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項目加速推進
來源:湖北日報
城市空間的每一輪演變,都有跡可循。
10月,武漢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六環線」及放射線建設等工作。
這一總裡程560公裡的環線,是武漢繞城高速的外圍,暫定為武漢大都市區環線,分為東、南、西、北4個路段,以及雙柳長江大橋、漢南過江通道2座長江大橋。
在武漢城市版圖之上,這條黃金腰帶,穿江越城,成為新的城市「能量環」。
(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效果圖)
11月,自東湖出發,驅車一路向北,1個小時直抵紅安。
在G230高速之側,印有「世界500強恆大集團」的圍檔之內,多棟既有傳統特色,也有異域風情的古堡建築,已經露出尖尖一角。
近處,精彩的魔術雜技、巨型的充氣藍鯨、浪漫的七彩熱氣球、停車場的各地牌照車輛,都顯示出這座新晉「城市打卡地」的吸引力;遠處,塔吊揮舞、樁基轟鳴,各種工程車穿梭進出,進行土地平整與建築施工。密密麻麻的腳手架背後,將是更多驚豔亮相。
(武漢恆大國際旅遊城實景圖)
這裡,即是恆大落子武漢北的紅安經濟開發區,以千億投資、造城之勢,打造的萬畝大盤——「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
一個城市大環線,一座超級綜合城,在此經緯交匯,武漢下一個十年聚變的「新坐標」點亮。
15年漣漪擴散 武漢「新六環」長成幾乎每一個5年,武漢的城市環線都會如漣漪般外擴。1995年,長江二橋通車,與長江大橋一起,圈出武漢「內環線」;
2010年,以白沙洲與天興洲長江大橋合圍,「三環線」全線貫通;
2015年,以鸚鵡洲和二七長江大橋為鏈,「二環線」正式合龍;
2020年,「四環線」東、北兩段整體工程進度條已拉至95%,預計年底貫通;
同年,武漢市政府會議強調,高起點謀劃、快節奏推進「六環線」及放射線建設。這一圈一圈之間,武漢的城市生長骨架更緊緻、更強大。
(武漢恆大健康城實景圖)
這條全新規劃的「六環線」,過半線路在武漢市區外,共跨12個市縣區,包括武漢、鄂州全域,黃岡黃州區、團風縣,黃石市轄區、大冶市,孝感孝南區、漢川市,鹹寧市鹹安區、嘉魚縣,以及仙桃市、洪湖市部分地區。
目前,國內擁有或規劃「六環線」的城市僅有北京、成都、武漢與瀋陽。其中,武漢「六環線」或將成為全國最長的城市環線。
其建成後,武漢將形成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兩個大小輻射圈。前者,讓武漢在「米字型」高鐵網絡骨架之中,節點城市的位置日益凸顯;後者,則以「1小時交通圈」的成型,助力大武漢都市區地理邊界的進一步消融。
這15年,武漢城市環線畫出更大的「同心圓」,恆大也在這六大環線內外,展開縱深推進。在武漢三鎮,恆大打造了以恆大華府、恆大綠洲、恆大城、恆大名都、恆大御景灣、恆大雙城、恆大首府等為代表的「恆大系」品牌項目,推出的「民生地產」理念深入人心,並以9A精裝與金碧物業贏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與此同時,恆大還相繼落子鄂州紅蓮湖、江夏五裡界、經開漢南、鹹寧梓山湖等城市戰略區域,以恆大文化旅遊城、恆大科技旅遊城、恆大時代新城、恆大養生谷等一系列文旅、康養大盤,為城市「美好生活」賦能。
(武漢恆大水世界效果圖)
15年間,在武漢、襄陽、宜昌、鄂州、鹹寧、黃石、十堰、荊州、隨州、潛江、恩施等十餘座城市,恆大已點亮20餘萬盞燈火。
從這一層面來看,武漢六大環線的外擴路徑,也與恆大項目落子的城市點位,微妙疊合在了一起。
其中,位於武漢大都市區環線之內的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則成為武漢新一輪發展軸帶之上的閃耀星辰。
「恆大式」兌現力 萬畝新城輪廓初顯
走進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第一眼有驚豔,更有震撼。
一路金黃銀杏的掩映中,三大展示中心內的巨型沙盤,與不遠處的繁忙工地交錯,代表著項目的「未來態」與「進行時」。
這個超級項目,以規模之大、業態之繁、品質之優,正全力向「華中文旅第一盤」的目標邁進。
作為市級重點建設投資工程,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橫跨了紅安的覓兒、八裡、太平三鎮,總佔地面積超2萬畝,由世界知名建築大師操刀設計,是上海迪士尼的4倍、廣州長隆的12倍。
項目幾乎集齊了恆大產業主賽道的「種子選手」,涵蓋恆大世紀夢幻城、恆大國際旅遊城與恆大健康城三大子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整體項目猶如一朵巨型瓊花——恆大的8大超級業態在此齊聚,以美食天地為「花蕊」,水世界、溫泉城、兒童世界、養生谷、旅遊世界、文博園、農科園等業態如七片「花瓣」漸次綻放。
(圖為農科園效果圖)
其中,僅教育配套板塊,就有規劃用地529畝,配置幼兒園39所、小學9所、中學5所。
