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看股:燦星文化再闖A股還有兩個攔路虎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鄭重微言

鄭重/文

剛剛在群裡問了下同學們,都有誰看過今年的《中國好聲音》?100多人,回答看過的只有了了三四人,所謂看過,也就是偶爾用手機瞭一眼而已。

鄭重今年是一眼都沒看過。而第一季到第三季,或許是因為那時候還年輕的緣故吧,基本上每場比賽都看過了。

之所以提到《中國好聲音》,是因為這個節目的製作運營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11月初又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差不多兩個月前(9月15日),燦星文化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緣由是「因發行人燦星文化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

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2018年初開始著手在A股IPO,2018年年底遞交招股書。而今年的5月8日再次更新了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資15億元,其保薦人及主承銷商均為中信建設。

不過,市場對於燦星文化衝刺上市並不看好,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中國好聲音》在經歷了最初幾年的高光時刻之後,現在已經進入了衰退期。

一份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最高收視份額曾達29.47%,最高收視率曾達6.101。今年這一季,最高收視份額不過16.18%,收視率最高也未破3,僅2.85左右。

相對於當年「中國好聲音」的火爆,儘管之後燦星文化又推出了包括《中國好歌曲》、《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等在內的綜藝節目,由於限娛令、娛樂圈查稅、電視廣告下滑等原因,公司實際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17.3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52億元、4.53億元、3.45億元。

在公司2019年初披露的上版IPO招股書中,公司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62億元、27.0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06億元、7.32億元,下滑趨勢更為明顯。

早在2018年披露的首份上市招股書(申報稿)中,燦星文化2016年營收達到頂峰27.06億元,2015年歸母淨利潤8.06億元已是公司披露財報以來的利潤高位了,真正的「出道即巔峰」。

不過,即使是利潤縮水,但仍存在虛增的嫌疑。

據《證券市場周刊》報導,2017-2018年,公司主要股東浙富控股(002266.SZ)投資燦星文化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損益為3678萬元和1626萬元,根據浙富控股的投資收益和持股比例,可以知道燦星文化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為6.32億元和2.85億元。

燦星文化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為4.52億元和4.53億元,與上述數據可謂天壤之別。

《證券市場周刊》指出,真實性是資本市場運作的基石,那麼對於淨利潤的兩個帳本,燦星文化又該如何解釋呢?招股書申報稿如果存在虛假陳述,燦星文化不僅要依法賠償投資者損失,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燦星文化IPO還有一個攔路虎,這個攔路虎是商譽。

2016年初,燦星文化收購星空國際及夢響強音100%股權,前者以1.03億元作價,後者以20.80億元支付對價。

被收購前,星空國際2015年的淨利潤為819.01萬元,2017年盈利1742.55萬元,到2019年卻虧損1870.9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燦星文化收購星空國際及夢響強音,均為關聯收購。夢響強音由燦星文化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兼總經理田明間接持股100%,而星空國際被收購前的股東構成與燦星文化幾乎一樣,主要包括田明及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田明一舉套現超20億元,卻給公司留下了巨大的隱患。因夢響強音對外收購及合併夢響強音,截至2019年末,公司合併報表商譽帳面價值為16.36億元。2016年,公司曾計提商譽減值3.48億元。

2016年引入投資者之前,公司兩度現金分紅,分別分配2.90億元、9.56億元,作為主要股東的田明,同樣獲利不菲。

夢響強音收益還在大幅度下滑。疊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夢響強音淨利潤僅1821.75萬元,為2019年全年的1/10左右。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報表帳面商譽為16.36億元,這無異是個巨型的定時炸彈。

在這種情況下,燦星文化能否得到二級市場的認可看來還是個未知數。即使得到認可,相對於目前A股影視資產的整體估值來看,其市值也很難有大的提高。

今年5月16日鄭重曾寫過一篇文章,《「中國好聲音」上市或純粹是為資本「解套」》。

2017年12月、2018年4月寧波奧騰、漢富資本等8名股東入股時的定價為55.56元/股,而2018年6月,阿里創投、西藏齊鳴音樂入股時定價為44.44元/股,折價近20%。

不過以阿里創投入股時的44.44元/股的定價來說,燦星文化的整體估值仍高達170億元,若以燦星文化最近三年利潤最高的2017年4.55億元淨利潤來算,其市盈率仍高達37倍。

