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難尋上市好聲音:燦星文化營收利潤雙降 法律訴訟纏身恐被拒門外

2020-12-27 和訊科技


  一紙招股書,卸下了燦星文化的所有「胭脂」。

  儘管曾經憑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綜藝被外界認知,但營收結構單一以及業績連年下滑等問題,勢必讓燦星文化衝刺IPO的路多一分荊棘。

  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此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0%,共募集資金1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對於燦星文化此次衝刺創業板,外界質疑聲音不斷,無論是直指財務數據不及格還是公司駛入下坡路,這背後都代表著燦星文化早已經錯過了「高光時刻」,畢竟數據不會說謊。

  燦星文化走下「神壇」

  資本市場始終是燦星文化董事長田明的一大期待。2012年,《中國好聲音》在國內爆紅,據媒體報導,《中國好聲音》前兩季廣告費收入共計14億,身為製片方的燦星文化也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巔峰」。

  兩年後,田明試圖將燦星文化送入資本市場,同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不過,受制於星空集團股權架構調整,燦星文化的上市計劃踩了「急剎車」。

  2017年底,燦星文化開始了Pre-IPO輪融資,在此次融資後,其估值超過200億。2018年初,燦星文化開始衝刺A股,但直到年底燦星文化才正式遞交招股書,這一年,燦星文化已經不復往昔,田明依舊沒有等到上市的好聲音。

  燦星文化最新招股書顯示,2018年,燦星文化營收為16.53億元,同比下降19.71%。關於營收下滑,燦星文化解釋稱,2018 年,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節目調整,聚焦頭部綜藝,拓展網綜市場,精簡節目導致節目播出數量較往年下降,規模受到一定影響。

  直到今年5月,燦星文化再次更新招股書,開始了新一輪的衝刺。只不過,這一次燦星文化能否如願,目前還不得而知。

  營收利潤雙降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燦星文化營收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以及17.33億元,同比增長為-23.93%、-19.71%、4.87%。雖2019年有所上漲,但對比此前數據來看,仍微不足道。

  同期,燦星文化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90億元、4.10億元以及3.00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1.14%、5.18%以及-26.84%,而淨利潤的下滑,無疑讓燦星文化進入了比較尷尬的境地。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17——2019年,燦星文化的應收帳款分別為8.10億元、9.91億元、11.99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9.33%、59.98%、69.18%,上升明顯。營收下降的同時,應收帳款波浪式遞增對燦星文化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燦星文化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應收帳款主要為應收電視臺的節目分成款及視頻網站的節目授權費以及節目款。報告期末應收帳款餘額持續增長,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帳齡主要集中在 1 年以內。

  缺少新的增長點

  據了解,燦星文化除了《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系列,還製作了《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新舞林大會》等音樂、舞蹈類綜藝節目,報告期內,燦星文化共製作完成了二十餘部綜藝節目。


  不過,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節目仍為公司營收主要支柱,佔比分別為32.33%、32.96%、 26.67%。毛利分別為2.20億元、2.64億元以及1.72億元,佔比分別為28.99%、35.27%以及26.99%。

  對此,燦星文化招股書中表示,根據上述收入佔比,《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系列節目對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較大。雖然公司還有《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等優秀的系列節目,並陸續開發了《這!就是街舞》、《即刻電音》、《這!就是原創》、《一起樂隊吧》等新的大體量綜藝節目,但《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系列節目在目前公司收入中的佔比仍較高,如果未來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外部環境出現變化導致該系列節目無法正常製作和播出,而公司又沒有製作出可以替代其收入水平的新節目,可能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下降。

  一般來說,綜藝節目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周期的長短取決於節目自身聲量。從營收來看,下滑的背後或許側面反映出《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系列節目的熱度降溫。

  資金、人才、平臺三大「致命要素」

  燦星文化招股書中提到,資金實力是決定文化傳媒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部分國內視頻製作機構已經實現了上市融資,與之相比,發行人資金實力不強,儘管燦星文化憑藉豐富的運營經驗和製作能力在行業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地位,但有限的資金實力仍使燦星文化在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地位。

  據統計,2017——2019年,燦星文化公司的資產總額分別為36.96億元、38.94億元、44.87億元,公司淨資產分別為23.32億元、31.42億元及37.14億元。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波動較大。

  除了資本儲備不足外,2017——2019年,燦星文化的員工人數分別為611人、550人、490人,其中公司主動裁減的人數分別為19人、19人、28人,員工離職率分別為26.65%、26.96%、25.30%。目前,員工人數的下滑是業務的萎靡還是另謀高就還有待觀察,但對比之下,兩年員工出走六分之一,值得燦星文化思考。

