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經典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當一個女人的生活遇到挫折

2020-12-10 俄羅斯好物選

影片講述懷揣夢想來到大城市打拼的十七歲的姑娘卡捷琳娜因天真幼稚和充滿幻想而冒充教授的女兒,並愛上了電視臺攝影師魯道夫,後來因身份被揭穿而遭拋棄,一個人艱難地將女兒養大並發憤讀書,終於在十六年後成為莫斯科一家大廠的廠長,並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幸福。

人的一生,只可以被自己所掌握,我命由我不由天。

女主人公自強不息,堅毅頑強的奮鬥精神,值得人們的學習。

最後女主看著低頭吃飯的男主,溫柔而深情地說「我等了你好久啊」

你不在的時候,我堅強地過著每一天,獨自一人孤獨地和生活抗爭,你出現了,我才敢卸下一身鎧甲,像個尋常的婦人一般嗔怪:「我等了你好久,你才出現。」

該片曾獲1981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蘇聯文藝作品一直都很優秀,在當時最嚴格的審查制度下,依然能拍出讓冷戰敵人給予肯定的好片子,不愧蒙太奇起源地!

從這部電影的場景能看出六七十年代蘇聯發展水平:那時候人家就已經有地鐵、有大型超市了;城裡人在鄉下有木房子(稱之為「別墅」),周末去度假的;那時候的服飾放到現在也並不過時;地鐵站電梯上下人們都是靠右站給左邊有急事的人讓一條路(這放到現在,也比天朝「先進」啊)。

影片涉及了人們始終普遍關心的問題,如愛情、道德、幸福、人生價值等,整部劇的審美體現出蘇聯是一個藝術大國,藝術強國,人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塑造是和戲劇、詩歌等聯繫在一起的。絕大多數人對生活都是充滿希望的,即使沒有信心,也仍在努力,而不是渾渾噩噩。

