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大道至簡,其行維艱

2020-12-17 歷史國學教堂

從東漢末年的五鬥米道、太平道算起,道教已經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沉浮了一千八百多年。它既承受過風雨如晦、暗無天日的打壓,也面對過晴空萬裡、光芒萬丈的追捧;既領略過平民百姓的黯淡無光,也見識過王公貴族的富麗堂皇。

天地之運行日夜流轉,四季之更替百轉千回,無情的狂風抹平了黃沙,道教的種子卻發了芽開了花。

這不僅表現在道教對中華傳統文化、道家思想、儒家倫理綱常、墨家思想、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讖緯之學、古代鬼神思想、巫術和神仙方術、黃老思想的廣泛吸收。

而且,還表現在它對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中國學術思想、科學技術、政治、道德倫理、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風俗習慣、民間信仰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進入近代以來,道教遭遇難以逾越的發展瓶頸和瀕臨滅絕的生存危機,一度沉寂下來,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如今社會提倡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它能否順利地完成復興大業呢?這關鍵得看道教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具有什麼樣的獨特價值了。

首先,道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現代社會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指導思想。

長期以來,人類驕傲地以萬物的主宰自居,無情地掠奪大自然的資源,肆意地破壞生態的平衡,親手造成了自身生存環境的惡化。

直到有一天人類突然發現,頭頂的天空不再湛藍如鏡,腳下的大地不再綠草如菌,身邊的湖水不再清澈明淨,眼前的陽光也不再燦爛如金。這些罪孽是誰造成的呢?是人類自己!

原來人類是不可能徵服自然的,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有人類的未來。這不正是道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想要告訴人類的嗎?

道教認為,人、社會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天、地、人三才同為元氣所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法則就是讓宇宙萬物自足其性,自然生長,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道教還主張萬物平等,人類與萬物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應該以人的標準來區分萬物的價值,應尊重和呵護每一條生命,「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

道教在大力提倡構建和諧外部環境的同時,也努力創建著自身和諧、寧靜的生養環境。為道教所津津樂道的「洞天福地」被譽為人間仙境,是道門中人居住、修身、養生之佳所。

四川的青城山、湖北的武當山、江西的龍虎山、江蘇的茅山、安徽的齊雲山等,即使到了現代社會,這些地區仍然是山清水秀、風景綺麗的人間天堂。

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遊人忘掉城市的塵器,放下人世的紛擾,來到這些道教勝跡,將自己的內心釋放到大自然的懷抱,獲得自我靈魂的一片淨土。這不正是道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宇宙觀對現代人發出的構建和諧自然生態的強烈呼聲嗎?

第二,道教尊道貴德、濟世度人的倫理觀,是現代社會調節人與人和諧關係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的重大變革轉型時期,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和外來文化大量湧入的雙重衝擊下,人們原來的信仰和道德規範正逐步走向崩潰的邊緣。社會價值評斷標準黑白顛倒,以善良為無能,以誠實為傻帽,以樸素為寒酸,以奢侈為榮耀。

人與人之間就像兩隻想要抱著取暖的刺蝟,稍不注意就會遍體鱗傷。這是多麼令人難受的社會現實!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道教告誡人們「舉頭三尺有神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鼓勵人們多做善事,少種惡果,否則就會被神靈懲罰,甚至殃及家人。道教還以「長生之本,唯善為基」作為積功累德的方法,號召人們功德成神,並提出一整套系統的倫理道德體系。

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內容:要忠君愛國、孝敬父母、敬教慈幼、恪守禮法;提倡濟貧救苦、隱惡揚善、祟實尚儉、苦己利人、公平和諧;鼓勵忍讓謙和、和順仁信、安貧守拙、愛財有道、憐孤恤寡,等等。

道教還主張濟世度人,強調在人與人之間要互助互愛,排斥強者欺負弱小、年少者不尊年老者,認為這是「天心不同,故後必兇也」。道教的這些倫理道德規範,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也同樣具有不可小覷的價值。

第三,道教性命雙修、生道合一的養生觀,是現代社會修復人與自我和諧關係的重要工具。

人生俗世,孰能無欲?可是很多人不知不覺沉溺於欲望之中,忘卻了自我,失去了靈魂,只能從瘋狂獲取金錢、無度沉迷享受中獲取滿足感,這是一種內心的失控,一種與自我的對立。

人們不禁反問:我們為什麼與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長期的壓力不僅破壞了人的心理健康,也損耗了人的軀體功能。如何使身、心和諧發展,成為了困擾整個社會的痼疾。

道教性命雙修、生道合一的養生觀給現代人提供了答案。道教以提倡長生不老、水久住世的教義而著稱,在對待人的生命問題上高唱「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豪情壯語,在增強人的體質、延長壽命方面強調修心與修身並重,即道教所說的性命雙修。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見素抱樸,少思寡慾」,倡導返璞歸真、知足常樂的人生宗旨,不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不為個人的私慾而妄圖不軌,保持人與自我的和諧一致。

