外,東北人之所以不care(關心)兒子和二胎,其實是和東北女孩地位高脫不了關係。

東北女孩的地位到底能高到什麼程度?東北男孩最有發言權

說起東北女孩的地位,最有發言權的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東北男孩了。

這些膀大腰圓,體型彪悍的東北大漢,其實大多內心都對東北女孩都有著深深的「敬畏」,當然,這種敬畏其實從小就開始了。

因為女孩的發育比男孩早,女孩往往能夠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這些當時還是「東北小漢」的男孩們,不管是學習還是動手,都完全不是女孩的對手,再加上女孩父母的暗中支持,身處「弱勢地位」的男孩們只能是束手求饒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已經升級為「東北大漢」的男孩們卻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男生的事情男生自己解決,欺負女孩就是給所有男人丟臉。」

於是乎,「愛面子」的東北男人們從小到大都對女孩保持著最基本的尊重。相比之下,其他地區的女孩似乎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根據2014年到2016年中國家暴數據統計顯示,孔孟之鄉的山東以8205件案件位列第一,理學之鄉的安徽以6975件位居第三。

東北的女孩之所以能有這麼高的地位,男女平等觀念才是東北女孩最大的底氣。

東北人骨子裡,都藏著「男孩女孩都一樣」的基因

1)女性的工作能力並不差

東北作為共和國的長子,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東北的工業化程度更高,城市化水平也曾經一度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在建國初期,東北的男性和女性都是工人的一部分,同工同酬不說,還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女性領導。

經濟獨立,不依附於男孩的東北女孩,自然有不care男孩的底氣。

2)社會傳統

城市化的結果就是用鋼筋水泥隔斷了農村宗族體制的完整性,單個的家庭和親屬關係成為了社會關係的主體。相比之下,南方水網交織的環境下,城市化程度不高,受到宗族體制影響較大。

「傳宗接代」的想法也會逐漸減少,對女孩的態度自然會更加客觀和尊重。

3)獨生子女較多

由於東北的工業基礎較好,東北人的職工家庭相對較多。獨生子女政策在東北得到了較為有效的貫徹和落實。一家一個孩子已經逐漸成為人們認同的觀念,再加上現在生活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東北人並沒有明顯的二胎需求。

寫在最後

其實男孩女孩,都是父母十月懷胎,百年緣分的結果,坦然面對,好好教育,用心去愛才是最好的育兒之道。東北人的「新標籤」,其實只是對其他父母的一個提醒:既然有緣遇到孩子,為什麼不能用心去愛他呢。

