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酒
清酒,被譽為日本的國酒。無論是在居家宴會,還是路邊的居酒屋中,都可以看見其身影。清酒最令人讚譽的是僅僅用簡單的米和水,就可以釀造出令人忘懷的滋味,因此也有人叫它: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議的液體。
愛喝酒的日本人釀造出來了度數不高但爽口美味的日本清酒,而清酒也和日本人一起共同構造了獨特的日本清酒文化。清酒文化也幾乎成為了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人不僅把繁重的壓力化進酒裡,也將國家的歷史和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清酒中。
醇厚爽口,柔中帶剛
1、上帝的恩賜
日本人極愛清酒,將清酒稱為上帝的恩賜。
傳統日本清酒的做法是學習了中國黃酒的釀造法,因此日本清酒與中國白酒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中國白酒是高度數的蒸餾酒,而日本清酒是釀造酒,酒精度只能在15-16度左右,滋味香醇,容易入口,小酌則可舒筋活絡,有益身心。
清酒的釀造過程
因此,日本人在釀造清酒的時候極為講究,水要選擇無機含量成分達到要求的好水,米要選擇大粒米,米中要含有更多的澱粉和更少的蛋白質,還要經過磨皮才可以蒸製釀造,過濾澄清以後還要加入適量的活性炭吸附雜質,成品貯存一個夏天后,才能得到酒味圓潤的好酒。
清酒的等級,分為清酒—上撰—特撰—吟釀—釀酒,吟釀酒的產量最低,屬於最高等級的酒。
吟釀酒分為吟釀和大吟釀,區別於大米的精白程度,最高等級的大吟釀酒需要在原米的基礎上反覆碾磨,磨去外皮中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部位以防產生雜味,只留核心作為釀酒的原料,使得酒體更加清冽醇美。這樣一瓶大吟釀在市場上可以售賣到上萬一瓶的價格。
2、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清酒釀造步驟
由米釀造而成的清酒,產生於稻作文化傳日之後。在繩文時代晚期,也就是中國的戰國時代,大量江南百姓為躲避戰亂,渡海來到日本,帶來了水稻的耕種技術。
從南端的九州到北部的青森,都發現了這一時期稻米種植的遺蹟。也正因如此,後期的日本人才能用米釀造出傳統的清酒。
成書於3世紀末的中國史書《三國志·魏志·倭人傳》對當時日本列島的風俗情形有這樣的記載:「始死停喪十餘日,當時不食肉,喪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飲酒。」 說明那時列島上就已經有較為普遍的飲酒習俗。
據日本《吉事記》書中記載,日本產大米,煮熟後加水,假以時日,米水溢香即可飲用。較為確切的技術性論述則始於奈良時期,當時的日本統治階級為了鞏固政權,加強地方經濟,在平民中出現了所謂的「酒戶」和僱傭工人的所謂「賤民」 從事釀造清酒的作坊。
清酒的歷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釀酒技術也在突飛猛進,到了公元14世紀前後,日本已經可以用成熟的技法釀出質量上乘的佳品,即「僧侶酒」。
但到了明治維新以後,受到戰爭等因素的影響,日本清酒的質量直轉急下,商人開始售賣用酒精勾兌的劣質酒來獲得暴利。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日本的老人們會把這種劣質清酒叫做「亂世之酒」,而把傳統高質量酒稱為「太平之酒」。
到了今天,日本人用現代的釀造技術和機械化設備不斷地對日本清酒進行優化,使得日本清酒的質量重回巔峰,世人才有機會能再次享用到這「上帝的恩賜」。
浮生萍聚,當浮一大白
1、清酒雖好,也不能貪杯
清酒可以用熱水溫熱以後飲用,也可以冰鎮後飲用。熱清酒常見於冬季的日本餐桌,一般是將清酒裝進特製專用的瓷酒瓶裡,再放進熱水中間接加熱,加熱至四五十度即可,而冷清酒則適用於夏天,冰鎮到16度左右是最佳的飲酒溫度。
清酒與刺身
清酒入口爽口,並且有獨特的香味,因此清酒往往搭配日本傳統菜餚,如刺身等口味清淡的餐品,不宜搭配太重口的食物,以免掩蓋住清酒的香氣。
在日本,喝清酒是極其常見的一種應酬。無論是親友聚會還是招待貴賓,清酒通通適用。在酒桌上,如果對方給你斟清酒,應當先喝完自己杯中的酒,再去接受對方的敬酒,並且需要回敬。
但是也需要對喝酒的頻率進行控制,雖說清酒口味獨特,度數不高,但是也容易讓人被它甜美的外表欺騙,而飲酒過量。
2、喝了這杯酒,就是大人了
喝酒是融於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元旦會飲屠蘇酒,櫻花盛開的時節會在櫻花樹下喝花見酒,重陽節後更會喝菊花酒,因此,在對日本人來說相當重要的成人禮上,也少不了清酒的身影。
成人節的日本年輕人去神社祭拜
據日本民間習俗記載,在每年的成人節,也就是元月十五日那天。當年年滿20周歲的日本年輕人都會穿上莊重華麗的民族服飾,男生穿服,女生穿和服。
