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芬海姆老闆霍普內心不平靜
連日來,德甲霍芬海姆俱樂部老闆霍普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這位並不被人熟知的德國科技富豪,承受著來自德國球迷的巨大壓力,包括多特蒙德、拜仁球迷在內都將矛頭直指霍普,個別極端球迷甚至對這位79歲的德甲俱樂部老闆發出了死亡威脅。與此同時,霍普卻在德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一致支持,拜仁甚至不惜用13分鐘「消極比賽」的方式打臉自家球迷。不同的立場和角度的人們,對霍普表達出截然相反的態度,原因何在?霍普到底是德國足球的罪人,還是英雄?
50+1政策,德國足球的靈丹妙藥?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球迷和職業足球從業者從各自的立場出發,對霍普惡語相向或者堅決力挺,都基於各自的出發點。要想弄清楚事情原委,首先要弄清德國足協的50+1政策和了解霍普的所作所為。
什麼是50+1政策?
1998年10月,德國足協正式宣布,將德甲與德乙的球隊改制成股份制公司。具體的方案如下:俱樂部仍然保持會員制體系,但是下屬的球隊改制成股份制。俱樂部可以在「一定條件限制下」,將球隊的股權轉讓給其他投資個人或企業。
而方案中的「一定條件限制」,就是德甲球迷們熟悉的「50+1」條款。其中,「50+1」指的是表決權而不是控股權,並且也並非單指51%,即使是非整數的50.1%也是可以的。對於「50+1」條款正確的解釋為:建立有限公司(球隊)的母俱樂部必須對球隊保持超過50%的表決權。這樣的政策可以使球隊仍能被代表球迷的俱樂部這方掌控,從而避免被像英超那樣的外資財團所控制。
霍普才是最狂熱的球迷
在德國,眾多「50+1」政策的支持者主要是球迷,他們認為「50+1」政策可以很好代表球迷的利益,保證他們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觀看球隊的比賽。而位於魯爾區的多特蒙德,大部分球迷群體都來自藍領階層,他們對價格更加敏感,因此,對威脅「50+1」政策的行為牴觸最為強烈。這部分球迷特別牴觸甚至敵視由某個財團或老闆控制球隊的情況,而霍普正是被認為是突破這一規則的逆行者之一。
大黃蜂球迷敢於懟一切
霍普是德國足球商業化的代表人物,年少時與足球結緣,曾經還在霍芬海姆青年隊受訓。後來他沒有成為一名職業球員,而是成為一位科技富豪,他所創立的SAP科技公司目前市值超過1400億美元。作為一名「霍村」鐵桿,霍普決定匯報自己的母隊,從1989年開始投資霍芬海姆。他購買了主隊大部分的股份,然後年復一年為球隊進行著看不到回報的投資。與一般富商購買球隊大肆引援不同,霍普首先投入重金的是球場、訓練中心以及青訓營建設,他並不想要直接買來成功,而是想要通過自己的投資一步步讓母隊成為可以持續百年的德國足球中堅力量。
在霍普投資後,霍芬海姆開始了崛起之路,在2007/2008賽季,一舉殺入德甲。自2008/2009賽季進入德甲以來,霍普又對球隊進行了大量投資,使得這支球隊能夠在德甲立足。
20年左右的時間,霍普將一個人口只有30000多的小城市的球隊帶入德甲賽場,還斥巨資為俱樂部建成了能容納3萬多人的萊茵-內卡競技場,球場有著平均2萬人以上的上座率,創造了一個不小的足球奇蹟。據報導,從他1989年接手霍芬海姆到目前為止,已經投資了超過3億歐元,擁有該隊96%的股份,但仍然只有49%的表決權。
不過,近30年來對球隊的付出,使得霍普在球隊中擁有著絕對的領導力,無論他做出任何決定幾乎都受到俱樂部全體人員的一致支持。因此,很多球迷認為霍普在球隊絕對的領導力破壞了德國的足球文化,認為他鑽了「50+1」政策的空子,指責他違背了德國足球最基本的法則,被球迷稱為「不顧足球傳統的金元足球商人」。認為霍芬海姆被霍普這樣的富豪用錢「入侵」了。因此,從霍村升入德甲的那一刻開始,霍普就成為了不少極端球迷的眼中釘。即便是在主場作戰,也多次出現客隊球迷掛出橫幅侮辱霍普的現象。
