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亮觀察:中國銀行業核心系統十年變遷史

2020-12-23 INeng財經

  近十年來,中國金融市場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國內經濟穩中趨緩,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網際網路金融蓬勃發展,同時,隨著新興技術不斷成熟,加速與金融場景的融合,促使銀行面臨的經濟環境、市場競爭環境以及客戶需求等發生了深刻變化,為銀行業及銀行信息系統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銀行核心系統作為銀行業務信息化處理的引擎,是銀行IT系統中最關鍵的環節。在銀行信息系統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銀行核心系統也由最初僅能處理單一網點業務的單機版業務系統(1980s-1990s)起步,經過數據大集中(20世紀末-2008年左右)、瘦核心(2008-2014年)後,迎來了飛越式發展,進入分布式時代。

  那近十年來,銀行核心系統是如何發展的?

  分布式時代的前奏:第一代JAVA版銀行核心系統的落地

  在數據大集中時代,由於主機能力和網絡能力的增強,「大核心」(或者叫「胖核心」)是核心業務系統的常見形態。隨著各項外圍業務的發展和業務量的逐年激增,大行逐漸進入「瘦核心」形態,將各類專業、特色業務系統從核心業務系統中剝離,以優化核心的設計,由此也誕生了大量的外圍系統。

  同時,大集中帶來的「豎井式開發」弊端在「瘦核心」形態下尤為明顯。大量外圍系統往往向獨立應用發展,導致數據不一致、功能不協調、客戶體驗不理想等諸多問題,從而推動著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的探索與實踐。

  在2010年以前,銀行核心系統的主流開發語言還是大機上的COBOL、C語言或是資料庫存儲過程。當時的長亮科技判斷出Java語言天生具有跨平臺的特性和對網際網路業務的支持,一旦基於Java語言的銀行核心系統開發成功,將會解決銀行核心系統所面臨的一系列痛點。正是基於此考慮,長亮科技才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毅然決定組建團隊研發Java版核心系統。在2010年完成原型開發,並在IBM北京實驗室進行專項測試,測試效果非常理想,得到IBM實驗室高度評價。

  2011年,我國銀行業第一代Java核心系統迎來了落地契機,當時恰逢恆豐銀行需要重構核心系統,他們也傾向於Java語言,雙方一拍即合。歷時兩年的建設,2013年長亮科技Java版核心系統在恆豐銀行成功投產,成為國內第一版Java版核心系統。

  分布式時代的開端:首個分布式核心系統落地

  Java版核心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豎井式開發」造成的問題,在「業務側」取得了進展,但在「技術側」,銀行核心系統仍然建立在進口伺服器之上。在當時銀行傳統的IT技術架構發展模式下,「主機+x86」的混合架構仍然無法取得突破,而在網際網路領域,基於純「x86」伺服器的分布式架構得到了快速發展。

  2014年,「突破」的歷史契機來臨了,中國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 -- 微眾銀行成立。它具有騰訊的網際網路基因,目標客戶是數以億計的QQ用戶和微信用戶,因此微眾銀行提出構建分布式核心系統理念,對核心系統的要求是能支持5億客戶容量,同時要求系統支持彈性擴展。

  5億的客戶量,在當時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基於傳統架構的核心業務系統在短時間內無法通過調整達到分布式系統的設計要求,在這次角逐中,很多參與POC的廠商在1周之內便因此而退出。但長亮科技的核心系統在2個月內就達到了微眾銀行的全部預期。當時,微眾銀行要求對接時下主要應用於網際網路公司的MySQL資料庫,這在銀行業內鮮有應用,而長亮科技此前也主要基於Oracle資料庫進行開發,不過,長亮科技的POC團隊只用了1周時間便完成了MySQL對接工作,這完全得益於Java版核心系統的跨平臺、跨資料庫前瞻性設計。MySQL資料庫的成功對接,讓微眾銀行對建設分布式核心系統信心倍增。

  「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當時負責對接的長亮科技技術工程師李工回憶道:「在動工建設之前,我們耗費大量的時間與行方進行業務方案和技術框架的設計,一切就緒之後,才開始動工。即便如此,開發過程中也遇到各種難題。由於業界沒有可借鑑的經驗,在分布式交易開發過程中,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當時採取的辦法是先挑選一筆交易,召集所有的技術人員、項目成員和領導們一起驗證,共同分析出需要優化的功能,再進行調優,接著是驗證、調優,再驗證、再調優等,不斷重複這些步驟,直到每一處都完成優化改造」。

