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16日,由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及中國廣告協會指導,中國廣告雜誌社與上海市廣告協會、江蘇省廣告協會、南京建鄴高新區主辦的年度行業盛會——2020第十九屆中國廣告與品牌大會,於南京國際青年會議酒店隆重舉行。
本屆中國廣告與品牌大會以「品牌創新」為主題,設置兩大論壇、兩大獎項,近200家來自網際網路/品牌、創意/營銷、媒體/學界等領域的優秀企業及專家學者相聚南京,碰撞思想、交流灼見,發問當下、謀創未來。
《中國戶外廣告公約》於南京籤訂,《中國廣告》與中國信息協會市場研究分會共同發起中國戶外廣告公約,四家來自中國戶外廣告的代表性企業共同籤訂。
主持人:喬均 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 勇 分眾傳媒管理合伙人、銷售副總裁郭 薇 雅仕維傳媒集團創新發展中心總經理趙登舟 路鐵傳媒副總裁李 歡 淘屏新媒體有限公司副總裁
近幾年,戶外廣告快速發展,許多戶外廣告公司紛紛向新一線城市及二三線城市下沉。得益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同步性,新激活區域的戶外廣告企業可以獲得幾乎同步的行業進程,服務同步、價格同步。由此,一場場戶外廣告領域的行業服務戰、價格戰悄悄打響……
為了倡導行業的自律,《中國廣告》雜誌社在2020第十九屆中國廣告與品牌大會上,組織了一場有關中國戶外廣告公約的圓桌對話,並與中國信息協會市場研究分會共同發起中國戶外廣告公約。參與圓桌對話的四位嘉賓都來自中國戶外廣告的代表性企業,他們不僅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享了有關中國戶外廣告行業的不同觀點,還在圓桌對話結束之後,共同籤訂了中國戶外廣告公約。與所有在場的各位廣告人一起,共同探索2020後疫情時代的行業創新道路,呼籲中國戶外廣告行業的自律。
後疫情時代,如何突破時空局限?
喬均:近年來戶外廣告已經快速成長為中國廣告板塊中非常重要的生力軍,儘管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但是戶外廣告的增長速度依然高於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
當然,戶外廣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機遇,也有很多困難,主要是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這次疫情之後,人們的消費觀念開始轉向網絡,消費習慣的變化對廣告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我想問一下雅仕維傳媒集團的郭薇女士,您認為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突破時空局限的約束,放大我們的單點效應和創新?
郭薇:雅仕維是一家本土老牌戶外廣告公司,二十多年來,雅仕維一直堅持比較穩健的發展經營思路,我們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屬性。
首先,我們的定位是大交通的全網絡媒體。我們沒有把戶外廣告這個媒體資源定義為一個簡單的平面空間,我們更多地把它設定為一個空間場景。在這個空間場景當中,所有媒體根據場景不同都有它自己不同的屬性。怎麼樣去打造這個不同屬性下媒體的特色、媒體的文化IP,是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探索、研究和堅持的方向。我們在創新思維模式下,做出了很多努力,從2018年我們開始投資建立了自己的MCU的公司,打造了很多業內耳熟能詳的戶外優質創業案例,在各大賽事中也不斷獲得各種獎項。
我們相信只要做深度的挖掘,打造屬於媒體自己特性的標籤,就能夠創造出除簡單投放外更大的價值。未來,5G必將帶來更多新的技術手段,傳統媒體也將有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線上+線下,推動品效一體化
喬均:謝謝郭總,在網際網路發展之後,分眾一直在研究技術,在線上線下為客戶服務。這些年來我們看到,一方面中國戶外廣告總體以18%的速度在增長,另一方面,傳統戶外廣告卻以13%-14%的速度在下跌,而一些新的戶外媒體以19%到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長。請分眾傳媒的王總分享一下,在數位化發展過程中,如何利用線上線下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王勇:我們認為線下的傳統廣告正面臨轉型的機遇或者說是變革,一是數位化的發展對於網絡狀的戶外媒體數位化的需求越來越普及。二是線下廣告和線上的融合,當線下廣告和線上產生融合的時候,是可以降低傳播成本,提升傳播效率的。
基於這兩點,分眾在過去幾年完成了比較大的變革。第一個變革是2019年我們完成了分眾液晶屏的數位化分發,特別在疫情期間,很多社區和寫字樓無法進入,但我們通過推送系統不僅發布了大量公益廣告,還把一些即時商業廣告發布到社區和寫字樓;第二個變革是線下廣告和線上的高度融合。自從2018年阿里成為分眾第二大股東之後,賦能分眾,通過智慧型手機將線下投放數據和線上銷售數據打通,形成一個回流體系,可以更精準地從人群劃分等方面提供一個線下投放邏輯。
喬均:戶外廣告近年來一直在探索它的投放效益,現在最熱門的探討話題是怎樣提高戶外廣告本土入駐的意願和能力,也就是利用線上的戶外廣告和實體店以及實體企業互動推銷形成品效一體化,有請淘屏新媒體的李總,談談您的看法。
李歡:淘屏是一家專注於三四線城市戶外廣告的生活場景媒體運營商。我們一直在探索傳統的戶外廣告媒體和線上的結合。一個很簡單的入口,在我們的屏上可以生成一個二維碼,用戶可以通過掃碼領紅包的方式,自動跳轉到手機的線上店鋪,可以直接產生購買,這樣達到了所謂的品效合一。另外,今年5月開始,我們開通了API接口,通過API接口可以和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實現無縫對接,利用網際網路企業的後臺,可以將它們的廣告直接投放到我們的任意一臺設備終端上,真正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廣告的完美結合。
如何提升傳統廣告投放與互動之間的效益?
喬均: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戶外廣告逐年下跌,近幾年業界一直在討論如何通過大屏投放,來提升傳統廣告投放和互動之間的效益,請路鐵傳媒的趙總來談談這一問題。
趙登舟:疫情以來有兩個關鍵詞,一是直播,二是數位化。在我看來,直播千萬不要搞成老年電視購物,網紅只能紅一時。隨著疫情時代的深入思考,變化是常態的,但是唯一不變的核心在於品牌,品牌是最大的免疫力,這是國策。國家強調品牌強國戰略,路鐵緊緊圍繞這個使命,服務大國品牌,共築品牌強國。
第二個關鍵詞是數位化。許多的線上頭部企業,例如攜程,在全國大範圍的投放大交通媒體,為什麼?因為這些地方人員最多、最集聚,是人流量的集中入口。如果我們能夠把線下場景打造好,就能真正做到線下發聲,線上融合。
喬均:最後,針對後疫情時代戶外廣告怎樣發揮它的效能,請大家用一句話來總結一下。
李歡:無論疫情如何,這本身就是一個融合的時代,需要一種平臺的思維,用平臺來融合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實現合作共贏。
趙登舟:我代表戶外廣告的頭部企業倡議一下,來契合這個籤約的目的,我們作為頭部企業要做最好的自己,發揮市場最需要的功能,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
王勇:後疫情時代,傳媒公司應該更多地關愛客戶的成長,以客戶的利益為導向,站在為客戶達到品效合一的角度,幫助客戶做出更好的媒體投放方案。
郭薇:如果說後疫情時代有什麼交流和寄語,我想送給大家兩個字,一個是「抓」,一個是「放」。在後疫情時代融合市場當中,抓有機會的客戶,放一些需要捨棄的客戶,把企業的安全底線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