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椰紋和忍冬花瓣所組成的圖案之變化形式,構成了類似心形的結構並帶有扇形葉和雙渦卷,這種由植物裝飾變化形成的紋樣可以被統一命名為心形渦卷紋樣。
它的存在在整個亞歐大陸的裝飾歷史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渦卷是構成心形結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棕櫚飾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徵,它們代表著花萼的側面。在過渡性的圖案中,兩個渦卷之間被一些三角形的花萼填充,來代替棕櫚的錐形和扇形。
渦卷的出現,對整個裝飾歷史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直以來,人們都覺得不同的渦卷花萼之間有著一定聯繫,至少對遠古階段的裝飾是如此。尤其是希臘愛奧尼亞柱頭飾中的渦卷,與近東的柱頭飾渦卷頗為相似。
多數學者認為它源於東地中海和西亞,如法國學者認為某些古埃及裝飾中的葉子形狀是愛奧尼亞柱頭的原型,是所有棕櫚飾形式紋樣的源頭所在。
在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裝飾藝術中,渦卷漸漸超過了植物母題的重要性,成為裝飾中的主要部分。
從用來裝飾整個平面的渦卷中我們可以看出:紋樣重複有序,圓圈上下一線,渦卷的方向恰恰相反,如果一個是向右旋的,另一個必定向左旋;平面空白的部分則布滿植物圖案,被巧妙地嵌入由雙渦卷所形成的軸線上,連接起單個渦卷形成連續性的整體圖案,構成了獨特的心形渦卷紋樣。 以上內容來自於如魚得水家居軟裝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