偷偷說一句,你們喜歡的王冰冰小姐姐也是東北人哦。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北人標籤「一家一孩」?不生二胎原因,東北爺們實力疼媳婦
    但是效果最不明顯的地區就是「東北地區」,普遍的現象還是「一家一孩」,似乎二胎政策不尊重了。東北人的標籤「一家一孩」?這就是為什麼東北的女性地位會比較高的原因,「老爺們」都是從骨子裡疼愛媳婦,不願讓自己的媳婦受一點罪,孩子有一個就行了,「二胎」就很少會有人考慮,為了生兒子去要二胎也不是東北人的性格。
  • 為什麼「東北三省」二胎出生率這麼低?女孩地位高,也是有原因的
    即使是現在這樣男女地位平等的社會地位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依舊很低,最怕的就是外界對女孩很認可,家裡面對女孩還是不看重。而這並不是一種地域歧視,更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一種想法,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南方的女孩在家裡的地位,和北方女孩的家庭地位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 90後也重男輕女,00後女孩名叫「招娣」,希望生活善待她們
    娣這個字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我聽老家人說,村裡有個孩子就叫招娣,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父母重男輕女。因為這個名字,大家都在她背後編順口溜:招娣,招娣,招不來弟弟,招來你……後來那個小女孩退學了,未成年就懷上了不良少年的孩子,生活很不如意。
  • 你身邊有叫招娣、引娣、亞男、若男的女孩嗎?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顧景言新聞背後,有你不知道的世界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被叫做招娣、引娣、亞男、若男的女孩們以後準備改名字嗎?」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很多知友現身說法,令人恍然覺得,重男輕女現象從未離我們遠去。同樣的,最近一條抖音也引發熱議。
  • 為何叫「招娣、盼娣」的女孩讓人心疼?名字之後是深深的性別歧視
    一個呱呱落地的孩子,名字往往是要父母再三斟酌的,它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待。於是,短短的兩三個字可能是父母想了幾個月才做出的決定。畢竟,這是要跟隨孩子一輩子的,馬虎不得。02隻是,並非所有人的名字寓意都是那麼美好,還有些人,僅從名字上我們便可知道她在家中的地位以及父母對她的態度,比如那些叫做招娣、來娣、盼娣的女孩們。
  •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來源:後浪研究所「招娣」,即招弟。全國還有至少16557個名叫「招娣」的女孩。這是一個叫「招娣」的女孩,歷經重重阻撓去改名的故事。「招娣」是重男輕女的奶奶隨口給起的。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傍晚,村裡那個大姐到我家來登記戶籍信息,我奶奶報的,名字也是她取的——招娣。她解釋是,「古代做大官的,人家的老婆都叫這個名字」。我叫招娣的邏輯跟別人不太一樣。奶奶並不是因為還想要男孩(那會兒我弟弟都5歲了),就是純粹的重男輕女,不管家裡有沒有男孩,你作為女孩就是不受歡迎的。
  • 那些叫「招娣」的女孩決定改名
    改名,是招娣女孩們,有了自我意識之後,萌生的最強烈的想法。 她說改名讓她解開了多年的心結,改名後的自己,不再被名字困擾,不再因此自卑: 我想對所有名字中帶此類含義的女孩說,不要聽信家人、派出所的阻撓,所謂的付出代價,不過是在改完之後多跑幾次銀行、營業廳,找工作的時候出示下戶口頁而已,對日後對生活根本沒有什麼影響,但你卻因此會擁有嶄新的不被嫌棄的人生。
  • 「寵女狂魔,二胎絕緣體」東北人新標籤來了,我們對生兒子沒興趣
    現在說起東北人,大家給的標籤都是霸氣、熱心腸、爺們兒、沒有宗族歧視也不封建,大部分家庭都特別和諧幸福,讓一眾單身女孩對東北嚮往不已。東北人新標籤來了,「愛女兒不愛二胎,」我們對生兒子沒興趣上大學時,班長對班裡同學情況做了調查,發現東北女生家裡基本上就她一個女兒,或者是家裡兩三個女兒,有兩個弟弟的很少;而南方女生,家裡無一例外的都要有個兒子。
  • 勝男、招娣、夢楠,人們開始避用這些名字,女孩就得到重視了嗎?
    因為這個女孩子名叫招娣。名字的寓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名字往往蘊藏了很多寓意。你想孩子平安健康的時候,可能叫他為康康、安安;你想女孩子漂亮可愛,被捧在手心的時候,你可能會把她的名字裡加一個甜或者蕊字。總而言之,孩子的名字裡蘊藏著父母無盡的愛。可是就有這樣一批女孩子,她們從頭到尾就是悲慘的化身。如果說在一開始沒有做產檢,沒有確定性別,就把孩子生下來的話。
  • 奚美娟自述性別崛起:那些叫「招娣」的女孩,後來都怎樣了?