在修身方面,道教還提出了一種全面而系統的養生方法,從精神修養、飲食、鍛鍊及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進行修養,從而達到身與心的和諧一致。因此,道教養生中的氣功、武術及醫藥等相關方法是現代人養生的重要寶藏。

總之,道教是一個具有豐厚人文內涵的宗教體系,它的思想文化體系中蘊含著大量可供當代人吸收、利用的資源,不但可起到指導人生的功用,還能造福社會、惠及民眾。

在21世紀的今天,文化軟實力的競爭已經成為了國家間實力比較的一個重要指標,道教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仍然是極具活力的一分子。

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作出不斷適應和調整的道教,其精華和營養會被更多的人吸收,其價值和內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發掘,造福於更多的人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相關焦點

  • 徐裡:放逸豪強,大道至簡
    放逸豪強,大道至簡文/于洋新時期以來,在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發展歷程中,關於不同畫種、畫科之間的交融、博弈和比照,一直是美術界備受關注的核心課題,並且貫穿於學院教育、美術活動、展覽評審以及學術研討之中。特別是其筆下的鐘馗形象,既融入了一種詼諧而會意的新文人畫趣味,又在畫面背後隱藏著一種俯瞰世態炎涼的社會情意與人文關懷。與此同時,他也將自身的藝術視野延展至遙遠的時空,古希臘瓶繪簡括的人物形象、古埃及墓室石刻靈動的線條,以及藏傳佛教繪畫肅穆端嚴的畫風,都共同建構了徐裡寫意人物畫的藝術品格與形式語言,尤其是其藝術創作中呈現的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文化氣象與深沉禪意。
  • 8月16日甲級聯賽半決賽第2場比賽|大道至簡/大道至繁
    開宗明義,大道至簡,來自後人對,老子道德經思想的歸納,大道是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簡則是指簡潔、簡明扼要;繁是指繁瑣,複雜。至簡和至繁的衝突在於大道可不可以被提煉出一個核心,在傳播大道時應該全盤繼承,還是取其精華。
  • 「大道至簡」——當代藝術家單凡的藝術思想
    」出自老子《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大道至簡」,是指把複雜冗繁表象層層剝離之後,回歸至簡單,用智慧化難為簡,找到事物最本質的「道」。而「道」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道在東方哲學中涵義是:「終極真理」。「大道至簡」,是脫離世俗藩籬,回歸初始,達到一種道法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狀志,人趨於簡單純粹、清淨無為,天人合一。「大道至簡」是寧靜以致遠,是「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閒適。「大道至簡」,是一種至美。
  • 致良知四合院:回歸本質,大道至簡
    當下方的第四張圖片展現出來的時候,您就會恍然大悟——因為,掌握這個問題背後的規律,就是回歸本質,大道至簡。(圖四)其實,這個最新的編碼體系,就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手機鍵盤。當我們回到問題本質的時候,就叫做大道至簡。而在沒有抓到問題本質之前,讓我們硬去背10個數字的編碼系統,可能得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這是一個簡單的練習,同理,當我們像面對一個全新的陌生數字體系一樣,面對著紛繁複雜、變化萬千的人生現象時,我們是否也能認識和把握其背後的本質和規律呢?
  • 隸書新作《大道至簡》(每日一品第962期)
    「大道至簡」源自老子的《道德經》。原句為:「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道,即道理,理論。大道,是指事物的本源,生命的本質。這句話就是說萬事萬物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最簡單的,經過衍化後變得複雜。大道至簡的含義就是最有價值的道理其實就是最樸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實是很平常的道理;大道至簡又是一種境界,就像讀一本書,初讀,是從簡單到複雜,再讀是從複雜到簡單,讀熟了就剩一個綱了,這就是簡;大道至簡也是一種哲學,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會給人以指導。在當今林林總總的大千世界中,我們要學會把複雜變成簡單,用智慧創造「簡單」,在變遷中不斷地升華。
  • 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1997年,賈伯斯一上任蘋果公司,就迅速砍掉了70%的項目,隨即又砍掉了90%沒有特色的產品,只專注於iMac、iPod、iPhone和iPad四種產品。在研發iphone4時,他只有一個要求:「把最複雜最強大的功能最簡單化。」
  • 2021年選股的大道至簡
    今天下班早,疫情來襲,休息可能會越來越多,剛好去看了一個朋友,印象深刻的是書房的一幅字,大道至簡,這一直也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大家可能經常發現,最懂股票的人都是賠得最慘的,對股票代碼倒背如流的都在虧錢,這裡就簡單說說,選股最簡單最有效的看法,針對年底的行情演變,說明明年選股的大道至簡。
  • 大盞門:大道至簡,盞在天成!
    大道至簡——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大道至簡!簡單是高級形式的複雜,越是高級的東西越是簡單,簡到極致,便是大智。簡到極致,便是大美。大盞門建盞,源於一捧坯土,通過人們高超的製作工藝,經歷火焰高溫的鳳凰涅盤,煥發生命的深邃氣息,展現獨具特色的風採。
  •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七維一體技術創始人—李元
