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尤文圖斯一枝獨秀,德甲拜仁慕尼黑一騎絕塵,法甲大巴黎大包大攬,西甲是皇家馬德裡和巴塞隆納競逐的舞臺。與五大聯賽的其餘四個不同,英超的奪冠和衛冕難度首屈一指,過去幾個賽季,更是形成了名為big6的第一集團。這六支球隊,曼聯、利物浦和阿森納是擁躉無數的老牌豪門,切爾西和曼城是金元足球背景下崛起的代表,唯有熱刺,用十年時間依賴於自身狀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熱刺的影響力不及紅魔紅軍槍手,卻也絕非新貴。事實上,在英超創立之初,他們就是「魔軍刺糖廠」(曼聯、利物浦、熱刺、埃弗頓、阿森納)五支傳統強隊之一。提到熱刺,就不得不提白鹿巷球場,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他見證白百合曆經風雨,書寫光陰沉澱下的動人故事。
球場歷史:118年的沉澱與擴張
熱刺成立於1882年,迄今已經有138年的歷史,而白鹿巷球場建成於1899年,陪伴白百合走過118年光輝歲月。在白鹿巷建成的年代,AC米蘭和巴塞隆納剛剛建隊,國際米蘭與皇家馬德裡尚未誕生,足見歷史之悠久。
19世紀末,白鹿巷還只是隸屬於啤酒商的一塊苗圃,商人喬治·貝克維茨給這塊草地圍上了圍欄,兩端加上球門,白鹿巷球場有了雛形。1899年,熱刺董事約翰·歐維租借了新「球場」,讓球隊從靠近高速公路的諾斯博蘭郡公園球場遷移過來。
白鹿巷球場最初只向貴賓提供500個座位,另有設有擁有頂棚的12000個站立席,算上露天站立席,球場最多也只能湧入3萬名球迷。1901年,入駐白鹿巷的熱刺拿到了足總杯冠軍,隨著球隊影響力的擴大,球場擴容的需求提上了日程。1905年,熱刺花費8900英鎊買下了球場附近的一塊土地以進行擴建,修繕之後白鹿巷的容量提升到4萬人。
1908年,熱刺開始徵戰英格蘭聯賽,俱樂部邀請了當時的著名建築師阿奇巴爾·雷奇為白鹿巷設計一個全新的看臺。經過設計,球場坐席增加到5300個,東看臺加上了一個頂棚,木質看臺也被水泥所替代,球場外圍則被刻上了熱刺的標誌——踩著足球的公雞圖案。1921年,熱刺再奪足總杯,白鹿巷也再次翻新,在雷奇的設計下,球場容量增加到58000人,其中4000個座位在頂棚之下。
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熱刺步入巔峰,兩奪聯賽冠軍,三次加冕足總杯,並在1963年捧起歐洲優勝者杯,隨後白鹿巷球場也不斷被優化——1953年安裝了照明設備,1962年增加坐席,1980年重建西看臺,1989年翻新東看臺,1995年增加巨大顯示屏,1997/98賽季在球場改建後,容量最終定位36200人。
球場容量從巔峰的58000人到後來的36200人,這豈不是一種倒退?答案是否定,白鹿巷最初站立席遠多於坐席,後者在不斷更新後逐漸替代前者。1938年3月5日,熱刺在足總杯中迎戰桑德蘭,有75038名球迷湧入白鹿巷,這也是球場的歷史上座紀錄。
球隊歷史:進擊的白百合
作為現代足球的起源地,英格蘭的俱樂部大多擁有悠久的歷史,熱刺成立於1882年,但直到1908年才加入英足總,得以參加乙級聯賽。球隊在1901年和1921年兩奪足總杯冠軍,但此後長達三十年都默默無聞,與此同時,白百合的死敵阿森納卻成為了北倫敦的超級班霸。雖然熱刺在1951年奪得隊史首個聯賽冠軍,但影響力仍算不上一支強隊。
