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招股書,卸下了燦星文化的所有「胭脂」。
儘管曾經憑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綜藝被外界認知,但營收結構單一以及業績連年下滑等問題,勢必讓燦星文化衝刺IPO的路多一分荊棘。
公開資料顯示,燦星文化此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0%,共募集資金1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對於燦星文化此次衝刺創業板,外界質疑聲音不斷,無論是直指財務數據不及格還是公司駛入下坡路,這背後都代表著燦星文化早已經錯過了「高光時刻」,畢竟數據不會說謊。
燦星文化走下「神壇」
資本市場始終是燦星文化董事長田明的一大期待。2012年,《中國好聲音》在國內爆紅,據媒體報導,《中國好聲音》前兩季廣告費收入共計14億,身為製片方的燦星文化也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巔峰」。
兩年後,田明試圖將燦星文化送入資本市場,同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不過,受制於星空集團股權架構調整,燦星文化的上市計劃踩了「急剎車」。
2017年底,燦星文化開始了Pre-IPO輪融資,在此次融資後,其估值超過200億。2018年初,燦星文化開始衝刺A股,但直到年底燦星文化才正式遞交招股書,這一年,燦星文化已經不復往昔,田明依舊沒有等到上市的好聲音。
燦星文化最新招股書顯示,2018年,燦星文化營收為16.53億元,同比下降19.71%。關於營收下滑,燦星文化解釋稱,2018 年,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節目調整,聚焦頭部綜藝,拓展網綜市場,精簡節目導致節目播出數量較往年下降,規模受到一定影響。
直到今年5月,燦星文化再次更新招股書,開始了新一輪的衝刺。只不過,這一次燦星文化能否如願,目前還不得而知。
營收利潤雙降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燦星文化營收分別為20.58億元、16.53億元以及17.33億元,同比增長為-23.93%、-19.71%、4.87%。雖2019年有所上漲,但對比此前數據來看,仍微不足道。
同期,燦星文化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90億元、4.10億元以及3.00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1.14%、5.18%以及-26.84%,而淨利潤的下滑,無疑讓燦星文化進入了比較尷尬的境地。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17——2019年,燦星文化的應收帳款分別為8.10億元、9.91億元、11.99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9.33%、59.98%、69.18%,上升明顯。營收下降的同時,應收帳款波浪式遞增對燦星文化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燦星文化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應收帳款主要為應收電視臺的節目分成款及視頻網站的節目授權費以及節目款。報告期末應收帳款餘額持續增長,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帳齡主要集中在 1 年以內。
缺少新的增長點
據了解,燦星文化除了《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系列,還製作了《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新舞林大會》等音樂、舞蹈類綜藝節目,報告期內,燦星文化共製作完成了二十餘部綜藝節目。
不過,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節目仍為公司營收主要支柱,佔比分別為32.33%、32.96%、 26.67%。毛利分別為2.20億元、2.64億元以及1.72億元,佔比分別為28.99%、35.27%以及26.99%。
對此,燦星文化招股書中表示,根據上述收入佔比,《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系列節目對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較大。雖然公司還有《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等優秀的系列節目,並陸續開發了《這!就是街舞》、《即刻電音》、《這!就是原創》、《一起樂隊吧》等新的大體量綜藝節目,但《中國新歌聲》、《中國好聲音》系列節目在目前公司收入中的佔比仍較高,如果未來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外部環境出現變化導致該系列節目無法正常製作和播出,而公司又沒有製作出可以替代其收入水平的新節目,可能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下降。
一般來說,綜藝節目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周期的長短取決於節目自身聲量。從營收來看,下滑的背後或許側面反映出《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系列節目的熱度降溫。
資金、人才、平臺三大「致命要素」
燦星文化招股書中提到,資金實力是決定文化傳媒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部分國內視頻製作機構已經實現了上市融資,與之相比,發行人資金實力不強,儘管燦星文化憑藉豐富的運營經驗和製作能力在行業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地位,但有限的資金實力仍使燦星文化在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地位。
據統計,2017——2019年,燦星文化公司的資產總額分別為36.96億元、38.94億元、44.87億元,公司淨資產分別為23.32億元、31.42億元及37.14億元。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波動較大。
除了資本儲備不足外,2017——2019年,燦星文化的員工人數分別為611人、550人、490人,其中公司主動裁減的人數分別為19人、19人、28人,員工離職率分別為26.65%、26.96%、25.30%。目前,員工人數的下滑是業務的萎靡還是另謀高就還有待觀察,但對比之下,兩年員工出走六分之一,值得燦星文化思考。
除此之外,燦星文化為節目製片方,缺少捆綁視頻平臺,儘管阿里、騰訊都曾經在資本市場上與燦星文化有過接觸,但最終無論是優酷還是騰訊視頻,都與之沒有更多的合作交集。
燦星文化認為,公司每一檔節目都需要與播放平臺進行談判,在戰略部署、檔期安排、宣發協同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妥協,節目運營的效率難以做到極致。特別是對於一些新的原創節目,由於缺乏前期基礎,公司較難說服播放平臺拿出優質的時段或位置進行嘗試,導致很多優質的原創節目難以面世或者渠道不理想,進而影響到公司的創新熱情和創新能力。
法律訴訟的重重關卡
2019 年 12 月 11 日,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向夢響強音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夢響強音 2019 年 10 月 7 日在 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的「2019 中國好聲音巔峰之夜」演出變更演出節目未重新報批的行為作出罰款人民幣五萬元的行政處罰。
燦星文化在招股書中稱,上述演出違規行為違法行為輕微、罰款數額較小,相關處罰依據未認定該行為屬於情節嚴重,不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除上述行政處罰外,報告期內發行人生產經營合法合規,不存在其他行政處罰。
事實上,行政處罰會對燦星文化IPO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除此之外,法律訴訟也是燦星文化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擊。
天眼查數據顯示,燦星文化涉及的法律訴訟共計21393條,其中侵害作品放映權糾紛12568條,著作權糾紛6121條。
對於燦星文化來說,IPO之前,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商業模式,各種問題均浮出水面,在這樣的情況下,燦星文化的故事如何續寫,田明又如何創業板圓夢,和訊科技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王榮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