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朱可夫元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畢竟是被譽為蘇聯軍神的男人。但在朱可夫功成名就之時,其卻被罷官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朱可夫元帥的突然下臺?下面小編就講講朱可夫突然下臺的背後謎團。
朱可夫元帥參加革命很早,是名副其實的紅小鬼出身。在十月革命和蘇維埃內戰時期,朱可夫已經嶄露頭角,成為蘇軍中年輕的指揮員。戰爭結束後朱可夫又被派往伏龍芝軍事學院進行學習,從而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技能。按理說朱可夫應該穩紮穩打,在軍中積累資歷,然後獲取更高的職位。但是之後的大清洗給了朱可夫等一批年輕將領迅速晉升的機會。
由於蘇聯大清洗使得蘇軍中指揮人員大量空缺,因此年輕的朱可夫被委以重任,成為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員,尤其在日軍挑釁的時候更是大展拳腳。1939年日軍在滿蒙地區進行挑釁,導致局勢大為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朱可夫被任命為最高司令員,負責指揮對日作戰。在這場戰爭中朱可夫以傷亡9000人的較小代價,取得了殲敵五萬人的重大勝利,因此朱可夫也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之後朱可夫受到上層的賞識,最終擔任蘇軍總參謀長,軍銜也被提升為大將。
1941年德軍撕毀和平協議,大舉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由於蘇軍準備較為倉促,因此在戰爭早期損失慘重。鑑於這種情況,史達林主張守住基輔,但朱可夫希望放棄基輔保存實力,於是朱可夫被解除職務,降任他為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結果後來證明朱可夫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最後其被重新任命為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負責保衛列寧格勒。
朱可夫接手統帥部後,堅定信念號召大家共同保衛列寧格勒。在之後的防禦過程中,朱可夫指揮部隊頑強作戰,最後迫使德軍放棄了對列寧格勒的戰爭,最終列寧格勒戰役成功勝利。但德軍又將目標轉移到了莫斯科,於是莫斯科保衛戰又開始了。朱可夫在史達林的命令下成為保衛莫斯科的最高指揮官,在這次戰役中朱可夫和士兵充分發揮頑強的精神,最後成功守住了莫斯科,取得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在二戰結束後,朱可夫由於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所做出的貢獻,最後屢屢加官進爵,甚至成為蘇軍陸軍總司令。史達林不能容忍朱可夫元帥的光芒蓋過他,於是準備將朱可夫搞下臺。但由於科涅夫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和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反對,史達林的計謀沒有得逞。可之後由於朱可夫元帥的家中有一些從德國掠奪來的財物,於是朱可夫被解除職務,被貶為烏拉爾軍區司令員,這是朱可夫面臨的第二次災難。
在史達林去世後,朱可夫元帥被迅速啟用,成為了蘇聯國防部長。赫魯雪夫上臺後也對朱可夫頗為重用,而朱可夫也投桃報李。1957年,蘇共主席團要求赫魯雪夫辭職,但赫魯雪夫受到朱可夫的支持,堅決不同意,於是在朱可夫的幫助下赫魯雪夫保住了總書記的職務。可自古就有功高震主的說法,朱可夫也不例外。由於赫魯雪夫在這次風波中看到了朱可夫巨大的威望,於是赫魯雪夫想要對朱可夫下手。
1957年的十月,朱可夫突然被解除了國防部長的職務,之後又被取消了中央委員的資格,從此朱可夫黯然下臺。下臺之後的朱可夫剛開始還有些許不得志,最後漸漸的忘記那些榮辱,回到家鄉做回了普通人。值得一提的是,赫魯雪夫在下臺之前曾想利用朱可夫在軍中的威望使他保住高位,但歷史拋棄了赫魯雪夫。
1974年,朱可夫元帥在政治失意和喪偶的雙重打擊下迅速的衰老,最後在6月18日溘然長逝,享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