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我們除了會想起奧運健兒們爭奪金牌時的精彩瞬間之外,還會想到為了舉辦奧運會而建的鳥巢。這個著名的國家體育場,如今也已成為了人們參與到體育項目和感受體育的樂趣的專業場所,並且成為了北京地標性建築。人們一說起北京,就會想到的這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體育建築。
作為2008年奧運會主場的鳥巢,在設計上十分奇特,由無數鋼架組合而成,從外觀上看,像是有無數根樹枝編制而成的鳥巢,鳥巢也就由此而得名。鳥巢的佔地面積很大,足足有21公頃,主要用於各類田徑比賽和足球比賽,體育場內能夠同時容納91000個觀眾,是一個集藝術觀賞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大型體育場。
一般高樓和大型的建築都要有良好的防禦措施,比如說抗震能力、防火能力以及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等等,鳥巢在這些方面都是極好的。那麼鳥巢的避雷能力到底怎麼樣呢?都知道鳥巢是一個形似「巢」的圓環形建築,外面是沒有避雷針的,並且鳥巢是由鋼材建成的,按理說更遭到雷電的衝擊,如此大的鳥巢根本看不到避雷針,它是鋼材設計要怎麼避雷?
鳥巢的外表很光滑,並沒有突起的避雷針,但它的避雷措施卻是很好的,因為鳥巢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避雷網。雖然遠遠看上去鳥巢的結構很稀疏,有些地方的鋼材看起來似乎是沒有連接在一起的,其實鳥巢上面的鋼材結構並不是分開的,它和埋設在混凝土中的鋼筋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籠式避雷網」,若是碰上閃電擊中上面的結構,也是能夠有效地把雷電導進地下的。
把鳥巢本身形成一個巨大的避雷網是它技術高明的地方,但如何保證場內觀眾的安全,才是鳥巢設計最高明的地方。有些朋友會擔心,鳥巢是依靠自身的鋼架傳導雷電的,萬一電流傳遞到觀眾要怎麼辦呢?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其中運用技術太高明,在建造設計時,專家們已將考慮到了這一點,場內觀眾有可能接觸到的地方都做了特殊的處理,觀眾活動空間跟鋼材並不是直接接觸,在打雷的時候是不會危及到現場觀眾的。
鳥巢作為一個大型的國家級體育場,它的安全性和實用性都是很好的,完全不需要擔心。如今11年過去了,鳥巢還繼續發揮著餘熱,並沒有就此冷落下去,反而是越來越火熱,成為了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專業場所,傳承好奧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