  長亮科技技術工程師 李工

  歷時近一年,終於在2015年3月,微眾銀行分布式核心系統成功上線,系統在當時具有眾多業界開創性的特色,包括全盤採用Java語言做架構和業務邏輯的開發、全部應用採用分布式架構、實現了交易與核算分離、支持億級海量用戶和高並發交易等,成為我國銀行業核心系統分布式的開端。

  全面進入分布式時代:傳統銀行開始布局分布式核心

  微眾銀行成為國內中小銀行體系第一家採用分布式核心系統的銀行,這星星之火快速形成了燎原之勢,2015年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同步啟動了分布式核心系統建設,無獨有偶,為其提供服務的都是已經有了一次成功吃螃蟹經驗的長亮科技。

  據負責分布式核心系統建設的長亮科技副總經理魏鋒說:「那段日子,對長亮來說壓力山大,當時分布式剛剛起步,平安銀行和南京銀行熟悉分布式的科技人員也不多,要求我們把熟悉分布式的專家都派到自家銀行。面對兩家大行同期項目對分布式人才的集中需求,我們只能緊急調配參與微眾銀行分布式核心系統項目建設的原班人馬,利用項目前期的需求時間,在工作之餘,充分利用晚上、周末的時間,加班加點緊急培訓,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熟悉分布式開發的方法與技術,快速上手。」

  長亮科技副總經理 魏鋒

  因此2015年底對長亮科技的所有開發人員來說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一來這是兩個重量級客戶,二來定製的開發任務非常多,三來熟悉的人員又不足。大家只能緊抓每一分每一秒,甚至連口渴了都顧不上喝水繼續幹,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16年1月底,確保了項目的開發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2016年10月,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分布式核心系統同期上線,上線後分布式核心系統的性能表現完全達到並超越預期要求,給業內考慮更換分布式核心系統的銀行吃了兩顆定心丸,一時間,銀行業換分布式核心的熱情高漲。

  2019年8月,分布式核心在傳統銀行領域迎來了一個重大轉折點,全國首家採用國產分布式資料庫的銀行核心系統在張家港農商行成功落地,服務商正是對分布式技術已經駕輕就熟的長亮科技。

  在此之前,國產資料庫只應用在外圍,諸如支付系統、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查詢系統等,張家港農商行與長亮科技大膽嘗試,在分布式核心系統中採用國產資料庫,不僅打破了銀行對國外資料庫產品長期的依賴,也進一步加速了銀行核心分布式時代的進程。

  上線後的新核心系統有效支撐了數百個外圍系統的對接要求,運行平穩、運維高效,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為銀行分布式核心提供了成功的、可複製借鑑的案例,在核心領域掀起新的浪潮,到張家港農商行取經的銀行數不勝數,至此銀行核心全面進入分布式時代。

  分布式技術進階:首個「微服務+單元化」分布式核心系統落地

  從技術視角看,分布式有三種典型的實現方式:分布式事務資料庫、資料庫中間件、應用架構分布式。張家港農商行採用的是第一種分布式模式,即分布式資料庫;第二種中間件分布式,需要依賴成熟穩定的分庫分表中間件;第三種應用架構分布式又可以細分為三種,即:微服務架構、單元化架構和「微服務+單元化」架構,微眾銀行則是採用該單元化架構的模式。

  長亮科技研發副總裁張木書認為:單元化作為分布式架構的一種經典實現模式,它與微服務架構結合可以為新一代IT架構帶來更多的架構紅利,如:無限可伸縮架構,可基於單元水平擴容、微服務彈性伸縮;多中心部署架構,通過單元多中心多活部署,提升容災能力;灰度發布能力,基於單元灰度、微服務版本灰度,提高版本發布可靠性;故障隔離能力,通過單元故障隔離、微服務故障隔離,降低故障影響範圍,提高系統整體可用性。但與此同時也會帶來架構的複雜性,包括跨單元分布式事務問題、跨微服務分布式事務問題、服務拆分過細性能問題、跨微服務和跨單元批量調度問題、對業務的侵入和適配改造問題等,在具體項目實施過程中應結合上層的應用場景進行具體分析,實現業技融合。

  長亮科技研發副總裁 張木書

  憑藉對分布式架構的深厚理解,長亮科技積極創新,將這一誕生於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的設計理念引入了銀行業,推出了首個「微服務+單元化」架構分布式核心系統。

  「微服務+單元化」分布式核心在技術服務層面能夠實現靈活部署及無限動態擴容,能夠滿足客戶未來業務爆發式增長的需求;業務層面支持產品快速創新,重新構建金融業務流程,促進以交易驅動的會計核算方式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按產品管理的服務模式。

