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匈人=匈牙利?不過是一場「認祖歸宗」的鬧劇

2021-02-13 遊俠網

「你才是匈奴!你全家都是匈奴!」

在國際學界對於匈牙利是否等於匈奴後代這個問題還眾說紛紜的情況下,我以為對於那些因為都帶個中文「匈」字,就將匈牙利和匈奴劃上等號的說法,匈牙利人民的反應會是這樣的。

但在採訪中,匈牙利總理帶頭掉節操的行為還是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世界觀。原來在國際社會上,認祖歸宗套近乎原則是凌駕於一切外交辭令的。

▲「雖然沒有確切的史料,但我們相信這是真的」說這種話也不怕被學界噴死

實際上,對於北匈奴在被驅逐後到底去了哪裡,「上帝之鞭」阿提拉建立的匈人帝國是匈奴這個遊牧民族最後的榮光嗎,現代的匈牙利和匈人又有什麼關係的問題,因為文獻的缺失,遊牧民族發展的不穩定性,即使用最先進的DNA技術都很難考證。光憑姓在前名字在後這樣的習俗就想佐證匈牙利是古代匈奴的後代,太過於武斷,想要了解匈牙利的歷史,首先得從那個曾經侵擾我們數百年的遊牧民族說起。

再能徵善戰,匈奴在中原文明面前也不過是個弟弟

通常意義上匈奴是指祖居阿爾泰山脈以東南、大興安嶺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北、華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髮左衽的北方民族。

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商朝時期,河套、陝西等西北地區就開始形成以農耕為主的各路戎族。而周伐商統一之後,部分戎族歸屬,和各路諸侯國為敵對關係的戎族被繼續向北驅逐。貧瘠的資源最後導致了遊牧民族匈奴的形成,這應該是現在可考對於匈奴起源最可靠的學說。

匈奴在強盛的時候,東破東胡,南並樓煩、河南王地,西擊月氏與西域各國,北服丁零與西北的堅昆。範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今大興安嶺。南沿秦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以阿爾泰山為界,深入中亞的鹹海甚至裏海一帶,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為「百蠻大國」。

志得意滿開始妄圖中原的匈奴終於踢到了鐵板,善攻而不知守的遊牧民族在有固定的土地資源和補給產出的農耕文明面前始終是個弟弟。漢高祖擊退匈奴收復太原和河套的一部分,漢武帝又和匈奴進行長期戰爭,削弱匈奴的勢力。匈奴在漢朝的分化政策下被分化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歸附漢朝;公元160年後,北匈奴東漢徹底擊敗,西遷撤退至中亞草原,此後便記載缺乏。

匈人=匈奴?

而在公元3世紀末,一個草原民族突然出現在歐洲人的視野內,東徵西討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在歐洲文獻裡他們被稱為Hun,中文譯「匈人」。匈人於350年左右進入歐洲,隨後在稱為巴蘭比爾王的領導下開始了他們的徵服戰爭。

▲因為超凡的作戰能力被魔化+娘化成外星來客的阿提拉

由448年至450年,在領袖阿提拉的帶領下,匈人帝國的版圖達到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短短3年後,卻因為阿提拉的當場去世,導致內部分裂,迅速瓦解,被日耳曼部族驅逐,甚至整個民族也消失在歐洲的歷史和文化當中。匈人的歷史消失後,多元化的封建國家政治開始了,一個幾乎延續至今的歐洲國家的主要劃分格局形成了。

時間點相對吻合,同是遊牧民族,且同樣的能徵善戰,對於匈人傳奇領袖,被歐洲人民稱為「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外貌還有「身材矮小,胸膛廣闊,頭大眼小,鬍鬚稀疏而呈灰色,鼻子扁平,體形長等不太均稱」的類似亞洲東部黃種人的描寫,這些是18世紀以來學者支持匈人等於匈奴人最大的依據。

