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娘是相州(在今河南安陽一帶)人,紹興十五年(1145)出生於一個武將家庭。她的父親李道,最初為抗擊金國侵略者而組建部隊投到大將宗澤軍中,後來又歸屬一代名將嶽飛鷹下,屢建戰功。先後任過都統制、團練使、防禦使、觀察使、都指揮使等職,死後追拜太尉、慶遠軍節度使,是個行伍出身的職業軍人。他生有三個女兒,李鳳娘為次女。
真命不凡
當時有一個頗有名氣的道士皇甫坦,自稱有道術,擅長看相,醫術頗高。宋高宗之母韋太后得眼病,太醫不能治,下詔招募良醫。臨安守臣張偶推薦皇甫坦,一治而愈。高宗很高興,又與皇甫坦討論養生之道,皇甫的回答也使他很滿意。所以這道士在老皇帝那裡很吃得開,皇宮裡甚至掛著皇甫坦的畫像。孝宗皇帝也認識皇甫坦,與人談到他時總稱為「皇甫先生」而不稱名。李鳳娘之所以能入皇宮並成為皇后,與皇甫坦有著直接關係。皇甫坦與李道是老熟人;他每年都要到李道家住上幾個月,李道對他很尊敬私招待得很好。大約皇甫坦也想報答一下吧,有一天,他說要給李道的三個女兒看相。當看到李鳳娘時,皇甫坦故意恭恭敬敬地站起來,不讓李鳳娘向他行禮。鳳娘入內室後,皇甫坦神秘兮兮地對李道說:「恭喜您!您這位女兒可不是凡人,貴不可言!將來一定成為國母。」李道向來對皇甫坦的話深信不疑,自然高興萬分。
皇甫坦預言李鳳娘將來當皇后而後來果然應驗,他果真有此神術?看來沒那回事。當時,李鳳娘已是十多歲的少女,長得美豔可餐。皇甫坦不過見此女人才出眾,又有一種陴貌他人的高傲氣質,他便有心要仗著他與皇室的關係推薦李風娘到宮中去。只是他故意不明言,以神其術罷了。假如他真有神術,他就用不著自己跑去皇宮「做媒」,坐等其成即可;而且他也不應給朱皇室找來這樣一個攪得官廷大亂的潑婦了。
幾個月後。皇甫坦特地為此事前往京城求見高宗皇帝。高宗向他有什麼事,他說:「我給皇上找到一個好孫媳婦。特地來做媒。」
高宗問是何家女兒、人品怎樣,皇甫坦一陣亂吹,說李鳳娘如何面相大貴、為人賢淑、美麗端莊等等。高宗素來信任皇甫坦,見他特地為此事風塵僕僕趕來,想必所言不虛。就答應下來。不久,李鳳娘被聘為皇孫、恭王趙悼的妃子,封為榮國夫人,後又進封定國夫人。
飛上枝頭變鳳凰
紹興三十二年(1162),五十六歲的高宗趙構將皇位禪讓給趙睿,自己當太上皇。趙睿不是趙構的親生子,而是其侄。趙構只有一子趙旉,活了三歲就死了,後繼無人,只好從皇族中選立。趙睿即位,改無隆興,史稱孝宗。
恭王趙惇是趙睿第三子,比李鳳娘還小兩歲。按理說,趙惇上有兩兄,本是輪不到他繼位的,但長兄趙愷早死,二兄趙愷又不為孝宗所喜,所以他得以瞎貓撞上死老鼠。乾道七年(1171),趙惇被立為太子,:李鳳娘便成了太子妃。而在此前三年,李鳳娘已生一子;即後來的寧宗趙擴。這自然被認為是為皇室立了一功。
生有皇子,又立為太子妃,明擺著的未來皇后、皇太后,這樣的錦繡前程使得李鳳娘飄飄然。李鳳娘立為太子妃以後,包括太上皇、皇帝在內的皇室長輩們這才發現,這個被皇甫坦吹捧得天下第一等賢惠的小媳婦,原來是個兇悍嫉妒成性的潑婦,而且從來不顧大局。
皇帝是個"妻管嚴"
經過幾年夫妻生活中的較量,李鳳娘已把她的夫君太子趙惇毫不費力地捏在手心,那個既昏又軟的來來皇帝成了名副其實的「氣管炎":有幾次,李鳳娘為了太子到其他妾侍房中之類事;竟至於鬧到太皇太后吳氏和皇后謝氏那裡去,弄得沸沸揚揚不成體統。老祖父太上皇聽說了這類事,惱火地對吳皇后說:「我被皇甫坦騙了!像這種刁蠻的將種、怎配做天下之母呢?」但他已太老,況且又有兒子媳婦在,他也懶得管那第三代的事了。
孝宗皇帝也親自過問此事,他幾次教訓李鳳娘說:「你應該向太皇太后學習怎樣做人,你要是這樣屢教不改,我就要廢掉你!」李鳳娘不僅不真正悔改,反而從此對太上皇等一班長輩懷恨在心。她特別對孝宗不滿,皇后謝氏也是她的眼中釘,她認為是謝後在孝宗那裡說她的壞話,她才屢次被訓斥的。她後來當了皇后,有一次竟當面譏刺謝太后。謝後不是孝宗原配,是由一般妃嬪逐步升上來的。李鳳娘對好言相勸的謝太后說:「我是皇帝名正言順的結髮妻,這樣做沒什麼不可以的!」言外之意自然是說謝太后不是正規的皇帝「結髮妻」,不配教訓她。謝太后大怒,對孝宗訴說;可孝宗已經退位,那不孝兒子又被李鳳娘教唆得不理睬他,他無可奈何。
