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丨王鑫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廝殺尤其激烈的投行競爭格局也初見分曉。哪家券商將奪頭魁?哪些券商風光不再?殺出重圍的最大黑馬又會是誰?
「今年想上市的企業太多,投行生意火熱,加班已然是常態化。」有券商人士感慨道。
今年以來,監管層多次表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受益於註冊制改革及再融資政策的放寬,券商投行業務迎來「豐收年」,頭部券商也紛傳要給投行「打工人」大幅加薪。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A股共有358家企業實現IPO,而2019年全年僅有203家,增幅達76%。
在IPO承銷數量方面,強者恆強格局較為顯著,「三中」位列前三甲。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分居前三,海通證券、民生證券、華泰聯合、國金證券、光大證券躋身前10,華南大型券商國信證券和廣發證券退步嚴重。
不過在IPO募集資金方面,中信建投已反超「老大哥」中信。
截至12月10日,首發上市的358家公司共募集4392億元,較去年全年募集金額增長73.44%。中信建投以728.53億元的募集金額笑傲榜首,前9名承銷規模均破100億,光大證券、東興證券逼近百億大關。
在IPO承銷保薦收入方面,市場高集中度特徵明顯。前5大頭部券商的市場份額為44.43%,中小券商生存空間再被壓縮。
IPO承銷保薦收入:海通證券狂飆猛進,收入暴增691%殺至榜眼
截至12月10日,券商實現IPO承銷保薦收入211.64億元,較2019年全年的113.29億增長98.35%。
「三中一華」毫無懸念躋身前五,海通證券則實現「三級跳」。在前5名中,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的IPO承銷保薦收入是唯二超過20億的券商,中信證券的市場份額也超過10%。不過,雖然中信證券蟬聯榜首,但市場份額較2019年有所下降。
海通證券的排名從去年的13名一躍而升至第3位,目前已實現IPO承銷保薦收入19.22億元,較2019年全年2.43億收入暴增691%。除海通證券外,國金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的市場份額上升明顯,目前已實現IPO承銷保薦收入9.4億元、7.02億元、5.55億元。國信證券、長江承銷保薦市場份額較去年縮水不少。
市場集中度微升,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2019年券商IPO承銷保薦收入的前5名市場總份額為44.43%,前10名市場總份額為65.62%,而2020年上述數據分別為43.54%、64.31%。前20名瓜分了市場84.98%的份額,中小券商愈發困難。
渤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未來註冊制全面推行,投行的定價和銷售能力將更為重要,頭部券商投行承銷保薦業務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
IPO承銷數量:「三中」穩列前三甲,國信、廣發滑坡嚴重
2020年,創業板「接棒」科創板開始推行註冊制,全市場註冊制也已提上日程。註冊制改革下IPO審核速度加快,上市公司數量增幅顯著。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共有358家公司成功掛牌上市。
券商IPO承銷數量排行榜前三甲延續去年態勢:中信、中信建投、中金穩居前三,且三家券商IPO承銷數量均超過30家。
緊隨「三中」的是海通證券和民生證券,分別承銷23家和20家。華泰聯合、國金證券、國泰君安君安均承銷了19家企業的IPO,市場份額相同,競爭激烈。
與2019年相比,華泰聯合、國金證券的業績增幅較快,民生證券穩步攀升,國泰君安較為穩定。
在市場如此火熱的情況下,招商證券、東興證券、國信證券排名有所下降,市場份額流失較為嚴重,其中國信證券降幅明顯。廣發證券因投行業務被證監會重罰而停滯,市場份額急劇縮水,但仍然排在前20。
興業證券、西部證券、國元證券薦的市場份額增長較快,排名也從去年的20名開外闖入前20名。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放寬了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的監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資需求集中爆發。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共有305家公司實施增發(其中定向增發304家),共募集7680億元。2019年則有251家公司通過增發募集資金6888元。
市場共有8家券商承銷超過10家公司的增發,中信證券仍然一枝獨秀,截至12月10日共主承銷41家公司的增發,市場份額為13.95%。
IPO承銷規模:中信建投反超「老大哥」中信,京滬高鐵IPO貢獻大
在IPO承銷規模方面,前9名券商承銷規模均超百億,光大證券、東興證券逼近百億大關。
雖然IPO承銷保薦的數量不敵中信,但在IPO承銷規模方面,中信建投反超中信,成功登頂。
截至12月10日,中信建投IPO承銷規模為728.53億元,獨佔鰲頭,同時也是唯一一家實現超700億元募資額的券商。2020年初,中信建投獨家保薦了京滬高鐵IPO項目,募集資金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的承銷規模分別為612.65億、446.91億和430.39億。海通證券憑藉承銷保薦數量上的優勢,一舉從去年的第15位殺至榜眼,並與身後的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證券拉開差距。2020年7月,海通證券與中金證券作為聯席主承銷商負責中芯國際IPO項目,綠鞋後募集資金超過500億。
第5-9名分別為國泰君安、華泰聯合、國金證券、招商證券和民生證券,承銷規模分別為430.03億、215.47億、198.51億、164.34億、125.69億、100.4億。
此外,光大證券、興業證券、東方投行、平安證券、中國銀河的IPO承銷規模可謂突飛猛進,分別從2019年的第22、30、33、49、42名躍升至2020年的第10、12、13、19、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