但至今在兩個文明之間也並未能找到直接繼承的聯繫,匈人(Hun)不過是音譯的歐洲人對於這個部落的叫法,和匈奴並不存在翻譯的關聯。匈人的種族、語系,至今仍未能考證,現代考古學只透過歐亞草原出土的文物,了解此一古民族的歷史。如果匈人真的是匈奴的後代,在流浪的百年間,他們又是如何跨越5000公裡,而沿路的文明為何並無相關記載,在沒有看到實質證據前,任何臆測都是對歷史的不負責。

讓人感到玩味的是,在《文明5》中,以阿提拉為領袖的匈人帝國的背景音樂居然是由記載於《西麓堂琴統》中的中國古琴名曲《李陵思漢》改編的。這種相當於欽點了匈奴等於匈人的做法,算是Firaxis一點不夠考究的地方吧。

匈牙利=匈人?

匈人帝國瓦解後,日耳曼部落統治了此處近100年,接踵而來的是阿瓦爾人,在他們近200年的統治下,斯拉夫人開始滲入。摩拉維亞、保加爾人、波蘭人和克羅埃西亞人都曾經企圖推翻阿瓦爾人。東方遊牧民族馬扎爾人從烏拉山西麓和伏爾加河一帶、今巴什基爾,向西遷徙,於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馬扎爾人的到來結束了此一地區的紛爭,直到公元9世紀,才初步形成了現在我們認知中的匈牙利。因為人的相貌,軍隊的進攻方式,都讓人想起幾百年前震動歐洲的匈奴人,因此歐洲人民也用Hun來形容這個民族,匈牙利(Hungary)成為這個國家的名字。

將馬扎爾人和幾百年前潰逃的匈人劃等號的說法顯然也站不住腳。現代基因研究表明馬扎爾人可能源自中東地區的遊牧民族,同時也是一支混血民族,其中會不會流淌著匈人的血,以匈人和馬扎爾族隔了幾百年,和幾乎找不到匈人潰逃之後的相關文獻來看,實在是難以考證。

不管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因緣際會,馬扎爾人最終還是在多瑙河畔定居,經歷了王朝的起落,16世紀的國土三分,一戰後同奧地利組成奧匈帝國,二戰後政體從王國改為人民共和國成為共產政權,最終2012年正式改名為匈牙利。

匈牙利失去了他們口中「先人」的意氣風發,發展就和大部分歐洲小國一樣,作為一個歷史車輪上的釘子,在大國鬥爭中不斷站隊求生存。非常可惜的是,一戰和二戰都站錯了隊成為了戰敗國,從王國到帝國再到共產政權最後重組成為共和國,匈牙利的發展至今仍是坎坷不斷,2008年甚至成為受金融風暴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

從匈奴到匈牙利,中間還隔著一個繼承關係並不明確的匈人,說匈牙利人就是匈奴的後代,或許有一定的依據,但更多的是無稽之談。

純粹的戰狂,極致的享受

在《文明6:風雲變幻》中,匈牙利成為了新加入的文明勢力,作為一個已經傳承千年的文明,匈牙利沒有在之前的文明作品中登場,或許就是因為之前Firaxis沒有搞明白匈奴匈人匈牙利的關係吧。而匈人帝國已經在《文明5》中登場,匈牙利又是《文明6》中一個單獨勢力,言下之意非常明顯。

本次登場的匈牙利文明的君主選擇的是匈雅提·馬加什,從1458年以十四歲之齡登基,至1490年身亡為止一直在統治整個帝國。期間以強大的僱用軍徵服大貴族。馬加什在位期間是匈牙利歷史上最「硬氣」的時候,平定國內的貴族叛亂,組織僱傭常備軍「黑軍」抵禦外敵入侵,沒有可以繼位的正統子嗣,匈雅提王朝最終還是因為馬加什的暴斃一世而亡,匈牙利也逐漸沒落。