  說起這一先進架構的分布式核心的落地契機,也是十分巧合,彼時東莞銀行正準備謀求分布式核心轉型,在調研了微眾銀行核心系統後,東莞銀行把目光放在了長亮科技身上,那時長亮科技正在進行SunLtts V8的研發,東莞銀行經過了解發現SunLtts V8契合業內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下定決心,要換就換「最好的心」。

  2020年6月東莞銀行新一代核心系統上線,完全滿足銀行在低成本、高可用、高性能、可快速擴展等多方面的要求,能有效支撐銀行高速發展網際網路業務,滿足海量客戶數據與業務爆發式增長的需求,充分驗證了「微服務+單元化」架構的先進性。

  隨著「數位化轉型」的廣泛開展,作為信息化關鍵性領域的銀行勢必要進一步加大對數位化的投入,而廣大中小銀行更需要能夠以較低成本、較高性能完成數位化轉型的架構解決方案,「微服務+單元化」的分布式架構應運而生。這一架構模式,從設計到實現都免除了對特定進口產品的依賴,為銀行實現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的數位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無到有,從單機版到數智化,銀行核心系統經歷了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尤其是近十年,科技正不斷實現超越,縱觀不斷演進的銀行核心系統的發展史,每一次變革,每一次進階發展,都離不開技術與創新的推動,但技術發展遠不止於此,新一輪的技術發展正在不斷更新,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長亮觀察:中國銀行業核心系統十年變遷史_商訊_產經頻道首頁_財經...
    銀行核心系統作為銀行業務信息化處理的引擎,是銀行IT系統中最關鍵的環節。在銀行信息系統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銀行核心系統也由最初僅能處理單一網點業務的單機版業務系統(1980s-1990s)起步,經過數據大集中(20世紀末-2008年左右)、瘦核心(2008-2014年)後,迎來了飛越式發展,進入分布式時代。那近十年來,銀行核心系統是如何發展的?
  • 長亮科技:多個國內第一 進入境外銀行系統的中國企業
    長亮科技(300348):長亮科技創立18年打造銀行IT解決方案龍頭。2002年,實控人王長春離開招商銀行旗下IT 公司創立長亮科技,創立至今聚焦銀行核心系統,通過自主創新和外延併購不斷拓展外圍系統產品線。
  • 「中國創業十年變遷」主題研討會暨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發布
    「中國創業十年變遷」主題研討會暨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發布 通    知    全球創業觀察(GEM)中國報告將基於十年來對中國創業的調查研究十年,是繼往開來的裡程碑,更是再創輝煌的新起點。由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創業十年變遷」主題研討會——暨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發布」,將於2013年1月8日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舜德樓418舉辦。 自2002年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參與全球創業觀察項目研究以來,以全球視角研究中國創業已經走過了十年。
  • 長亮科技中標交通銀行信用卡新核心項目 推動我國國有大行安全可控...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記者了解到長亮科技中標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新核心授權系統和發卡系統兩大項目,助力交行打造我國首個國有大行信用卡核心安全可控項目。順勢而為,長亮科技成為國有大行核心安全可控的共建者交行信用卡新核心項目是國有大行首個信用卡核心系統大機下移項目,其重要程度、行業影響力及對合作廠商技術先進性的要求之高不言而喻,長亮科技以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信用卡核心領域標杆項目和單元化分布式架構領先技術,成為我國銀行界這一歷史性變革的共建者和引領者
  • 騰訊雲攜手長亮科技,國產分布式「資料庫+核心應用」落地崑山農商...
    8月16日,崑山農商銀行舉行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建設啟動儀式。據了解,該系統將採用長亮科技最新「微服務+單元化」架構核心系統建設方案,並將國產分布式資料庫騰訊雲TDSQL作為核心系統承載,有效解決傳統集中式核心系統性能瓶頸,提升高可用性和動態擴容能力。
  • 大盤點|那些改變中國銀行業歷史進程的事件
    9月,招商銀行率先在國內全面啟動"一網通"網上銀行服務,建立了由網上企業銀行、網上個人銀行、網上支付、網上證券及網上商城為核心的網絡銀行服務體系,並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首家開展網上個人銀行業務,成為國內首先實現全國聯網上銀行"的商業銀行。
  • 揭秘第一歷史檔案館的變遷史,值得一看的資料集合。
    上期和大家聊聊檔案數位化的五大基本原則,然後有位粉絲說對明清的歷史檔案變遷很感興趣,好的,這一期就給大家講講檔案館的變遷史。自此差不多每隔十年,第一歷史檔案館都會改一次稱呼。 在1969年12月,明清檔案部重新劃歸故宮博物院,改稱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 IDC研究報告:南天信息在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多個賽道排名領先
    近期,全球知名的IT研究和諮詢公司IDC發布了《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2019》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憑藉多年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技術積累和應用創新,南天信息(000948)在備受關注的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格局中位列第四,同時在多個細分市場排名領先,實力穩居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第一梯隊。
  • 巴曙松:數字經濟時代中國銀行業轉型的趨勢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9日電 題:《巴曙松:數字經濟時代中國銀行業轉型的趨勢》作者 巴曙松(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國銀行業的轉型趨勢備受關注。目前全球化非常分化,在這樣一個非常分化的時代,數字經濟是一個難得的各國都在著力發展的共識,其中既有短期的疫情推動,也有中長期對發展趨勢的把握。
  • 中銀協秘書長劉峰:中國銀行業全面推動數位化轉型
