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四十歲,生活才剛剛開始

2020-12-10 丁目文娛閣

生活中似乎有個規律,年輕人一定會羨慕學生,中老年人一定會羨慕年輕人。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似乎就是活力和快樂的代名詞。然而在1980年上映的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卻顛覆了人們對年齡的刻板認識。

年齡一直不是生活的障礙,內心的不成熟才是。

1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得1980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女演員薇拉·阿蓮拖娃也因為這部電影獲得布魯塞爾第八屆國際電影節女主角獎,並於次年獲得前蘇聯國家獎金。男主角阿勒克塞·巴塔洛夫則是前蘇聯人民藝術家、列寧勳章獲得者,也是上個世紀最著名的前蘇聯男星之一。

然而這兩位備受矚目的明星,上演了一部經典現在看來劇情俗套的電影,但在當時來說,卻是轟動一時。

電影講述三個在莫斯科打工的不同性格的女孩,在愛情上各自成長的故事。

主角是17歲的女工卡茜婭,她一邊工作一邊自學考試,一次偶然的機會可以住到身為教授的親戚家,幫忙看家幾天。和她一同去的還有舍友柳德米拉,柳德米拉是個思想開放的女孩子,她慫恿卡茜婭和她一起在教授家裡開一場派對,邀請到現在莫斯科一些有名的男士來參加,她們兩個再假裝教授的女兒,借這個機會來搞定一個男人。

正是這個冒險的舉動,讓卡茜婭認識了電視臺工作的攝影師魯季爾卡,他們兩個一見鍾情,而魯季爾卡一家也以為卡茜婭是個有錢教授的女兒,他們二人的感情發展的很快。

後來魯季爾卡得知真相,狠心地拋棄當時已經懷孕的卡茜婭。

卡茜婭傷心欲絕,然而「莫斯科並不相信眼淚」,卡茜婭振作起來,靠一個人成為了工廠的廠長,並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那時的卡茜婭也不過才四十歲,正如那個派對上的成功人士所說:「四十歲,生活才剛剛開始。」

2.

故事發生在1958年的蘇聯,莫斯科市。卡茜婭17歲。

在這一年,蘇聯成功進行了戰術核飛彈發射試驗,向全世界宣告了蘇聯的軍事實力。

除此以外,這一時期的蘇聯,一大批經典建築拔地而起,包括紀念公園、告別廳,科技人才得到尊重,航天領域發展迅速,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在這時被送上天。

卡茜婭是化工廠裡的一名女工,在面對此派欣欣向榮的社會景象,人們就會在情感世界投入更多。

在影片中,卡茜婭和柳德米拉邀請的人士都是一些工程師、院士、運動員等對國家有著傑出貢獻的優秀青年,看得出來,當時的莫斯科人才濟濟,所有的智慧都集中在莫斯科這個大城市裡。

充滿誘惑和挑戰的莫斯科,一如現在很多國內特大城市一樣,不相信眼淚,只相信努力,由此,一個又一個卡茜婭在各個城市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3.

當然,這部1980年的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並不是完全依靠劇情,在畫面、音樂,甚至人物對話上都很出彩。

畫面:從電影的開頭,就是對莫斯科市的俯拍,排布緊密的樓房有序地羅列在這個城市,橋梁、汽車、油輪都在這座城市按部就班地運行著,從白天到黑夜,晚上的城市燈光點點,是對前蘇聯全盛時期最真實的寫照。

後來柳德米拉前往列寧圖書館科學廳,為了在那裡碰到有錢人,這一段對列寧圖書館科學廳的自習位進行特寫,既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也有年輕人,在專注地捧著書,安靜的圖書館,配上俄式音樂,當真稱得上「美妙」。

影片中還有大量對其他生活場景畫面展示,卡茜婭在工廠上班,四周都是重型機器,轟隆隆的聲音,加上演員放大音量的對話,都讓人感覺到真實。柳德米拉在麵包廠工作,整理著一個個列巴麵包,穿著白色的衣服,仿佛也把人拉回了上世紀的工作場景中。

在「渣男」魯季爾卡得知卡茜婭並不是教授女兒之後,並不理會卡茜婭懷了孕,只是一味的為自己開脫,最後把卡茜婭留在果戈裡街長椅上的鏡頭,恰恰和多年後,卡茜婭成為工廠廠長,魯季爾卡請求和她複合,但卡茜婭果斷的拒絕了他,他一個人坐在果戈裡街的長椅上的鏡頭形成了一個對比。

