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興農擦亮武義農業新名片

2020-12-15 中國金華網

指導站工作人員指導商戶打品牌

品牌叫得響,產品才能賣上好價錢。今年以來,武義縣聚焦農特產品牌化建設,通過深挖特色、疊加服務、實地指導等舉措,在南部山區柳城聯盟建立首個農特產品牌指導站,為農業市場主體提供品牌註冊、運用、保護等「一站式」服務,切實提高農產品競爭力,通過品牌興農擦亮當地農業新名片。

截至目前,該農特產品牌服務指導站共服務農戶285人次,協助完成商標註冊95件。

深挖特色

讓農特產品走出家門口

這幾天,武義縣蓬揚食品廠負責人王鴻平喜事連連。一是食品廠剛入選金華名特優產品名單,二是將原先的家庭作坊搬到如今300多平方米的廠房內。在王鴻平看來,這多虧了柳城農特產品牌指導站的包括商標註冊、品牌規劃等專業指導,他對食品廠今後的發展很有信心。

今年以來,武義縣力推「品牌興農、品牌服務、品牌提升、品牌保護」四招,依託武義縣南部山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精心打造區域農特產品商標品牌。目前,整個轄區已有註冊商標695個,其中包含武義特色農產品商標58個,涵蓋蓮子、高山茶、筍乾、鹹菜、乾菜筍、蛋、山茶油、乾食用菌、土豆片(油炸)、地瓜乾等宣平地區特色農副產品。其中,武義宣蓮註冊商標27個。

通過對縣域農業品牌發展現狀深入調研,武義縣建立公用商標品牌培育庫,及時指導相關企業制定商標發展規劃,深挖特色農產品,爭創商標品牌示範企業,鼓勵信譽好、市場佔有率高的企業積極通過認定馳名商標加強對品牌的保護。

在武義,提起豆腐,人們腦海中一下就會想到南部山區的三港鄉曳坑村,無論是白豆腐還是油豆腐,這裡的豆腐就是口感尤佳、與眾不同,屬於當地一大特色農產品。

小小一塊豆腐,帶動一方產業。現在曳坑村已建立300畝大豆基地,成功舉辦豆腐文化節。以豆腐文化為主題的3D牆繪新穎別致,吸引了眾多省內外遊客。為保證曳坑豆腐的品質,村裡早年便成立豆製品專業合作社,註冊「曳坑錦溪」商標,統一原料、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銷售,定期舉辦豆腐製作培訓班。如今,曳坑村嚴把產品質量關,進一步打響品牌,並藉助農村電子商務將曳坑豆腐遠銷全國各地。

「曳坑豆腐在本地是一大特色產品,如何挖掘並做大這個產業,推廣『曳坑錦溪』品牌,我們一直努力讓農特產品走出家門口。」柳城農特產品牌指導站站長胡卓暉已經心裡有譜:在產業集聚的效應下,進一步推動「曳坑錦溪」的標準化生產;銷售方面,除了通過電商平臺,還可以借力本地在外的「超市經濟」,在全國各地推廣。

深度服務

為農特產發展保駕護航

9月底,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聯合在杭州舉辦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結果及團體標準發布活動。其中,壽仙谷牌靈芝孢子粉、宣平貢蓮—武義宣蓮、武陽工夫紅茶等武義本地三款產品入選。

得知評選結果,胡卓暉第一時間給浙江十裡荷花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核打電話:「宣平貢蓮—武義宣蓮已經入選,以後你們的宣蓮的外包裝可以嘗試換一下,加上『浙江特色伴手禮』這幾個字,我想推廣效果會更好!」

聯繫廣告公司,修改商標圖案,重新設計外包裝……在服務指導站的建議下,王核立即在產品包裝上加入「浙江特色伴手禮」等元素,市場反響頗佳。

三十年來,武義宣蓮走俏全國各地。最早的蓮子商標申請於1994年,目前不斷湧現蓮子的特色品牌商標。浙江十裡荷花科技有限公司的「宣平貢蓮—武義宣蓮」圖樣商標2013年申請,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如今,「宣平貢蓮—武義宣蓮」藉助指導站的專業意見,進一步打響地方特色農產品牌子。

「我們成立武義縣柳城農業產品品牌指導站,就是為了幫助轄區企業更好地解決品牌建立、管理、保護以及運用等難題,加速農業企業發展。」在武義縣市場監管局市場規範科科長、農特產品牌指導站指導員包國晉看來,指導站要做好企業品牌知識「培訓員」、扶持政策信息「快遞員」、連接優質資源「牽線員」、維護品牌權益「護航員」、企業創業創牌「勤務員」的「五員合一」工作,持續致力於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品牌建設實務工作。

目前,武義通過培育具有輻射帶動效應、區域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引導全縣農業產業走「品牌興農」發展道路。指導服務站立足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貼近農業經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在農業品牌培育方面的優勢,通過搭建工作平臺,發揮溝通、協調、組織功能,共同推動品牌建設。

自指導服務站建立以來,為縣內農業市場主體積極提供商標註冊、運用、管理、保護等相關諮詢服務,引導農業市場主體申請註冊商標、規範商標使用。截至目前。已開展培訓會和聯席會議共5場,培訓對象分別為農業生產主體、農產品加工營銷主體、電子商務營銷主體等。