    圖為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頒獎現場。 朱族英 攝中新網深圳12月11日電 (夏賓 朱族英)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11日在深圳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表示,中國銀行業主動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時代機遇,全面推動數位化轉型。
  • 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本網訊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指導下,《中國銀行業》雜誌社於2020年5月開展以「依託金融科技,重塑銀行業態」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大賽得到了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共收到146家機構選送的243個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 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結果揭曉
    中證網訊(記者 葉斯琦)12月11日,「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獲獎結果在「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公布。
  • 金融科技|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指導下,《中國銀行業》雜誌社於2020年5月開展以「依託金融科技,重塑銀行業態」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大賽得到了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共收到146家機構選送的243個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 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最佳解決方案獎特等獎,華為...
    12月11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中國銀行業》雜誌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在深圳召開。   會上公布了「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獲獎名單,華為「銀行核心高端全快閃記憶體雙活容災解決方案及應用實踐」榮獲「最佳解決方案獎」特等獎,這也是本次大賽中,由廠商獲選的唯一存儲產品方案,體現了業界對華為OceanStor高端全快閃記憶體產品及雙活容災解決方案的一致認可。
  • 甘肅銀行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銀行業100強
    中國甘肅網3月11日訊3月10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甘肅銀行再次入選該榜單,排名第48位,較2018年提升了19個位次。在入圍百強榜單的63家城商行民營銀行中,甘肅銀行排第24位。
  • 中銀協發布「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
    來源:國際金融報為進一步推動中國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發揮協會服務職能和公共、專業平臺的優勢,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四年發布「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該榜單遵循簡單、客觀、專業原則,參考巴塞爾協議和監管機構對銀行業資本實力的相關要求,以核心一級資本淨額作為唯一評價標準,並對中國銀行業前100家銀行的經營規模、盈利能力、運營效率及資產質量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力圖成為衡量我國銀行業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和社會各界了解中國銀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
  • 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正式上線一周年
    作為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雲架構信用卡核心業務系統,StarCard  新核心系統順應銀行數位化創新升級浪潮,融合信用場景深度踐行金融科技新生態,實現了「新服務、新技術、新管理」三維一體的綜合能力提升,在驅動信用卡業務高質量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不僅是貫徹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
  • 長亮科技:銀行IT領軍企業 對上遊話語權增加
    一、銀行IT領軍企業長亮科技是銀行IT領軍企業,公司銀行高附加值業務增長及海外擴張帶來較多預期差。長亮科技從銀行系統廠商起家,發展至為客戶提供金融、互聯金融及大數據類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在產品線、話語權、費用率、核心系統、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及海外業務存在預期差,核心系統中標率54%,金融類核心業務收入佔比52%。長亮科技選擇了聚焦高附加值領域即核心軟體的拓展路徑,業務粘性帶來了銀行客戶數量及市佔率提升,預計2019年金融類核心類解決方案收入佔比為52.09%,2018年核心系統中標率53.85%,逐漸形成領軍地位。
  • 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出爐!工行居首
    原標題: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出爐!工行居首 摘要 【2019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出爐!
  • 全球銀行TOP 1000——中國銀行業不必妄自菲薄
    英國《銀行家》給銀行排名的主要指標是核心一級資本,在2020年的排行中在前10名中有4家中資銀行,分比是排名第一到第四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而排名前25的銀行中還有7家中資銀行分別是:交通銀行(11),招商銀行(17),浦發銀行(20),興業銀行(21),郵儲銀行(22),民生銀行(23),中信銀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