在這個全盛時期的蘇聯,畫面都是明亮而又高飽和度,勞動人民們再用雙手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時代。

音樂:可想而知,這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前蘇聯作品,音樂都是帶著濃濃的俄式風格,主題曲《亞歷山德拉》。

一切不會頃刻出現,莫斯科不是一日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言語,只相信愛情綠葉蓋上一層白雪,令人著迷她給行人溫暖,正如大地溫暖小樹

這一歌曲緊緊圍繞著電影主題,慢悠悠的曲調中,是對生活的希望和積極。

當三位女孩一起去科裡亞家時,當鏡頭停留在科裡亞和他父親身上時,背景音樂響起了《來吸口煙吧》,仿佛在刻意為這對父子營造「男人的時間」。

女主卡茜婭和渣男魯季爾卡房間裡約會的時候,就用了經典浪漫曲《Besame mucho》,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而正是這種浪漫,將卡茜婭推向了短暫的絕望深淵。

最後卡茜婭還是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戈莎,當戈莎帶著卡茜婭和女兒亞歷山德拉一起去野外燒烤的時候,背景音樂響起了《聖誕樹下的低語》,襯以輕快的音樂,卡茜婭和戈莎互相交換這眼神,已經充滿了柔情和愛意,坐在計程車上的時候,在背景音樂中,戈莎偷偷看著卡茜婭的側臉,甜蜜而又幸福的模樣。

臺詞:僅從觀念上來說的話,女主角卡茜婭的朋友柳德米拉是一個物質女孩,總是妄想在莫斯科找到一位有錢人,這樣就可以安穩地度過下半生。她看不起老實的科裡亞,對一心只愛科裡亞的託西亞說:「你到莫斯科來找這樣的人不值得,這樣的人在農村,你也能給自己找一個。」

不過最終證明,物質的柳德米拉並沒有得到幸福,因為她的物質欲太強,最終只能孤身一人,反而是託西亞,成了三個女孩中最幸福的一個。

在魯季爾卡得知卡茜婭懷孕之後,只是指責女主,並且表示

「我去哪裡找醫生?不如去廠醫務室吧,他們應該對員工的健康負責。電視臺要開播了,我先走了。」

然而當魯季爾卡後來得知卡茜婭成為了一個有錢的廠長之後,再次把卡茜婭找出來,就在他曾經拋棄了卡茜婭的果戈裡街,為自己開脫:「我這些年也過得不幸福,上帝對我的這些懲罰應該夠了吧。」這也正是當代「渣男」的標準藉口之一。

最後,女主與真愛戈莎相遇,戈莎猜測她沒有結婚,並說:「沒有結婚的女人,她們的目光是評價性的,只有民警、領導人和未婚女人才擁有這種目光,你就是。」一下子挑起了女主對他的興趣,推動了劇情往後的發展。

整部電影其實在價值觀上,也絲毫不差於現代,當時的莫斯科正如如今的北京上海,北京也並不相信眼淚,三姐妹式的愛情每天都會在這些城市上演,有人開心有人流淚,大城市相信的唯有奮鬥和努力。

閱讀推薦:

