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是完善營養的食物,對成長的寶寶非常重要。尤其是0-3歲的寶寶,及時滿足他們發育需求的營養,將會為寶寶的一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但是說起輔食添加,很多爸爸媽媽都非常頭疼。理論知識都了解的不錯,實際操作卻很困難。尤其是1周歲內的輔食添加,不僅要保證食物的原汁原味,還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的原則,經常讓媽媽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面對這種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呢?
6個月-3歲寶寶的215道輔食!具體到每一天吃什麼、怎麼吃,收藏
輔食添加的3個理論
1.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嬰幼兒時期,母乳/奶粉才是寶寶的營養來源,但是隨著月齡增加,寶寶的發育越來越快,對營養的需求越來越高,純母乳/奶粉已經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尤其是4-6個月以後,寶寶從母體帶來的鐵元素基本消耗殆盡,需要通過輔食來補充,否則很可能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影響健康發育。
再加上出生後的6-8個月是寶寶學習咀嚼、吞咽的關鍵期,如果他們能夠由喝奶過渡到吃飯,不僅能讓咀嚼、吞咽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還能促進寶寶頜骨的發育和乳牙的萌出。
所以,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在4-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
PS:具體哪一天還得看情況,如果寶寶滿4個月,且滿足下面這幾個信號,就可以添加了:
可以自己控制上半身的活動或者靠著椅背坐穩;食量大增,剛吃完250ml,沒多久又餓了,或者晚上夜奶頻繁;看到大人吃東西,寶寶非常感興趣,或者喜歡抓大人正要吃的東西;寶寶手眼口協調能力不錯,能夠準確地把食物放進嘴裡;寶寶的吞咽功能發育完善,挺舌反射已經消失。2.寶寶輔食怎麼吃?
第一口輔食,推薦強化鐵米粉,而且最好是口味清淡,不加糖的(市面上有很多加糖的米粉,吃起來甜甜的,美其名曰讓寶寶愛吃飯,但是吃的久了,不利於寶寶健康飲食的培養,甚至影響健康)。
寶寶適應輔食以後,很多媽媽貪圖方便仍然給寶寶吃米粉。其實6-12個月寶寶添加輔食,米粉並不是最佳選擇,這4類食物比米粉更營養,可以經常吃!比如水果、蔬菜、蛋黃、瘦肉,添加也比較簡單,對順序沒什麼嚴格要求,只要注意食物的性狀要就可以了。
正常來說,寶寶6-7個月可以添加泥糊狀輔食;8個月可以添加軟爛碎末輔食;9-10個月可以添加顆粒狀輔食;11-12個月可以添加較大的顆粒狀或較軟的小塊狀輔食。1周歲以後,基本可以吃大人的食物了,但是口味必須要清淡。
3.輔食添加注意什麼?
易過敏的輔食延後吃,比如雞蛋,很多寶寶對蛋白過敏,安全起見建議先加蛋黃,1周歲以後再加蛋清;帶殼類海鮮,過敏機率很高,也不建議太早添加。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輔食,觀察3-5天,沒問題以後再添加別的輔食。而且添加時,建議選擇上午,一旦過敏,就醫比較方便。
1周歲以內不需要額外加鹽,不可以喝蜂蜜,食用油可以少加點,2周歲以內不能喝牛奶。
1周歲以內以奶為主,輔食只是輔助作用,絕對不要喧賓奪主;1周歲以後輔食有所增加,但是奶的需求仍然存在,每天不能低於500ml。
輔食添加的4個誤區
1.寶寶沒出牙,輔食越碎越好
寶寶出牙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五六個月,有的十一二個月,不管哪種都是正常的,都跟輔食添加沒有直接關係。千萬不要因為寶寶沒有出牙,就長期讓他們吃泥狀或者特別碎的輔食。
因為6-12個月是寶寶學習咀嚼、吞咽的關鍵期,一旦錯過再學習就會變得很困難。所以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即使沒有出牙,只要出現「上下咬」的動作,就表示寶寶已經具備咀嚼食物的能力,可以根據他們的進食能力,逐漸調整輔食的性狀。
PS:輔食太過精細,不僅不利於咀嚼能力的鍛鍊,還不利於牙齒的萌出和萌出後的排列。
2.輔食要以麵食為主,比如麵條、米粥
有些媽媽總擔心寶寶吃不飽,特別喜歡讓寶寶喝粥,吃麵條。但是輔食添加的作用並非填飽肚子,而是輔助寶寶獲取全面均衡的營養。要知道,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只有飲食全面、葷素搭配、儘可能的多樣化,才能讓寶寶獲得身體發育所需的全面營養。
麵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雖然能夠提供能量,但是其它營養嚴重缺乏,長期進食,必然會讓寶寶營養不良,影響健康。
3.輔食多樣化,就是每頓少量多樣
很多媽媽都知道寶寶輔食應該儘量多樣化,於是在製作輔食時,經常把五六種食材搭配在一起,同時給寶寶食用。
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一般來說,一次兩三種食材就可以了,不要需太多!
