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留下的漏洞:秦始皇的身世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2020-12-18 騰訊網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先生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該書記載了上至遠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近3000年的歷史。

《史記》是公認的一部正史,漢武帝之前的歷史均以《史記》為標準,《史記》也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後來的歷朝歷代的史學家編撰正史都採用的是這種體裁撰寫。

可是,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現,以嚴謹著稱的司馬遷先生卻在《史記》中的關鍵人物——秦始皇身上,給後人留下了一個不小的漏洞:秦始皇的身世竟然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簡潔明了地將秦始皇的身世交代的清清楚楚:「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這段話明言秦始皇是他父親秦莊襄王娶了呂不韋的歌姬趙姬,然後生出了秦始皇。

然而,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卻是這樣記載的:「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秦莊襄王)從不韋飲,見而悅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大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這句話說明趙姬在當時已經懷有身孕,她是隱匿身孕 ,嫁給了子楚,然後生下了兒子嬴政。這就說明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

那麼,作為史學之父的司馬遷為何會在《史記》的不同篇目中,對《史記》的絕對主角秦始皇的身世出現了如此重大的漏洞呢?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先生在創作《史記》時,已經距離秦始皇時代過去了近百年,他也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及詢問眾多的年長者。

也許在經過一番考察後,司馬遷得出了關於秦始皇的身世有這兩個不同的記述和傳說。

那麼,司馬遷在編撰《史記》時,也會面臨著日後的史學家常常遇到的難題:對於同一件事情,往往會有不同的解說與記載,究竟該如何取捨呢?

作為紀傳體史書開創人的司馬遷,面對這樣的問題時,自然有他的標準和方法:對於最可信的史料,大多以「本紀」和「表」的方式進行了記述;對於一些信用度較低的史料,則保留記載入「列傳」之中;對於可信程度不高,但又有保存價值的史料,就以異聞的形式作了記載。

這樣一來,我們就明白了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之父是秦莊襄王;而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則是呂不韋身邊的歌姬趙姬先期懷孕,然後嫁給了秦莊襄王,才生下的嬴政。

那麼,為什麼會有秦始皇是呂不韋與趙姬私生子的傳說呢?

實際上,這很有可能是那些被秦國所滅的東方六國後人所作出的謠言。

如果秦始皇真的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那麼,呂不韋就是六國人的英雄,呂不韋是六國之人,他的兒子當上了秦王,雖然秦國最後滅了六國,但滅六國的秦王卻是六國之人,這樣比較起來,六國後人在心理上才能接受是六國自己滅的六國。

這正如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云:「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當然,歷史究竟如何,我們後人都是通過前人留下的史料來判斷的,在沒有其他明確的資料發現前(比如秦始皇陵沒有發掘之前),我們還是沿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秦始皇是秦莊襄王的兒子吧!

