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和冬天的第一杯奶茶都曾成為熱搜的一個話題,進入2021年,奶茶依然還是奶茶。但是奶茶的杯子與吸管卻不再是2020年的款式,隨著限塑令的到來,改款的奶茶包裝有沒有讓喜歡奶茶的群體滿意的口感呢。
「限塑令」並非如今的新生事物,早在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已發布過限塑令,當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經歷第一次限塑令後,在記憶裡超市免費提供的購物袋不再出現,隨之而來的是厚度和質感都有所變化的可降解塑膠袋,不少商業機構也將可以巡迴使用的環保購物袋作為廣告宣傳的贈品發放。過去的12年裡,我們的生活隨著限塑令發生了很大變化。
時隔12年,「限塑令」再度升級。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開始新的「限塑令」對近年來市場異常火爆的奶茶類市場會帶來一些影響。
隨著大眾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在此次限塑令之前已經有不少飲品類行業商家已經進行了改變,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咖啡飲品星巴克、Costa等品牌推出了不少紀念杯子。使用自帶杯子到店購買飲品會有一定的折扣,同時使用自帶杯子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衛生安全。然而,商家的宣傳很豐滿,自帶杯子的現實卻很骨感。筆者也曾購買過這些品牌的紀念杯,精美的外觀和紀念款的身價讓咖啡館的杯子價格不菲,動輒上百元的價格實屬有些溢價,購買杯子後平時上街帶著一個杯子也實在不方便,喝咖啡也都是一時興起,誰又能整天帶著杯子上街呢。
此外,星巴克2020年推出的紙質環保習慣也十分值得吐槽。原本綠色塑料習慣在星巴克的店面也不是什麼特色,但是更換紙質吸管後,糟糕的入口口感讓實在讓人難以接受,當絲滑的咖啡配上澀澀的紙吸管,入口就有一種說不清的彆扭感。如果是有咬吸管習慣的顧客咬著咬著就會滿口紙屑。咖啡飲品還沒有奶茶類加料的特點,如果通過紙質吸管吸會讓口感更加慘,本身的滯澀讓吸果料也更容易堵住習慣,顯然用紙質吸管替代塑料吸管會成為奶茶的一種災難。
從成本上看,塑料吸管的成本大約1分錢3隻,可降解吸管的成本大約1-3分一隻。從環保角度提出使用蘆葦、竹、鐵製吸管的人很多,尤其是竹製、鐵製吸管重複使用管重複使用的聲音也不少。不考慮製作工藝的成熟和成本的高低,使用方面就會面對咖啡廳杯子一樣的不方便問題,也許會因此變得十分雞肋,此外保存中的衛生問題一樣會成為使用中的困擾。
從奶茶的平均售價看,最便宜的街邊小店奶茶的價格也在10元以上,高大上的連鎖品牌更是有不少在三十幾元一杯。即使使用3分錢一隻的可降解塑料吸管也不會在成本收益比上帶來太大的改變。和高昂的店面費和宣傳成本面前,吸管只是非常小的一項成本支出。實際消費也可以發現,連鎖奶茶店更換可降解吸管的較多。至少在2021年的第一杯奶茶看來,限塑令並沒有給奶茶消費體驗帶來太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