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讀歷史」大同篇:暢遊古都 品味歷史

2021-02-19 發現大同


大同,以歷史悠久與宏偉壯麗而著稱。要問華夏歷史之名城,就看平城大同之底蘊。山西大同,古稱「雲州」、「代京」,遼金時代成為遼國的陪都,稱為西京大同府,後簡稱「大同」,沿用至今。大同有著眾多的歷史遺蹟,是一個探究中國歷史,遊覽古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地方。

「遊山西讀歷史」【大同篇】

千年一窟看雲岡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周山南麓,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鑿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

千年前的古人們以刀、錘、斧、鑿的尖利馴服粗礪的巖石,曾經的堅硬頑固就那麼自然而又神奇地化作了一片法相莊嚴。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中國營造學社成員首次山西之行即選定雲岡石窟為考察對象,並稱讚雲岡石窟是「中國美術史上一個極重要時期中難得的大宗實物遺證」。

 「遊山西讀歷史」【大同篇】

千年古剎華嚴寺


華嚴寺始建於遼代的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遼代華嚴宗盛行,華嚴寺的名字來自《華嚴經》「慈悲之華,必結莊嚴之果」的大乘教義。

 

華嚴寺是我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規模宏大。


主殿大雄寶殿始建於遼清寧八年(公元1062年),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依舊址重修,面闊九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平方米,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1961年,華嚴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嚴寺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因寺內曾奉安諸帝石像、銅像,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後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為雲中巨剎。明宣德、景泰年間大事重修,補塑佛像,勃然中興。


明中葉以後分上下兩寺,各開山門,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復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事修補,但風光難現。2008年,大同市啟動名城復興工程,對華嚴寺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恢復了遼金時期大華嚴寺的鼎盛格局。

 「遊山西讀歷史」【大同篇】

奇險巧珍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大同市渾源縣,建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著稱。據記載,懸空寺始建於公元前491年,起初名「玄空閣」,後來因為「懸」和「玄」諧音,寺廟建在懸崖的半山腰處,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故改稱「懸空寺」。建成後,歷經屢次修繕,現在主體建築為明、清時重修。

整座建築的最高處,是供奉了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尊塑像的三教殿,儒、釋、道「三教歸一」,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也是我們中國現存時間最早,保護最完好的高空木質結構的摩崖建築。

懸空寺不像普通廟宇一樣建立在平地上,懸空寺搭在半山腰,建在懸崖絕壁間的巖石凹陷處。寺廟的建造者選擇了恆山腳下的一處山谷,山谷東側是主峰天峰嶺,西側是海拔1600餘米的翠屏峰,中間是桑乾河的二級支流唐峪河,山景、水景營造出仙境福地;


連接國都與華北平原的棧道又從山谷穿過,南北行人往來穿梭,既是「仙界」,又接近紅塵,堪稱寺廟的絕佳選址。最令人震撼的是,全寺建築依靠插入山體中的橫梁和託巖承重,更像一座空中樓閣。由此帶來的奇特險峻,歷來為人稱道。

 

