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
11月22日上午,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式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行。
本屆攝影大展以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會場為中心,與周邊深圳少年宮、深圳圖書館等場館的平行展形成一個「5分鐘即達」的核心攝影展覽圈,與福田雅昌藝術館、羅湖美術館、南山設計互聯等各區分會場形成全市聯動攝影展覽圈,為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獻上光影璀璨的藝術厚禮。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以環等出席活動。王強宣布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開幕式上,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致歡迎辭,他介紹,經過前三屆的努力,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知名度,更連續兩年被寫入中國文聯年度工作要點,成為深圳一張新的城市文化名片。「相信本次大展的成功舉辦,將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場視覺盛宴,為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和傳播搭建新的平臺,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文化力量。」同時,李瑞琦希望廣大攝影家把握時代脈搏,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通過鏡頭和更多更高質量的攝影佳作,展示中國、展示深圳創造的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致辭表示,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在經濟發展上創造奇蹟的同時,文化事業同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與此同時,深圳的攝影事業蓬勃發展。今年的第四屆大展以「城市先行」為主題,在延續大展將城市當作生命體來聚焦和展示的基礎上,突出「先行」的核心理念,這既是向歷史致敬,向一代又一代的特區建設者們致敬,也是向世界宣告,深圳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繼續先行的決心和勇氣。李舸說,中國攝影家協會將全力以赴支持深圳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全力以赴支持深圳進行綜合試點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陳玉/攝影
據了解,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是由中國文聯批准,中國攝影家協會和深圳市文聯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國際性文化品牌,被中國文聯列入工作要點,深圳城市文化菜單的重點項目。本屆大展分為「徵稿主題展」「專題邀請展」「手機攝影展」「攝影企業展」「分會場平行展」「主題學術研討會」6大板塊,薈萃近 3000件攝影作品,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和全市各區27個分會場舉行,呈現深圳、全國乃至世界攝影領域璀璨的成果和城市發展的繽紛畫卷。
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是一個國際化攝影藝術交流展示平臺,注重專業化、多元化。來自海內外的知名攝影家,以各自不同的生命體驗、不同的創作視角,碰撞出嶄新的藝術火花;具有多樣題材、獨特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作品,為觀眾呈現攝影藝術所帶來的開闊性、兼容性和超越性的文化融合。來自德國的託馬斯凱爾納(Thomas Kellner)的攝影創作十分具有實驗性與概念性。他利用獨創的「視覺綜合分析法」,將經過深思熟慮設計拍攝的多個畫面進行分割與再創建,《被激活的「城市叢林」》為觀眾提供了觀看現在與未來的新視角。來自美國的傑瑞尤斯曼(Jerry N. Uelsmann)的蒙太奇作品已經成為攝影圖像製作的先驅和範本,久負盛名並廣為傳播。《傑瑞尤斯曼的奇幻世界》所呈現的夢幻般神奇世界,既是視覺美的享受,又是現實與虛幻共存的影像創造。來自泰國的敏達翁班差(Mintra Wongbhanchai)的《夜遊》,來自羅馬尼亞的尼科萊塔伽柏(Nicoleta Gabor)的《十一月的旅行者》,來自巴西的艾萬特羅德伊塞納(Evandro Teixeira)、王衛光的《洞見巴西今昔》等與來自中國的陳衝的《三個廣州》、王福春的《王福春幽默攝影》、胡佐卿的《幕後》、王琦的《屏住呼吸》、謝軍的《瀋陽三十年》、江式高的《初心初影——江式高攝影作品展》等,融合了中西方視角,引領觀眾探尋攝影的更多奧秘,感悟藝術的張力、想像力與哲學的思辨,享受一段愉快的精神旅程。
▲李鐵成/攝影
▲加博·尼可萊特/攝影
▲趙青/攝影
據悉,本屆攝影大展於11月10日至29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會場精彩亮相。全市各區27個分會場平行展自今年6月1日開始陸續舉辦。針對今年疫情防控特殊情況,大展還充分利用VR等技術,推出線上導覽地圖和同步雲展覽,讓觀眾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通過手機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