文明特殊能力:多瑙河之珠,在與市中心一河之隔的地區修建區域和建築時所需的時間更短。

特色建築:溫泉浴場,取代動物園,為範圍內的所有市中心提供宜居度和生產力。如果城市邊境有地熱裂縫,它還能提供旅遊業績和額外宜居度。

特色單位:驃騎兵,驃騎兵是工業時代的輕騎兵單位,可從每個有效同盟處獲得戰鬥力加成。

領袖特色能力:渡鴉之王,徵集的單位可獲得移動力和戰鬥力加成,對其進行升級時也不消耗金幣或資源;徵集城邦單位時可獲得2名入駐該城邦的使者。

渡鴉之王還擁有特色單位「黑軍」,這個輕騎兵單位能向相鄰的徵集單位提供額外的戰鬥力。

來了那麼多的種田文明勢力,終於也要有一個戰狂勢力了。匈牙利擅長擴張和徵服,黑軍升級後將成為驃騎兵,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馬加什的軍事優勢;修建溫泉浴場則能夠很好地維持被徵服城市的忠誠度。沿河修建的城市發展速度更快,使匈牙利有更多時間專注於生產軍事單位;同城邦保持良好關係,善用徵集而來的軍隊,則能進一步壯大匈牙利的軍威。

打!然後被瘋狂譴責

沒有任何文化宗教科研加成,匈牙利也是將自己的徵服優勢擴大到了極致,所有特性技能都是在為佔領,保證佔領地區忠誠而服務。只看介紹貌似非常適合那些喜歡將《文明》系列當成軍事模擬遊戲的玩家。

但在《文明6》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來AI群起而譴責之的情況下,匈牙利既要不斷的佔領土地,也要同鄰居保持和諧關係,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如果沒有對現有的外交系統進行平衡的話,那匈牙利國王們或許真的只有一條靠絕對武力壓迫其他國家割地賠款敢怒不敢言的路可以走了吧。

