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被罷官,蘇聯軍神朱可夫突然下臺之謎

2020-12-10 歷史小博主

說起朱可夫元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畢竟是被譽為蘇聯軍神的男人。但在朱可夫功成名就之時,其卻被罷官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朱可夫元帥的突然下臺?下面小編就講講朱可夫突然下臺的背後謎團。

朱可夫元帥參加革命很早,是名副其實的紅小鬼出身。在十月革命和蘇維埃內戰時期,朱可夫已經嶄露頭角,成為蘇軍中年輕的指揮員。戰爭結束後朱可夫又被派往伏龍芝軍事學院進行學習,從而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技能。按理說朱可夫應該穩紮穩打,在軍中積累資歷,然後獲取更高的職位。但是之後的大清洗給了朱可夫等一批年輕將領迅速晉升的機會。

由於蘇聯大清洗使得蘇軍中指揮人員大量空缺,因此年輕的朱可夫被委以重任,成為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員,尤其在日軍挑釁的時候更是大展拳腳。1939年日軍在滿蒙地區進行挑釁,導致局勢大為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朱可夫被任命為最高司令員,負責指揮對日作戰。在這場戰爭中朱可夫以傷亡9000人的較小代價,取得了殲敵五萬人的重大勝利,因此朱可夫也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之後朱可夫受到上層的賞識,最終擔任蘇軍總參謀長,軍銜也被提升為大將。

1941年德軍撕毀和平協議,大舉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由於蘇軍準備較為倉促,因此在戰爭早期損失慘重。鑑於這種情況,史達林主張守住基輔,但朱可夫希望放棄基輔保存實力,於是朱可夫被解除職務,降任他為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結果後來證明朱可夫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最後其被重新任命為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負責保衛列寧格勒。

朱可夫接手統帥部後,堅定信念號召大家共同保衛列寧格勒。在之後的防禦過程中,朱可夫指揮部隊頑強作戰,最後迫使德軍放棄了對列寧格勒的戰爭,最終列寧格勒戰役成功勝利。但德軍又將目標轉移到了莫斯科,於是莫斯科保衛戰又開始了。朱可夫在史達林的命令下成為保衛莫斯科的最高指揮官,在這次戰役中朱可夫和士兵充分發揮頑強的精神,最後成功守住了莫斯科,取得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在二戰結束後,朱可夫由於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所做出的貢獻,最後屢屢加官進爵,甚至成為蘇軍陸軍總司令。史達林不能容忍朱可夫元帥的光芒蓋過他,於是準備將朱可夫搞下臺。但由於科涅夫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和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反對,史達林的計謀沒有得逞。可之後由於朱可夫元帥的家中有一些從德國掠奪來的財物,於是朱可夫被解除職務,被貶為烏拉爾軍區司令員,這是朱可夫面臨的第二次災難。

在史達林去世後,朱可夫元帥被迅速啟用,成為了蘇聯國防部長。赫魯雪夫上臺後也對朱可夫頗為重用,而朱可夫也投桃報李。1957年,蘇共主席團要求赫魯雪夫辭職,但赫魯雪夫受到朱可夫的支持,堅決不同意,於是在朱可夫的幫助下赫魯雪夫保住了總書記的職務。可自古就有功高震主的說法,朱可夫也不例外。由於赫魯雪夫在這次風波中看到了朱可夫巨大的威望,於是赫魯雪夫想要對朱可夫下手。

1957年的十月,朱可夫突然被解除了國防部長的職務,之後又被取消了中央委員的資格,從此朱可夫黯然下臺。下臺之後的朱可夫剛開始還有些許不得志,最後漸漸的忘記那些榮辱,回到家鄉做回了普通人。值得一提的是,赫魯雪夫在下臺之前曾想利用朱可夫在軍中的威望使他保住高位,但歷史拋棄了赫魯雪夫。