熱刺真正的崛起,離不開尼古爾森這個名字,他1936年加入熱刺青訓營,此後68年都將自己奉獻給俱樂部,從擦鞋童一路晉升到主席。1958年,退役後的尼古爾森成為熱刺主席,掌印當他就帶隊10-4大勝埃弗頓,1961年,白百合拿到英甲和足總杯的雙冠王;1962年,球隊衛冕足總杯;1963年,他們又拿到隊史第一個歐戰冠軍。這段時期,也被熱刺球迷稱作「光輝歲月」。
1973年和1984年,熱刺兩度問鼎聯盟杯,不過球隊卻陷入起伏不定的怪圈,甚至經歷降級。在英超進入中國的90年代末,因為高層的頻繁變動和內鬥,熱刺始終無法找回昔日榮耀,這也刻畫了他們在中國球迷心目中的最初印象——一支掙扎中的中遊球隊。是的,在2016/17賽季之前,他們連續22年在聯賽中被阿森納壓制,「聖託特納姆日」(阿森納聯賽積分確定高過熱刺積分的日子)持續不斷的背景下,是一支老牌豪門厚積薄發的等待。
從白鹿巷到新球場:一個雄心勃勃的熱刺
熱刺崛起的起點是在2009/10賽季,球隊11年來首次在北倫敦德比中擊敗阿森納,以聯賽第4收官,獲得歐冠附加賽資格的同時打破了英超由曼聯、利物浦、阿森納和切爾西壟斷的局面。白百合隨後一個賽季的表現更加亮眼,貝爾橫空出世,在梅阿查球場震撼了歐冠衛冕冠軍國際米蘭,隨後又在1/8決賽淘汰AC米蘭,踩著米蘭雙雄登上舞臺中央。
湧現出貝爾和莫德裡奇這樣的頂級球星,聯賽成績也趨於穩定,熱刺一躍成為英超第一集團球隊。2014/15賽季,波切蒂諾成為熱刺主帥,白百合更是加速了崛起的腳步。過去幾個賽季,憑藉著列維的細心經營和波切蒂諾的打磨,依託青訓體系的持續輸血,以哈裡·凱恩和阿里為首的熱刺幫名揚天下,不僅成為英格蘭國家隊的有生力量,更成為球隊成績穩步提升的崛起。
熱刺看到了恢復榮光的希望,建設一座現代化新球場便提上日程。2015年,俱樂部在排除萬難之後開始興建新球場,球場容量被提升到6萬人,這不僅是北倫敦一座新的足球殿堂,還是屬於足球迷的商業中心。2016/17賽季結束後,白鹿巷終於還是成為了歷史,118年的時光,這裡見證了熱刺沉澱與崛起的全部歷程。
2018/19賽季,熱刺正式搬入新球場,這座世界一流的足球殿堂被命名為「託特納姆熱刺球場」,但人們早已習慣了白鹿巷球場的存在,也將它稱作「新白鹿巷球場」。歷史會公正地紀錄一切,有些故事不會被忘卻。在搬入新球場之後,熱刺的比賽日收入從5700萬英鎊提升到8500萬英鎊,整體營收也穩定在全歐足球俱樂部的十名左右。上賽季,波切蒂諾更是率隊歷史性地殺入歐冠決賽,雖然最終不敵利物浦,卻還是掀開了俱樂部嶄新的一頁。
然而,老牌勁旅尋回光榮的路程未必一帆風順,列維精明的經營思路讓俱樂部邁入上升軌道,也制約了俱樂部的前進。本賽季上半程,熱刺戰績不佳,球隊功勳主帥波切蒂諾黯然下課,穆裡尼奧成為新的掌舵人,這樣的舉動無疑彰顯了俱樂部的野心——擁有一名世界級名帥,目標只能是邁向豪門。2007/08賽季奪取聯賽杯之後,熱刺再未染指冠軍,如今他們要向新的目標進發。
英超複賽後首戰,穆帥在託特納姆熱刺球場率隊與曼聯戰平,球隊正式踏上新的徵程。或許,球場是白鹿巷還是新白鹿巷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球隊歷史與底蘊的傳承,指引著全新一輩走向前去。熱刺會為歐冠資格而戰,會為未來的冠軍而戰,北倫敦的天際之下,Glory Glory Tottenham Hotspur的吶喊迴響,那光榮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