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北鬥人又迎來新起點

2020-12-18 經濟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061-31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北鬥一號到北鬥三號,26年間,從無到有,從追趕到並肩,從中國走向世界。未來北鬥將如何「導航」人們的生活?中國的北鬥人下一步有怎樣的目標?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接受新華網記者獨家連線採訪,講述他眼中的「北鬥」。

全球組網 北鬥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刻

「終於完成了全球的組網,心情是很激動的。」楊元喜說。

楊元喜告訴記者,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意義重大,是中國定位導航設施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這意味著北鬥全球星座部署圓滿完成,全球用戶都可以享用中國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我國重要基礎設施也可以完全依賴自主可控的定位導航和設施體系。

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經過幾代北鬥人的不懈努力,用20多年走完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40多年的發展之路,為世界衛星導航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楊元喜表示,北鬥人的使命不單是衛星發射組網成功,更重要的是為全球用戶,尤其是中國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這才是最終目標。

「從今天起,北鬥人又迎來一個新的起點,下一步以北鬥為核心,要構建滿足從深空到深海無縫的定位導航和授時體系服務。我們得琢磨下一代功能更強,服務範圍更廣,更堅韌,更可靠的定位導航設施建設,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天上北鬥 就在身邊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用上北鬥導航?楊元喜介紹說,北鬥提供的信號實際上是無時無處不在,「高大上」的北鬥導航,早已經不知不覺「常伴你左右」。

楊元喜透露,進入北鬥衛星導航時代,北鬥其實一直在默默地幫你「對表」。從手機定位到手錶授時,從交通導航到防災減災,從無人耕作到國際搜救……近年來,北鬥系統已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

「在電力網絡中,北鬥授時確保了大量自動化裝置精準運行,保障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千家萬戶;常年出海的漁民早就使用了中國的北鬥,短報文功能已成為他們闖海的「守護神」,在沒有網際網路的大海上發出信息,在危急時刻得到及時救助。」楊元喜說。

準確感知事物處於「何時」「何地」,北鬥就在我們身邊。

「天涯若比鄰」的夢想成為現實

通信衛星如何讓「天涯若比鄰」實現的呢?楊元喜介紹,此次組網完成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以把全球用戶變成一張網,大家可以互相聯絡,信息的距離更近了,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服務於中國,也服務全球。

據了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為全人類建設的一項重大空間基礎設施。目前,國產北鬥基礎產品已經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覆蓋「一帶一路」國家達到30餘個。