想要觀看中文字幕完整版,請加WX-ID:俄羅斯好物選

相關焦點

  •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四十歲,生活才剛剛開始
    生活中似乎有個規律,年輕人一定會羨慕學生,中老年人一定會羨慕年輕人。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似乎就是活力和快樂的代名詞。然而在1980年上映的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卻顛覆了人們對年齡的刻板認識。年齡一直不是生活的障礙,內心的不成熟才是。
  •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讀懂愛情、友情、原生家庭對於人生的意義
    「不能把一切都安排好,莫斯科不會立刻都建設好,莫斯科不相信一般的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雪花飄落,樹葉飛舞,行人能得到溫暖,樹木能得到土壤.」—《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片尾曲《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由弗拉基米爾·緬紹夫執導,於1980年上映。
  • 經典歌曲-莫斯科沒有眼淚(Twins)
    《莫斯科沒有眼淚》是TWINS《下一站天后》的國語版。歌名靈感來源於前蘇聯的一部經典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單身的我 原本以為 可以一輩子不跟誰G:莫斯科沒有眼淚 我卻流淚 不住哭的讚美讓我付出不怕心碎 是你最好的美G:冬天的離別 在莫斯科的深夜一列列軍隊 在街上深嚴戒備這裡沒人察覺 誰又愛上了誰因為苦難不許人崩潰<C:感情上若習慣防備 寂寞就多一道牆圍愛情隱隱約約 提醒我這一回
  •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俄羅斯莫斯科河
    許多年前twins組合以一首大名鼎鼎的《莫斯科沒有眼淚》聞名大江南北,從此我就做上了想去莫斯科的願望。此番前來莫斯科,馬上就看到了這條橫穿俄羅斯的長河,莫斯科河。莫斯科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養育了俄羅斯市,它的地位相當於大名鼎鼎的伏爾加河和藍色的多瑙河,俄羅斯的人民為此深深感激它,並且還流傳了許多優美的傳說。由於莫斯科的氣溫太低,白天下起了大風雪,所以白天就不打算乘坐遊船觀賞莫斯科河了,只能在岸上觀賞莫斯科河的景色了。
  • 回憶世乒賽「失敗」歷程 丁寧:團體賽不相信眼淚
    在「不相信眼淚」的莫斯科,站在亞軍領獎臺上的丁寧和隊友們流下了不甘的淚水。但慶幸的是,兩年後的多特蒙德,同樣的決賽,同一個對手,丁寧和中國女乒用勝利書寫了和莫斯科故事不一樣的結局。如果用一首歌來形容丁寧的團體世乒賽,微信君會選擇《莫斯科沒有眼淚》,不是刻意強調那場失利,而是這首歌的另外一個版本名為《下一站天后》。
  • 最勵志的故事腳本,丁寧:團體賽不相信眼淚
    在「不相信眼淚」的莫斯科,站在亞軍領獎臺上的丁寧和隊友們流下了不甘的淚水。但慶幸的是,兩年後的多特蒙德,同樣的決賽,同一個對手,丁寧和中國女乒用勝利書寫了和莫斯科故事不一樣的結局。如果用一首歌來形容丁寧的團體世乒賽,微信君會選擇《莫斯科沒有眼淚》,不是刻意強調那場失利,而是這首歌的另外一個版本名為《下一站天后》。
  • 豆瓣高分前蘇聯電影:戰爭,永遠是孩子的事
    在前蘇聯導演安德列·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伊萬的童年》中,就試圖從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眼中,去看待戰爭。這部電影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2年出品,獲得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的金獅獎。作為前蘇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的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伊萬的童年》也是他的處女作品,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部電影在劇情或手法上有所缺陷,恰恰相反,這部電影即使是在今天依舊諸多值得借鑑之處。
  •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大批量凍死,為何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呢?
    相信大家都清楚,在二戰前期,德國在戰場上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凡是與之交戰的國家,很快就敗下陣來,直到德國踢到了蘇聯這塊鐵板,才嘗到了打敗仗的滋味。事實上,在二戰打響前,蘇德兩國曾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所以蘇聯對於德軍進攻可以說沒有任何防備。
  • 退休的朱可夫,晚年生活如何?其實很不錯,還是蘇聯史詩電影主角
    一提起朱可夫,網上的論調就是這個蘇聯英雄晚景悽涼,但是實話實話這個說法誇大了朱可夫的悲慘,他最多就是晚年不得志而已,生活方面是很不錯的,並且去世前的他依舊享有崇高的聲望。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說朱可夫晚年受到勃列日涅夫的迫害,這是不公正的,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朱可夫是一個退休的元帥了,再厲害的人離開崗位退休後門庭冷落這是必然的,實際上朱可夫在勃列日涅夫時代退休待遇是很高的,基本是最高標準的護理。
  • 「不要相信漂亮女人,尤其是不穿衣服的女人!」竟出自這部電影!