本文參考自:《史記》、《輕鬆讀秦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在《史記》中,司馬遷留下4個字說出真相
    在秦始皇留下的各種故事中,有一個問題始終不能被繞過,那就是——秦始皇到底是誰的兒子?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中,秦趙為了維持局面穩定,秦國安排公子異人留在趙國都城作為「質子」。但在這個故事裡,司馬遷其實留下4個字留下了線索。二、線索秦始皇到底是誰的兒子?這像是一個千古迷案,因為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錄,幾乎讓人認定了秦始皇是呂不韋與趙氏私通所生。但其實,司馬遷還是在《史記》中留下了線索。
  • 秦始皇身世之謎,他的親爹究竟是誰?司馬遷:你們說了算!
    之所以如此,主要源於太史公司馬遷在他的史學巨著《史記》中的兩則記載。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 秦始皇嬴政,真的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嗎?趙姬的身世,確定終極答案
    在司馬遷的巨著《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呂不韋策劃嬴楚上位的「奇貨可居」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呂不韋的一個侍妾引起了嬴楚的注意,嬴楚於是娶了她,生下了嬴政。這個善舞的侍妾,就是趙姬。而嬴楚娶她之前,趙姬已經懷了呂不韋的孩子。因此,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的親生兒子。
  • 《史記》記載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司馬遷:錯,那是別人說的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在秦始皇的人物傳記中,司馬遷說莊襄王嬴異人在趙國做質子時,十分喜歡呂不韋的一個姬妾,就向他索要,最後生下了嬴政。
  •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是呂不韋「欲以釣奇」還是司馬遷在「釣奇」?
    按照司馬遷的這段描述,秦始皇妥妥的就是呂不韋的種了。這不,後來班固編著《漢書》,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都沿襲了「秦始皇就是呂不韋的種」的觀念。其中《漢書·王商傳》的中記載:「臣聞秦丞相呂不韋,見王無子,意欲有秦國,即求好女以為妻,因知其有身,而獻之王,產始皇帝。」
  • 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史記和資治通鑑給出答案
    所以關於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我們從史書中找答案,看看寫史書的古代史家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兩本重量級的史書,揭露一個「驚天秘密」。《史記》的兩處不同先說《史記》,《史記》成書於西漢年間,是時間上距離秦朝最近的正史,由司馬遷父子歷經兩代人數十年編撰而成,裡面大大小小的事都經過一系列各種考證。嬴政身世,《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 秦始皇生父到底是誰?本來不是事,卻被司馬遷和後人有意複雜化了
    這樣嚴密的體系,是不會有漏洞的。03司馬遷為何會有前後矛盾的說法後世流傳嬴政生父是呂不韋,是從司馬遷《史記》中得來的。在《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寫道:"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司馬遷用四個可疑的字給出了答案
    《史記》中對秦始皇的出身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關於秦始皇的出身,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做了詳細記載: 「秦始皇帝者, 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 見呂不韋姬, 悅而取之, 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鄭。及生, 名為政, 姓趙氏。」
  • 流傳兩千多年的謎題,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嗎?
    呂不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這個爭議之所以存在兩千多年,其根源來自於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中不同的記載。與此同時,秦始皇生母趙姬原來呂不韋歌姬的身份,以及後來兩人之間的私情,更是讓這個爭議變得撲朔迷離。那麼,呂不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呢?個人認為大概率不是。
  • 司馬遷的《史記》為什麼能將「荊軻刺秦王」記載得如此詳細?
    「荊軻刺秦王」是戰國末年的著名歷史事件,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詳細記載了「荊軻刺秦王」的整個過程,在網絡時代更是誕生諸如「秦王走位」之類的名梗。復原「荊軻刺秦王」的記載就是一部好電影,可惜大部分影視劇做不到。
  • 秦始皇的父親是不是「喜當爹」?是司馬遷的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漢朝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因為嬴政母親趙姬是呂不韋送給嬴政的,送過去的時候就已經懷孕了,所以嬴異人是喜當爹了。 《資治通鑑》裡面也基本借用史記的說法,說嬴異人喜當爹。 史書都是勝利者寫的,從作者角度來看,史書的出發點就有失公允。當年秦始皇的功績可是前所未有的,統一天下,結束了500多年的戰亂,這樣的功績是誰都抹滅不了的。
  • 秦始皇是誰的兒子?呂不韋還是子楚?司馬遷都沒弄清楚
    然而,秦始皇的身世卻充滿了爭議,就連司馬遷都沒有弄清楚,在《史記》中的記載自相矛盾,一會兒說秦始皇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兒子,一會兒又讓人覺得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為什麼會有這樣兩種說法呢?這要從他的父親嬴子楚說起。
  • 《大秦賦》不能繞過的問題:秦始皇是誰的兒子?答案在這4個字中
    在秦始皇留下的各種故事中,有一個問題始終不能被繞過,那就是—— 秦始皇到底是誰的兒子? 這件事,不僅在民間流傳很廣,而且在司馬遷撰寫《史記》時,同樣採取了這種說法: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 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
  • 司馬遷留下的《史記》,到底是要表達什麼?
    而且每一本史料的性格和感情都和作者有著緊密的聯繫,作為史書之中最著名的一本,《史記》又和司馬遷之間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又或者說司馬遷到底想要通過《史記》表達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司馬遷如果只是純粹地將司馬遷的《史記》看作一本缺少感情史書,這就白費司馬遷的苦心了。司馬遷的核心思想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秦始皇身世之謎,他的父親到底是誰,歷史學家拿出了證據
    史記是我國古代一部編年體史書,在這本史書中,記載了很多古代發生的事。對於秦始皇生父的事,最早就出現在史記中,因為司馬遷記載的有問題。《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身世為:「秦始皇者,秦莊襄王子也。」可問題出現了,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出現了不同的記載。原文的記載是這樣的:「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這就讓後人對此表示了懷疑,秦始皇到底是呂不韋的兒子還是秦莊襄王的兒子呢?
  • 千古之謎,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看看王立群老師怎麼說
    來自河南大學的教授王立群老師,曾經非常科學地分析過嬴政的身世問題,權威專家能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嗎?《史記》留下秦始皇身世之謎雖然在呂不韋是否為嬴政親生父親的問題上,存在兩種完全相對立的答案,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他的母親是趙姬,也就是秦莊王贏子楚的妻子。當年秦莊王在趙國的邯鄲做人質,全靠呂不韋的輔佐,才能順利成為秦國君主。
  • 比司馬遷早800年的那部《史記》,告訴我們什麼?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史記》是戎夫的《史記》而非司馬遷的《史記》,戎夫的《史記》比司馬遷的《史記》要早800多年。公元前900多年,西周有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叫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周穆王曾命令當時的史官戎夫,編輯了一本《史記》。
  • 面對海洋的秦始皇帝——《史記·秦始皇本紀》研讀
    《史記》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紀傳體史書中的第一部「正史」,還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內容記載了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同時,《史記》又是一部憑個人一己之力完成的史學論著,所以在《史記》中還表現出了作者司馬遷非常鮮明的文化個性。 《史記》共有一百三十卷,本期報告的主要內容出自《史記》第六卷《秦始皇本紀》。這一卷記述了秦代從實現統一到進行新的政治設計和出現新的社會格局的過程。
  • 《荊軻刺秦王》中,神秘人到底是誰?司馬遷留下的伏筆被誤解了
    《史記·刺客列傳》但這個神秘人物居住得遠,一時未到,太子丹不耐等待,執意以勇士秦舞陽做其助手,強行啟動行刺計劃,從而使此人塵封於世。後世人們根據史記中的點滴線索對神秘人苦苦挖掘,但莫衷一是。其實,我們很可能誤會了司馬遷的伏筆,太史公要我們領會的另有其事。
  • 《徘徊: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序:比司馬遷早800年的那部《史記...
    「皮氏國」的來歷,以及「左史」與「右史」 中華文明,能夠追溯的源頭之一,便是《史記》。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史記》是戎夫的《史記》而非司馬遷的《史記》,戎夫的《史記》比司馬遷的《史記》要早8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