殘暴的國母
淳熙十六年(1189),已為兩年前去世的高宗皇帝服喪期滿的宋孝宗,將皇位傳給太子趙惇,退居重華官,也當起太上皇來。趙惇即位,改元紹熙,史稱光宗。光宗給孝宗上個尊號叫「壽皇聖帝」,謝太后稱「孝成皇后」。這時,高宗趙構的皇后吳氏仍健在,趙構活到八十一歲,是中國皇帝中少有的長壽者之一;而吳皇后更為長壽:她是親自將曾孫趙擴扶上皇位之後好幾年才去世的,這事後面還要說到一被尊為壽聖皇太后。
李鳳娘被冊立為皇后,這回真的成了國母,應了皇甫坦的預言了。而她的嫉妒、悍潑、兇狠和毒辣,這一切的劣根性,這回更有了大爆發、總暴露的條件。
李鳳娘的第一個驚人之舉,是將她的皇帝丈夫嚇成或者說氣成了失心瘋。
有一天,光宗在宮中令人端水來洗手,一個宮女遵命拿了水來。光宗見那宮女一雙手出奇的白嫩,指頭修長勻稱,非常好看,便盯著看了好一會兒,並稱讚了幾句。這事馬上讓李鳳娘知道了。過了幾天,她派人給光宗送了一隻盒子去,說是食物。光宗打開一看,魂飛魄散!原來,裡面裝的,就是他曾極口稱讚過的那位無辜宮女的兩隻白手!光宗受此驚嚇,大病一場。而事隔不久,李鳳娘又給了光宗一次更強烈的刺激。
光宗有一個貴妃,姓黃,本是他祖父高宗德壽宮中的女官,封和義郡夫人。光宗與李鳳娘成婚後,按照習慣,王子、特別是未來的太子,有妻必須還有妾。高宗見孫子有妻無妾,就從自己宮中選了黃氏給光宗做妾。黃氏美麗賢惠,光宗對她頗為寵愛。這當然引起了李鳳娘發瘋般的嫉恨,不過當時她羽翼未豐,暫時還不敢拿黃氏怎樣。光宗即位後,封黃氏為貴妃。李鳳娘當了皇后,肆無忌憚了,開始尋找機會以除去這扎眼的情敵。
氣瘋皇帝
紹熙二年(1191)十一月,光宗到郊外主持祭天地大典,住在青城齋宮中。李鳳娘見皇帝離了皇宮,正好下手,馬上將黃貴妃殘忍地殺死。事有湊巧,當天光宗主持祭典時,突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驚天動地,暴雨如潑,祭壇上的燭光全被吹滅,壇上的人全都驚慌失措這竄那躲,光宗自己也是心驚肉跳。此時,偏偏又來了一聲更嚇人的巨雷打到壇上,將光宗驚倒在地。左右連忙將他扶下,壇上也一片狼藉,不能成禮,匆匆作罷。回到齋宮,光宗越想越怕,祭天大典是帝王主持的重要儀典,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莫非上天發怒,特地示警?正在心煩意亂精神恍惚之時,宮中來人,皇后向他報告:黃貴妃不知何故突然暴死!這一下,光宗又傷心、又氣憤、又急又怕,精神崩潰了,馬上得了瘋病,又哭又笑。太上皇孝宗得報大驚,趕緊前來探望,並多方延醫治療。孝宗又探得光宗發病緣由,十分惱怒,馬上召見李風娘,大發雷霆,一頓好訓:「皇帝的身體好壞,關係到國家命運,你身為皇后,理應小心侍候,悉心照料。現在你卻如此妄為,致使皇帝病成這個樣子!萬一皇帝有個三長兩短,我就滅你家九族!」李鳳娘這次鬧出了大亂子,未敢當面頂撞,但心中恨死了孝宗。光宗醫治調養數月,雖略有好轉,但身體虛弱,精神不振,一年多沒有上朝,更難料理政事。這個被老婆夾在手掌上的傢伙,也實在是個可憐蟲。
「垂簾聽政」
而李鳳娘反倒更得意了。因為光宗病倒,無法上朝,政事便多由宰臣請示宮中後處理。請示誰?李鳳娘。她是皇后,皇帝不能理事,她便越俎代庖,把攬起朝政來了,只差還沒有「垂簾聽政」而已,她成了宮中朝中的真正太上皇。她擅自下詔,追封自己的父親、祖父和曾祖父為王,她將自己娘家的家廟修得超常的堂皇豪華,連皇家太廟都自愧不如。其家廟的衛兵人數,比太廟衛兵還多。紹熙三年十二月,李鳳娘威風凜凜回娘家拜謁祖廟,其儀仗車馬之盛,無與倫比,連皇帝出行也比不上。這一次,她一下子給二十六名親屬、一百七十二名屬官和李家的一些門客加官進爵。正如《朱史》本傳所驚嘆的,這是「中興以來未有也」的事情!
編輯/文昌讀書 主要資料來源:
①《齊東野語》②《四朝網見錄》③《宋史.慈懿李皇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