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語中保留了很多我們中國的漢字,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日文中的平假名也跟漢字有關,那就是平假名的寫法都是借用的中國書法中的草書符號,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門」字就是其中一個,你知道它的一種草書寫法跟哪個平假名相似嗎?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閏餘成歲」四個字,先來看智永的寫法:(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
首先看這個「閏」字:
寫法點撥:
①"門(門)"字以及門字框的草書都可以寫成"つ"(相信明眼人已經看出來了,這就是日文平假名之一),而且這種寫法跟"冖"的草書寫法非常相似(如下面的"軍"字),但 "門"字的草書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即"連寫兩點加一撇",如王羲之和孫過庭的"門"字,而且這兩種寫法通用,比如智永的"闕"字和傅山的"闕"字就分別採用了上述兩種寫法:





②「閏(閏)」字裡面本來是個「王」字,但智永這裡寫成了「玉」,這是因為「閏(閏)」字有一個異體寫法「閠」,當然寫成「王」也是沒有問題的,如趙孟草書「閏」:


下面看「餘(餘)」字:
寫法點撥:
①在草書中「食(飠)」旁經常簡化成「人+點+豎提」的連寫(如懷素草書「餘」),如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簡化就把中間的點也省略,這樣就是「人+豎提」的連寫,如這裡智永的「餘」以及孫過庭的寫法:



②「餘」右側的「餘」字,在草書中省略其中的一短橫,並改變楷書筆順,寫法為:先寫上面的「人」(注意兩筆都要短),然後寫豎鉤,最後連寫「短橫+撇+反捺」(有時還會向左下回鋒收筆),由於筆畫縮短,最後的連寫看起來非常像兩個短橫,但我們應該清楚它的來源,比如下面兩個「餘」字,均出自孫過庭之手,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接下來看「成」字:
寫法點撥:
前面我們在講「來」字的時候就提到過這個「成」字(參見《學會草書「來」字,這些字就太容易了!》),它的寫法跟「來」很相似,只不過「成」字草書第一筆是「撇+橫」的連寫,而「來」字第一筆只有橫。有的書法家寫「成」字還會在最後加一個點,如懷素:


最後來看「歲(歲、嵗)」字:
寫法點撥:
①「歲」的繁體寫法本來應該是「歲」,即上面是「止」字頭,而帶「山」字頭的「嵗」作為一種較常用的異體寫法保留下來;我們知道,「止」字的草書寫法應該是「豎彎鉤+兩點」:


可以看到,它跟「山」字是很像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山字頭的「嵗」跟止字頭的「歲」能成為異體字了。
當然,「止」字的草書寫法也可以將兩點連成一橫,或者直接省略一點:


②再整體來看這個「歲」字的草書,上面的止字頭又進行了簡化處理,即把豎彎鉤簡化為一橫,上面的一點向下穿過橫與下面部分連寫,這實際上就是「艹」頭的一種寫法(稍後再細說);而下面的部分由於跟「成」字結構很相近,所以直接借用了「成」的草書寫法。


③以前我們學過草字頭「艹」的一種草書寫法(參見《帶你從零學草書|草書千字文「002」——宇宙洪荒》),這裡再介紹一種寫法:先寫一橫,在橫上方起筆寫一豎(或者寫個數字「7」)通下來連寫下面的部分,如:


「艹」頭的這種寫法是不是跟上面的「歲」字草書很像呢?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另外,「草書千字文」系列文章每篇均附有配套講解視頻,請關注我的百家號"仡夫愛寫字",進我的主頁在視頻版塊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