    「道」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是一個及其重要的文字,既能理解為方式方法,又可理解為本質基礎,還可為展現面貌,既有客觀又有主觀,既是本體又是客體。大道至簡的「道」可理解為「道理」,說的是大的道理、高深的學問歸根到底是簡單的。
  • 徐小躍教授專訪——大道至簡,精彩人生
    「不管如何定義和描述圖書館,有一點是亙古不變的,那就是圖書館既是文化的承載、傳播、發展之地,也是有文化和嚮往文化之人的匯集之地。圖書館是文明與人文的象徵,是一個與『文』緊密相連的神聖之地!」
  • 念慈菴:大道至簡
    在這個過程中,新技術帶來的大數據應用和分析發揮了巨大的價值,京都念慈菴的新渠道體系正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砥礪前行,溫總堅信,念慈菴是時間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推移,念慈菴在貨架上的位置一定會逐層上移。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對傳統的品牌傳播方式帶來了摧枯拉朽式的衝擊,現代的年輕人注意力更為稀缺,自主意識強,同時是各種社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樂於分享和緊貼潮流。
  • 劉東風:基於東西方文化背景下對「簡意美學」設計理念的探析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大道至簡」成為了中國古代道家哲學思想的核心思想,表示「終極真理」。西方二十世紀初的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多次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設計思想,並成為了現代主義設計的核心思想並影響了全世界。
  • 人物|技術比肩齊達內,大道至簡的邊路狂魔
    葡萄牙,一個統治巴西數百年的航海「大國」,拉丁文化的傳播者,足球世界的起源國家。美國轟炸南聯盟之前兩個國家的足球被稱為歐洲巴西隊,一個是南斯拉夫,另一個就是葡萄牙,巴西的「祖宗」。菲戈盤帶中突然起腳射門的能力在同時代的球員中也是無人出其右的存在,巴薩後期皇馬時期的菲戈就是後衛的夢魘,靠節奏不靠速度的邊路球員一個人就可以通吃一條邊,也算是百年一遇的天才。
  • 黃大仙信仰的文化內涵!
    黃大仙信仰的背後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時至今日 , 其獨特的文化形式在新的歷史時期得以保留和進一步充實 , 並作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服務於現代社會 , 對當地民眾的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企企推與大道同行深入合作,開拓嶄新媒體格局,弘揚中國道教文化
    2019年6月18日晚,企企推創始人前往深圳大道同行文化集團參茶悟道,當夜並拜見了正一會館的創始人龍虎山天師府羅鴻道長。深圳大道同行文化傳播集團於2017年11月正式落戶在風景秀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寶安轄區境內。深圳大道同行文化傳播集團於2014年註冊。2016年9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 大道至簡 和三星W21 5G一起品味手機「至簡」哲學
    如今,人們越來越推崇「大道至簡」的生活哲學,但簡單不等於不作為,而是閱盡繁華之後的一種淡然,執劍天涯歸來的一種灑脫。換種說法,要實現真正的簡單,需要一個由繁化簡的過程,是擁有一定閱歷累積後,才能到達的彼岸。基於這種感悟,三星W21 5G給出了手機設計的一種範例。
  • 道教文化傳承探源
    道教同時承襲了中國古代社會巫術和求仙方術是土生土長的本民族宗教。他在東漢晚期逐漸形成,長久做用於民族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科學技術(如火藥的發明和中醫藥理論的形成都與道教有關)及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廣泛領域。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和深遠的。
  • 藝•人 大道至簡——簡錫昭和他的雕塑藝術
    在藝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為他銳利的慧眼注視到一切眾生萬物之核心如能抉發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觸及其內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佛山市人民政府典藏2013年  《銀色旋風》、《崛》、《粵風古韻》首屆中美文化雕塑園藝術成果展(巡展)《粵風古韻Ⅱ》入選活力亞洲——2013亞洲現代雕塑家協會第22屆作品年展2014年 《中國攝影之父——南海鄒伯奇》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2015年 《瓦器-28、29、30》獲首屆「劉傳杯」陶藝大賽優秀獎
  • 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
    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理探討,近年來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在這一研究領域,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來無疑是重要學者之一,其新作《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集中呈現了近年來他對於中華文化的深度思考。
  • 大道至簡,悟在天成
    淡泊是其姿態,素雅是其風格,空明是其境界。冬,是浪漫之鄉,豔寂清雅。居此冰雪襟懷中,可遠離塵世喧囂,不受慾念羈絆,心靈澄澈瑩潤。宜靜坐窗前,手捧一卷墨香,自紛紛攘攘的世間求得一份安適,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尋得一份恬然。冬,是精神聖地,大道至簡,悟在天成。在雲起雪飛,萬籟無聲之時,請走進這琉璃世界。巍峨的山,冰封的河,靜默的樹,晶瑩的雪,會告訴你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