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誤農時不誤春」四時人勤地不懶,稻粱蔬果著春衫

2020-12-11 華聲在線

四時人勤地不懶,稻粱蔬果著春衫

——君山區綠色高效農業生產見聞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王瓊 馬如蘭

4月15日,春和景明,生機盎然。嶽陽市君山區「列兵式」排列的大棚,阡陌縱橫的溝渠,家庭農場的興起,折射出現代農業的繁榮與發展、農業科技的創新與進步,更折射出農民不斷富起來的成功與喜悅。

「君山的農業在嶽陽是什麼位置?」走在君山區廣興洲鎮的鄉間小道上,記者問該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易俊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精緻農業!」

大戶+能手,百穀盈百室

「有了它,10多分鐘就完成一畝早稻的耕種,效率相當於人工拋秧的20餘倍。」當日,君山區錢糧湖鎮三角閘村種糧大戶馮燦,指著正在田間有序工作的拋秧機稱讚道。

「今年春耕以來,我們繼續推廣農業機械化,針對大面積連片田地,大力推廣機械拋秧技術,並對拋秧機實行以獎代投,像馮燦一樣,已有6個種糧大戶買了拋秧機,並服務周邊群眾。」易俊良說。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除了大戶,田間也不乏「種田能手」。廣興洲鎮殷家鋪社區的聶建渠今年流轉了70畝水田,56歲的他種了一輩子的田。即便高薪的子女屢次勸他放棄勞作,他仍然樂此不疲。

「拋秧有插秧穩當嗎?」

「拋秧秧苗小,固根返青快,比插秧收成高。」

「收成如何?」

「早稻1370斤一畝,晚稻收成也差不多。每年可獲純利7萬元。」

「他呀,是『小袁隆平』。」正在田裡幫忙的村民汪雲娥打趣道。每年農忙時,聶建渠會請10來人幫忙,也會免費教大家「種田經」。

易俊良告訴記者,該區落實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面積2.8萬畝,計劃種植糧食41萬畝,確保完成糧食總產16萬噸。

勤勞+智慧,先富帶後富

如果說水稻是君山區的拳頭產品,蔬菜是品牌產品,水果則是智慧產品。

在殷家鋪社區恆富果業家庭農場,大棚裡的黃油桃樹已坐果。67歲的果農龔光炎正忙著疏果、剪枝。

記者看到有的桃樹枝上吊了磚頭,便問龔光炎:「這樣樹不累嗎?」

「氣溫高,陽光足,果樹抽條有趨光性。吊上磚頭,能抑制它繼續上長,把營養集中留在桃子上。」龔光炎作出專業解釋。

2016年,龔光炎聽說山東的油桃種得好,便去壽光學技術,使用套袋的辦法,讓油桃變成黃色,成為市面上更受歡迎的黃油桃。

「好賣嗎?」

「好賣!黃油桃比普通桃子上市早,既有黃桃的口感,又有油桃的『耐存』,價格也很可觀。」龔光炎告訴記者,「豐收的時候,我還會在58同城發布信息,就會有人到園子裡來採,可以賣到10至15元一斤呢!我去年種了16畝,掙了15萬元;今年種了30畝,預計會有30萬元收入!」

「要提高複種指數,找大棚要效益。」聯點幫扶的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李力之叮囑道,「先富要帶後富,大戶帶動貧困戶。」

「目前老龔的基地已有2個貧困戶入股,擴種30多畝黃油桃。」鎮黨委書記龍世友介紹說,「去年,他套種了西瓜,今年改成套種辣椒,秋後還會種上大白菜,相當於一年『三連作』。」

易俊良告訴記者,全區像這樣的優質水果基地有200多個。

大棚+水管,土地不閒著

在春暉蔬菜合作社基地,成片土地已完成翻耕,數十名農民正在栽種南瓜藤;數名工人正忙著為大棚安裝水管。

「可別小看這些水管,有了它,灌水施肥就同步了。」督導工程進度的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英才說,「這叫『水肥一體化』。每畝投資2000元,不用農民掏錢,全由政府買單。這個工程節肥、節水、節人工。」

「我們基地,蔬菜是『三連作』,秋冬種蔬菜,春夏種瓜菜,反正不讓土地閒著。預計每畝可盈利7000元,增收1000元以上。」合作社負責人龔麗娟道破天機。有了合作社統一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如今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02戶,種植面積拓展到2200畝。

