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到了這個年紀,想找個懂你的人太難,遇到被誤解,被傷害的瞬間,反而喜歡保持沉默,選擇不解釋。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一語戳中人心。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層次不同,解釋無意義
想起前同事雯雯,她下班時總會跟我們抱怨:「好無聊啊,不知道幹嘛。」
看到別人下班,去鍛鍊、學烘焙、學插花、學畫畫,她總是嗤之以鼻:「學那玩意有啥用?」
好友妍妍去上了個MBA,雯雯就在背後奚落:「她工作又不需那麼高的學歷,真愛裝。」
後來妍妍在拿到MBA的證書後,辭去了國企工作,出國進修。雯雯就說:「國企多好啊,真是讀書讀傻了。」
幾年後,妍妍進了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當高管,工資是雯雯的十倍。
有人說,如果你的身邊都是這樣的聲音:
「折騰那麼多幹嘛,累不累?」
「學那麼多雜七雜八,能當飯吃嗎?」
「讀那麼多書有啥用,也沒看你賺多少錢。」
「去那麼多國家花了那麼多錢,最後還不是得回來。」
……
說明這些人並沒有跟你在同一層次上,沒辦法理解你的所作所為,你跟他們解釋再多也是對牛彈琴。
記得《歡樂頌》裡的一句經典臺詞是:「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意思就是,常常與志同道合的君子爭高下,互相激勵能提升自己,但和低層次的傻瓜辯論解釋,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毫無益處。
人際交往中,對於不同層次的人,太難跟他解釋自己了。
村上春樹說:「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你站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常言道:「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層次不同的人,沒有跟你站在同一高度,永遠get不到你的那個點,因而你的解釋於人於己而言,都毫無意義。
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
一對中年夫妻,十分相親相愛,十年如一日,從沒有吵過架。
妻子十分賢惠,每天都能根據男子早上出門的穿衣來判斷,該做什麼菜是他喜歡的。
他穿夾克,她就做剁椒魚頭;他穿正裝,她就做菌菇青菜湯;他穿襯衫,她就做牛排.......
男子常常在人前誇她:「她每天做的菜都正對得上我當天的胃口,以至於我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她做的飯。」
兩人的恩愛,卻惹來旁人的質疑:
「都一把年紀了,還能有這麼好的感情,想是裝出來秀的吧。」
「她一天到頭都不工作,能做幾道菜也沒什麼了不起。」
對此,夫妻二人一笑而過,不做解釋,覺得那些人根本不懂他們的幸福。
最近認識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他三年前的故事。
那時他正失業。家裡頭聽聞,劈頭蓋臉地罵他:「當年放著鐵飯碗不要,偏要出來混,現如今失業了,一家老小怎麼辦啊?」
唯有他大學的鐵哥們安慰道:「我懂你,這份工作本來就特麼憋屈,沒了我們自己單幹。」
經過各種摸爬滾打,三年後,朋友最終實現了他的創業夢。
公司年會上,他感激涕零地對那鐵哥們說:
「這十多年來,我每做一次大決定,都會招來很多反對之聲,唯有你,從不需要我解釋。是你的信任和支持,才讓我們實現了年少時的夢想。一生有一知己如你,足矣。」
心理學上說,真正在乎你的人,會用你需要的方式去理解你,不在乎你的人,會用他所習慣的方式去對待你。
正所謂:「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值得解釋。」
永遠不要向不同層次的人解釋你自己,因為有些話只有說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
做好自己,時間會證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不經意地在乎一些人的看法,於是常常會去解釋和證明自己,以求迎合那些跟自己不在同一層次的人。
然而,和不在同一層次的人交流,你花盡時間和力氣去向那個人解釋你的想法,可他還是聽不懂。
人活在世上,難調眾人之口。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如果一味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會活得很累。很多時候,你只管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正如韓寒在《寫給每一個自己》寫道:「盡我所能,向在乎我的人創造各種東西,絕不向厭惡我的人解釋這是個什麼東西。」
人這輩子,不過三萬多天,與其將時間花在向別人解釋上,不如靜靜提升自己,讓時間為自己驗證。
黑格爾曾說:「心無旁騖,專心於事業的追求,就會忘掉很多煩惱,找到許多努力過程中的快樂,默默耕耘的人其實是最智慧的人。」
對於層次不同的人,我們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試圖去改變對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層內,結交一些志趣相投、有著相同價值觀的人,這樣對彼此都好。
畢竟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得。
我們唯一最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安靜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如此,勝過千言萬語。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切忌,永遠不要跟不同層次的人解釋自己,時間自會清晰一切痕跡,日月山河會為你證明。
【來源:中安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