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我們這樣走過|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鋪就品牌興農路

2020-12-16 騰訊網

「十三五」期間,我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力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農業品牌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發展基礎日益夯實,營銷推介創新有力,農業品牌溢價效應逐步顯現,形成了全面推進、多點突破、全面開花的發展格局,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十三五」期間,我市把農產品「特」「優」作為重大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品質過硬、信譽可靠的農業品牌產品,端上了廣大群眾的餐桌,滿足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品質追求。

作為我市一家集優質糧食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食品生產企業,寧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對於企業近幾年的發展,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學文感觸頗深。

寧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學文

青銅峽自古就是出貢米的地方。就像這款自熱米飯,這就是我們依託科技力量和江南大學共同研發出來的方便的天然食品,從13年的其實就已經上市了,這款自熱米飯目前在市場上銷售很火爆。

寧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塞外香」優質大米、麵粉、掛麵、方便自熱米飯、營養米汁五大類87種產品。公司建立了「科研+農戶+訂單+股東」的經營模式,不僅擴大了企業自身品牌的帶動效應,提升了經濟效益,同時也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胡學文

現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營養、快速食品的需求越來越高,激發了我們企業今後在科技研發上面的投入,通過科技研發來提高市場的佔有率,推動企業和品牌的快速提升和發展。

品牌建設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實現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賀蘭山東麓產區已成為國內外葡萄酒界關注的熱點地區。我市作為這一地區釀酒葡萄種植面積最大的地方,近年來全力打響產區品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市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到11.9萬畝,已形成甘城子黃金產區、鴿子山中法葡萄酒酒莊集群示範區和廣武產區3個特色產區,佔全區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全市現有釀酒葡萄種植戶722戶,年產釀酒葡萄原料2萬噸,生產原酒1.2萬噸,提供就業崗位1.3萬人,年帶動農民增收1.2億元,綜合產值40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國家級綠色食品基地達10.4 萬畝 ,認證「兩品一標」農產品55 個,名特優農產品3個。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 5 個、寧夏著名商標 17 個、寧夏名牌產品 9個。打響了「青銅峽」「甘城子」農業公用品牌,培育了「寧夏大米—葉盛貢米」「青銅峽市芥藍」「塞外香、法福來、塞上一寶」「御馬」等多個農產品品牌。「青銅峽葡萄」被認證為「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這一塊塊金字招牌,猶如一顆顆明珠,散發出青銅峽現代特色農業的光彩和魅力。

「十三五」期間,我市還先後舉辦了「中國糧食協會食品分會第八屆高峰論壇大會」和「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青銅峽市「黃河風情」葡萄酒節,引黃灌溉古渠系「申遺」萬人籤名暨黃河拜水盛典實景演出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青銅峽市城市品牌,提高了農業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全媒體記者:石佳瑞

編輯:牛玉姍

責編:張競

監製:徐雅麗 總編輯:張青雲

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天因為你的點讚,讓我元氣滿滿!

相關焦點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從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適應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適應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階段性特徵來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基礎,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把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作為核心任務,推動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 涪陵:推動「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涪陵:推動「綠色興農、品牌強農」2018年12月上旬,第十九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二屆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在廈門思明區隆重舉辦。按照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的安排部署,涪陵區積極選派4家農業企業(合作社)8個產品參加重慶市展團展示。
  • 品牌興農擦亮武義農業新名片
    今年以來,武義縣聚焦農特產品牌化建設,通過深挖特色、疊加服務、實地指導等舉措,在南部山區柳城聯盟建立首個農特產品牌指導站,為農業市場主體提供品牌註冊、運用、保護等「一站式」服務,切實提高農產品競爭力,通過品牌興農擦亮當地農業新名片。截至目前,該農特產品牌服務指導站共服務農戶285人次,協助完成商標註冊95件。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本版照片由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農業品牌化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產品認證』的農業品牌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涉農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質量興農興牧 品牌強農強牧 內蒙古紮實推動農牧業優質高效轉型
    內蒙古堅持質量興農興牧、綠色興農興牧、品牌強農強牧,推動農牧業向優質高效轉型。今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3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9億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糧食產量達到730億斤以上,實現「十七連豐」。
  •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委員讀書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要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那麼,湖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應從哪些方面著手來提高農產品質量?在讀書活動線上讀書群裡,政協委員們就「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紛紛建言獻策。
  • 質量興農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
    堅持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四川是農業大省,近年來把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作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突破口,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廣價值的經驗做法,成都的探索實踐具有典型性。
  • 南京市浦口區實施質量興農戰略 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南京市浦口區實施質量興農戰略 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發布日期:2020-12-17 09:40 來源:南京市浦口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2020年,南京市浦口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推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積極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完善生態健康養殖體系,加快培育冷鏈物流產業鏈,促進全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 全力推進質量興農
    原標題:全力推進質量興農   剛剛結束的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不僅明確提出要「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建成經濟強省、生態強省等
  • 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水平更高,農民挑上「金扁擔」,豐收底氣更足。
  • 新蔡縣積極實施「質量興農 綠色興農 品牌強農」戰略
    近年來,新蔡縣積極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把發展農業品牌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把打造農產品品牌、實施農業結構調優工程列入實施鄉村振興的「十大工程」,立足提質量,打造品牌農業,提升產品競爭力,著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累計為全縣56家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21個,促進農民增收,助推產業扶貧。
  • 臨高:品牌興農戰略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臨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品牌引領、產業升級,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資源稟賦優勢,促進農業生產向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轉變,不斷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臨高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將品牌化建設作為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動能,以縣域農業公用品牌「臨高田品」為抓手,圍繞臨高「五糧」和十大「特色熱帶水果」打造「五光十色」的農業品牌,構建農業品牌新格局,通過品牌興農戰略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海南自貿港建設。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臨高展臺。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加快推動綠色發展,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作出新貢獻。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必須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 農業部: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韓長賦在天津調研時強調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2月8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天津調研時強調,要認真學習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緊緊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提高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大城市要充分發揮優勢,運用現代化技術和管理方式
  • 易煉紅在全省農業發展大會上強調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2020年全省農業發展大會今天在樟樹市召開。省長易煉紅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把「三農」工作放到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來認識和把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 助力質量興農
    《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引入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理念,提出「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是從現代種養、加工流通、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等全產業鏈融合角度,集群成鏈,全鏈統籌,構建全程質量監管體系,助力質量興農。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應重點抓好以下措施:第一,培育經營主體帶動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助力質量興農。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省長易煉紅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部署要求,把「三農」工作放到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來認識和把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促進鄉村謀定產業振興-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姓農立農興農
    @、構建鄉村產業品牌體系很多鄉村並不缺少優質農產品,但往往有品質無品牌或產品的品牌價值較低,缺乏市場競爭力,只能獲得有限的生產環節收益。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構建鄉村產業品牌體系,是實現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構建鄉村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環節。
  •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走好質量興農之路
    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我國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必由之路,是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重點工作。  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必須走質量興農之路。
  • 韓長賦解讀《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
    《規劃》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質量興農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關鍵制約,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力措施,設計了一套政策組合拳。重點包括七方面任務。一是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立足水土資源匹配,調整完善農業生產力布局,推進保供給和保生態有機統一。嚴守耕地紅線,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和節水改造,促進水土資源節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