徐英才告訴記者,君山區是綠色蔬菜大區,嶽陽中心城區的「菜籃子」和華東華南的菜源地。近年來,君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蔬菜生產,蔬菜產品質量得到提升,蔬菜種植面積達8.63萬畝。

相關焦點

  • 普農集團: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許昌市東城區永昌街道辦事處在科學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耕,確保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現在也串不了門,莊稼地裡正是除草的好時候,下地幹活既能防止疫情感染,又能活動身體,一舉兩得。」該辦事處馬莊村村民李保新一邊勞作一邊說。
  • 桃源縣剪市鎮:防疫不誤農時 奏響春天「交響曲」
    作為農業大鎮,桃源縣剪市鎮堅持防疫春耕「兩手抓、兩手硬」,防疫不誤農時,奏響春天「交響曲」。在剪市鎮喜雨村裕康農機合作社,幾名村民正忙碌著清整池塘,準備今年蝦苗的培養,馬上就要開始稻蝦套養基地的春耕工作。「合作社共有200餘畝稻蝦套養基地,涉及農戶50多戶,我們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希望合作社的農民能夠有個好收成。」合作社負責人郭述兵說。
  • 不誤農時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不誤農時,不耽誤農作物的播種時節。出自:鄧小平《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必須注意領導人民加緊生產,不誤農時,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壞。」近義詞有:不違農時,不誤農時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不要錯過播種季節。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全力抓好春耕生產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 張德峰)戰「疫」不誤農事,春耕不違農時。近日,走進吉木薩爾縣二工鎮的村村寨寨,田間地頭總能看到村民在蔬菜大棚平整土地、拉運農家肥、準備育苗的忙碌身影,一股春耕備耕的熱潮已悄然興起。「我們村今年計劃用98座蔬菜大棚育苗。截至目前,已完成大棚育苗8座,春耕生產正有序推進。
  • 淮安市清江浦區:人勤春更早 戰「疫」不誤農
    全方位、高標準,疫情防控精準有效    疫情發生後,清江浦區立即成立農村防控指導組,明確7個工作專班,組建「督查宣傳」「農業生產保供」「動物防疫檢疫」「服務農業企業生產」四支先鋒隊50人馳援農村抗疫一線,實行全天候跟蹤指導,細化落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各項措施,實現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全覆蓋。
  • 疫情不誤農時,中農控股備春耕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戰疫情、搶農時,農資行業 「國家隊」 果斷出手了。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做好內部防疫的基礎上,爭分奪秒備耕備肥。 生產企業,復工! 疫情之下,國內大部分進口港口提貨、發運效率大幅下降,為確保不誤農時,穩定春耕鉀肥供應,中農控股在原有進口鉀供應體系基礎上,開拓了進口歐化集團大顆粒氯化鉀業務,並持續加大籤約量
  • 「不誤農時不誤春」珠暉區金甲月季園見聞:花香吹開「致富門」
    近年來,堰頭村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先後發展起國家地標產品吉蘿蔔、湘南地區最大早熟梨基地、規模化蔬菜基地等扶貧產業,帶動全村14戶51人順利脫貧。「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可達1.3萬餘元。」賀光權自豪地說。賞花、遊園,只是金甲月季園的「打開方式」之一。「如果市民看中了園中的花卉,可以『打包』帶回家。」
  • 新春走基層|不負農時不負春
    春耕人在野,農具已山立。早春二月,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在農科城楊凌,勤勞的后稷兒女們以大地為紙,以犁鋤為筆,勾勒出一幅別樣的「農城春耕備耕圖」。青苗何懼疫情重,依然搖曳笑春風。稷楊合作社裡,經過張高磊一家六口人連日來的辛苦勞作、精心管護,100多萬株嫩綠的西瓜、甜瓜、西紅柿苗生機勃勃、迎風招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當春耕關鍵期與疫情防控關鍵期「撞期」,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負責人高志雄選擇這樣做:防疫不能鬆懈,春耕同樣不容耽擱。「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更何況我們園區是新建園區,一點都不敢耽擱。」
  • 廈門:不負春光保春耕 不誤農時忙生產
    廈門:不負春光保春耕 不誤農時忙生產臺海網1583455194【數據】廈門市現有設施蔬菜種植面積4.8萬畝,其中葉菜播種面積1.15萬畝。市農業農村局全力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圖為「正心農哥」蔬菜種植基地。天巖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裡,農民們正在定植空心菜秧苗。(天巖山蔬菜專業合作社 供圖)「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昨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田埂上,菜地裡,處處可見農民搶抓農時的繁忙景象。
