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匈奴或是華夏遺族,並非外來種族。中國傳統的古代史一直將匈奴視為異族,襲擾侵略中原,還多次改變中原王朝的地理版圖。同時,匈奴強悍的戰鬥力,不亞於千年後的蒙古。在最強盛時期,其版圖一度達到600萬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帝國之一。
匈奴騎兵形象
現代著名學者、墨子學家欒調甫先生早已指出中國古代的「鬼方」、「燻粥」、「 淳維」、「山戎」、「犬戎」、「玁狁」和「葷粥」與匈奴都是同族。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匈奴先祖是夏朝遺民,即夏后氏之苗裔也。更早的《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稱,匈奴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都是黃帝的後人。
近現代另一名享譽國際的中國學者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詳細講述了匈奴的演變歷史,用詳實的考古學證據和文獻資料解讀匈奴從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名稱變化。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後,夏朝的最後一位帝王——夏後桀的一支後裔敗逃北方,在吞併了北方一些部落後,慢慢的演變成了匈奴,被商朝蔑稱為「鬼方」。「鬼方」與「混夷」、「 獯鬻」、「 獫狁」、「 戎」、「 狄」都是匈奴的別稱。這與欒調甫先生的研究是一致的。
自家「兄弟」從商朝結下「梁子」,到西漢時期繼續對峙。
中國社會科學院吳銳出版的新書《中國上古的帝系構造》中,也引用了詳盡的史料和文獻,通過一些考古學證據,從另一個層面研究分析司馬遷所記載匈奴本源是否可信,分析認為匈奴人也是中國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分流。
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上古的帝系構造》講述了一部分匈奴的歷史
在史料中,明確記載匈奴人與漢人一樣都過「春節」,都以12生肖來記年等等,這些都與華夏族以外的民族截然不同。
既然如此多的學者都認為,在中國歷史上這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和我們華夏族是同根同源,是「兄弟」關係,那麼千餘年彼此的攻伐掠地,戰爭的恩怨,或許也只能算是自家兄弟的「內訌」。
北匈奴到歐洲後所建立的強盛帝國
漢武帝大破匈奴,迫使匈奴南北分裂,南匈奴臣服於漢,內遷後與漢族逐漸融合消失,北匈奴則被驅趕,一路向西敗走西域、中亞、東歐及歐洲腹地。這支被自家「兄弟」趕跑的匈奴部隊,一路西行邊走邊燒殺搶掠,無往不勝,甚至攻入歐洲腹地,讓勢力範圍內的突厥、日耳曼、波斯、斯拉夫、凱爾特等上百個民族匍匐於腳下。
尤其是被稱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創建的匈奴帝國,東起伏爾加河,西至萊茵河,南抵多瑙河,首都布達城成為歐洲的政治中心,昔日強大的東、西羅馬帝國、波斯帝國等都年年向匈奴帝國進貢,叫幾乎整個歐洲膽寒。
西方人繪製的匈奴版圖。匈奴入侵歐洲,改變了整個歐洲。
匈奴是黃種人,並非白種人。西方影視作品中經常將匈奴塑造成白種人,以提高白種人的優越性。西方歷史著作卻打了西方電影的「臉」,畢竟匈奴人入侵歐洲,被歐洲歷史學家稱之為「黃禍」。
不過奇怪的是,這樣一個來自東方的族群,卻悄無聲息消失在了歐洲的土地上至今成謎。但如今的匈牙利人卻自稱是東方匈奴人的後裔。假如真實如此,那麼歐洲的匈牙利人,豈不也是咋兄弟了?
匈牙利自稱是匈奴人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