和好友相約到神社去祭拜,在祭拜結束後共同舉杯,喝上一杯清酒,還要在神社前留下一張喝酒的照片,以證自己真的成年了,這個習俗至今未改。
因為日本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飲酒,因此日本的年輕人們在成人節這天共赴神社共同舉杯,即是在神明的見證下,來和過去未成年的自己告別,宣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可以喝酒的大人了。
選用清酒而不是其他更加流行的啤酒或葡萄酒,也是彰顯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清酒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1、人生如酒
在進入平成時代之後,日本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日本人將每日忙於工作的人稱為社畜。為了緩解工作壓力,每天下班後去居酒屋喝上一杯緩解壓力成為了日本男人的習慣。
如果下班後沒有應酬直接回家則會被家人和鄰居認為是交際能力差的表現,而清酒對於重壓之下的日本人來說則是最好的排遣。
居酒屋中的日本上班族
清酒度數不高,小酌幾杯也不會酩酊大醉,普通品質的清酒價格也相對平易近人,是大眾能消費得起的酒水。而清酒的美妙就妙在「清」字,澄澈透明的清酒來自於「濁」的洗鍊,和日本的清雅文化不謀而合。
日本人最喜歡的十個字裡就有「清」字,寓意純粹清冽。日本人關於「清」的偏好,在《古事記》中已有「禊祓」的記載。
當伊邪那岐命赴黃泉國看望伊邪那美命時, 看見伊邪那美命滿身生蛆,落荒而逃,為洗去身上的汙穢 而生出了天照大神等眾神的傳說。許多日本人在喝酒時喜歡將人生和酒聯繫在一起,把人生比喻成清酒,歷盡磨練依然澄澈純淨。
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清酒給了日本人極大的安慰。當快節奏的一天結束後,來到居酒屋喝上一杯,緩解緊繃的神經,和同桌好友或高談闊論,或抱怨上司,壓力也隨之釋放。
如果在一家店喝得不夠盡興還會找一家店再喝,即便是香醇爽口的清酒也會讓人喝醉。日本人對於醉酒很寬容,對於酒後的言論也不會當真。因此,在高度壓力的生活中,清酒成了日式居酒屋的主流。
2、酒如人生
清酒是日本的國酒,而清酒文化也幾乎成為了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人不僅把繁重的壓力化進酒裡,也將國家的歷史和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清酒中。
清酒從誕生到享譽世界,伴隨著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的代代相傳。在日本,有著「無清酒不成席」的說法,也就是說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清酒出現,清酒是真正伴隨了日本人一生的酒。
對於日本人來說,清酒不僅僅是佐餐的消遣,更是大和民族歷史的見證。
對自然的崇拜是日本原始神道的重要構成因素之一,自然本位思想也是日本人一直堅守的重要本土文化。在日本人看來,與自然的調和是其根本的思想,認為人和其他自然事物一樣,是自然中的一類。
日本人對於自然的喜愛表現在各種事物上,例如周一到周日在日本的記述中就是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和日曜日。而作為日本的國酒,清酒自然也體現了日本人對於自然的喜愛。
從清酒的名字中就不難看出,如月桂冠、櫻正宗、菊正宗、白 雪、賀茂鶴、白牡丹、松竹梅等,都是日本人所喜愛的自然事物,體現了日本人自然本位的思想,也寄託了美好的寓意和祈願。
此外,在古代的日本,面對自然的恩賜與威嚴,日本人也形成了萬物有靈的思想。
在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下,日本人在居酒屋中一醉方休,用酒後的狀態來抱怨指責,傾瀉壓力,在酒醒後則迅速翻篇,不計較酒後恩仇,這樣的一種行為模式也是對於傳統的繼承,同樣是一種神人同樂的狀態。
總結
日本的國酒清酒遠遠不止是日常的消遣那樣簡單,澄澈香醇的清酒是日本人緩解生活壓力的必備,是一生中重要時刻的見證,更是傳統思想的傳承。
日本人愛清酒,愛清酒的清,也愛喝酒的過程——可以暫時忘卻生活的壓力,忘記煩惱,與神同樂,神人合一。也正是因為愛酒的日本人,清酒文化才可以在日本廣為傳播。清酒深入到了日本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和日本人一起,共同構造了獨特的民族特點。
參考文獻:
1、《日本的酒文化》
2、《清酒與日本原生文化關係研究》
3、《日本人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