更多美麗風景盡在大同

我們在大同等你來哦

來源: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

相關焦點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篇:暢遊古都 品味歷史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篇:暢遊古都 品味歷史 2020-08-24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古都大同 讀華夏歷史 親子遊、研學遊為主流
    「遊山西 讀歷史」活動11日在雲岡石窟景區啟動以來,不少遊客暢遊大同,開啟了遊古都大同、讀華夏歷史之旅。連日來,大同市多個景區景點遊客明顯增多,親子遊、研學遊成為主流。  13日上午9時,雲岡石窟景區內已經出現了客流小高峰,不少旅遊團隊有序進場參觀。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長城攝影展12月19日在大同市圖書館啟幕
    繼「愛我中華 醉美長城 」2020中國·大同首屆長城詩書畫攝影創作展在和陽美術館成功舉辦後,「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長城攝影展12月19日在大同市圖書館再次盛大啟幕。大同長城歷經戰、漢、北魏、北齊、明朝,有上千年的歷史;橫貫東西,內外相連,遺存遍布各縣區,現存長城約500公裡,是一座天然的長城博物館,是名副其實的「長城之鄉」。大同境內的長城,基本上都是黃土夯築,蘊含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大同長城承載著中國古代軍事、民族融合、邊貿民俗等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記憶,彰顯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 手繪長卷,帶你「遊山西·讀歷史」
    遊山西, 就是在讀歷史, 就在文尾, 有一幅H5長卷,帶你遊山西、讀歷史。 同樣, 跟隨文博山西, 也可以遊山西、讀歷史。
  • 「遊山西·讀歷史」活動正式啟動 樓陽生講話並宣布啟動 林武出席
    重舉行樓陽生講話並宣布啟動林武出席暢遊三晉大地,品讀華夏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8月11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隆重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打造一流旅遊產品,提供優質旅遊服務,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打響「遊山西·讀歷史」品牌,推動山西文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出席並向研學首發團代表授旗。
  • 「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樓陽生講話並宣布啟動...
    暢遊三晉大地,品讀華夏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
  • 「一代都城,兩朝重鎮,三代京華」,遊古都山西大同
    本文共1631字,13圖,閱讀11分鐘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省忻州市。
  • 「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
    政策解讀:「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華夏文明看山西,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我省優秀歷史文化,推動文旅融合、建設文旅強省,近日,我省啟動了「遊山西讀歷史」活動,這也是省委省政府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彰顯文化自信、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遊山西讀歷史」,讀什麼?怎麼讀?我們一起來看。
  • 「誰不說俺山西美,金牌導遊帶您遊」第二站(大同)活動落幕
    走進修復現場,揭秘雲岡石窟鮮為人知的奧妙;置身歡樂海洋,感受方特世界別具一格的神奇……為儘快激活旅遊市場,釋放消費潛力,7月16日-18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山西晚報社共同推出的「誰不說俺山西美,金牌導遊帶您遊」主題活動走進大同,探訪了雲岡石窟、大同方特歡樂世界等多個代表性景區,並通過兩場直播活動,多角度呈現了這座塞北古都的嶄新氣象。
  • 文旅專家齊聚山西,打造「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而如何把三晉大地歷史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吸引力轉化成旅遊產業的生產力則是實現樓陽生書記「九遊九讀」講話的關鍵所在。12月2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全國知名旅遊企業和旅遊產品設計專家分赴山西各地市進行為期六天的實地考察,開啟「遊山西·讀歷史」旅遊線路產品優化提升項目和產品設計定向邀請賽兩大項目,從主題、創意、內容、體驗、包裝、營銷等方面對「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提出優化升級建議;並與山西各地市景區聯動,共同設計打造一批「遊山西·讀歷史」高質量旅遊線路產品。
  • 山西發展「最好」的兩個城市,曾都是歷史古都,大家更看好哪個
    山西發展最好的兩個城市,曾都是歷史古都,大家更看好哪個!太原和大同都是山西省經濟、文化和旅遊城市,近年來,大同在全國享有盛譽,使用「美利堅合眾國、美利堅合眾國、美利堅合眾國」一詞並不誇張,山西太原,龍古城,歷史的「堡壘的四個角落,控制的首都五平原」,山西省的省會城市,是整個國家,如果與兩個城市相比,有更多的旅遊前景?
  • 遊山西·讀歷史丨億萬年前的山西,是這麼運動的
    遊山西·讀歷史丨億萬年前的山西,是這麼運動的 2020-09-07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推動冬季旅遊發展 吸引遊客「遊山西·讀歷史」
    該廳副廳長李貴表示,希望通過有創意的策劃和營銷、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藉助影響力大的新媒體宣傳平臺,有效提升山西文化和旅遊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此次活動意在大力推動山西冬季旅遊發展,深挖冬季文化旅遊資源的價值和潛力,持續推進「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品牌建設。活動期間,山西各市文旅局、4A級以上景區、旅行社、三個人家的代表和網紅達人等200餘人參加。
  • 中國蕭條的古都,坐落在山西大同,很多人不知曉,這裡景點眾多!
    我國歷史悠久,有許多特色的古都,當提到古都時,你可能會首先想到著名的古都,如西安和北京。西安和北京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兩個城市長期以來被選為古都,經歷了多個朝代的興衰,綜合經濟實力相當突出。不知道大家都知道山西大同嗎?
  • 山西發展最好的兩座城市,都曾是歷史古都,你知道是哪嗎
    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城市的發展勢頭和前景也很好,我國的大和發展都不是山西的,山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裡,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管轄11個省轄市、11個縣級市、81個縣、25個市轄市,那麼,今天我來介紹山西發展前景最好的兩個城市,都是歷史古都,看看吧。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密碼 2020-12-0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致敬歷史 輝映未來——寫在大同榮獲大古都稱號十周年之際
    大同大古都冠冕實至名歸大同是國務院於1982年公布的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著眾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眾多稀缺資源,特別是大同古城的唯一性、獨特性和相對完整性,與全國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相比獨樹一幟。
  • 古都大同,正大氣象!
    在這素淨而明朗的冬日,一場備受矚目的文化藝術盛典「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盛大啟幕,讓這座氣韻典雅的古都益顯國韻流長、翰墨留香,展露出讓人暖意融融的文化春意。全國書法愛好者的傾情關懷與參與,一系列藝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深遠的文化影響與意義,如同揮灑如椽的巨筆,以致敬歷史開創未來的匠心,為「魏碑故裡」大同的城市品牌,再度鐫刻令人觀止讚嘆的正大氣象。
  • 暢行中國——高小婷,逛大同
    本屆會議和活動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傳媒大學、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和大同市委宣傳部等單位指導,中廣聯合會交通宣傳委員會、山西廣播電視臺主辦,山西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承辦。
  • 旅遊界常說:「五千年歷史在山西」山西歷史在哪裡?大同古城區
    第六彈:大同古城區關注響指文化旅遊,了解更多山西歷史。大同古城曾是秦漢名郡,北魏京華,遼金元三代陪都,明、清兩代皆設大同府,因而有「一代都城,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千年的歷史為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古城導遊圖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