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會前,9位音樂大咖在中國新鄉村音樂總部基地合影留念。
評審會現場。
「今年徵集到的歌詞篇章數量,比去年增加一倍多,質量也有較大的提升。」12月10日上午,中國新鄉村音樂發展計劃之2020中國歌詞大會專家評審會在寧波文創港中國新鄉村音樂總部基地舉行,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國家一級作詞宋小明與另外8位資深音樂專家評委,對50件入圍作品進行評議,經過幾輪篩選,「十佳」歌詞作品出爐,這些作品將於明年1月在中國新鄉村音樂年度盛典上進行公布。
評審現場
今年投稿作品更加年輕化、時尚化
「這首歌詞有些味道。」「這件感覺歌名不錯,但內容偏離主題了。」第一輪評審,9位音樂領域的專家、大咖要在50件作品中選出20件,還是挺不容易的。
本屆歌詞大會評審會邀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國家一級作詞宋小明,《人民音樂》主編金兆鈞,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席翁持更,上海音樂文學學會會長、詞作家張海寧,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秘書長、詞作家夏徵宇,民謠詩人、詞曲作家、歌手洪啟,著名歌手、民族音樂人斯琴格日樂,浙江省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寧波市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詞作家陳民憲,以及網易雲音樂資深音樂製作團隊擔任評委。
首輪評審中,相鄰座位的專家會不時交流,分享各自看法,接著又埋頭再反覆品讀一番歌詞,直至最後時刻,才慎重地投上自己的一票。第一輪評審剛過,就出現了4件作品並列末尾的情況。「咱們還得再過一遍。」評審會專家組還需要分別給出各自觀點展開聯合評議,忍痛割愛其中2首,至此20強出爐,其中《歸鄉》《你的歌謠》等3件詞作品贏得了評審團一致好評。
第二輪是20進10,採取專家逐一打分制,平均分數由高到低排定最終名次。為了保留懸念,本輪評審並沒有當場公布結果。但據記者了解,最終10強將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詞作者除了獲得較為豐厚的獎金,他們的詞作品還將由網易雲音樂金牌製作團隊進行編曲製作。
「今年歌詞大會啟動兩個多月來,音樂人的互動、響應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寧波新鄉村音樂發展中心主任牟英武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去年共徵集到1400多首作品,今年拓展了渠道,除了原先的通道外,還開通了網易雲音樂平臺,面向10多萬音樂人同步展開徵集,「今年總體數量達到了近3700首,歌詞質量相比往年,更加年輕化、時尚化。」
大咖感受
斯琴格日樂給優秀歌詞作品點讚
去年,宋小明也參加了歌詞大會評審工作,今年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數量上來了,質量也提高了」。他建議各位評委要給詞作人更多包容和鼓勵。
宋小明談評審感受
「今年50強作品有不少亮點,總體感覺,詞作人更加緊扣新鄉村音樂這個主題。」在評審過程中,宋小明看到不少人在模仿方文山的風格。他分析說,方文山的詞是宋詞入詞,講究長短句,如果斷不好,別人可能不好理解;而廣東的詞曲作家陳小奇風格也很鮮明,他以晚唐七言絕句入詞,他的作品也更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建議年輕詞作人,要多向經典作品學習。
詞作家夏徵宇認為,新鄉村音樂計劃這個概念非常符合寧波的地位。談及今年提交的歌詞作品內容水準,夏徵宇感覺,整體水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有些作品能看出專業水平,有的則比較普通。但他認為這都不是問題,這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概念還是新的,還沒有藝術標準和要求,「從今年數量的變化來看,這一步就成功了。」夏徵宇祖籍在寧波,他說,這項活動肯定大力支持。
今年的評審專家團,在保證去年的主力陣容外,也補充了新鮮血液。著名歌手斯琴格日樂首次擔任賽事評委,她發現眾多作品中,有幾件很好的歌詞,「我把票數都投給了中意的作品。」
「民間還是有很多人的,把詩情畫意藏在了胸懷之中。」斯琴格日樂說,當下的大眾文化,普遍帶有娛樂性,往往看一張臉,這個人就火了,那些都太浮躁。事實上,詩詞作品是深層次表達,「寧波在做的這個活動很棒,有底蘊、有文化的東西還是要有人拾起來的。」
歌手斯琴格日樂接受記者採訪。
作為本土音樂人,陳民憲表示,今年的活動取得了更廣泛的影響力,「其中有不少少數民族音樂人參與其中,並投來了很不錯的作品。」此外,陳民憲還發現,今年的詞作人也湧現出了很多新面孔,有部分作品甚至上傳了DEMO(音樂小樣),把這些作品歌詞抽取出來看,會發現音樂性更強、更有畫面感;最後一個特點就是,今年歌詞作品的古典文學味道濃厚,作品的文學性加強了。
未來期待
扶持優秀詞曲作者,為寧波儲備音樂資源
多位音樂大咖在評審工作之餘,也對新鄉村音樂的未來發展之路表達了各自的期待。
「現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但可能還沒找到好的牽頭項目,寧波打造新鄉村音樂計劃,這一步走在了全國前列。」宋小明認為,這樣的探索實踐展示出了寧波獨特的音樂文化基因,做文化建設要放水養魚,不能著急。他期待這個文化品牌能夠堅持下去,做成可持續性的音樂活動,「從寧波出發,走向全國,甚至能在國際產生一定影響力。」宋小明認為,這是新時代賦予大家的理想與擔當。
斯琴格日樂表示,音樂應該不斷用新的方式去詮釋,一些最「原初」的音樂形式,如果沒人去關注,可能就會消失。「新鄉村音樂應該把非常好玩的歌謠,用現代律動的編曲手法唱出來。」她表示,音樂人應該不斷去嘗試新的事物。她建議,可以在寧波這個基地打造出特別的新鄉村音樂節,除了城市居民,也可以讓以往很少走出家門的鄉村老百姓,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他們體驗過後,肯定感覺非常棒!」斯琴格日樂認為,通過打造系列音樂活動,鄉村老百姓的音樂欣賞水平會得到很大提升。
「咱們這個音樂平臺首先還是要把有潛力、有實力的詞作人聚集起來,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繫,並進行創作跟蹤,為寧波儲備音樂資源。」陳民憲說,今後新鄉村音樂可以採取廣泛徵集與委託創作等方式,定向收集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特別有潛力的,甚至可以定向培養扶持,等他火之前,我們就盯住他了。」談及歌詞創作方向,陳民憲說,還是要把當代鄉村的生活體驗、環境變化寫出來,「老百姓的思維、情感變化要抓住。」他說,當代的鄉愁怎麼解讀?鄉村的幸福生活如何體現等等,都是創作關鍵。
記者施代偉 通訊員王也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