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遷的巨著《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呂不韋策劃嬴楚上位的「奇貨可居」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呂不韋的一個侍妾引起了嬴楚的注意,嬴楚於是娶了她,生下了嬴政。
這個善舞的侍妾,就是趙姬。而嬴楚娶她之前,趙姬已經懷了呂不韋的孩子。因此,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的親生兒子。
趙姬的身世之謎
這段記載,便是「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私生子」這一傳言的出處,然而,這個故事,卻有多處疑點。
首先是,秦國宗室血脈是要經過嚴格檢查的,趙姬已懷孕這件事真的瞞得住嗎?這一點已經有很多人進行過考證,子彧就不贅言了。
其次,《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卻說嬴政是「秦莊襄王子」,並沒有提呂不韋私生子這回事。前後記載矛盾。
更重要的是,《呂不韋列傳》中,趙姬的身世也是前後矛盾。
一開始,司馬遷說趙姬是「邯鄲諸姬絕美善舞者」,也就是說,趙姬是個美貌善舞的風塵女子;
而後面又說趙姬因是「趙豪家女」,因此得以庇護趙姬母子在趙國的數年。
當然,《史記》很多相同時間卻在不同人的記載中矛盾的記錄,一說是司馬遷故意的,一說是他也難辨真偽,因此兩個都留下,讓後人自去分辨。
如果關於嬴政身世這麼說倒還說得過去,但趙姬的身世卻根本說不過去。
如果她是豪家女,又怎麼可能淪落為一個商人的侍妾?如果她因家道中落淪為風塵,那麼又如何庇護趙姬母子在趙國數年?
也就是說,根據趙姬的經歷來看,豪家女、呂不韋侍妾、風塵女子,這三個身份根本無法相互兼容。
那麼,趙姬的身世究竟是什麼呢?
答案是,趙國宗室或貴族之女,由趙國廟堂安排,借呂不韋之手獻給嬴楚的。
只有這樣,一切才會顯得合理。
當時,奇貨可居已見端倪,嬴楚已然是秦國太子的唯一的嫡子,將來的秦王。
因此,他自己會自重身份,不會娶一個來歷不明的侍妾為正妻;而趙國在這適時的機會獻給他一個正妻,生下兒子就是將來的秦王,這既符合當時王室聯姻的做法,也對趙國有很大的好處。
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夠解釋為什麼嬴楚回國後,趙姬母子在趙國數年安然無恙,因為趙國根本就沒想殺他們,而且還需要利用他們的身份,將來為母國說話。
這一推論一經成立,那麼所謂趙姬懷了呂不韋的孩子嫁給嬴楚,就不攻自破了。
她沒必要也不可能在嫁給嬴楚之前跟呂不韋發生點什麼,呂不韋當時還僅僅是個商人,也不敢這麼做。
也就是說,趙姬的身世決定了,嬴政不可能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那麼,在司馬遷的筆下,嬴政又是如何變成了呂不韋的「私生子」的呢?
唯二的證據
事實上,對於司馬遷來說,這似乎也不是空穴來風,有兩點事實是實錘的:
其一,嬴政曾尊呂不韋為仲父;其二,嬴政親政之前,呂不韋和趙姬關係密切。
對於第一點,其實很好解釋,歷史上這樣的案例並不少。春秋首霸齊桓公有個仲父叫管夷吾,也就是後來的管仲;後來的三國後主劉禪也有個仲父,名字叫諸葛亮。
而這個案例也十分鮮明。
嬴政即位時年僅13歲,而王位的頻繁更迭,帶來的是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的縱橫交錯。嬴政必然是搞不定的,但是呂不韋能搞定。
然而,搞定了之後呢?勢力穩固的呂不韋,會不會有點什麼別的想法呢?
因此,嬴楚能想到的辦法,只有如齊桓公故事,讓嬴政拜呂不韋為仲父。
嬴政羽翼未豐之前,以父事之,能最大程度上減少呂不韋篡權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政治上的考量,而不是說承認嬴政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而關於第二點,首先,是不是私通還不好說,即使是,呂不韋和趙姬絕不僅僅是私人感情,而是有政治因素在裡面的,否則兩個高高在上的人,找不到小白臉解決生理需求嗎?非要在一個歪脖子樹上吊死?
況且,這是在趙姬生嬴政之後,就算私通,也不能證明嬴政和呂不韋的父子關係。
而關於這些,司馬遷其實也不是不能推測,那麼為何他還要在《史記》中留下這麼一筆,讓嬴政留下一個「呂不韋私生子」的身份呢?
司馬遷的私心
事實上,雖然大家都對司馬遷的《史記》推崇備至,但不可避免的是,個人編寫的史書,往往帶有個人的因素在裡面。
司馬遷雖然爆了很多劉邦和劉徹的黑料,但無疑,他是西漢統治集團的既得利益者和忠實擁護者。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天下,這個帝國,本來是秦的,又為何成了漢家天下呢?
答案很簡單,秦失其德,秦的繼承人血統不正。
這就好比,過去的幾十年裡,慈禧太后和清宮秘聞不絕於耳,而蔣某人的黑料更是一個接著一個一樣。
秦始皇,也需要一點黑料。
作為司馬遷來說,這是他應當做的,他這樣做也沒有什麼心裡負擔:秦始皇的黑料是政治需要,況且,萬一事情就真的是這樣呢?
於是,在呂不韋與趙姬私通、嬴政拜呂不韋為仲父的劇情基礎之上,司馬遷在《呂不韋》列傳中留下了這濃墨重彩的一筆,讓秦始皇幾乎真的「成了」呂不韋的「私生子」,並流傳了2000多年。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