自2019年11月,恆大集團與紅安縣政府籤訂合作協議以來,2020年11月,項目首期1400畝已全部開工建設,三大主體項目展示區陸續對外開放,其它主體設施和配套建設正有序推進。
目前,每一天項目上均有500餘臺機械車輛緊張施工,數千名園藝工人上陣,一點一點將恆大的又一次城市造夢,呈現成恢弘實景。
在藍天映襯之下,起伏綿延草坪、奼紫嫣紅花海中,不時可以看到一架南瓜馬車、呆萌小熊、星星走廊、蒲公英夜燈與童話瞭望塔……每一個角落都有小小驚喜。
這一系列數字背後,是恆大「造城」的硬實力與兌現力。這座萬畝新城的藍圖輪廓,正從平面到立體,從黑白到彩色。
點睛華中文旅 賦能「旅居目的地」
在國內的國際級文旅IP之中,華東有上海迪士尼樂園,華南有長隆歡樂世界,華西有方特世界,華北有環球影城。
而華中,以何與它們相匹敵與輝映?東西南北中,恆大終於畫上這「點睛」一筆。
多年來,這些項目對於城市面貌改善、基礎配套完善、服務經濟拉動、居住指數提升的作用有目共睹。
以上海迪士尼為例,這一「米老鼠效應」對上海經濟的拉動,貫穿了其從規劃、建設、開園到擴建的每一輪周期。
根據報告顯示,在2011年—2016年建設期間,上海迪士尼固定資產投資,對全市GDP年均拉動達到0.44%,年均拉動新增就業6.26萬人次。
隨後,在開園後的一年內,遊客接待數量超過1100萬人次,超越東京迪士尼,創下當時全球迪士尼開園首年的最高遊客人數記錄。
其中,2016年「十一」,上海迪士尼遊客對全市新增遊客貢獻為60.6%;2017年春節,則為全市貢獻了90%的新增遊客量。
(武漢恆大國際旅遊城實景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迪士尼在滬上點亮一城奇夢,恆大也將在武漢北劃下夢幻一筆。
通過恆大世紀夢幻城、恆大國際旅遊城與恆大健康城的加速建設,以及8大主題配套的逐一落成,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不僅將銜系武漢與紅安,成為城市GDP之中的重要數字增量,也將成為國內外遊客到華中旅遊的首選地,大武漢都市區旅居置業的優選地。今日,這顆超級種子正破土;明日,只待「花」開時節動江城。
三大產業板塊 造恆大「集大成之作」
縱觀恆大此前在大武漢及周邊地區的落棋,有許多造就區域標杆大盤的故事,也不乏將一片灘涂變為歡樂之地的案例。
這背後,是恆大集團近年來「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戰略定位。
然而此次,這座作為恆大地產、恆大旅遊與恆大健康「集大成之作」與「超級進化版」的萬畝新城,為何落子武漢北?
於宏觀,是龐大的市場需求。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十一」期間,「英雄之城」武漢成為國內熱門城市之一,共計接待遊客1882.46萬人。排行靠前的「打卡景點」,包括黃鶴樓、東湖綠道與極地海洋世界等。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大家重新認識武漢的重要契機,也成為城市經濟重振、產業鏈條拉動的有力引擎。
但另外一方面,武漢傳統旅遊格局中,重點景點分散在三鎮之內,且主題功能相對單一,缺乏一個「吃、喝、玩、樂、購、居」的沉浸式、深度遊之地。
對此,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被業內認為,或將成為大武漢下一輪文旅經濟提檔升級的破題之作、探路之作。
於微觀,則是交通的樞紐優勢。
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的所在地,毗鄰武漢長江新區。作為對標雄安新區與浦東新區的國家級新區,這一區域預計至2025年,常住人口將達110萬人,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
對此,項目不僅可與長江新區形成聯動互補,也可作為其北向的重要文旅配套腹地與人口外溢帶。
(武漢恆大國際旅遊城實景圖)
同時,項目還擁有一空(天河機場)、一港(陽邏港)、兩高(滬蓉高速、武麻高速)、三鐵(緊鄰紅安西站)的立體交通格局。從這裡出發,乘坐高鐵20分鐘可抵武漢站,29分鐘可抵漢口站。
無論是產業鏈條的延長,還是樞紐交通的聚散,都將以這座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為新名片,向華夏,向九州,介紹「新武漢」。
活動預告
11月19日(本周四),以「新環線畫圓,大武漢向北」為主題,2020武漢「大六環」規劃戰略高峰論壇,將在武漢恆大世紀夢幻城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
本次論壇由湖北日報、湖北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協辦,將邀請包括城市規劃設計、旅遊產業研究、社會人文領域專家學者,圍繞「大六環」的空間概念,對周邊城市的產業、經濟與人口導出效應,以及在武漢北向發展的城市新廊道之中,紅安的位置與優勢、恆大項目的多維拉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