SAP為德國足球帶來世界盃榮耀
有些自媒體認為霍普被球迷嫉恨還有深層原因,他們認為「50+1」政策可以讓德國足球避免金元足球的侵蝕,所以可以心無旁騖搞好青訓。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讀,。
德國的青訓固然有非常完善的基礎,尤其是今年得到長足的進步,2014年巴西世界盃,以穆勒、許爾勒、克洛澤、羅伊斯、格策、德拉克斯勒等為代表的一批青年才俊捧得大力神杯,可謂德國青訓成就的一個巔峰。但如果簡單將其歸結為「50+1」就謬以千裡,事實上,正是SAP的智慧青訓科技平臺在背後起到了不為人知的關鍵作用。
德國在巴西世界盃掀起青春風暴
2014年世界盃前,SAP與德國足協合作,聯合定製開發了名為「比賽洞察力」(Match Insights)的解決方案,以足球領域的大數據概念為養分,實時採集球員數據,甚至同步解說員播報的數據和球場視頻片段捕獲的數據,之後對數字信息進行黏合、分類和闡釋,快速形成洞察,找到克敵制勝的策略。
德國隊在世界盃開始前的訓練目標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傳球速度,而在「Match Insights」系統的幫助下,球隊成功將自己的平均持球時間從2010年的3.4秒降低到了2014年的1.1秒左右。德國人認為這是他們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最終他們成為第一支在南美大陸捧起大力神杯的歐洲球隊。
兩年後,SAP在Match Insights的基礎上推出了升級版的Sports One,這也是在SAP雲平臺上運行的第一個運動特定的解決方案。Sports One足球解決方案,並不僅限於比賽支持的功能,還包括球隊管理、訓練計劃、球員健康、球迷體驗等眾多管理模塊。這種基於海量數據與實時分析的模式已經成為俱樂部與球隊管理、管理人員與教練的主流決策支持系統。
霍村用Sports one引領足球革命
在俱樂部層面,以霍芬海姆為例,SAP作為俱樂部的技術提供商,為一線隊和梯隊建立起了可持續的發展體系,包括由近百名各領域專家組成的智囊團,對球員基於數據進行管理和運營。此外,SAP還提供了先進的訓練技術設備來提升球員的訓練能力與表現。
在青訓方面,SAP也給予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球員在訓練比賽中都穿戴數據監測與收集設備,高度還原球員在場上各個位置的傳接球數據,經過記錄分析,通過Sports one發送至每名球員的手機。同時,每名球員每天早上要通過Sports one回答6-8個問題,教練會根據回答有針對性地制定當天的訓練計劃。另外,俱樂部還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球員個性,實時掌控球員心理狀態,並且配備全德國首家預防傷病治療師,通過數據分析,對不同年齡段針對性設計訓練內容。
霍芬海姆擁有自己完善的梯隊建設和青訓體系,青訓球員從U12到U19、經由U23晉升職業之路。僅2019賽季,霍芬海姆青訓體系就為德甲輸送了2位主教練,8名一線隊主力球員,約30名一線隊球員、約60名二線隊球員。
sports one 將帶來足球技術革命
在Sports one的輔助下,霍芬海姆除了日常監測球員的訓練與健康狀況之外,還可以計算出一名球員的巔峰期何時到來,這也極大地影響了俱樂部在交易球員過程中的決定。而在科技手段的支撐下,霍芬海姆也在財務健康與球隊成績之間二者兼得。
顯然,SAP科技助力讓德國足球收益匪淺,甚至被主教練勒夫為首的德國國家隊教練團隊認為是德國贏得巴西世界盃的最大的功臣。不僅如此,霍芬海姆的奇蹟之路,也讓人看到SAP研發的Sporte one體系在俱樂部場景下的成功案例。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最為關鍵的人物,那就是霍芬海姆的幕後老闆——迪特瑪·霍普。而他,到底是德國足球的罪人,還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