來看Wind資料庫的數據:預測華策影視所在的媒體行業2020年、2021年的平均市盈率為38.55倍與21.36倍,呈下降趨勢。

Wind給出預估所選擇的媒體行業樣本中包含芒果超媒、光線傳媒300251.SZ)等影視傳媒公司。

也就是說,即使成功IPO,包括阿里創投、西藏齊鳴音樂在內的投資機構,也很難收回成本。

【我是鄭重,江湖人稱光頭幫主,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所有提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燦星製作攜手TAXX打造上海新文化娛樂跨界地標VOICE CENTRE
    就是街舞3》到《2020中國好聲音》再到近期引發無數關注與討論的《追光吧哥哥》,2020年,燦星製作用一檔又一檔兼具觀賞性和話題性的綜藝節目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娛樂饕餮盛宴。臨近年末,燦星文化又宣布重磅消息——聯合國內頂級娛樂場館品牌TAXX打造全新文化娛樂集一體的跨界藝術地標——VOICE CENTRE。在12月24日晚舉行的揭幕儀式上,8位來自《這!就是街舞3》的人氣舞者獻上了難得一見的合體表演。
  • 綜藝第一股即將誕生,煜盛文化將領先燦星文化完成IPO
    文| 浮萍 當燦星文化在A股苦苦排隊之際,煜盛文化已經領先一步在香港IPO走流程,離中國綜藝第一股又近了一步。 按照香港資本市場IPO的節奏,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煜盛文化就將會完成IPO的所有程序,正式踏上資本市場,屆時將會成為中國綜藝第一股。 綜藝行業新兵,出售《嗨!
  • 鄭重看股:做自己熟悉的個股才能隨心所欲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昨日(4月15日)外圍形勢大好,A股反而跌了,今日外圍全線收跌,A股反而要來個衝高反彈,昨日領漲的個股今日大部分領跌,市場也找不到絕對的熱點,大小指數分化……早盤,三大指數早盤低開,隨後依靠券商股一度衝高,但上攻無量,最終衝高回落。從盤面上看,特高壓、數字貨幣、醫療器械居板塊漲幅榜前列,白酒概念、燃料乙醇、汽車居跌幅榜前列。截止午盤收盤,滬指報2806.46點,跌0.17%,深成指報10391.12點,跌0.25%;創指報1987.74點,漲0.52%。
  • 鄭重看股:加多寶要上市?別把資本市場當成收破爛的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加多寶還在謀求上市。11月9日,加多寶借中金公司高管到訪再次發布了這一消息。到訪的是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中金財富副總裁吳波一行。加多寶發布消息稱,財務長靳紀川介紹了引進上市戰略投資人及上市進展情況,目前加多寶引資及上市工作正有序推進。
  • 鄭重看股:逢低加倉要慎重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前幾天預判失誤,春節紅包行情沒有來。昨超預期大漲,賺錢效應並不強。今天又來了個超預期大跌。受武漢消息影響,資金一窩蜂湧向生物製藥和醫藥板塊,超級真菌題材的魯抗醫藥、達安基因、海王生物等10隻個股漲停。流感題材的碩世生物科創股尾盤漲停被砸,還有非科創股的香雪製藥、太龍藥業、科華生物等17隻個股漲停。口罩題材的仁和藥業、振德醫療、泰達股份等5隻個股漲停。禽流感題材的欣龍控股、魯抗醫藥、香雪製藥、太龍藥業等13隻個股漲停。
  • 田明難尋上市好聲音:燦星文化營收利潤雙降 法律訴訟纏身恐被拒門外
    儘管曾經憑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綜藝被外界認知,但營收結構單一以及業績連年下滑等問題,勢必讓燦星文化衝刺IPO的路多一分荊棘。  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此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0%,共募集資金1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鄭重看股:給穩健型投資者的一個建議 買入銀行股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沒有題材,盤子很大的銀行股有沒有投資價值?討論銀行股上漲還是下跌沒有太大意義,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來說,需要了解的是,買了銀行股的收益是不是穩定的。股市有風險,稍有不慎就有被套牢的風險,因為買錯了股票虧得體無完膚的也大有人在。
  • 鄭重看股:白酒板塊大漲背後 機構扎堆抱團反覆炒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說今年的白酒股是「全面牛市」,一點也不過。今年以來,整個白酒板塊漲勢可謂氣勢如虹,任爾東西南北風,白酒股就一個字:漲!放到全面看也是一樣。今年幾乎所有明顯漲幅的板塊,包括大漲的醫藥板塊在內,近期已經進入不跌狀態。只有白酒板塊還在漲,而且是大漲,整個白酒板塊漲幅超過130%。現在白酒的滾動市盈率已是近十年最高,估值到了新的歷史高位。
  • 鄭重看股:比亞迪業績大爆發 股價暴漲之後還有無投資機會?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疫情期間失利頗多的股神巴菲特,除了投資蘋果暴賺外,現在又增加了一隻股票:比亞迪(01211.HK)。按照目前港股比亞迪155.80元/股的股價,持倉12年間,這隻股票的股價暴漲近20倍,巴菲特帳面淨賺超過40億美元。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投資比亞迪股份2.25億股。這是他投資的第二家中國公司。美銀證券剛剛上調比亞迪目標價至183港元/股。
  • 《好聲音》創收腰斬 燦星二度闖關IPO