《奪魂索》:從「完美」謀殺案中審視人性

人生果實:高齡夫婦的幸福秘訣

相關焦點

  •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讀懂愛情、友情、原生家庭對於人生的意義
    「不能把一切都安排好,莫斯科不會立刻都建設好,莫斯科不相信一般的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雪花飄落,樹葉飛舞,行人能得到溫暖,樹木能得到土壤.」—《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片尾曲《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由弗拉基米爾·緬紹夫執導,於1980年上映。
  •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俄羅斯莫斯科河
    許多年前twins組合以一首大名鼎鼎的《莫斯科沒有眼淚》聞名大江南北,從此我就做上了想去莫斯科的願望。此番前來莫斯科,馬上就看到了這條橫穿俄羅斯的長河,莫斯科河。莫斯科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養育了俄羅斯市,它的地位相當於大名鼎鼎的伏爾加河和藍色的多瑙河,俄羅斯的人民為此深深感激它,並且還流傳了許多優美的傳說。由於莫斯科的氣溫太低,白天下起了大風雪,所以白天就不打算乘坐遊船觀賞莫斯科河了,只能在岸上觀賞莫斯科河的景色了。
  • 蘇聯經典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當一個女人的生活遇到挫折
    影片講述懷揣夢想來到大城市打拼的十七歲的姑娘卡捷琳娜因天真幼稚和充滿幻想而冒充教授的女兒,並愛上了電視臺攝影師魯道夫,後來因身份被揭穿而遭拋棄,一個人艱難地將女兒養大並發憤讀書,終於在十六年後成為莫斯科一家大廠的廠長,並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幸福。
  • 經典歌曲-莫斯科沒有眼淚(Twins)
    《莫斯科沒有眼淚》是Twins演唱的歌曲,由許常德作詞,伍樂城作曲,收錄在2005年發行的專輯《見習愛神》中。
  • 回憶世乒賽「失敗」歷程 丁寧:團體賽不相信眼淚
    在「不相信眼淚」的莫斯科,站在亞軍領獎臺上的丁寧和隊友們流下了不甘的淚水。但慶幸的是,兩年後的多特蒙德,同樣的決賽,同一個對手,丁寧和中國女乒用勝利書寫了和莫斯科故事不一樣的結局。如果用一首歌來形容丁寧的團體世乒賽,微信君會選擇《莫斯科沒有眼淚》,不是刻意強調那場失利,而是這首歌的另外一個版本名為《下一站天后》。
  • 最勵志的故事腳本,丁寧:團體賽不相信眼淚
    在「不相信眼淚」的莫斯科,站在亞軍領獎臺上的丁寧和隊友們流下了不甘的淚水。但慶幸的是,兩年後的多特蒙德,同樣的決賽,同一個對手,丁寧和中國女乒用勝利書寫了和莫斯科故事不一樣的結局。如果用一首歌來形容丁寧的團體世乒賽,微信君會選擇《莫斯科沒有眼淚》,不是刻意強調那場失利,而是這首歌的另外一個版本名為《下一站天后》。
  • 三十歲後,你的眼淚一文不值
    不哭也得被拍兩下屁蛋……孩子哭了一家人笑了,從此經歷苦辣酸甜、嬉笑怒罵,就是一生。活到三十歲後忽然發現,你的眼淚一文不值,沒有人會因為你哭鼻子而心疼你,眼淚不值錢,不愛你的人,你再哭泣她越想快點走。婚姻不相信眼淚青春之時,眼淚還是有點價值的,愛上一個人,吵吵鬧鬧,她哭了,你立刻就心疼了。
  • 寫給30歲的自己: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做了六年家庭主婦的,我沒有自己的職業,比起20幾歲的小姑娘,我也沒有了美貌……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前途都是一片渺茫的,然而我相信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收到這份私信的時候,我感觸頗深。暮然回首過去的種種,才發現原來我們對三十而立太過於敏感了。30歲,多麼好的年華!人生不就是才剛剛開始嗎?
  • 一百貝493丨四十歲,你還有沒有從零開始的勇氣?——讀《四十才是...
    但是在看了《四十才是青春》這本書後,我知道了自己的淺薄和無知。蔣老師不是神,他只是一個平凡普通的創業者,他是一個有自己的想法,就能克服一切困難,敢想敢幹,並且創業成功的奮鬥者,是這個社會上萬千個追夢人之一。只是他在夢想成真之後,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待人真誠謙和,沒有商人的勢利和顯擺,這種成功人士現實生活太少,有"物以稀之貴"之感。
  • 讀書|五十歲,第二人生才剛剛開始啊
    請看:《五十歲,我辭職了》封面上這位燙著爆炸頭、騎自行車的中年女士,她叫稻垣惠美子,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新聞社工作,擁有穩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豐厚退休金,但她在四十歲時突然萌生並執行了「五十歲時辭職」的想法……請注意!
  • 索契不相信眼淚 戰鬥民族最年輕球隊誕生無人喝彩