指導站的深度服務為市場主體拓寬品牌興農之路,通過品牌維權保護為經營戶消除了後顧之憂。據悉,該縣指導農產品經營主建立產品進入平臺的食品安全進貨驗收制度、運輸存儲管理制度、銷售服務管理制度等,為電商平臺提供新鮮、優質、安全的產品;同時,對平臺銷售的產品進行檢查和產品抽檢,督促平臺充分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產品安全,呵護品牌美譽度;為企業一對一開展品牌監督管理,加強產品質量檢查,協助企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企業品牌信譽和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依託地標品牌效應 武義擦亮農業「金名片」
    武義縣是農業大縣,擁有大量的農業資源,秉承了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形成了不可複製的區域特色地理標誌農產品。截至目前,武義縣農產品地理標誌有4個,涵蓋藥材、茶葉、蓮子、蜜梨等多個品類,湧現出武義鐵皮石斛、武陽春雨、武義宣蓮、桐琴蜜梨等當地的「金字招牌」。
  •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2020-09-0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涪陵:推動「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涪陵:推動「綠色興農、品牌強農」2018年12月上旬,第十九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二屆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在廈門思明區隆重舉辦。按照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的安排部署,涪陵區積極選派4家農業企業(合作社)8個產品參加重慶市展團展示。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從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適應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適應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階段性特徵來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基礎,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把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作為核心任務,推動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吉林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集中力量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增加專用、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 重慶九龍坡:走好品牌興農之路
    向葡萄、團渡水產、白市驛板鴨、陶家青花椒、橙裡城外柑橘、西彭冬草莓、黃花園醬油、周君記火鍋、插旗山蘿蔔……在重慶九龍坡區,這些響噹噹的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張美味「名片」。(供圖:陳建華)插旗山蘿蔔,是九龍坡區農業公用品牌「九龍綠」旗下特色蔬菜品種之一,種植已有30多年歷史,是根據「白粉團蘿蔔」改良選種後,培育出來的獨特品系,2018年2月註冊「樹民插旗山」蘿蔔商標。「插旗山蘿蔔是圓蘿蔔,不易糠心,營養豐富,當地人稱『甜心蘿蔔』。」
  • 易煉紅在全省農業發展大會上強調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2020年全省農業發展大會今天在樟樹市召開。省長易煉紅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把「三農」工作放到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來認識和把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新蔡縣積極實施「質量興農 綠色興農 品牌強農」戰略
    近年來,新蔡縣積極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把發展農業品牌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把打造農產品品牌、實施農業結構調優工程列入實施鄉村振興的「十大工程」,立足提質量,打造品牌農業,提升產品競爭力,著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累計為全縣56家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21個,促進農民增收,助推產業扶貧。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省長易煉紅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部署要求,把「三農」工作放到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來認識和把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從好產品到好品牌 涪陵 立足產業高質量 打造興農強引擎
    近年來,涪陵以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抓手,不斷出臺扶持政策,以特色為導向,以科技作支撐,以產業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場,全面叫響了綠色農業品牌: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涪陵青菜頭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榨菜)、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青菜頭)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及「涪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涪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
  •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委員讀書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要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那麼,湖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應從哪些方面著手來提高農產品質量?在讀書活動線上讀書群裡,政協委員們就「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紛紛建言獻策。
  • 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 助力質量興農
    《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引入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理念,提出「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是從現代種養、加工流通、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等全產業鏈融合角度,集群成鏈,全鏈統籌,構建全程質量監管體系,助力質量興農。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應重點抓好以下措施:第一,培育經營主體帶動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助力質量興農。
  • 臨高:品牌興農戰略推動鄉村振興
    臨高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將品牌化建設作為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動能,以縣域農業公用品牌「臨高田品」為抓手,圍繞臨高「五糧」和十大「特色熱帶水果」打造「五光十色」的農業品牌,構建農業品牌新格局,通過品牌興農戰略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海南自貿港建設。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臨高展臺。
  •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走好質量興農之路
    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我國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必由之路,是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重點工作。  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必須走質量興農之路。
  • 以地標農產品打造質量興農新樣本
    以地標農產品打造質量興農新樣本 來源: 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04-21 累計次數:次 字體:[ 大 中
  • 質量興農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
    【專家點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強調,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堅持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四川是農業大省,近年來把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作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突破口,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廣價值的經驗做法,成都的探索實踐具有典型性。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本版照片由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農業品牌化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產品認證』的農業品牌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涉農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馬站中魁深化農旅融合促發展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馬站中魁深化農旅融合促發展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5月27日消息:以農興旅,以旅強農。
  • 「區縣解讀」涪陵 立足產業高質量 打造興農強引擎
    從好產品到好品牌涪陵 立足產業高質量 打造興農強引擎初冬雖轉寒,但廣袤的涪陵大地上處處湧動著現代農業發展的熱浪。近年來,涪陵以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抓手,不斷出臺扶持政策,以特色為導向,以科技作支撐,以產業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場,全面叫響了綠色農業品牌: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涪陵青菜頭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榨菜)、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青菜頭)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及「涪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涪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
  •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
    省長易煉紅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部署要求,把「三農」工作放到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來認識和把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快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