相關焦點

  • Q&A|為什麼我們會把匈奴、匈人、匈牙利人混為一談?
    事實上,漢朝打敗的是匈奴人,打敗羅馬帝國的是匈人,匈奴和匈人不是一回事,他們和今天的匈牙利人也沒什麼關係。訛傳要從公元4世紀下半葉,黑海北岸的東哥特人被「匈人」大舉進攻說起。東哥特人發現自己的家園闖進了一群不速之客。這些人面目猙獰,令人恐懼,騎在馬上行進如飛。哥特人本不是軟弱之輩,假以時日,羅馬都要成為他們的戰利品。
  • 【匈牙利人來自哪裡?】歐洲匈人和亞洲匈奴的關係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荒謬的「歷史事實」廣為流傳:匈奴被漢朝打出了東亞,他們逃往歐洲,把怒火拋向了日耳曼蠻族,然後偌大的羅馬帝國,就被這些連匈奴都打不過的蠻族覆滅了。可見相比中國來說,羅馬真可謂是「弱爆了」。
  • 匈牙利人是不是匈奴後裔
    18世紀後期,法國學者德·揆尼根據中國歷史記載,指出匈人即是中國歷史上的匈奴。稍後,英國歷史學家吉朋又把德·揆尼的說法寫入他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這部名著中。但是,他們都未能考證出匈奴人西遷的具體過程,因而,關於匈人即匈奴的說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對。英國學者伯利甚至說,德·揆尼和吉朋的這種說法「是憑藉幻想,而不是根據歷史事實」。此後,關於這個問題形成了兩派,長期爭論不休。
  • 匈人、匈奴人和匈牙利人有關係嗎?
    長期以來,有不少國內書籍一直津津樂道於匈人是匈奴,被漢朝打敗然後跑到西方去打敗羅馬,由此得出結論認為漢朝更勝羅馬一籌云云。那麼所謂的匈人究竟是不是中國歷史上的匈奴,或者和匈奴有無聯繫呢?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匈人就是北匈奴」的說法受到了世界各地學者的強烈質疑,他們主要依據的是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和語言學研究成果,即:消滅西晉的匈奴人高鼻多須,並且按照《晉書》記載,劉淵、劉曜、赫連勃勃等匈奴皇帝的身材均十分高大,西方典籍記載的匈人體型則相當矮小,且低鼻少須,出土的匈人男子頭骨普遍被人為拉長,這一風俗與匈奴全然不同。
  • 匈牙利是匈奴後代,到底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
    公元374年,一支號稱匈人的強大騎兵隊伍突然出現在歐洲東部,他們勇猛善戰、所向披靡,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他們席捲了歐洲大部,並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這一事件,被稱為歐洲歷史上第一次黃禍,也就是來自東方的黃種人入侵。北匈奴西遷大致路線是蒙古高原;伊犁河流域;錫爾河流域;頓河以東、裏海以北頓河以西、多瑙河以東;佔據南俄羅斯草原。
  • 縱橫歐洲的匈人不能等同於匈奴人:1946年2月1日匈牙利共和國成立
    縱橫歐洲的匈人不能等同於匈奴人:1946年2月1日匈牙利共和國成立很多人認為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或者說阿提拉的匈人就是匈奴人,這都是不正確的。首先,匈奴並不能當做某一個種族,而是一些民族的混合體。一般認為,匈人也許就是匈奴人的分支,但兩者並不能劃等號。匈奴人到了中亞同當地民族不斷混血後,一部最終到了歐洲。此時的匈人,血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現代DNA的分析,匈人和最初的匈人,就人種上面有很大的變化。
  • 【草原文明】匈奴人到底和匈牙利有什麼關係?
    這群匈奴人跑啊跑,一路跑到了歐洲,捎帶手滅亡了羅馬帝國,最後在匈牙利落了腳,否則匈牙利怎麼對得起國名裡的那個匈字呢?由此得出的推論更是膾炙人口:因為漢朝打敗了匈奴,匈奴滅了羅馬,想必漢朝也是比羅馬要強上不少的。既然羅馬帝國是歐洲有史以來疆域面積最大的帝國,千百年來,歐洲各國的權力遊戲基本圍繞地中海展開,而地中海在那個時候成了帝國的內湖。
  • 被漢朝打敗的匈奴,向西逃竄變成匈人,滅掉歐洲帝國?
    ▼在今天的歐洲一直有一個像極了東方的國家,他叫匈牙利。很多人都猜測,匈牙利其實就是我們中國以前的匈奴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匈牙利(Hungary)和匈奴的(Hun或Hiungno)的英文翻譯非常相似。而且匈牙利的起名方式跟咱們中國一樣,姓在前名在後。這樣的國家,在歐洲也只有匈牙利一個。
  • 匈奴打到歐洲成為匈牙利民族,到底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
    公元89至91年時,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朝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接連大敗,只好西遷。公元374年,一支號稱匈人的強大騎兵隊伍突然出現在歐洲東部,他們勇猛善戰、所向披靡,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他們席捲了歐洲大部,並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這一事件,被稱為歐洲歷史上第一次黃禍,也就是來自東方的黃種人入侵。
  •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的起源神話及匈奴領袖Attila
