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061-31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北鬥一號到北鬥三號,26年間,從無到有,從追趕到並肩,從中國走向世界。未來北鬥將如何「導航」人們的生活?中國的北鬥人下一步有怎樣的目標?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接受新華網記者獨家連線採訪,講述他眼中的「北鬥」。
全球組網 北鬥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刻
「終於完成了全球的組網,心情是很激動的。」楊元喜說。
楊元喜告訴記者,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意義重大,是中國定位導航設施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這意味著北鬥全球星座部署圓滿完成,全球用戶都可以享用中國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我國重要基礎設施也可以完全依賴自主可控的定位導航和設施體系。
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經過幾代北鬥人的不懈努力,用20多年走完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40多年的發展之路,為世界衛星導航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楊元喜表示,北鬥人的使命不單是衛星發射組網成功,更重要的是為全球用戶,尤其是中國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這才是最終目標。
「從今天起,北鬥人又迎來一個新的起點,下一步以北鬥為核心,要構建滿足從深空到深海無縫的定位導航和授時體系服務。我們得琢磨下一代功能更強,服務範圍更廣,更堅韌,更可靠的定位導航設施建設,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天上北鬥 就在身邊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用上北鬥導航?楊元喜介紹說,北鬥提供的信號實際上是無時無處不在,「高大上」的北鬥導航,早已經不知不覺「常伴你左右」。
楊元喜透露,進入北鬥衛星導航時代,北鬥其實一直在默默地幫你「對表」。從手機定位到手錶授時,從交通導航到防災減災,從無人耕作到國際搜救……近年來,北鬥系統已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
「在電力網絡中,北鬥授時確保了大量自動化裝置精準運行,保障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千家萬戶;常年出海的漁民早就使用了中國的北鬥,短報文功能已成為他們闖海的「守護神」,在沒有網際網路的大海上發出信息,在危急時刻得到及時救助。」楊元喜說。
準確感知事物處於「何時」「何地」,北鬥就在我們身邊。
「天涯若比鄰」的夢想成為現實
通信衛星如何讓「天涯若比鄰」實現的呢?楊元喜介紹,此次組網完成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可以把全球用戶變成一張網,大家可以互相聯絡,信息的距離更近了,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服務於中國,也服務全球。
據了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為全人類建設的一項重大空間基礎設施。目前,國產北鬥基礎產品已經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覆蓋「一帶一路」國家達到30餘個。
楊元喜表示,未來希望北鬥有更多的特色服務能服務全球,「天涯若比鄰」不再是詩句中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