  • 駐村幹部送化肥 群眾春耕不誤農時
    近段時間,受疫情的影響,銅巖村部分貧困人員無法外出務工,造成部分家庭經濟受損,為幫助他們不耽誤春耕生產,銅巖村扶貧駐村工作隊統籌使用駐村工作隊工作經費、「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共計6000餘元,為全村「四類」人員、困難群體免費發放綠色複合肥料。「開始春耕了,不能因疫情誤農時、誤生產」。
  • ​丹陽:防疫不松農時不誤 春耕備耕如火如荼
    時令催人耕種忙,不誤田間一季春,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丹陽市陵口鎮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力保農業生產
  • 【不誤農時不誤春】在春光裡播撒希望——雙峰縣井字鎮發展雙季稻...
    井字鎮黨委書記趙向陽算了筆帳:「一方面來自『單改雙』,即一季稻改雙季稻;另一方面來自復耕,把荒山荒地,以及易地扶貧搬遷後的宅基地、舊的廢棄地、土地增減掛鈎水田項目等,統一開墾,流轉給種糧大戶。」 「單改雙」,有諸多政策扶持,葛楚南這些種糧大戶都很歡迎,可小戶們仍有「難處」。4月1日,楊球村村支書葛增仁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沈立冬來到村民彭春輝家。
  • 不負春光不誤農時,感受從化田野上不一般的春耕
    「現在我們基本上100%復工復產,藉助機械化設備正在抓緊搶回農時。」從金農機專業合作社技術指導譚真偉說,一臺深耕機每小時能作業6-8畝地,比人工效率提高100%。水稻育秧生產線1小時生產800盤,可提供60畝水稻秧田種植。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海口三江鎮抓好春耕備耕
    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三江村委會潭關東一村民小組組長洪啟英滿臉笑容地跟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田全俊說道。2月23日早上,三江村工作隊隊長田全俊就早早來到田間地頭,了解農田灌溉用水情況。 一年之計在於春,時下正是春耕備耕的時期,為響應春耕農時,發展生產,積極做好疫情之後的復工復產工作,海口市三江鎮三江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行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生產,組織引導農戶恢復農業生產工作,科學恢復生產,確保防控、生產兩不誤。近日,三江村村民抓緊春耕農時,平田整地、挖溝引水、移栽稻苗,處處一派繁忙的景象。
  • 廣東抗疫春耕兩不誤 不負農時不負春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廣東抗疫春耕兩不誤 不負農時不負春中新網廣州2月26日電 (記者 程景偉)南粵春來早,春耕正當時。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26日消息,預計今年廣東春播農作物面積3216.34萬畝,比上年增加0.8%。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長治市春耕備耕有序推進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農時不等人。當前立春已過,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長治市早計劃、早部署、早落實,在緊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抓節令,統籌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春管春耕,離不開科學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日前,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2020年冬小麥春季田間管理意見》,根據當前長治市小麥苗情形勢及存在問題,針對性地提出田間管理技術措施。
  • 搶農時保春耕,居家就近就業,他們防疫生產兩不誤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吹響復工「集結號」,防疫生產兩不誤也成為了各地的工作重點,也湧現出很多典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甘肅省,到那裡感受下工復產的情況吧。(2) 全力抓生產鏡頭1:搶農時保春耕基層婦聯幹部帶頭深入生產一線宣傳、組織工復產。田間地頭,廣大婦女姐妹們在自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搶抓農時,平田整地、覆膜種植、搭建拱棚、修剪果樹,投身春耕生產。
  • 疫情防控不誤農,春耕備耕進行時
    從南到北,全國各地農事生產正在爭時間、搶速度、有條不紊地展開,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為夏糧夏油豐收、農民增收夯實基礎。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上年同期增長2%左右。
  • 儲忠明|「側鋒辨誤」之辨
    清劉熙載曾說:「中鋒畫圓、側鋒畫扁,舍鋒論畫,足外固有跡耶?」可見,中鋒側鋒也是古代筆法討論的一個內容,所以,側鋒偏鋒作為書法理論領域之中的一個問題,加以討論是頗有意義的。讀歐陽龍同志《側鋒辨誤》一文(載《書法》)頗有啟發,他在文章裡較為深刻地剖析了側鋒的形成與勢態,論證了中鋒、側鋒與偏鋒的關係和區別,據此而肯定了側鋒與偏鋒「是一種筆法的兩種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