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525字,閱讀時間約2.5分鐘
刷手機看到一位媽媽在論壇的留言,說自己的孩子10個月了,還沒出一顆牙,鄰居家7個月已經長了3顆牙齒了,要不要去看醫生啊!
下面的評論中,很多媽媽說了自己家孩子的情況,有的確實出牙有點晚,一歲了,只有兩顆牙,有的一顆牙長了一個月,還沒冒出來,是不是有問題?看到媽媽們的焦慮,我也想起自己家孩子長牙的事情,整理了相關的素材,結合帶倆孩子的經驗,跟媽媽們分享一下。
寶寶出牙早、出牙晚,是哪裡有問題嗎?
《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中提到:寶寶通常在出生6~7個月開始長牙,出牙早的寶寶,在4個月變開始長牙,出牙晚的要到10個月左右,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跟遺傳、發育情況都有關係。
我家老大是在6個月左右,萌出了前面的兩顆牙齒,身邊有媽媽們說,自己家孩子四個月就出牙了。寶寶出牙早晚就像上文書中的那段話所說,會有半年的差異,這和缺鈣並沒太大關係,媽媽們也不必要覺得,是寶寶哪裡有問題嗎?
如果父母小時候出牙時間晚,孩子也相應的晚一些;還有早產兒,一般出牙也會晚一些;出生時體重過輕的寶寶,出牙也晚一些。二寶出生4.4斤,萌出第一顆牙齒,是在8個月大小,比哥哥整整晚了兩個月。
另外,輔食添加的晚,也會影響到寶寶萌牙早晚。及時添加輔食,為萌發牙齒提供必要的營養,並鍛鍊到咀嚼能力,加快牙齒的發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到寶寶2.5歲左右,20顆乳牙,基本都長出來了。長牙的順序如上圖所示,但有些寶寶是「跳著」長,不按順序來,家長也別太著急。只要萌出的牙齒是正常的,且不斷有新牙萌出,一般是正常的。
萌牙期輔食有講究,這樣做娃更愛吃
萌牙階段給寶寶吃的食物過軟過精細,咀嚼時費力少,咀嚼時間短,容易造成恆牙期牙齒擁擠、排列不整齊的現象,引發齲齒。
所以,輔食的挑選要考慮到牙齒的生長了,可以嘗試一些泥類、粥類等輔食。下面推薦幾款我家大寶當時吃的輔食,簡單好做,你也可以試試哦!
1、白菜蛋黃軟面(8個月以上)
嘗試這道輔食時,先讓那個寶寶分別嘗試白菜和蛋黃,這兩種食材,確保無過敏症狀後,再混合在一起做。
食材:寶寶麵條20~30g、熟蛋黃半個、白菜葉一片
先把準備好的白菜葉洗乾淨後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來剁碎;然後把麵條掰成小段,倒入放清水的鍋內,大火煮開;再放入白菜碎,用大火煮開;最後把蛋黃研磨成蛋黃泥,等麵條出鍋後撒上,拌勻即可。
Tips:蛋黃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卵磷脂、多種維生素等等,是優質蛋白質來源,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添加。
2、紫薯山藥泥(9個月以上)
這款輔食很簡單,把紫菜、山藥,削皮、洗淨後切成小塊,放入鍋中蒸熟後,再倒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最後倒入碗內,給寶寶吃就可以了。
紫薯不容易消 化,建議中午吃,每次一小塊,配合山藥,可以提高機體免 疫力,清除人體毒d素,還有豐富的礦 物質和蛋 白,是小寶寶發育所需的營養。那時候我一周做兩次給大寶吃,他很喜歡吃。
3、魚肉鬆粥(10個月以上)
食材:魚肉鬆2勺、白菜葉3片、大米15g
a. 白菜片洗乾淨後放入沸水中焯燙;
b. 把菜葉部分切成菜碎;
c. 淘好的大米以1:5的比例,加入清水,熬煮軟爛的白米粥;
d. 加入白菜碎、魚肉鬆,小火煮3~4分鐘;
e. 盛出,給寶寶食用。
Tips:魚肉中的蛋 白質、不飽b和脂 肪酸,及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其中的鈣 元素、t元素、磷l元素等無機鹽含量,比其他肉類要高。有興趣的媽媽,也可以用新鮮的魚肉末代替,製作步驟稍麻煩一些,營養價值更高。
枕邊育兒寄語:
寶寶處在長牙階段,多吃水果、胡蘿蔔丁等,既營養,又能鍛鍊到口腔的吞咽能力和咀嚼肌。萌牙階段寶寶可能會有不適感,哭鬧,家長多關注,並及時給予安撫。等小乳牙萌出部分,這些症狀也就逐漸消失了。你家寶寶幾個月長牙的,有什麼食譜可以分享下嗎?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粽子、餃子、湯圓、聖誕老人,聊節日帶給孩子的儀式感
相關連結二:寶寶刷牙從萌出首顆牙齒開始,分階段進行,刷出一口大白牙
相關連結三:嗯哼愛媽媽讓人羨慕,養兒更費心,常說三句話娃將來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