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亮;編輯:趙佳怡
今天聊一聊軟體系統解決方案的細分領域上市公司,基本面不錯,創造國內多個第一,也是第一家打入東南亞銀行系統解決方案的中國公司,以至於騰訊成為其二股東。市場對他的理解更多還是區塊鏈,不過其主營基本面還是非常值得關注,他就是長亮科技(300348)。
長亮科技(300348):
長亮科技創立18年打造銀行IT解決方案龍頭。2002年,實控人王長春離開招商銀行旗下IT 公司創立長亮科技,創立至今聚焦銀行核心系統,通過自主創新和外延併購不斷拓展外圍系統產品線。公司主要業務分為金融核心系統、大數據應用系統、網際網路金融系統三種解決方案,同時還包括全面價值管理等其他解決方案。2019年金融核心類解決方案收入佔比超50%,網際網路金融類佔比逐漸增加,2019年達到24%。公司多項業務為國內第一,2018年核心業務解決方案市佔率為5.1%,排名第三。
技術優勢:
目前大多數銀行的核心系統依然採用的是集中式架構,因此傳統大行IT團隊能力仍在傳統集中式核心,即以COBOL語言為基礎部署在傳統大型機,採用DB2、Oracle等商業資料庫,並不具備構建分布式系統的能力。
但傳統的集中式架構已無法滿足目前網際網路+金融高用戶量、高數據量、高並發的需求,分布式架構技術切換迫切。長亮通過長期自主研發和技術積累,已經成功將Java語言開發的分布式架構核心系統運用在傳統銀行業務上,可在國產資料庫上運行,可部署在X86硬體平臺,支持億級的數據量和億級的交易量,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硬體伺服器和系統軟體,能夠真正支持國內商業銀行的國產化替代。
發展進程:
2003年,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代銀行綜合業務系統 SunLTTSV3.0 成功落地,分別於2006和2009年更新至V4.0、V5.0。
2010年長亮科技與IBM攜手發布國內首家JAVA版核心業務系統。
2012年,登陸創業板,覆蓋當時近20%的城市商業銀行。
2015年,推出 JAVA 版新一代核心系統並成功打造多個標杆項目,成為中小銀行核心系統龍頭品牌商。率先進軍海外市場,突破國內銀行IT以人員計費的商業模式,向收取licence的產品型公司演變。
2018年,騰訊3.9億元入股7.12%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並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公司為張家港農商銀行打造了基於騰訊TDSQL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成為全國首家國產分布式資料庫+國產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的商業銀行。
2019年,成為第一個在東南亞大型銀行成功落地中國國產核心解決方案的銀行IT廠商,並實現了海外業務首次盈利。長亮科技加入華為鯤鵬智能數據聯盟。
2020年,公司推出國內首個「微服務+分布式」的新一代核心系統版本,在新一輪銀行核心替換中再次佔據先機。同時,搭配華為產品中標印尼 BYB 銀行網際網路銀行核心系統項目。
近年來,由於去「IOE」政策延續以及國產資料庫逐步成熟,核心系統分布式+國產化有望成為大勢所趨。2020年,長亮科技中標郵儲銀行核心系統項目,首次突破大行產品壁壘,2020 年 8 月,公司的新一代國產化核心系統再下一城,成功在遼寧農信上線。
公司堅持走產品化銷售模式,有望逐步突破我國銀行IT傳統盈利模式。
豐富案例:
公司2014年承建微眾銀行核心業務系統項目,微眾銀行有2億客戶數,產品實力獲得網際網路巨頭認可。2015年9月,啟動平安銀行新銀行核心系統(騰龍)建設,平安銀行有近1億客戶數。2020年4月,中標郵儲銀行新核心技術平臺和銀行匯款組件項目,郵儲銀行擁有6億客戶數,這標誌著長亮開始向國有大行核心系統領域全面進發。
其他供應商暫無大行分布式核心的案例,長亮為分布式核心系統領域龍頭企業。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計中標12家東南亞網際網路核心業務系統。長亮科技憑藉對海外龍頭廠商如 FIS、Temenos、Silverlake 的技術優勢有望在本輪東南亞銀行系統升級換代中取得更大份額。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銀行IT市場有望達85億美元,長亮科技有望獲得5%的市場份額,按20%淨利率預計可以給公司帶來8500萬美元增量利潤,約合人民幣6億元,相當於2019年長亮科技淨利潤的4.3倍。
截止2019年,公司已經累計服務客戶800+。銀行核心系統等主要解決方案更是一直處於業內領先地位,隨著幾年來的積累,公司金融大數據類業務也逐漸佔據了業內頭部位置。
財務業績:
2009-2019年,主營收入由0.9億元提升至13.1億元,CAGR為31%。2015年收購信息服務商「合度雲天」100%股權,當年營收增速高達75%;歸母淨利潤從0.19億元提升至1.38億元,CAGR22%。其中,分別受人力成本增加、研發費用增加和股權激勵計劃的影響,2013、2017和 2018 年呈負增長,2019 年費用率管控得力,淨利潤同比增加146%達1.38億元。
2009-2019年毛利率保持在50%-65%之間,軟體開發服務的毛利佔比接近90%。公司是一家堅持做銀行核心系統的軟體服務廠商,產品型商業模式是其保持高毛利率的依託,隨著我國智慧財產權制度逐步改善,銀行IT國產創新陸續推進,銀行大客戶對軟體產品銷售接受度逐步提高,未來毛利率有望保持較高水平。
公司選擇銀行核心系統為主營業務,近兩年中小行核心系統中標率均超過50%,2016、2017、2018年銀行客戶(含農村信用社)分別為183、266、392家,公司在中小行的口碑和影響力持續提升。2019年公司收入增速與歸母淨利潤增速均處於行業前列水平。
資產負債率相對穩定,同業維持較低水平。
行業趨勢:
根據IDC數據,2018年我國銀行 IT 整體市場空間達到1117億元,同比+10.1%,預計 2019-2020年我國銀行 IT 市場預計保持近10%的增長。全球範圍看,2018年全球銀行IT支出約1700億美元,佔金融IT支出近半,是金融 IT 中最重要的子細分。
銀行IT軟體支出比重提升。據 IDC 數據,2011-2018 年中國銀行 IT 硬體投資支出從66.1%下降至48.8%,軟體投資支出佔比則由27.2%提升至40.3%,有反超硬體趨勢,軟體已逐步成為 IT 投資重點。
我國銀行業數位化進程加速,提升銀行I T需求。根據IDC的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已達到419.9億元,比2017年增長23.6%。2014-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24%。同時,IDC預測2019到2023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8%,繼續保持20%+的穩健增長,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071.5億元人民幣,市場規模巨大。
預計長亮在未來佔據全國50%左右核心系統份額,遠期空間在100億左右。
天風證券預計,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長期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8%,市場規模可能將達到1276.5億元。根據 IDC 預測,2022年銀行核心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比例約為整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的16%。
假設該比例保持不變,則銀行核心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長期來看將達到約204.2億。目前長亮在分布式核心系統上佔據領先地位,並在網際網路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布局上均有重大突破,假設長亮將在未來佔據全國50%左右的核心系統份額,則在核心系統領域的遠期空間在100億左右。
整體來說,長亮科技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的龍頭地位、不斷加大的研發投入築高城牆、國產化浪潮、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有望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來源:巨豐財經
作者:秦亮 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