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在敘的軍事行動中,赫邁明空軍基地扮演著重要角色。參與空襲任務的戰機,基本都是從這個機場起飛的。在此地,部署在蘇24、蘇25、蘇34攻擊機,以及蘇27、蘇30戰鬥機,還可容納大型運輸機、預警機、加油機的起降和整備工作。這個機場也成為了俄軍敵人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據俄方報導,近日,俄駐敘機場再次遭到無人機空襲。當時,俄遠程目標指示雷達發現了一些空中目標,整個基地立即進入戰鬥狀態,全部防空兵器待發。因為無法確定目標類型,為防止是飛彈或者戰機,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也開啟使用,持續追蹤目標。但在這個關鍵時刻,S400發射單元的指揮車卻因為故障突然斷電,導致整個飛彈營失靈!不過好在來襲的目標並不是需要S400應付的飛機和飛彈,而是一些無人機,才沒造成進一步的損失。
之前的機場反無人機戰鬥,俄軍進行過多次,大部分都採取成本高昂的直接打擊方式,即用防空飛彈和速射高炮進行直接摧毀,不過這一切,俄軍卻採用了電子幹擾設備,在近防火炮投入戰鬥前,全部無人機就因為受到高密度、有針對行的電子幹擾而失控墜毀。
電子幹擾反無人機之前曾被俄軍在塞瓦斯託波爾和俄西部軍區中所運用,多次成功挫敗了北約和烏克蘭的無人機偵查企圖。不過在敘前線大規模、成系統的投入使用,這還是第一次。畢竟用這種方式進行無人機攔截,成本要低不少,用昂貴的飛彈去打無人機,俄軍也是吃不住的。
俄軍後來對無人機墜毀地點進行了勘察,發現這些無人機都是土耳其製造的,很可能是土耳其軍方移交給武裝組織,武裝組織則用其來偷襲俄軍機場。無人機使用隱蔽、成本較低,一旦取得突襲成功那將極大地打擊俄軍在敘的空中力量。俄方指責土耳其為襲擊者提供武器,但土軍方面否則了這些指控。
實際上,這次事件也暴露出俄軍在敘面對的一些問題。首先,俄在前線地區,對敘武裝組織以及土耳其軍事目標都進行了猛烈轟炸,但自己後方始終不穩,一直遭到武裝組織的襲擊。類似的無人機襲擊事件時常發生,堪稱後院起火,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卻屢屢出現危機,而且嚴重幹擾了俄軍遂行正常的空中戰鬥任務。
俄軍和敘友軍部隊始終未能保證機場的絕對安全。另外,俄軍這次S400飛彈出現如此尷尬情況,指揮車臨戰發生故障,導致整個火力打擊單位失去戰鬥力,要是真遇上了什麼密集的空中突擊,將釀成嚴重後果。俄軍方面也追究了防空飛彈部隊維護和戰備不力的責任,並向工廠方面反饋了這次故障。俄軍一般採用飛彈營的方式使用S400和S300飛彈,一個飛彈營有4-6臺發射車,以及配套的裝填車、指揮車、各種雷達車等等。
指揮車堪稱一個飛彈火力單元的「大腦」。雖然俄軍部署在當地的遠程防空飛彈不止一個營,但一個營級火力單元失去戰鬥力會造成防空火力網的巨大缺口,如果面對的是正兒八經的有人戰機的突襲,對手或許就會乘虛而入。被寄予厚望的新裝備發生這樣的情況,俄軍方面對此如此在意也在情理之中。而面對對手如此的挑釁,俄軍的報復是十分直接的:增大空襲力度,敵人越是拿無人機、火箭彈襲擊,俄戰機就出動更加頻繁,炸得更加厲害,要打到對手不敢造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