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社交電商,給消費者更好的選擇

2020-12-16 團巴拉資訊

社交媒體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網絡,現在,人們只需要通過對話框就可以實現關注、分享和互動,新零售模式正一步步形成,他有著「病毒」一般的傳播速度,能很快的通過裂變來開拓更多的「人際圈層」,形成經濟效益。

事實上,第一波參與分享社交電商「紅利」的正是那些從傳統電商平臺轉型的玩家,他們大都通過利用第三方通訊軟體和個人圈層影響力完成導購,並通過不同用戶需求形成無數個細分圈層。由此觸發了拼多多、雲集、團巴拉等社交電商平臺的崛起,這或許正是社交電商對於傳統電商的一次「洗牌」。

在過去十幾年中,電商行業的紅利劇增主要源於兩個方面,其一是實體經濟向網際網路經濟轉型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線上購物給予了消費者更大的生活滿足;其二則是網際網路的崛起,促使網民的數量一直在快速攀升,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風口上的流量紅利,手機支付的完善和小程序的逐漸完善也為社交電商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再加上供應鏈、SaaS工具、集成服務等的不斷完善,社交電商已經萬事俱備。

同時,新零售市場的逐漸下沉,為社交電商創造了更多的機會,社交電商也由此成為了近兩年備受資本看好的重點領域。2018年,拼多多再次被傳出籌資30億美元;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宣布,已完成1.2億美金B輪融資;2019年,中國三大直銷巨頭之一完美(中國)入局社交電商,戰略投資團巴拉社交電商平臺。

可以說,資本方看中的正是社交電商的多樣化營銷渠道,不僅能快速地拉近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讓產品為人所熟知,同時能大大縮短消費者挑選和對比產品的時間成本,更快捷、更高效、更便利地促成交易。

從社交電商的社交屬性上來說,拼多多並非是社交電商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平臺,最早一批不需要依靠平臺流量分配就能通過圈子實現分享的帶貨推手,是小紅書、微店、直銷從業者,以及朋友圈的面膜化妝品微商等。

角力中的社交圈層

隨著電商的更新和迭代,阿里巴巴的B2B模式、京東、唯品會、天貓的B2C模式,淘寶、直銷領域等C2C模式,已衍生出了綜合電商、垂直電商、內容電商和社交電商等更多新形態。

阿里系和騰訊系之間各自擁有鮮明的社交電商特色,基於基因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市場綜合反映,多元化的發展模式,為新零售創造了更多的空間和選擇。

2019年被譽為「社交電商元年」,社交電商的爆發可謂經過了野蠻生長階段。而如今,市場的紅利已經在各大資本的介入下被逐步地瓜分,消耗殆盡。消費者對精品好貨、個性化爆款等需求日益增強,迫使社交電商開始回歸本質,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選擇,提供能切實解決消費者需求的好產品。

透過社交電商的體系布局不難發現,目前底部、腰部、頂部流量正在角力獲取流量,與傳統電商形成「競爭」。

以拼多多為例,基於底部流量,拼多多以廠家直供、拼團購買、分享砍價的模式,直接從微信底部挖掘流量。

而在拼多多出現之前,社交電商更多是由KOL、網紅、直銷人員等通過自己的圈層名氣來進行商品推薦,這些人大都有自己的供應鏈或者自有工廠,但商品的「議價」空間卻是十分有限。拼多多出現之後,任何人都可以發起團購和分享,再與移動社交相結合,用拼團優惠來刺激消費,拼多多的「廉價」思路確實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加入,完成流量變現。

其次,騰訊的腰部流量聚集雲集、團巴拉等玩家,與底部的低價策略不同,雲集和團巴拉提供品質產品的同時講究性價比,對比的是天貓、京東、唯品會及「阿里大分銷體系」。

雲集微店採用S2b2C模式,最核心的是SaaS服務商和個人店主合作,共同服務消費者。當個人店主在平臺上獲得開店資格後,到商品庫選擇商品並進行上架,生成小店。通過分享的連結下單成交後,店主將獲得相關提成收益。

