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任慶良的綠色莊園
雖然國慶長假已過去多日,但內蒙古大興安嶺綽源林業局特色養殖戶任慶良仍在回味那時的團圓飯。
「滿桌都是自家的食材,農家菜、自家養的雞、鴨、豬,絕對無公害,家人們都特別愛吃。」在自家的特色養殖場裡,任慶良邊為家禽餵著食料,邊高興地向記者講著他的養殖場,「我是綽源林業局梨子山林場的職工,在走向小康的路上,我選擇了特色養殖業。在梨園山莊旅遊景點一水之隔的北面,就是我家經營的養殖場,經過幾年辛勤付出,這個不起眼的養殖場已成為我心目中的『綠色莊園』。」
說它是「綠色莊園」,是因為一棟養殖房舍掩映在高高的松樺林裡,依山傍水,山巒疊翠、鳥語花香。與莊重氣派的梨園山莊隔水相望,與木橋相連,景致秀美。每天清晨,任慶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床來到圈舍,把雞、鴨、鵝放出來。
這些家禽,每日悠然於林草地裡吃蟲、吃草,節省飼料,肉質上乘,市場上供不應求。對任慶良來說,飼養雞、鴨是為了吃禽肉禽蛋方便,算是小打小鬧,重頭戲是飼養的藏香豬,每年有著豐厚的回報。
任慶良曾是一名採伐工,從事採伐工作30多年,喊了大半輩子的「順山倒」,始終有股拼勁,他覺得很自豪,也很榮耀。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後,任慶良和林場其他採伐工一樣,放下手中的油鋸,投身到森林防火和森林管護事業中,從「油鋸手」轉型為護林員。每到春秋兩季森林防火期時,他就成為梨子山林場基幹撲火隊的一員,每到冬季,他就又投身到森林綜合撫育工作中。
近年來,綽源林業局號召職工發展家庭經濟,林業局工會建議任慶良嘗試飼養雞雛實現脫貧,他那股拼勁再次被激發,於是就飼養了1000多隻雞雛。林業局工會為任慶良墊付雞雛款,又提供3萬元無息貸款作為購買飼料資金。梨子山林場還幫任慶良在梨園山莊北面建造了160平方米的標準化雞舍供他養雞。白天小雞在松香浸染的林中吃蟲、吃草,保證了雞的品質。他們夫婦經過精心飼養,1000多隻森林雞很快長成了商品雞,出售後獲利3萬多元,成為局工會「輸血」變「造血」精準幫扶的成功範例之一。
任慶良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看護梨園山莊,管理好山莊房舍及旅遊設施。冬季是旅遊淡季,梨園山莊沒有遊客來,山莊周圍500餘畝山林已被林業局架設圍欄圍護起來,園門一上鎖,就實現了封閉式管理,犛牛和藏香豬在山林中也走不丟,而他就成了梨園山莊的「留守主人」。
「我的幸福時刻就是將部分出欄豬賣掉,愛人手裡拿著厚厚的鈔票數錢時臉上溢滿笑容的那一刻,是把養殖點生活場景和梨園山莊秀美景色拍成照片和視頻放進抖音裡後,得到許多網友關注點讚的那一刻。如今,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在南方工作,孩子們上學時欠的錢,通過家庭養殖也已經還清,大兒子已經成家,現在的生活是滿滿的幸福。」任慶良笑著說。(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劉玉榮)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