楊元喜表示,未來希望北鬥有更多的特色服務能服務全球,「天涯若比鄰」不再是詩句中的遐想。

相關焦點

  •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楊元喜擔任期刊主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此外,期刊邀請了來自中國、德國、英國、芬蘭、荷蘭、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衛星導航專家共40餘人組成國際化編委會,海外編委佔比52%。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期刊主編由中科院院士、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擔任,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中外多位專家學者擔任副主編。此外,該期刊邀請來自中國、德國、英國、芬蘭、荷蘭、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瑞士、波蘭、韓國、日本、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頂級衛星導航專家共40餘人組成國際化編委會,其中海外編委佔比52%。
  •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
    特別是用導航衛星「發簡訊」的短報文服務,則是國外其他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中國北鬥特色。「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首先解決了我們國家有沒有的問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兼具導航定位和短報文通信的通導融合模式,是我國對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特別是用導航衛星「發簡訊」的短報文服務,則是國外其他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中國北鬥特色。  「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首先解決了我們國家有沒有的問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兼具導航定位和短報文通信的通導融合模式,是我國對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 楊元喜院士獲航天大獎
    近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開幕會上頒發了2019年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航天重大項目獎」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元喜院士等10人榮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工程新一代大推力陸基機動固體運載火箭研製2個項目獲得「航天重大項目獎」
  • 矚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的「西安交通大學」力量!
    他與團隊成員研究制定了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的有關法規、規章和標準規範,論證、擬制北鬥導航系統研製總要求、發展規劃以及系統運行、資源調配、設備使用等管理規章規範,為中央決策北鬥開放民用、產業與政策調整、中長期發展目標規劃提供依據。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總設計師林寶軍:讓用戶打心底...
    作為北鬥三號的建設者代表,我感覺備受鼓舞。」今天上午,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員副院長、北鬥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研究員,剛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第一時間接受新民晚報電話採訪時如是說。電話那頭的他,很是激動:「從無到有,從區域到全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真正的跨越式發展,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
  • 中國北鬥 導航全球——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側記
    距離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不到一個小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塔勤分隊在分隊長孫輝的帶領下,正小心翼翼地核查著每一處細節,豆大的汗珠混著雨點密布在每個人的額頭。此時,坐在指揮大廳裡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凝目眺望,雙眼緊緊地注視著火箭頂端的整流罩,那裡面搭載著這次發射任務的唯一「乘客」——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鑄造北鬥的「中國魂」  「嚞星」作為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收官之星,秉承北鬥研製一直以來堅定走國產化道路的思想,在國產化方面也是集大成之作。  「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北鬥人始終沒有動搖走自主可控道路的決心。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原理及其應用》
    央視春晚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向祖國報告」:「『北鬥三號』衛星已實現全球組網,實現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中國從 1994 年開始,分三步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 楊元喜院士榮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幽默感言!
    楊元喜院士榮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幽默感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元喜院士榮獲「錢學森傑出貢獻獎」。作為獲獎代表楊元喜院士幽默發言讓我發言可能是因為我有特色我年齡最長長得有特色普通話也有特色關鍵是我幹的北鬥事業更有特色作為代表不是講特色
  •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正式上線出版
    期刊主編由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陳銳志教授、Mattia Crespi教授、陸明泉教授、Naser El-Sheimy教授、趙齊樂教授、袁運斌教授、武元新教授擔任副主編。
  • 【大國重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4月8日出生於遼寧復縣(今遼寧大連瓦房店市)萬家嶺鎮老爺廟村,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孫家棟擔任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還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 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第一本英文期刊正式上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由該院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期刊《衛星導航(英文)》近日正式上線出版。這是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第一本英文期刊。
  • 北鬥會影響駕考科目二嗎?聽北鬥三號衛星首席設計師謝軍在西昌衛星...
    為什麼GPS在世界上應用的面非常廣,中國人還要設計研製又花錢、技術又複雜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呢? 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讓航天人認識到,在發展航天項目的同時,必須要有自己安全獨立的時頻基準系統,一定要把非常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導航系統要搞上去。
  • 成都衛星導航產業迎來利好政策 川內5家北鬥導航概念股有望獲益
    記者注意到,專注於圍繞北鬥衛星導航應用的「元器件-終端-系統」產業鏈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振芯科技,主營業務為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終端設備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的盟升電子,以及從事時間頻率產品、北鬥衛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天奧電子,其註冊及辦公地址均在成都。
  • 北鬥星通集團盛裝亮相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今日,海松資本(www.oceanpine.com)獲悉,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盛大召開。今年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之年,是我國首顆北鬥衛星發射20周年,也是北鬥星通公司成立20周年。
  • 元宵快樂丨北鬥導航衛星總設計師新年賦詩:北鬥戰神,鑄夢中華
    林寶軍:1991年在吉林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科院光電研究院科技和學位委委員;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導航衛星總設計師。長期從事計算機控制與應用、空間技術、衛星總體、空間應用總體等工作。作為導航衛星總設計師,組織完成了中國首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研製,成功發射並穩定運行。
  • 楊長風總師、冉承其主任做客湖南「我是接班人」 講述北鬥人追夢故事
    仰望星空 北鬥璀璨 腳踏實地 行穩致遠 30萬人 26年 一代代北鬥人 經歷風雨 自主創新 創造了北鬥系統 從無到有
  • 楊長風:北鬥系統讓中國時空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
    楊長風 現任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主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等重要職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說,目前公布的全球範圍定位精度是優於10米,實測的定位精度2~3米。配合更強大的地基增強系統,可以提供毫米級、釐米級服務,廣泛服務無橋梁形變監測、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等。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距離北鬥一號工程立項已經過去了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