在腰部流量的另一位玩家團巴拉與雲集微店的模式相似。同樣採用S2b2C模式,團巴拉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打通了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頭部電商平臺的供應鏈埠,逐漸形成了集吃、住、行、遊、購、娛等全類目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真正做到把購物與用戶的日常社交、資訊融為一體,無縫對接。

縱觀傳統微商、KOC/KOL、代購,都無法規避兩大難題:大量囤貨和產品單一。微商是基於社交信任達成的交易,所以往往復購率很高,只要產品品類足夠多,能夠基本滿足受眾的需求,那麼就可以反覆地服務於受眾,但大量的囤貨需要的前期資本投入對許多微商而言是不堪重負的,如何實現「零囤貨、零投入、輕創業」,是帶貨達人期待實現的目標,而團巴拉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傳統電商到社交電商,從大量囤貨轉化為拿貨模式,對於帶貨達人來說,不僅可以減少固定資產投入,還能「自用省錢,服務賺錢」,消息是非常利好的。帶貨達人們只需要尋找一個靠譜的、正規的供應鏈渠道,源源不斷地為消費者提供精品好貨,就能在圈層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如團巴拉,通過設置一鍵轉發降低了銷售門檻,幫助他們解決如何簡單高效工作,找到正品低價貨源。另外,團巴拉的思路不僅改良了微商銷售模式,也為品牌找到了一個既能快速推廣商品,又能保護品牌價格體系的關鍵渠道。

從業者的心態

短短兩年間,儘管社交電商的經營模式在不斷的迭代和出新,但其發展速度卻是十分的驚人。

據公開數據顯示,拼多多正式上線僅四個月,單日成交額就超過1000萬,用戶數破兩億;雲集僅上線兩年就達到了400%的增長,突破100億元交易額;團巴拉厚積薄發,自2020年1月上線後,在產品迭代、直播業績、社群運營、小程序應用等方面都實現了質的突破,成為社交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

目前,許多玩家紛紛加入社交電商搶佔市場份額,儘管他們在玩法上不盡相同,但面對公域流量還是保持穩紮穩打的方式,社交電商無法像傳統電商那樣簡單粗暴的獲取流量,更多需要通過品牌的運營建立信任體系,實現拉新、留存和復購。

但不論如何,產品品質和消費體驗一直都是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最關鍵的一環,誰能在供應鏈、SaaS工具、集成服務、社群運營、商品品控、倉儲配送等服務上脫穎而出,誰就能獲得更多出線的機會。