    都說,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相信,看了周五強勢硬啟的俄超比賽,不僅會感覺索契也不相信眼淚,甚至,仔細觀察賽後各方的反應,更會覺得其實整個戰鬥的民族就不相信眼淚:賣慘是在俄羅斯得不到同情的,因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首要責任。於是,即使是一場遊戲性質的足球比賽,即使是面對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戰鬥民族的成名球星們也會痛下殺手,取得自己應取得的大比分勝利!
  • 人物|莫斯科不相信梅娃的眼淚 既生瑜何生亮
    梅德韋傑娃1999年出生於莫斯科,在三歲的時候,梅德韋傑娃在媽媽的引領下接受了花滑的訓練。媽媽也曾是一位花樣滑冰選手,但最早練花樣滑冰並不是為了繼承媽媽的事業,而是矯正身材。而且她一直將花樣滑冰傳奇巨星普魯申科看成是自己的偶像,她曾表示,自己正是看了普魯申科的表演才下決心練習花樣滑冰。
  • 四十歲的女人終於明白了眼前的苟且,你現在知道還不晚
    也許在20、25歲的時候,你還不太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當你到了30、35歲,甚至40歲的時候就會發現,真的是一個坎一個難的接踵而來。所以活到了四十歲的女人,應該要有所醒悟,有些事真的不必強求、隨緣、隨心就好。活到了四十歲的女人,也一定要知道這些,如果以前你不知道,那現在知道也還不晚。
  • 12.17俄超:羅斯託夫vs莫斯科中央陸軍,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客隊莫斯科中央陸軍排在第三位,整體實力要比主隊高一些。而且我們在歐羅巴賽場經常看到莫斯科中央陸軍的身影!所以他們算是俄超的一支很有代表性的球隊!兩支球隊從名氣來比莫陸軍已經碾壓了對手,這其實對於客隊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實力和名氣都很大,但是近期球隊遭遇了各項賽事7輪不勝!球隊克羅埃西亞外援弗拉西奇發揮出色,目前貢獻8個進球和4個助攻!
  • 對於四十歲的女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歲月毫不留情地將你悄悄地變成了四十歲的樣子,此時的你,雖是工作上的骨幹或者身擔要職,但生活的重擔也在此時接踵而至了,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你照顧和呵護,此時的女人,需要裡裡外外,應對自如,在工作上能獨當一面,在家庭中也是扛得住重擔的人。四十歲的女人不再柔弱,心智成熟了,經驗老道了,經得起風雨,扛得住世事了。
  • 德國養老,65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來源:秦朔朋友圈德國養老,65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梁雲風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在上一篇寫日本的養老制度相關文章中,我提出,比照日本的鼓勵老年人進入就業市場,中國反而應該鼓勵老年人回歸家庭帶孩子,並將養老金向這部分老人予以一定傾斜,這樣年輕人才敢生願生
  • 「男人四十一枝花,我才34歲」,「我30歲時,也是這麼想的」!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01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男人四十一枝花。這句話最早出現在一部特別古老的電視劇當中,想必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那個時候大家只把這句話當成笑話一樣看待。畢竟在大家看來一個人到了40歲,不管怎麼樣都不年輕了,就算他狀態很好,但也絕對稱不上花。
  • 洛杉磯不相信眼淚,休斯敦不相信哈登
    所以,哈登不進化,休斯敦就只能在被湖人淘汰後尋求改變,首先,無疑會換教練換打法,隨之而來的自然而然就是對陣容的調整,哈登、威少也只能跟著變。更甚者,如果休賽季哈登、威少有被交易掉,我也不會太驚訝。但是看比賽的人都能發現,很多很多時候哈登外線持球,到10秒以內才開始進攻,對手果斷包夾,等哈登掙扎著把球傳出去的時候,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更何況傳球的質量還不高,隊友還得重新調整,或突或勉強出手都降低了效率。第三,哈登無法在困境中激發鬥志,更別說去激發隊友們的鬥志。第三場球還剩最後四分鐘不到的時候,火箭落後10分,但是哈登似乎已經在場上散步放棄比賽了。
  • 四十歲女人,不一樣的風韻年華
    生活是美好的。走過了朦朧的花苞少女情懷;走過了青春四射的朝氣蓬勃;走過了初為人妻為人母的花開時節。沒有了小女孩的衝動和魯莽,卻有著成熟和穩定,知道了適當的妥協比堅持更加的寬容。所以說,四十歲的女人才剛好是花開正濃。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心,大方得體,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