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鄭重微言
鄭重/文
剛剛在群裡問了下同學們,都有誰看過今年的《中國好聲音》?100多人,回答看過的只有了了三四人,所謂看過,也就是偶爾用手機瞭一眼而已。
鄭重今年是一眼都沒看過。而第一季到第三季,或許是因為那時候還年輕的緣故吧,基本上每場比賽都看過了。
之所以提到《中國好聲音》,是因為這個節目的製作運營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11月初又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差不多兩個月前(9月15日),燦星文化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緣由是「因發行人燦星文化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
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2018年初開始著手在A股IPO,2018年年底遞交招股書。而今年的5月8日再次更新了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資15億元,其保薦人及主承銷商均為中信建設。
不過,市場對於燦星文化衝刺上市並不看好,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中國好聲音》在經歷了最初幾年的高光時刻之後,現在已經進入了衰退期。
一份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最高收視份額曾達29.47%,最高收視率曾達6.101。今年這一季,最高收視份額不過16.18%,收視率最高也未破3,僅2.85左右。
相對於當年「中國好聲音」的火爆,儘管之後燦星文化又推出了包括《中國好歌曲》、《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等在內的綜藝節目,由於限娛令、娛樂圈查稅、電視廣告下滑等原因,公司實際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17.3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52億元、4.53億元、3.45億元。
在公司2019年初披露的上版IPO招股書中,公司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62億元、27.0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06億元、7.32億元,下滑趨勢更為明顯。
早在2018年披露的首份上市招股書(申報稿)中,燦星文化2016年營收達到頂峰27.06億元,2015年歸母淨利潤8.06億元已是公司披露財報以來的利潤高位了,真正的「出道即巔峰」。
不過,即使是利潤縮水,但仍存在虛增的嫌疑。
據《證券市場周刊》報導,2017-2018年,公司主要股東浙富控股(002266.SZ)投資燦星文化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損益為3678萬元和1626萬元,根據浙富控股的投資收益和持股比例,可以知道燦星文化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為6.32億元和2.85億元。
燦星文化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為4.52億元和4.53億元,與上述數據可謂天壤之別。
《證券市場周刊》指出,真實性是資本市場運作的基石,那麼對於淨利潤的兩個帳本,燦星文化又該如何解釋呢?招股書申報稿如果存在虛假陳述,燦星文化不僅要依法賠償投資者損失,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燦星文化IPO還有一個攔路虎,這個攔路虎是商譽。
2016年初,燦星文化收購星空國際及夢響強音100%股權,前者以1.03億元作價,後者以20.80億元支付對價。
被收購前,星空國際2015年的淨利潤為819.01萬元,2017年盈利1742.55萬元,到2019年卻虧損1870.9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燦星文化收購星空國際及夢響強音,均為關聯收購。夢響強音由燦星文化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兼總經理田明間接持股100%,而星空國際被收購前的股東構成與燦星文化幾乎一樣,主要包括田明及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田明一舉套現超20億元,卻給公司留下了巨大的隱患。因夢響強音對外收購及合併夢響強音,截至2019年末,公司合併報表商譽帳面價值為16.36億元。2016年,公司曾計提商譽減值3.48億元。
2016年引入投資者之前,公司兩度現金分紅,分別分配2.90億元、9.56億元,作為主要股東的田明,同樣獲利不菲。
夢響強音收益還在大幅度下滑。疊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夢響強音淨利潤僅1821.75萬元,為2019年全年的1/10左右。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報表帳面商譽為16.36億元,這無異是個巨型的定時炸彈。
在這種情況下,燦星文化能否得到二級市場的認可看來還是個未知數。即使得到認可,相對於目前A股影視資產的整體估值來看,其市值也很難有大的提高。
今年5月16日鄭重曾寫過一篇文章,《「中國好聲音」上市或純粹是為資本「解套」》。
2017年12月、2018年4月寧波奧騰、漢富資本等8名股東入股時的定價為55.56元/股,而2018年6月,阿里創投、西藏齊鳴音樂入股時定價為44.44元/股,折價近20%。
不過以阿里創投入股時的44.44元/股的定價來說,燦星文化的整體估值仍高達170億元,若以燦星文化最近三年利潤最高的2017年4.55億元淨利潤來算,其市盈率仍高達37倍。
來看Wind資料庫的數據:預測華策影視所在的媒體行業2020年、2021年的平均市盈率為38.55倍與21.36倍,呈下降趨勢。
Wind給出預估所選擇的媒體行業樣本中包含芒果超媒、光線傳媒300251.SZ)等影視傳媒公司。
也就是說,即使成功IPO,包括阿里創投、西藏齊鳴音樂在內的投資機構,也很難收回成本。
【我是鄭重,江湖人稱光頭幫主,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所有提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