1974年,朱可夫元帥在政治失意和喪偶的雙重打擊下迅速的衰老,最後在6月18日溘然長逝,享年78歲。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聯軍神朱可夫為何晚景悽涼?是因為和赫魯雪夫關係惡劣的結果...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蘇軍戰功最顯赫的朱可夫元帥,在蘇軍中有著「軍神」之譽,到最後卻是晚景悽涼,是因為和赫魯雪夫關係惡劣的結果嗎?
  • 蘇聯「軍神」朱可夫:狂虐日本軍,力挫希特勒軍隊,讓史達林低頭
    說起二戰,最精彩的就是蘇德戰場,其中最讓人佩服的將領,就是蘇聯「軍神」朱可夫。朱可夫在二戰蘇德戰場中採取的一系列戰略措施使得蘇聯成功地擊敗了德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第一位蘇聯元帥,也是公認蘇聯最有才能的將領。
  • 榮膺四次蘇聯英雄稱號的朱可夫,為什麼會被赫魯雪夫一擼到底?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原來,就在紅場閱兵的十天前,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元帥突然被免去了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同時還被取消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職務。馳騁沙場數十年,在二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國防部長蘇聯元帥朱可夫一夜之間被貶為平民,成為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者,這實在令人費解。因為從表面上看朱可夫與赫魯雪夫之間不僅沒有什麼矛盾,而且朱可夫一向對赫魯雪夫忠心耿耿,可以說如果沒有朱可夫,赫魯雪夫今天根本不可能站在檢閱臺上。1952年11月7日,史達林最後一次登上列寧墓檢閱臺檢閱紅場閱兵,四個月以後史達林突然逝世。
  • 朱可夫作為蘇聯統帥部代表,為什麼會失去「大元帥」史達林信任?
    1945年5月24日,史達林在克裡姆林宮給元帥們、將軍們授過勳之後,在為「蘇聯各族人民中最優秀的民族—俄羅斯人民的健康」乾杯之後,突然向滿臉紅光和喜色的將軍們提出一個問題:「要是給史達林同志授予大元帥的稱號,你們覺得怎麼樣?」隨即而起的是一片歡呼聲和經久不息的掌聲。
  • 朱可夫死後,蘇聯對他的3個貌美女兒,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
    在蘇聯69年的歷史中,有著許多對蘇聯甚至世界都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他是蘇聯的著名軍事、戰略家,他對蘇聯的命運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他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的軍事生涯,為蘇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一位百戰百勝的將軍,但是晚年卻很悲慘。哪怕他死後,蘇聯仍然對他3位漂亮的千金,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他就是蘇聯的大元帥朱可夫。
  • 朱可夫是如何失去史達林信任的?
    朱可夫因其在蘇德戰爭中功勳卓越,被認為是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成為僅有的4次獲得蘇聯英雄的兩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勃列日涅夫。然而福禍相依,朱可夫也因功高震主而開始受到打壓。二戰剛結束時,朱可夫的聲望達到頂點。在蘇聯國內的各大媒體,把朱可夫在二戰的功績來了一波吹捧。在1945年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上,史達林特意安排朱可夫擔任閱兵首長。
  • 退休的朱可夫,晚年生活如何?其實很不錯,還是蘇聯史詩電影主角
    一提起朱可夫,網上的論調就是這個蘇聯英雄晚景悽涼,但是實話實話這個說法誇大了朱可夫的悲慘,他最多就是晚年不得志而已,生活方面是很不錯的,並且去世前的他依舊享有崇高的聲望。強迫朱可夫退休是赫魯雪夫極大的失策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免去兩人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1958年3月,他正式退休,至此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 朱可夫跟貝利亞有什麼仇?
    朱可夫和貝利亞——兩個領域的頂級天才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二戰時期蘇聯紅軍最優秀的統帥,從列寧格勒打到柏林的勝利元帥,獲得四次蘇聯英雄的超級軍神。在軍事領域,他可以代表紅色帝國的巔峰水準,與世界上任何名將一較短長。
  • 中國五虎上將,蘇聯軍神巔峰達千萬
    不止中國,由於二戰還誕生了不少真正意義上,能夠號令百萬大軍作戰的將領,比如艾森豪、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科涅夫。諾曼第登陸戰中,艾森豪作為盟軍的最高指揮官,指揮著280多萬海陸空大軍,用了一天時間成功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而德軍投入的防禦兵力也有183萬,但並不是由一個人來指揮,它分了三塊,即西線的總司令龍德施泰特、B集團軍隆美爾、第7集團軍多爾曼。
  • 朱可夫戎馬一生,晚年卻奮力裁軍,發生了什麼
