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了解更多奶爸趣事:
小小強的第一顆牙,破土而出。
從6個月的時候,他的口水就異常增多。你抱著他的時候,肩膀啃溼一大塊。各種咬膠、黑白卡、玩具都啃的溼漉漉的。
記得體驗的時候,我們去看醫生。當值的醫生扒開他的嘴,告訴我們牙齦上面泛白的區域就是要長牙了。
牙齒的發育會讓牙齦變薄,最後,破土而出。
出牙時,孩子是什麼感覺呢?
當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醫生說:你自己長過智齒的吧。
所以,當你的孩子在長牙的過程中,請理解和包容他的煩躁不安,都可能是因為牙齦的腫痛不舒服哦。
乳牙萌出前幾天,孩子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如哭鬧、口涎增多、喜歡咬手指和硬的東西、睡眠不好、食慾減退等表現,有的還有低熱、輕度腹瀉、局部牙齦可能充血、腫大。
一般來說,以上現象持續3~4天,乳牙就穿破牙齦萌出了。有的孩子出牙晚一點,並不說明身體有什麼問題。
剛長出的乳牙還不能吃飯用,因此不能給孩子硬食,媽媽也不要讓孩子含著乳頭睡覺。
如何緩解難受呢?
醫生建議可以把咬膠在冰箱冷藏,然後給嬰兒啃,可以有效緩解牙齦腫痛和不適感。如果是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用黃瓜條、胡蘿蔔條來代替咬膠。
孩子通常在6-9個月的時候開始長牙,但是這個時間也不是絕對的,只要是在3-12個月長牙就都屬於正常情況。如果孩子在一歲後還沒有長牙,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牙齒好不好,總是讓人擔心的一個問題。
出於遺傳角度的考慮,我很緊張,因為我自己的牙齒並不好,不僅排列不爭氣,而且鈣流失嚴重,是牙科診所的老客人。
小小強還沒長牙的時候,我就做過一些牙齒保護的功課。不過這麼小的孩子,清理牙齦牙齒會有一些困難。
讓人欣慰的是,6個月的時候,小小強自動的戒掉了安撫奶嘴。有人說,出牙時期使用安撫奶嘴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牙齒排列,誘發齙牙風險。不僅會影響美觀,還會使牙齒無法完全的咬合。
長牙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一般按照理論說明是這樣,不按順序也是正常的:
6-8個月: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跟著上齒槽又長出兩顆門牙。
8-12個月:上齒槽長出外面兩顆門牙,然後下齒槽的兩顆外側門牙冒出牙齦。
12-16個月:先後在上下齒槽出現第一乳磨牙。
16-20個月:先後在上下齒槽長出犬牙。
20-30個月:長出下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上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至此20顆乳牙長齊了。
寶寶從6個月開始出牙,到2歲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齊,長齊20顆乳牙。
如何照顧正在出牙的寶寶?
大強爸爸幫大家整理了美國家庭醫師學會提出的七點建議:
1、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寶寶會感到不舒服和煩躁。你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或溼潤的紗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齦,這樣會對他有所幫助;涼涼的出牙環也可以用來緩解孩子出牙時的牙齦不適。
2、要謹慎使用牙膠,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孩子沒有好處。
3、出牙不會引起發燒。如果孩子發燒,應該帶他去看醫生,可能另有原因。
4、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牙齒發育是有利的。
5、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1歲時就別再給他用奶瓶了。這些有利於他的牙齒發育。
6、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不要讓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飲料,因為裡面存在大量的糖。如果你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可以直接讓孩子在用餐時飲用。
7、寶寶出第一顆牙時,就應該幫他刷牙了,一天兩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輕輕地幫他刷牙。
養好一口好牙,是非常難得的。這裡我自己就有很多功課要做。因為每次去牙科看牙,都能聽到隔壁嬰兒看牙是撕心裂肺的哭聲,太慘了。
所以,一定要好好保護寶寶的牙齒啊!
寶寶現在長出的是乳牙,這些乳牙會在上小學的時候,全部更換一次,每個小孩都會度過一個「掉牙」的時期。等到了那個時候,帶孩子應該比較輕鬆了吧。
最後,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家是如何保護寶寶的牙齒的?如果你對大強爸爸的育兒連載故事感興趣,歡迎點擊在看,我會更有更新的動力。
歡迎各位備孕&孕期&嬰兒期的朋友加入大強爸爸育兒群,如群滿,添加liudaqiang1135,拉你入群~
更多奶爸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