    其背後製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的IPO之路也備受資本市場矚目。7月10日,燦星副總裁陳滌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國好聲音》第九季將於今年8月播出,導師陣容目前尚未公布。與此同時,燦星二度向IPO發起衝擊,在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通道遞交招股書,成為試水註冊制的首批270家企業之一。
  • 鄭重看股:誰是中潛股份的大莊家?
    鄭重/文 相對於「妖王」誠邁科技(300598.SZ),9個月暴漲13倍的中潛股份(300526.SZ)妖的甚至讓人莫名其妙。但事實上,針對這個產品的評論只有7個,在「商品問答」板塊,還有用戶對其是否真的採用TLC顆粒表示懷疑。 除了業績不好,大唐存儲更是早已在B站「臭名遠揚」,用戶質疑大唐存儲使用QLC假冒TLC,對DT300480G進行了評測/打假,隨後該公司陷入了輿論質疑,公司也在隨後的回應中,承認了視頻中質疑的問題。 第四、換手率極低。
  • 鄭重看股:精選層開鑼首日21隻新股破發 對創業板打新影響幾何?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黑色星期五的第一個交易日(7月27日),市場降溫了。影響市場情緒回暖的,還有一件大事,今日鳴鑼開市的新三板精選層,32隻新股居然有21隻破發,飄紅的個股僅10隻,更有4隻個股跌幅超過20%,更重要的是,打新必賺的神話被打破了,一批打新新三板精選層的投資者,虧慘了。無量,卻乏流動性的市場,註定是這個結局。收盤數據顯示,精選層今天7成個股成交額不足1億元。
  • 鄭重看股:CRO板塊集體跳水 行業潛規則影響多大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昨日(11月18日),醫藥股CRO(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板塊三隻龍頭股突然跌了,而且不僅是大跌,還是集體跳水,市值2800億的大白馬藥明康德A股和港股甚至雙雙出現大跌,其A股更是創下最近兩年最大單日跌幅。
  • 鄭重看股:還需要回補透支的利好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外圍市場紛紛自底部進入技術性牛市,按理,對於已經基本控制住疫情的我們來說,A股更應該走出獨立行情,至少不應該弱於外圍。不然。尤其是科技股,甚至一家年利潤不到千萬的公司股價給炒到了300多元,這正常麼?!經濟是股市的基石,股市不允許空轉,即使空轉一段時間也會回歸實際價值。拿科技股來說,春節前鄭重就多次提到創業板已到「博傻「位置,科技股還是很危險,節後回調了30%。這幾天略有回升,市場上「科技牛」的聲音再次喧囂塵上。
  • 鄭重看股:三隻特停股背後的推手找到了?兩牛散被限制交易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今日(9月23日),創業板三隻妖股天山生物、長方集團、豫金剛石均以綠盤收尾。其中,天山生物大跌超12%,長方集團大跌超9%,豫金剛石好一些,跌幅為0.7%。盤後,一個震驚市場的消息傳來,深交所再出重拳,直接把兩個交易豫金剛石的牛散帳戶,封停了。
  • 鄭重看股:「黑周五」後有一個信號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這周的收尾應該是相當有殺傷力的,兩市上漲個股只有776隻,下跌的多達3345隻,跌停與漲停數則分別為33隻、32隻。下周市場向上或向下,很大程度上看是不是有真正的利好。這點,監管層應該比市場更清楚。今天盤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了IPO部分暫緩的消息,表示並沒有刻意收緊,僅是交易所節奏的調整。在水皮先生看來,這多多少少回應了IPO近期節奏可能會出現的微妙變化。他今天的股評用了很有意思的七個字:此地無銀三百兩!
  • 留不住冠軍、《好聲音》老化嚴重 燦星拿什麼衝刺上市?
    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  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  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 鄭重看股:收到監管函的大豪科技接下來怎麼走?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這個周末,持有大豪科技(603025.SH)股票的同學,對於繼續持有還是賣出異常糾結。自12月8日復牌後,大豪科技已經錄得10連板。截止12月18日收盤,股價報20.49元/股,市值達到了189.76億元。暴漲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是因為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飲下「紅星二鍋頭」。當然,假若重組成功,大豪科技的股價大概率是繼續一飛沖天。問題是,在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後,是否存在內幕交易,重組能否成功,現在看都是個未知數。
  • 鄭重看股:從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合併傳言看國內券商的差距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自從10天前市場傳出中信建投證券與中信證券合併的消息後,儘管涉事兩方均已闢謠,不過包括兩家公司內部員工都認為「合併是十有八九的事情」。還在昨天,與一位律所的律師朋友聊起這件事時,他還認定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