    而最後的結局就是點睛之筆,經典臺詞:「我不信仰上帝,但我敬畏上帝」《貓鼠遊戲》電影簡介:該片根據阿巴格諾的自傳《有本事來抓我吧——一個詐騙犯令人驚異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FBI探員卡爾與擅長偽造文件的罪犯弗蘭克之間進行一場場貓抓老鼠的較量的故事
  • 《火海凌雲》熱映 勾起影迷對前蘇聯電影的懷念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兩部俄羅斯電影的上映引發一些老影迷對前蘇聯電影的懷念,網絡電影論壇上《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辦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戰爭與和平》等前蘇聯經典電影一再被提及;還有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引進的俄羅斯電影較多從商業上考慮,而俄羅斯一些近年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佳作尚未被引進。
  • 10部經典外國老電影,風格不一適合收藏
    1、《綜合症》一個患腦瘤、生命即將終止的男人,綁架、囚禁染毒癮的前女友。他想用這種方法,讓她重獲新生。這是一個愛生活、卻無法繼續生活的男人,和一個能生活、卻不愛生活的女人之間的故事。2、《莫斯科來的香菸女孩》默片,1924年攝製,2007年膠片修復,蘇聯第一批日常生活喜劇之一。一個小職員,一位電影攝影師,一名美國商人,共同喜歡上了在街頭賣香菸的女孩。後來,女孩當上了演員,男人們和女孩之間,產生了一系列的糾葛和笑話。將近90年前的老電影了,現在看去,細節飽滿,編得有趣,故事依然引人入勝。
  • 浪潮迭起,蘇聯俄羅斯獨立電影先聲
    1984—1987:來自「地下」的默契蘇聯平行電影運動在最初的三年是以地下的形式開展活動。正如運動的發起人Gleb Aleynikov所言,「地下」就是平行電影。而平行電影運動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莫斯科和列寧格勒。
  • 女人學會了格鬥,就能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挫折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女子格鬥》主角阿美像大多數剛剛步入社會上的年輕人一樣,承受著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車子被銀行強行拖走,生意低迷,無人光顧。生活中的一團亂麻,去找自己的老爹訴苦,可誰知,正巧老爹在約會。
  • 回味經典,這部電影帶走了多少人的眼淚
    首先,他丟了工作,公司裁員讓他丟了飯碗,妻子因忍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憤而出走,連六歲大的兒子也一同帶走。 一次,克裡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級跑車的男人,克裡斯問他做什麼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男人告訴他自己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克裡斯從此就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
  • 莫斯科地鐵建成85周年(我第一次放視頻誒)
    說到莫斯科地鐵,就不得不提到《我漫步在莫斯科》這部俄羅斯經典電影,應該每個俄羅斯人和學俄語的人都看過。它是1964年由格奧爾基·尼古拉耶維奇執導的蘇聯電影,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製作。這部電影被認為是赫魯雪夫解凍電影中最具特色的電影之一,在1964年坎城電影節上首映並獲獎,攝影師瓦迪姆·尤索夫隨後以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合作而聞名。這部電影的情節於1963年夏天在莫斯科機場裡展開。一個年輕人沃洛迪亞招呼著一個年輕女子,他看到她在一個人唱歌跳舞。–你是到達還是出發?–等待到達。-等誰呀?-我丈夫。
  • 男人為女人哭就一定是真愛嗎?不一定,女人要記住這些話
    女人別傻,千萬不要用眼淚來決定男人愛你的程度,就算一個男人真的為你哭泣,那他也不一定值得你託付終身。男人需要有擔當和責任心,還要有學識和上進心,如果他除了哭泣而一無所有的話,恐怕並不值得你依靠。當男人為你哭泣的時候,女人一定要明白以下幾點,千萬不要輕易的去接受一個人。
  • 蘇聯的復仇?——看俄羅斯電影《伏羅希洛夫射手》
    電影講述了一個曾經榮獲過這個榮譽稱號的紅軍老戰士伊萬·費爾多維奇,他的孫女(其實應該是外孫女)被三個年輕男性輪姦。那三個傢伙並不是街頭上的小混混,一個是做超市的生意人,很有錢,買得起寶馬車,被鄰居們稱為「新俄羅斯人」,這個稱號是帶有貶義的。還有一個是大學生,第三個是老人外孫女的同學,同時也是警察局長的兒子,算是紈絝子弟。
  • 老照片: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夜,蘇聯國旗最後一次在莫斯科飄揚
    從1990年開始,蘇聯境內這樣的示威活動層出不窮,蘇聯已面臨解體的尷尬境地。1991年1月20日,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外遊行的大約10萬名示威者。示威者呼籲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1991年1月13日,為了鎮壓立陶宛的示威活動,蘇聯軍隊向手無寸鐵的平民開火,造成了大量傷亡。
  • 必看的15部偉大的勵志電影,遇到人生挫折不妨看看這些電影
    這部影片從史實角度看完全不及格,但從史詩角度看絕對堪稱經典。童年苦情經歷、愛情、復仇、戰爭、背叛、受刑等英雄片的元素齊集,配以高潮迭起的劇情和悠揚的蘇格蘭風笛,讓人即使知道劇情與史實不符,也禁不住流淚2、肖申克的救贖「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影。」人人都這麼說。但單純從性別區分,就會讓這電影變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