因為每種食材的口味、營養都不太一樣,有的食物單獨吃營養高,一起吃卻會破壞營養,甚至相生相剋,寶寶食用後輕則消化不良,重則危害健康。而且,食材太多混在一起,味道也會變得很奇怪,無法讓寶寶體驗每種食物的特有味道,時間久了,很可能會讓寶寶出現偏食、挑食的壞習慣,不利於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
所以說,寶寶飲食多樣化沒問題,但是一次不要吃得太雜,可以一次吃兩三種,然後經常更換食譜。
4.輔食添加,「一吃就吐」是不喜歡
有些寶寶添加新輔食時,經常把吃到嘴裡的食物馬上吐出來。對此,媽媽總以為是寶寶不愛吃,於是就會放棄這種輔食。
其實不然,這只是「厭新」現象在作祟,是寶寶的本能。
專家表示,寶寶接受一種新食物,可能需要嘗試10-15次才能確定。也就是說,當遇到寶寶不接受新輔食時,媽媽不要完全放棄,可以暫停幾天再重新嘗試,或者改變食物的烹飪方式,或者搭配新的食材。
輔食添加的實際操作
理論和誤區都了解清楚了,但是對於很多媽媽來說,仍然非常發愁,到底應該給寶寶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怎麼搭配,才能符合寶寶的進食規律,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讓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實在太煩惱,何不試試這本《輔食每周吃什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文末下單~)
這是一本專門為0-3歲寶寶打造的輔食添加書,其中不僅有輔食添加信號、原則、誤區,還有輔食添加易遇到的問題,以及應對方式。比如輔食添加後,寶寶不願意吃奶怎麼辦?輔食添加,可以加糖、喝果汁嗎?輔食添加後,寶寶便秘、腹瀉怎麼辦?等等問題,只要跟輔食有關,應有盡有,簡簡單單的一本書就能解決萬千媽媽的困擾。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輔食添加每周計劃」的書!
全書一共215道食譜,具體到寶寶每天的飲食,每一天吃幾頓、吃什麼、怎麼吃?每周基本不重樣,既可以讓寶寶飲食多樣化,獲取均衡全面的營養,又可以讓寶寶感受到不同食物的特殊味道,利於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
1、米粉怎麼吃?吃幾頓,吃多少?怎麼衝泡更合適?
①米粉怎麼泡?第一次添加時,米粉衝泡的稀一些,否則寶寶吞咽不下去,當然也不能像奶粉一樣稀;三五天適應以後,再逐漸增加稠度,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吞咽能力和咀嚼能力。
PS:媽媽必須要把握好稀稠度,最理想的狀態是湯勺舀起米粉,傾斜湯勺成煉乳狀流下來。如果成水狀流下來就是太稀,無法流下來就是太稠。
②一頓吃多少?剛開始添加米粉時,可以先衝泡5克米粉給寶寶食用。
PS:第一頓主要是嘗試。寶寶吃的開心可以繼續吃,吃的不開心可以暫停幾天以後再嘗試,吃的完吃不完都可以。逐漸適應以後,再根據他們的食量調整米粉的衝泡量。
③每天吃幾頓?剛添加米粉時,建議餵奶前添加。此時寶寶的飢餓感比較強,對入口的食物更有興趣,接受度更高。米粉吃完以後,再讓寶寶喝奶喝到飽。
6個月的時候,一天吃一頓就可以了,等到7個月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需求,1-2頓都可以。
這些內容,《輔食每周吃什麼?》這本書裡都有,還為寶寶搭配了美味的水果泥、蔬菜泥、肉泥等等,讓寶寶吃好喝好發育好。
2、6 個月-3歲的寶寶,每天吃什麼?怎麼吃?
眾所周知,寶寶輔食添加需要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的原則,但是寶寶幾個月吃蔬菜碎?幾個月喝粥?幾個月吃軟爛的麵條?幾個月吃塊狀食物?
這些具體怎麼操作的問題,你都知道嗎?
《輔食每周吃什麼?》一書裡,這個問題也能得到很好解決!尤其是6-12個月寶寶的輔食餵養,這本書為寶寶搭配了每周的飲食計劃,一天吃幾頓?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而且四周不重樣,大大減輕了媽媽的負擔。
最重要的是,全書215道輔食,每一道輔食,都詳細標註了食材、做法,以及營養價值和功效,讓媽媽清楚知道這些輔食對寶寶的好處,做起來既簡單又有底氣。
同時,《輔食每周吃什麼?》還提供了同營養的不同輔食,補鐵的、補鈣的、防便秘的、治咳嗽的……類似小毛病,不打針不吃藥就能恢復健康。
PS:全書215道輔食,每一道輔食,都詳細標註了食材、做法,以及輔食的營養價值和功效,讓媽媽清楚知道這些輔食對寶寶的好處,做起來既簡單又有底氣。
是不是很心動?
全書只需49.8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下面下單!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