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一朝出了多少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位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的國家,在長達數千年時間裡湧現了無數風雲人物。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哪個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呢?有人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認為是三國時期,還有人認為是隋末唐初時期……這些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很難客觀評價說哪個時期稱得上這個「最」字。然而如果要把範圍縮小到哪個皇帝在位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那麼答案確定無疑就是北宋的宋仁宗在位時期(1022年-1063年)。

首先我們這裡所說的名人應該是那些在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人物。所以一些雖擁有一定歷史地位,但並非婦孺皆知的人物應該排除在外,比如宋仁宗時期的宰執之臣呂夷簡、富弼、韓琦、文彥博等等,畢竟每個時代都有類似這樣的人物,如果把他們也全都囊括進來,那爭論就無休無止了。

宋仁宗時期排名第一的歷史名人當屬宋代文壇巨匠蘇軾。蘇軾出生於景祐四年(1037年),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開啟了仕途,歷任大理評事、杭州通判、密州知州、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不過,蘇軾的主要貢獻並非在官場,而是在文壇。他在詩、詞、文等方面都有傑出成就,其代表作《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密州出獵》、《赤壁懷古》等都是流傳千古的絕世佳作。

唐宋時期有八位文壇代表人物合稱「唐宋八大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有後人認為蘇軾稱得上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著名作家林語堂評價蘇軾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

說完了蘇軾,接下來就不得不先說說他的父親和弟弟,也就是與他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蘇洵、蘇轍。許多人在提到蘇洵、蘇轍的時候往往將他們與蘇軾聯繫到一起,這其實有點委屈了此二人。事實上,蘇洵、蘇轍的文學成就也極高。蘇洵的文章「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蘇轍的文章「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唐宋八大家」中蘇家一門佔去了三席,人稱「三蘇」,後世讚譽蘇家為「一門三學士」。

除了「三蘇」,「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另外三人也都出自宋仁宗在位時期。他們是: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死後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其代表作品為《歐陽文忠公集》。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開創了一代文風。此外,歐陽修還是一位千古伯樂,宋仁宗時期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得到過他的賞識與提攜,比如蘇軾、蘇轍、曾鞏等文壇巨匠,以及張載、程顥、呂大鈞等一代名儒。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與其他幾人有所不同的是,他最被世人所知的成就不是出自文學領域,而是在政治方面。王安石在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及第,但與許多官場人物所不同的是,王安石對仕途並沒有過分看重。朝廷多次想要授其要職,卻都被王安石謝絕。因此在宋仁宗在位期間,王安石雖然在文壇上已經大名鼎鼎,但仕途方面並沒太大起色。王安石舉世聞名的事跡是主持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可惜變法最後以失敗告終,許多人也因此將北宋後來滅亡的「黑鍋」都扣到了王安石頭上。

曾鞏在「唐宋八大家」中名氣相對較小,可事實上他的散文水平極高。王安石評價曾鞏「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著名作家錢鍾書認為:「在唐宋八大家中,曾鞏的詩歌遠比蘇洵父子好,絕句的風致更比王安石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人外,宋仁宗時期還有哪些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呢?有位首屈一指的大人物絕不能漏下,那就是被譽為兩宋三百年間第一人的範仲淹。許多人知道範仲淹是因為他的傳世名篇《嶽陽樓記》,可是範仲淹的成就卻遠不止在文學領域。範仲淹一生的主要幾件大事是修築海堰造福一方、戍邊西北抵禦西夏、主持推行「慶曆新政」。從地方到中央,從軍事到內政,範仲淹一手包攬,其能力有多出眾不言而喻。此外,範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被後來的仁人志士奉為圭臬,對後世影響深遠。

宋仁宗在位時期還有位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就是「包青天」包拯。包拯一生最著名的標籤就是廉潔奉公、不畏權貴、鐵面無私。包拯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代表,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包青天」斷案的事跡經過後人不斷藝術加工,更是成為婦孺皆知的故事。

宋仁宗在位時期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還有北宋中期唯一的名將狄青、妙筆寫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婉約派詩人柳永、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從小砸水缸出名的《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

上述介紹的都是在歷史上知名度極高的名人,而且都活躍在宋仁宗執政期間。如果去掉家喻戶曉這幾個字,或是算上仁宗朝登上歷史舞臺但還未默默無聞的人物,那就更是不勝枚舉。

宋仁宗執政能力一般,甚至在守成之君裡也不算出眾。但他待人寬厚,以仁治天下,所以他在位期間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英才輩出的時代,從這一點來說,宋仁宗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宋史》