    在13世紀下半葉的Gesta Hunnorum et Hungarorum(匈牙利及匈牙利人歷史)一書中,記載了匈牙利人起源的著名傳說
  • 匈人是不是匈奴人?匈人帝國曾經有多強大?
    這群入侵阿蘭國的遊牧騎兵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匈人」。看到「匈人」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立即聯想到古代長期襲擾中國北方邊境的匈奴人。那麼,匈人和匈奴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匈人是不是匈奴人呢?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還是來看看匈奴人去哪了。
  • 匈奴西遷後建立了匈牙利王國,真的是這樣嗎?
    西遷的北匈奴人在公元374年滅亡了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便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對歐洲歷史產生很大影響。公元4世紀,匈奴鐵騎一度佔據過中歐喀爾巴阡盆地,匈人在今匈牙利平原上立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治中心的匈奴帝國,在奧克塔爾大單于時已基本建立起來,單于王庭穩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附近,這個軍事帝國成為東、西兩個羅馬帝國最嚴重的威脅。
  • 匈牙利人到底是不是歷史上的匈奴人,聽聽匈牙利人自己怎麼說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訪問中國時曾對媒體表示:匈牙利民族來自東方,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來自亞洲,歐洲人認為我們是匈奴人的後代,雖然沒有明確的史料證明
  • 匈牙利(匈奴蒙古)國
    歷史:匈牙利在距今3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徵服了匈牙利南部地區,歸屬於潘諾亞行省。羅馬帝國滅亡後,各民族陸續遷移到這裡。首先到來的是匈人,在阿提拉的領導下,他們建立了強大的匈帝國。
  • 橫行歐洲的匈人真的是中國的匈奴人嗎?
    事實上,「匈人即為匈奴」的說法,是18世紀的法國學者德·奎尼最先提出的,他在《匈奴通史》中,通過比較中西方史料,提出了匈人與匈奴同源的假說。其後,德國漢學家夏特補充、完善了德·奎尼的觀點,並初步推測出匈奴人西遷的路線。  然而從20世紀中期開始,西方學者逐漸開始質疑這一說法。
  • 匈人王阿提拉
    這本書講的是,公元5世紀歐亞世界最具爭議的傳奇人物之一,匈人王阿提拉。請注意,不是匈奴人,也不是匈牙利人,而是匈人。你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是,這個民族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卻不容忽視。如果提到古代世界最強悍的遊牧民族,你可能會想到蒙古人,以及他們的領袖成吉思汗。其實早在成吉思汗的七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國的東晉和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一個遊牧民族橫掃了歐洲大陸,這就是匈人。
  • 令古人頭疼的匈奴人,到今天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有匈奴後裔?
    一部分匈奴人長期居留在了中亞地區,另有一部分匈奴人繼續向西北遷徙,到達了古代的奄蔡(阿蘭人)分布的粟特地區,這一地區包括今天的蘇歐東部南方的伏爾加河-頓河流域下遊的草原地帶,即歐亞大草原的西端。匈奴人在西遷過程中與當地人融合通婚,歷時久遠,匈奴逐漸失去了本來的民族特徵,不過卻在當地留下了後裔。
  • 匈人與匈人帝國
    過去匈人曾被一些學者認定是古代中國文獻中記載的匈奴單于國,但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入侵歐洲的匈人與匈奴有血緣關係。根據秦漢時的漢籍史料等文獻記載,當時匈奴活躍於中國北疆境外及中亞的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中亞河中地區和圖蘭地區。其戰鬥力和機動性較高,使他們在與對方作戰中經常佔有優勢,尤其在與一些農耕文明的民族作戰時。
  • 北匈奴的後裔究竟去了哪?歐洲的匈人真的是匈奴後裔嗎?
    但實際上,在當今的史學界,依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歐洲匈人與匈奴之間的關係,相反,隨著考古學的進一步發展,反而越來越證明匈人實際上更可能是個冒牌貨,而至於真正的匈奴後裔,現在史學界越來越認為可能是匈尼特人,一支橫行在中亞的神秘部族。一、匈人不是匈奴?
  • 北匈奴去哪了,在歐洲的遷徙和敗落,最後的匈奴人原來是他們
    「匈奴為漢所驅,皆轉入歐洲」,這個論點正確嗎? 匈奴是匈人嗎? 一直以來,都缺乏非常明確的證據。匈奴是匈人,但墓葬考古支持這一論點,從蒙古到中亞匈奴風格的大量墓穴型墓葬,沿途反覆出現漢朝風格的玉劍,雕刻和鑲嵌工藝品,漢朝的絹帛,伏爾加河流的匈人遺址的漢式弓箭,高加索的漢代日光鏡,匈奴風格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