  除此之外,燦星文化為節目製片方,缺少捆綁視頻平臺,儘管阿里、騰訊都曾經在資本市場上與燦星文化有過接觸,但最終無論是優酷還是騰訊視頻,都與之沒有更多的合作交集。

  燦星文化認為,公司每一檔節目都需要與播放平臺進行談判,在戰略部署、檔期安排、宣發協同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妥協,節目運營的效率難以做到極致。特別是對於一些新的原創節目,由於缺乏前期基礎,公司較難說服播放平臺拿出優質的時段或位置進行嘗試,導致很多優質的原創節目難以面世或者渠道不理想,進而影響到公司的創新熱情和創新能力。

  法律訴訟的重重關卡

  2019 年 12 月 11 日,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向夢響強音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夢響強音 2019 年 10 月 7 日在 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的「2019 中國好聲音巔峰之夜」演出變更演出節目未重新報批的行為作出罰款人民幣五萬元的行政處罰。

  燦星文化在招股書中稱,上述演出違規行為違法行為輕微、罰款數額較小,相關處罰依據未認定該行為屬於情節嚴重,不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除上述行政處罰外,報告期內發行人生產經營合法合規,不存在其他行政處罰。

  事實上,行政處罰會對燦星文化IPO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除此之外,法律訴訟也是燦星文化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擊。


  天眼查數據顯示,燦星文化涉及的法律訴訟共計21393條,其中侵害作品放映權糾紛12568條,著作權糾紛6121條。

  對於燦星文化來說,IPO之前,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商業模式,各種問題均浮出水面,在這樣的情況下,燦星文化的故事如何續寫,田明又如何創業板圓夢,和訊科技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王榮智 )