相關焦點

  • 為何「唐宋八大家」宋佔六家?
    「唐宋八大家」是對我國唐、宋兩代八個著名散文家的合稱,他們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最初將這八個作家的散文作品編選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後的《八先生文集》,後來唐順之在《文編》一書中也選錄了這八個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葉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礎上加以整理和編選,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0卷。「唐宋八大家」從此得名。提倡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和文風,這在明中葉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
  • 為何宋仁宗時期的歷史名人如此之多?還原《清平樂》中真實的仁宗
    近日,以宋仁宗時期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隨著劇情推進,我們發現了很多熟悉的歷史名人,如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晏殊、狄青、包拯、蘇軾等人。相信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宋仁宗時期的歷史名人如此之多?接下來,大白帶你還原歷史中真實的宋仁宗。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排名 唐宋八大家記憶順口溜
    但對於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後人能夠完全了解的並不是很多。為此下面帶來唐宋八大家排名,還有唐宋八大家記憶順口溜,以便能夠記住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人。一、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以及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 「唐宋八大家」簡介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評唐宋八大家文讀本》8卷。
  • 「唐宋八大家」
    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裡程碑式人物。NO.2柳宗元(773—819)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另有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四人,稱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 唐宋八大家「聚首」遼博
    本次展覽是中國歷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設文化強國要求,提高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舉措。本次展覽也是遼寧省博物館繼舉辦「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
  • 唐宋八大家裡誰的官職最大?
    基於「學而優則仕」的聖人教導,古代的文學家往往都是「貨賣帝王家」的官家(皇帝)的家人——官吏。文無第一,但(官)位有高低。唐宋最有名文豪當屬「唐宋八大家」,那這八位作家大IP誰位列第一呢?
  • 蘇東坡傳一,蘇家一門三父子,唐宋八大家佔三席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節選自念奴嬌-赤壁懷古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門三父子,唐宋八大家,獨佔三席。唐宋八大家,唐朝兩位,韓愈,柳宗元,北宋六位,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韓愈,唐代第一大牛人:一介書生獨闖敵營,為萬民以命相搏。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 《清平樂》:宋仁宗朝42年,出了23位宰相,有多少是奸臣?
    兩宋319年,共出了169位宰相,平均不到2年一任。北宋共歷9代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朝共有6位宰相、宋太宗朝有9位宰相、宋真宗朝有12位、宋仁宗朝有23位、宋英宗朝有2位、宋神宗朝有9位、宋哲宗朝有11位、宋徽宗朝有12位、宋欽宗朝有7位。
  • 寫給「唐宋八大家」的16首詩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 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你打卡了沒?
  • 曾鞏名氣不大,我們也沒讀過他什麼文章,為何躋身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我們都知道。不過,這「八大家」中,有一個名字讓我們很疑惑,就是「曾鞏」。為什麼說「曾鞏」這個名字,讓我們很疑惑呢?「八大家」中,唐朝有兩人:韓愈和柳宗元。(歐陽修)「八大家」中,宋朝有六人。歐陽修是宋朝的文壇領袖,詩文都寫得好。在宋朝那個年代,能夠見一見歐陽修,已經是一個莫大的幸運了。
  • 「唐宋八大家」緣何千年後聚首遼寧?
    ▲12月4日,一位參觀者在遼寧省博物館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展廳裡參觀。新華社記者姚劍鋒攝「唐宋八大家」展品知多少?走進遼寧省博物館,仿佛置身於歷史的泱泱長河中,讓人忍不住屏氣凝神,感受這縈繞周身的傳統文化氣息。
  • 立言存道 一代清官張伯行與《唐宋八大家文鈔》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易舜唐宋八大家是中國古代選本文化的產物,選本作為文學批評的一種獨特方式,體現了編選者的文學思想。上圖是明代茅坤編寫《唐宋八大家文鈔》書影,茅坤不僅對每篇文章都有評點,而且對八大家的文章分別有一個總評,這一體例也為清朝張伯行採用。
  • 宋仁宗時代,天才為何成群而來?
    宋朝是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在宋朝時期,出現了文官地位比武官高的情況。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宋朝時期,文學和文化發展達到了一個巔峰。宋朝時期,出現了一位非常厲害的皇帝,此人就是宋仁宗。除了宋太祖趙匡胤之外,宋仁宗的知名度也不低。在宋仁宗一朝,出現了許多天才一樣的人物。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 唐宋八大家中勇奪三席,「三蘇」文採有多牛?專家:遠超其餘五人
    說起古代詩詞,李白,杜甫等名家可謂是讓大家耳熟能詳,在這些名家大手中,「唐宋八大家」可謂是獨佔鰲頭,這八個人可以說是代表了唐宋時期的詩詞巔峰,他們所留下的詩詞文章無一不是傾傳百世,流芳千古,而就在這八人之中,蘇家三父子就獨佔了三席,有專家曾經評價過:蘇家三父子的文採,遠超於「唐宋八大家」其餘五人為什麼蘇家滿門的文採都這麼好
  • 智者仁心的宋仁宗
    在中華長路漫漫的歷史中,一共經歷了24個朝代,真正完成大一統的只有11個,所有的王朝都希望自己能夠千秋萬世,但是真正經歷過百年歷史的一共才6個。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威名遠揚的帝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康熙,乾隆等等,這些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位時間長,只有他們執政時間長才能夠保證政令能夠一直貫徹,才能將王朝帶入強悍之巔。
  • 公益講堂教你如何看懂「唐宋八大家」
    昨日上午十時,由北方圖書城、遼瀋晚報聯合舉辦的「拒絕走馬觀花,帶娃看懂《唐宋八大家》」藝術公開課,在北方新生活開講啦!  當天在線上報名的60多位小朋友及家長,在公益講師王皓的帶領下,盡情享用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大餐。
  • 唐宋八大家人物詳講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