    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數百萬大軍一觸即潰,正是由於朱可夫的冷靜和剛毅,蘇聯最終才得以在這場血流成河的大戰中取得勝利。可以說,朱可夫一生的主要時光都是在軍隊中度過的,他能夠在蘇聯將帥當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是他總能夠清醒的認識到戰爭威脅的存在,提前做好準備。
  • 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元帥被朱可夫元帥命令過來籤字,感覺到了恥辱
    ·同年5月,參與戰爭的幾個國家協議在德國柏林的郊外籤署了投降協定,這一儀式是由當時的蘇聯元帥朱可夫主持進行。參加此次儀式的還有法國、美國和英國的代表,他們通通列陣坐好,等待著蘇聯元帥發話,當然了,其中還有戰敗國德國的代表——凱特爾。朱可夫元帥是何許人也?為什麼能夠主持如此重要的大局呢?
  • 列寧格勒戰役蘇聯紅軍有多猛德國人驚嘆不已,朱可夫讚不絕口!
    作為蘇聯第二大城市、布爾什維克的發祥地,列寧格勒也是蘇聯北方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港口城市。對於蘇聯人而言,列寧格勒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因此,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列寧格勒就是德國必須要攻下的城市。希特勒甚至叫囂一定要把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抹掉"。
  • 希特勒自殺細節曝光,在朱可夫的報告中,出現兩個重要人物
    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慶典即將來臨之際,俄羅斯軍事歷史協會披露了一個獨特文件——朱可夫發給史達林,關於希特勒自殺細節的報告。報告中,朱可夫稱,反間諜人員在帝國大廈內逮捕了納粹德國宣傳部部長戈培爾的私人廚師威廉蘭格和車庫負責人施耐德。二人供述,戈培爾1945年5月1日自殺,希特勒於4月30日自殺,但屍體不知所終。
  • 戰功赫赫的蘇聯元帥朱可夫為何在其人生巔峰後鬱鬱而終?
    朱可夫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將軍,他一生功勳卓著。尤其是在二戰期間,朱可夫率領蘇聯紅軍同德國法西斯浴血奮戰,成為了二戰時期蘇聯最高副統帥。他幾乎策劃和指揮了蘇聯所有對德戰爭,包括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和攻克柏林戰役等等。
  • 巴頓:軍神死亡之謎
    這大半要拜1970年的美國影片《巴頓將軍》之賜。這部史詩式傳記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項大獎,美國影星喬治·斯科特出神入化地塑造了這位桀驁不馴的軍神,進入銀幕經典形象的系列。不過斯科特藐視權威、特立獨行,拒絕領獎,倒是跟他飾演的巴頓高度相似。
  • 司令員面臨處決,朱可夫出手相救,朱可夫遇難時司令員做了啥
    司令員面臨處決,朱可夫出手相救,朱可夫遇難時司令員做了啥 人在處於困境時,對"患難之處見真情"這句話往往體會最深。人在遇難和無助的時候,如果被其他人拉一把,會感恩戴德,但是當拉你的人也處於危險境地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的呢?
  • 秦國歷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結果一位被罷官,兩位不得善終
    ,更關鍵的是搶奪了不少優質資源;但是在這期間,除了秦王的英明神武,能臣名將的付出也很重要,而這期間,出現了四位功高震主的名臣,而這裡,就來看看這四位名臣的結局如何吧。但是要進行改革,就得給權,可以說,商鞅在秦國是當之無愧的「一人之下」;不過商鞅變法也的確給力,短短十餘年時間,秦國一躍成為強國,而且還擊敗了魏國,奪取了重要的河西之地。但在秦孝公去世後,功高震主且位高權重的商鞅就倒黴了,不是說秦惠文王沒有容人之量,是因為商鞅影響力太大了,商鞅不死,秦惠文王無法真正掌權,所以商鞅就這麼被害了,死後還被車裂……第二位:魏冉
  • 「火星行動」是朱可夫的一次大敗仗,卻鮮為人知
    「火星行動」是朱可夫軍事生涯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但在蘇聯官方歷史中卻很少能見到相關記載,就連朱可夫本人也語焉不詳。正是由於「當事人」很少提及此事,所以才導致「火星行動」變得鮮為人知。
  • 可以一讀之赫魯雪夫的謊言之史達林「貶低「朱可夫元帥的功勳
    他不止一次徵詢我對朱可夫的看法,我對他說:「我很早就知道他,他是一個好將軍、好指揮官。」戰後,史達林開始散布關於朱可夫的各種無稽之談,包括有一次他對我說:「瞧,您誇獎了朱可夫,可實際上他對此是受之有愧。我聽說,在前線某個戰役開始前,他總是先要抓起一把土聞聞,然後再下達命令,說可以開始進攻,或相反,說不能進行已經確定的戰役。」
  • 諾門坎戰役——朱可夫元帥的怒火:蘇維埃的裝甲洪流!
    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一日,日本突然說蒙古軍隊越界了,並派駐在海拉爾附近第二十三師團派出一部兵力將外蒙軍擊退。朱可夫(右)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受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指派,飛到諾門坎前線掌握了蘇軍的指揮權。除朱可夫之外,蘇聯統帥部還把空軍代理司令鮑爾吉金少將、炮兵司令沃羅諾夫大將、裝甲兵司令巴甫洛夫大將也都派到諾門坎前線,其陣勢遠遠超出了應付一場邊界衝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