相關焦點

  • 鄭重看股:燦星文化再闖A股還有兩個攔路虎
    之所以提到《中國好聲音》,是因為這個節目的製作運營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11月初又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差不多兩個月前(9月15日),燦星文化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緣由是「因發行人燦星文化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
  • 《好聲音》創收腰斬 燦星二度闖關IPO
    4位導師、4張旋轉椅,一個有關夢想的提問,組成了不少觀眾對《中國好聲音》的經典回憶。其背後製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的IPO之路也備受資本市場矚目。7月10日,燦星副總裁陳滌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國好聲音》第九季將於今年8月播出,導師陣容目前尚未公布。
  • 留不住冠軍、《好聲音》老化嚴重 燦星拿什麼衝刺上市?
    不得不說,這和2019《好聲音》冠軍邢晗銘的待遇千差萬別。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  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  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浙江力諾壞帳風險激增成「訴訟專業戶」 營收淨利雙降上市業績陷迷途
    公司趕上了地方政府鼓勵企業上市的春風,2017 年 7 月 21 日瑞安市人民政府印發《瑞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鼓勵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補充意見》,提出建立政府與企業風險共擔機制。市政府設立總規模2 億元的上市風險共擔基金,對列入重點輔導推進的擬上市企業在上市過程中增加的費用,根據企業股改時確定的股份總額分檔給予墊付。
  • 愛科科技IPO:營收淨利潤雙降 研發投入少 科技公司「名不副實」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愛科科技的研發投入僅為銷售費用的一半,且該公司的主要成本來自人力成本,這與該公司將自己定位為科技公司有點兒不符。另外,近年來,愛科科技的營收和淨利潤出現了雙降,與此同時,該公司的負債率居高不下,且應收帳款佔比也在逐年升高。
  • 燦星製作攜手TAXX打造上海新文化娛樂跨界地標VOICE CENTRE
    就是街舞3》到《2020中國好聲音》再到近期引發無數關注與討論的《追光吧哥哥》,2020年,燦星製作用一檔又一檔兼具觀賞性和話題性的綜藝節目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娛樂饕餮盛宴。臨近年末,燦星文化又宣布重磅消息——聯合國內頂級娛樂場館品牌TAXX打造全新文化娛樂集一體的跨界藝術地標——VOICE CENTRE。在12月24日晚舉行的揭幕儀式上,8位來自《這!就是街舞3》的人氣舞者獻上了難得一見的合體表演。
  • 訴訟纏身營收跌七成 眾泰汽車董事稱不保證財報數據真實性
    本文轉自【新浪汽車】;據眾泰汽車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7.70億元,同比下跌76.6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10.34億元,同比下跌256.08%。值得關注的是,眾泰汽車董事婁國海針對這份半年財報發布異議聲明稱,無法保證財務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 石川密封重啟IPO:法律訴訟纏身 管理層持股高於實際控制人?
    2019年業績下滑 營收和淨利雙降報告期內,2017年-2019年,石川密封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4.19億元、3.99億元;實現淨利潤7332.58萬元、9026.19萬元、7813.13萬元。可以看出,在2019年石川密封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均有所下降,特別是淨利潤同比下降了13.44%,此外,2019年淨利潤收窄到2017年的盈利水平。需要指出的是,石川密封2019年的業績下滑與其主要產品收入下滑有關。
  • 起底訴訟案纏身的東宏股份:首季營收淨利雙下降,銷售費用卻不降反...
    起底訴訟案纏身的東宏股份:首季營收淨利雙下降,銷售費用卻不降反增;員工索取200萬銷售提成卻被以敲詐勒索罪送進監獄  營收淨利雙下降 銷售費用卻不降反增  2019年報顯示,東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8.39億元,同比增長12.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1億元,同比增長30.36%;扣非淨利為1.82億元,同比增長46.86%。
  • 【揭密】張碧晨為什麼能得好聲音冠軍
    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星空華文傳媒旗下的子公司,引進中國好聲音節目版權,負責節目製作,浙視負責播出,採取制播分離模式,與浙江衛視廣告分成。燦星文化的股權結構不清晰,田明控股的可能性很大。  燦星經紀公司是燦星文化名下的子公司,負責選手籤約和商業演出等。燦星經紀由田明、那辛、那英參股成立。
  • 公牛集團前三季度營收利潤雙降,股價卻屢創新高市值逼近1300億
    10月28日,公牛集團剛剛發布了三季報,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71.47億元,同比下降5.10%;淨利潤約15.99億元,同比下降8.77%,營收與淨利潤出現了雙降。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公牛電器的營收僅為13.8億,大幅下跌了37.96%,淨利潤僅為1.7億,大幅下跌了57.68%,到了第二季度跌幅為24%。公牛集團於2020年2月份上市,從發行價的59.45元一路漲到190.19元才見頂,也成為當時為數不多市值上千億的次新股。
  • 鷹眼預警:龍星化工業績雙降 政府補助佔淨利潤七成
    來源:鷹眼預警營收淨利雙降 存貨跌價侵蝕利潤龍星化工是專業從事高品質橡膠用炭黑生產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炭黑、白炭黑及煤焦油製品的生產和銷售。鷹眼預警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億元、30.9億元、28.1億元,營收波動較大;淨利潤分別為0.5億元、1.3億元、0.2億元,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跌至不及2017年的水平,盈利能力明顯下滑。
  • 業績下滑應收為1.7倍營收 訴訟與處罰「纏身」的正和生態闖關IPO
    此次,正和生態擬於上交所主板上市,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4071.11萬股,不低於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公司擬募集資金14.52億元,分別用於戰略諮詢及管理提升項目、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研發能力提升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補充工程項目運營資金。正和生態上市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嘉楠科技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計劃「持有虛擬貨幣」或存風險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嘉楠科技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計劃「持有虛擬貨幣」或存風險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 (記者 楊暢)近日,嘉楠科技公布了三季報。關於「當前AI業務貢獻貴司業務營收的比例為何?有無具體實現盈利的經營模式和戰略規劃?AI業務擴展後,未來營收佔比是否會發生大幅度變化?」等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對嘉楠科技做了補充採訪。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在AI方面,商業化正快速增長,與其他公司合作產品將於2021年上市。
  • "好聲音"不夠還要"好歌曲" 導師不大腕但一定專業
    奪取了無數人眼球的《中國好聲音》即將迎來第二季。昨天,"好聲音"團隊在澳門宣布"好聲音網絡社區"正式啟動。燦星製作執行長田明其間表示,第二季"好聲音"將會有更多震撼人心的選手出現。而且在"好聲音"之後,還將製作一檔名為《中國好歌曲》的節目。
  • 泛華金控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淨利潤0.46億縮水7成
    近日,國內首家納斯達克上市的保險中介機構泛華金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泛華金控」),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泛華金控營收、淨利雙降,實現淨營收7.23億元,同比縮減26%;歸屬股東淨利潤0.46億元,同比下降69%。中金公司預計,泛華金控二季度壽險保單銷售回升將低於預期。
  • 營收淨利同比雙降,拋掉遊戲業務的元力股份今年會如何?
    官網顯示,元力股份成立於1999年,於2011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主要從事活性炭、白炭黑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開展環境工程業務的集團化公司。截至2019年年底,元力股份的資產總額約為13.17億元,比2018年年末下滑17.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約為6.85億元,比2018年年末增長6.42%。
  • 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單...
    具體來看,警示函披露精倫電子存在三大問題:1、公司將2018年應計提的職工薪酬費用實際計提至2019年,導致2018年相關費用少計322.84萬元;將2018年應分攤的代維費實際記入2019年,導致2018年少計費用28.74萬元;將2018年應承擔的15.41萬元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實際計入至2019年,導致2018年少計相關費用,以上合計影響2018年營業利潤
  • 曾捧紅楊冪、李易峰 如今卻官司纏身 歡瑞世紀子公司與新文化對簿...
    現新文化又將歡瑞世紀追加為該案共同被告。本案尚處於一審階段,並未判決及執行。  在歡瑞世紀8月25日發布的《關於訴訟事項的公告》中顯示,歡瑞影視認為《封神之天啟》未能順利播出的原因是該作品劇本所致,而劇本由新文化提供,故所造成損失應由新文化承擔。除了2772萬元的款項應返還至歡瑞影視外,新文化還應向歡瑞影視賠償1.15億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