    這個龐大的家族,三代單傳、家教甚嚴,廣彩技藝的傳承還秉持著「傳男不傳女」的思想,為此族人早早給接班人起了男孩的名字:雲重。直到12歲時,雲重遇到了當學徒的勝龍,才開始有了少女感。勝龍時常握著小「雲重」的手作畫,兩人懵懂初開,心生好感,但云重並不知道這就是男女之情。後來因勝龍參軍,兩人再也杳無音訊了,這段初戀無疾而終。隨著爺爺病入膏肓,義順隆家族家道中落,媒婆踏破雲重家的門檻為「他」說媒,以此給爺爺衝喜。
  • 東北歷代志:二百七十、愛新固倫(40)
    這也是明朝不尊其為「北元可汗」或「小王子」,而稱其為「插漢」(察哈爾汗的簡稱)的原因——他的權力根本無法影響到察哈爾八個鄂託克之外。林丹巴圖爾不僅要面對諸部自立不聽號令的尷尬局面,更要面對老對手明朝依舊強大,新敵人愛新固倫迅速崛起的危機。年輕人常常「不講武德」。為了樹立權威,情急之下的林丹巴圖爾推出了一個顛覆性的新政——「宗教改革」。
  • 真正愛你的男孩不會讓女孩「一味忍讓」,而是懂得「憐香惜玉」
    感情的天平上,如果一方過度傾斜,那麼這個天平早晚會失去平衡,如果女生處處忍讓,遲早會受到傷害,建議早點分開比較好,尋找真正愛自己的人。一、真正愛你的男孩懂得包容你,不會因為你的過去而進行「道德綁架」。這個反面案例一度告誡我們,女孩如果一度忍讓,只能說明這個男人從內心深處根本不愛你。他或者只是想從你身上得到某一方面的滿足,儘早離開比較好。二、真正愛你的男孩懂得遷就你,不會因為你的小缺點而進行處處「挑刺」。
  • 東北歷代志:二百七十一、愛新固倫(41)
    努爾哈赤聽到謠言很憤怒,認為這是林丹巴圖爾要跟自己宣戰了,也沒調查清楚,就殺康喀爾拜虎,殺了之後,碩色烏巴什居然又逃回來了,這才知道是錯殺了。雖然是錯殺,可是人死也不能復生了,兩國的關係也就宣告破裂,愛新固倫上下做好了迎戰北元的大軍報復的準備。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堂堂北元呼圖克圖可汗,是個和平主義者——他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這麼無聲無息的忍了。
  • 「招娣」改名,說明了啥?
    通常認為,名字包含著父母濃濃的愛與美好的期許,然而,有些名字卻傳遞出父母的不公——「招娣」就是如此。有媒體在全國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發現僅以人口最多的幾大姓為例,起名「招娣」的女性就有好幾千個。更有甚者,在廣東一縣城,30個人的名單中就有12個類似「招娣」的名字。
  • 那些叫「招娣」的女孩,已集體決定改名,有些父母開始坐不住了
    夢弟、招弟、帶弟、引男等等,尤其是「招娣」這個名字最為普遍。這些名字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歪媽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她們的世界。那些叫「招娣」的女孩,已集體決定改名李夢弟:在她記憶裡,永遠也忘不了這樣一件事。
  • 美女記者走紅背後,直男為什麼抵抗不了初戀臉?
    其他初戀臉高人氣選手包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裡的陳妍希,《十七歲的單車》裡的高圓圓,《一起去看流星雨》時的鄭爽、《山楂樹之戀》的周冬雨,《不能說的秘密》裡的路小雨,《十八歲的天空》的金莎等等。以初戀臉出道的女明星,一般在男人們心裡有著特殊的地位。沈佳宜成了全民初戀,高圓圓則統一了直男們的審美,在虎撲女神大賽上保持著四亞一冠的成績。
  • 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這些知識依然來自《少有人走的路》,一個人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才能夠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否則,你經常會看到一個人以愛的名義,在傷害,控制,佔有對方。那我們先看看什麼不是真正的愛?墜入情網,算不算愛?有人說:「真愛不就是談戀愛的那段時間嗎?我愛的要死要活的,這難道不是愛嗎?」墜入情網不是愛,那只是一種欲望,是你體內的激素分泌,為什麼這麼講呢?
  • 12星座男不愛你也不放手的三大原因!原來愛到最後只剩下這個理由
    「他無法放手的真正原因!」愛就牽手不愛就放手,既然12星座男早就不愛了,為什麼還遲遲不放手呢?對妳還有責任:白羊男、巨蟹男、天秤男、魔羯男對這些星座男來說,正宮女友有一定的重要性,也許你們曾一起走過困境,也許他帶妳回家見過父母,也許在妳身邊他最能安心,
  • 上海女孩與江西男友:愛或不愛,都是他們的事情
    這個春節,「上海女孩」與「江西男友」火了。最早是春節期間的一篇網帖,「上海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第一頓飯就想分手」。圖文並茂,槽點滿滿。繼「江西男友」回應後,一位江西女孩致信上海女孩,稱農村有能力滋養年輕人的愛情。最新的續集,是滬媒以整版篇幅為「上海女孩」鏗鏘發聲,反問「這跟嫌貧愛富有半毛錢關係」?
  • B站宅男女神走紅,小仙若、欣小萌上榜,第3位人見人愛的百變女孩
    B站宅男女神走紅,小仙若、欣小萌上榜,第3位人見人愛的百變女孩大家好,近年來直播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在當今國內,鬥魚、虎牙、B站三大直播平臺佔據主導優勢,而其中B站優勢最特別的,裡面的博主大多以二次元內容為主,深受宅男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