百川納海,社交電商有望帶來零售增量市場,但發展軌跡仍然要遵循零售的本質,玩法各異,依然逃不脫對消費者的真心實意,電商的發展也是一個幹髒活、苦活的過程,在流量轉化、平臺下探,生態搭建層面,每個細節都值得細細推敲。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如何起步?
    社交電商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它藉助社交網站、SNS、微信、微博、社交媒介、網絡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手段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
  • 社交電商是什麼
    社交電商慨述01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是指通過社交網絡平臺,或電商平臺的社交功能,將關注、分享、討論、溝通互動等社交化元素應用到電子商務的購買服務中,以更好地完成交易的過程。對於消費者來說,體現在購買前的店鋪選擇、商品比較,購買過程中與電商企業間的交流與互動以及在購買商品後的消費評價及購物分享等。社交電商起到了導購的作用,並在用戶之間,用戶與企業之間產生了互動和分享。對於企業來說,可以增加用戶粘性,讓用戶有參與感。對於品牌商來說,社交電商通過社交化工具的應用及與社交化媒體、網絡的合作,完成了品牌銷售、推廣和商品的最終銷售。
  • 社交電商——什麼是社交新零售?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線上零售業的火爆發展:淘寶、天貓、京東等等電商平臺依靠自有的巨大線上流量,實現了線上零售的高速爆發增長。盡兩年來,社交零售的概念傳播增強,隨著網際網路社交的迭代發展,社交零售的誕生和發展是未來的一種必然趨勢。隨著競爭壓力增強,消費者需要轉變,傳統的零售商業模式已經有些吃力。
  • 社交電商怎麼做?社交電商的玩法有哪些?-雨果網
    社交電商怎麼做?首先要我們要了解社交電商就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它藉助社交網站、SNS、微博、社交媒介、網絡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手段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
  • 社交電商怎麼做?有哪些比較好的社交電商平臺?
    社交電商就是依託社交關係而進行買賣交易的電商。由於社交電商是一種趨勢,我們必須努力整合它,那麼社交電商怎麼做呢? 三、社交電商的玩法 1、社交分享電商 主要通過用戶分享,基於微信等社交媒介進行商品傳播,抓住用戶從眾、愛佔小便宜、炫耀、興奮等心理特質,通過激勵政策鼓勵個人在好友圈進行商品推廣,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進來。
  • 什麼是社交電商?未來社交電商發展趨勢如何?
    最近很多做平臺的電商的朋友問我什麼是社交電商?未來社交電商發展趨勢如何?首先我們看了解一下什麼是平臺電商,當下以平臺電商為代表的淘系,貓系,某東,多多等都是屬於平臺電商,消費者需要下載對應平臺的APP然後進入平臺,進行關鍵詞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是平臺電商;平臺電商誕生初期,依託巨大市場需求,短期步入高速增長期,也成就了非常多的商家。
  • 粉象生活開啟社交分享電商4.0時代 與多家馳名電商進行「聯姻」
    電商可以概括為四個時代,首先就是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代表的電商1.0時代,他們的成功讓網上購物成為可能;之後電商行業繼續對市場進行細分,創建了唯品會、聚美優品,製造差異化電商,同時也開啟了電商2.0時代;之後又以小紅書、識貨、什麼值得買為代表的社群電商的3.0時代,讓購物有擇優選擇和指導方向,如今又開始進入全新的社交分享電商4.0時代,這一次便是以粉象生活為代表。
  • 社交電商平臺有哪些比較好?社交電商平臺分享
    對於品牌商來說,社交電商通過社交化工具的應用及與社交化媒體、網絡的合作,完成了品牌銷售、推廣和商品的最終銷售。社交電商的本質在於依託社交鏈條的裂變式效應擴大用戶規模和轉化機會。 交電商的性質還是商業,大家最關心的能不能賺到錢。社交電商同樣符合叢林法則和二八定律,真正賺到錢的是頭部玩家,他們佔據著人、財、技術的優勢。
  • 個人做社交電商怎麼賺錢?
    基於個人社群的社交電商如何變通才能做的更好,更有生命力呢 整體行情及背景 1、由於廠家的營銷及推廣能力有限,急需去庫存; 2、個人創業者永遠有賺錢這個萬年痛點,但又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廠家及產品
  • 愛庫存:社交電商黑馬的崛起之路
    因此,社交電商的發展一定是創建在大數據基礎上的,社會化媒體每天產生的海量非結構化數據,是典型的大數據系統。很多社交電商平臺技術上都採用了新興的小程序+AI人工智慧+大數據運算等新興技術。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發展,社交平臺可能會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紅利風口:全新的社交電商市場形態已經出現,也給傳統企業提醒,趁著大數據、社群營銷、私域流量、供應鏈管理的各種優勢下,迅速接軌開始新零售吧!成熟的平臺:推廣應答及時;交互性較強;流量大;用戶體驗度較高;通過社交網絡媒介或平臺電商的社交功能,將各類社交元素應用到電商的購買與服務當中,形成新的電商商業模式,以更好地完成交易過程。
  • 如何在社交電商上搞副業?如何玩轉
    所以在選擇副業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如何玩轉社交電商。如何在社交電商上搞副業?如何玩轉社交電商模式能否真正的玩轉起來,除了靠前期的副業創業推廣者外,後期還需要大量的使用者,只有從消費者(使用者)的角度考慮,為大多數消費考慮,消費者(使用者)發自內心的喜歡,平臺才有可能繼續存在價值。才會有真正的活躍度。社交電商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說,各種賺錢的維度和獎金制度是沒話說的,在社交電商行業來說,可是數一數二的行業領頭羊,沒有多少公司可以比擬。
  • 個人賣家如何通過社交電商賺錢?
    基於個人社群的社交電商如何變通才能做的更好,更有生命力呢 整體行情及背景 1、由於廠家的營銷及推廣能力有限,急需去庫存; 2、個人創業者永遠有賺錢這個萬年痛點,但又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廠家及產品
  • 粉象生活全鏈路發展,做有溫度的社交電商
    來源:華牛商業評論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社交電商通過數位化技術手段呈現一個具有更新更好體驗的商業業態。電商的1.0、2.0、3.0時代社交電商發展至今,可以概括為四個時代,首先就是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代表的電商1.0時代,他們讓網上購物成為可能;之後電商行業繼續對市場進行細分,創建了唯品會、聚美優品,製造差異化電商,同時也開啟了電商2.0時代;之後又以小紅書、識貨、什麼值得買為代表的社群電商的3.0時代,讓購物有擇優選擇和指導方向
  • 「福客滿社交電商」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當今社會人們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偏愛社交電商帶來的方便、快捷。而消費者越來越適應接受社交電商的消費方式。特別是現在流行的趨勢,消費者未來對社交電商平臺的態度會更樂觀。社交電商,是藉助社交網站、SNS、微信、微博、社交媒介、網絡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用戶自生內容等手段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消費者「平常上班太忙,然而有個熟人幫你關注什麼東西好用、想買的東西什麼時候打折,非常省事。」經常通過購物推薦群網購達人表示,熟人口碑營銷更容易被他接受。
  • 程光輝談社交電商I社交電商新零售與傳統微商最關鍵的區別在哪?
    社交電商新零售,以社交賦能新零售模式,提升零售效率為目的的企業升級解決方案。是指依靠社交關係、社交圈子發展的一類電商,流量是去中心化的,通過社交工具自帶的流量,可以自建私域流量池。未來一切的交易都將是社交,用社交的方式構建信任,電商交易成為社交的附加服務,用戶通過強關係撬動弱關係,完成之前從未有平臺能達成的可持續性強黏性高復購率的新零售電商模式,從而發掘出社交電商最大的潛力。
  • 雲貨優選:新電商時代致勝的關鍵是消費者
    「淘寶太難做了」、「天貓入駐門檻太高了」,在傳統電商行業中,這樣的消極情緒已經逐漸演變成常態。隨著流量紅利的流失,傳統電商平臺紛紛倒閉或者選擇「出逃」。與傳統電商的日漸衰頹不同的是,移動社交領域迎來蓬勃發展,其流量價值日漸凸顯,並誕生了一批新型電商平臺,例如被評為「2019 年中國網際網路最具投資價值 Top 50 公司」之一的雲貨優選。作為新型電商平臺,雲貨優選以人際關係網絡為渠道,通過技術實現獲客營銷自動化,在社交領域快速搭建起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 社交拼團:「上海名媛」背後的電商新舊交替
    電商購物一樣,人們逐漸告別了搜索,而是信任朋友和與自己同行的網友,選擇社交拼購帶來的快速抉擇、便利和歡樂。 它是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場景的新電商,以人為主,核心是消費者主動選擇,通過「人以群分」的拼單邏輯,實現性價比。 拼多多是「貨找人」的新電商,「拼」的核心是「人」。 消費者一起拼單,集聚性需求形成規模,降低商家運營成本,同時影響產品體系。
  • 進博會觀察:惠氏等中外乳企角力跨境電商、全家營養和科研實力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進博會觀察:中外乳企角力跨境電商、全家營養、科研實力11月5日-10日,第三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據組委會介紹,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乳製品專區,企業展覽面積接近1萬平方米,乳製品世界排名前8的知名境外企業中有6家參展。
  • 微博葛景棟:社交新生力賦能電商價值之路
    疫情影響,加速了電商成為主流銷售渠道。轉戰線上後,購物環境也從「人找貨」變成了「貨找人」,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是企業突圍的關鍵。直播帶貨不斷推陳出新,從直播網紅到明星大V、企業老闆紛紛下場……微博作為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社交媒體平臺,如何幫助品牌走好社交電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