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o可持續發展行動挑戰賽」中國區決賽
十一學校斬獲金獎銀獎!
6月24日,2017年「SDGo可持續發展行動挑戰賽」中國區決賽圓滿落下帷幕。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準備和3天的激烈賽事後,由我校國際部高一年級李思嘉,陳奕璇,李承昊,吳雨丹,鄭捷,張言若組成的SCUPS團隊和費愛雯,鍾澤霖,宋子歸,宋淇,曹睿組成的HETEROGENIUS團隊以優異的表現分別斬獲金獎和銀獎,北京市十一學校這個名字兩次在賽場響起。
SDGo可持續發展行動挑戰賽,是由北京清華大學與日內瓦大學合辦,基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綜合創新實踐競賽。競賽鼓勵學生圍繞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競賽流程和領域專家的引導下,認識、理解SDG議題,以團隊形式提出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的解決方案,並在探究和實踐的過程中共同學習,共同行動。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參與解決本地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參賽者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與參與感,提升學習,靈活運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批判與創新思維、團隊協作以及領導力等能力,激發學習志趣,提升綜合素質。
在這個項目中,每個團隊需要確定一個主題,並對這個主題進行不同方面的研究,最後向廣大評委展示每個組的研究成果。在長達兩個月的籌備階段,兩支團隊共11名同學深入研究議題,通過研讀數百頁的專業文獻,實地考察和調研進行知識儲備。他們還製作產品實物,展示網站、3D建模等,並且邀請清華大學教授進行指導和反饋。
在準備和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收穫了專業技能,也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深刻的意識到可持續發展這一課題的必要性,加深了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重要的是,同學們還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每位團隊成員都有不同的天賦,而組合在一起就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正是因為不同思維所碰撞出來的火花,以及隊員之間的相互激勵鼓舞,最終造就了兩支團結優秀的隊伍。衷心祝賀此次中國區決賽中所有十一學校選手,祝願同學們在今後的道路上大展宏圖,再創輝煌。
SDGo結束了,兩個月的努力也告一段落了。我覺得這個活動真的非常有價值,不管從它的理念來講,還是在途中帶給我的鍛鍊,都讓我感受到這些日子沒有白忙。一開始的一個月裡,我們並未確定最終的目標,彼此也不熟悉,於是進度十分緩慢。然而就在比賽前的四周,我們突然意識到,如果再不能明確我們的目的,那就沒有絲毫成功的可能。在短暫的焦慮過後,我們對於未來一個月做了十分細緻的規劃:網站製作定稿、3D建模定稿、PPT製作排練…一項項任務明確了人員和時間節點。最後看著滿滿的日曆,我感覺自己腦子漲漲的,卻又發現有一種興奮,因為能夠看到我們未來的可能性。接下來的一個月,在彼此之間關係越來越密切的同時,我們的進度也突飛猛進,在決賽之前,大家又一次聚到一起,在KFC裡練了一遍又一遍presentation,PPT也被改了無數次。最終頒獎時聽到了「金獎—Scups」,那一瞬間有著無盡的狂喜和感動。這項比賽真的給我帶來的太多,它提高了我的綜合能力,並給我這個人帶來了許多潛移默化的改變。感謝我的隊友以及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所有人,太幸運能遇見你們!
——李思嘉
這是我第二次接觸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這個項目,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他比一些學科的競賽都要難上許多,而且能夠提升你各方面的能力。對於我們的金獎,其實也是實至名歸的。在過去的兩個月,我們做了實地考察,各種的調研,網上的調查,知識儲備都增加了不少。尤其是近期一個月,我的組員都是非常辛苦的,每天至少要用3個小時來討論。比賽的前一周,我們幾乎除了上課,所有的時間用來準備比賽。最重要的還是大家的努力,感謝大家的鼓勵以及積極的參與。這段時間既忙碌,也充實而快樂。真正的努力過,才發現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鄭捷
兩個月一路走來,有風也有雨。我們也從一開始的不熟悉到了最後的親密與默契。一路上,我們吵了不少架,多次遇到冰點一直僵持,但也從中收穫了很多。我們從指導老師那裡學到了許多分析問題的方法,我們在爭吵中找到了最適合我們產品的解決方案。我們大家都付出了許多,是大家的努力換來了我們最後的成果。感謝我的隊友,沒有你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果。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每周不辭辛苦來輔導我們。感謝家長對我們的大力支持。感謝我們遇到的所有人,讓我們最後站到了舞臺的中央。
——吳雨丹
一開始的隨機分組與陌生,到最後打成一片的熟絡。能和這麼多優秀的小夥伴在一起共同努力兩個月,真的是我的幸運。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初入比賽,卻懂得了努力終有回報的真諦;我懷揣著陌生的緊張感,卻收穫了許許多多友誼。此外,我還尤其享受和大家每周數次的討論時間:「遲到缺席請吃飯」的制度,制定的滿滿的日程表,一次次靈光乍現的頭腦風暴.讓我提高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回憶,都刻入了我記憶深處。兩個月的時光,感謝一路走來支持、幫助過我們的所有人,感謝我親愛的隊友們。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話,「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s done.」
——張言若
感謝我們的這個團隊.大家很團結,都為這個設計提出了建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過程很辛苦,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最後幾天為了給大家呈現更好的展示,我們甚至每天都要花10個小時在上面。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在老師督促,同學鼓勵下,這段時間過得充實而快樂。努力過,奮鬥過,就會發現沒有什麼是真正克服不了的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也能學到在課業中學不到的知識,明年還會舉辦(可能會更盛大),如果同學們想參加我也可以給你們提一些建議,還是感謝每一個支持我們的人,我們還會繼續把這個項目做下去,希望能夠真的在社會上產生影響.
——李承昊
整個比賽耗時2個月,而對於我們組來說,我們第一個月裡對於未來並沒有詳盡的規劃,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後面的一個月中,每天耗費7個多小時,終於趕出了全部的東西,總的來說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在感謝自己的努力的付出的時候,當然更要感謝我親愛的隊友們。正是因為我們之間默契的合作以及他們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和特長,才最終匯聚成了我們如今的成果。也希望在明年的日內瓦,我們可以持續現在的狀態,繼續努力下去!也很想告訴明年參加這個比賽的同學們:SDGo行動是個超級無敵棒的「比賽」,在這裡,你們的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請一定要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好好準備!不要學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微笑】。
——陳奕璇
我們組,HETEROGENIUS,選擇研究的方向是快遞紙箱的研究。組委會每周都會分發不同的作業,引導我們研究這個課題不同的方面。在決定加入這個項目後,我們組就投入了緊張的準備工作中。我們的計劃很規律,每周五進行開會討論下周工作,並在周一提交作業。
在經過了多方面的信息採集後,我們決定對快遞紙箱的再利用問題進行研究。最後,我們相處了逆向物流這一方法對快遞紙箱的再利用進行實施。在過程中,我們還自己製作了新穎的紙箱,採訪了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教授,進行了網絡調查問卷的活動等等。在最終的努力之下,我們隊伍獲得了銀獎的榮譽,可以去深圳進行深入學習。這個項目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那一張獎狀和那一份深圳學習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深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我們組中每個人都有截然不同的天賦,而組合在一起就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不僅如此,我們每個人的不同也都在互相激勵著對方,使每個人都能從別的組員身上學到最寶貴的特質。在討論中,我們也能充分體會到不同思維所碰撞產生的火花。第二,我們意識到了可持續發展這一課題的必要性。這樣一個項目無疑加深了我們對於社會的認識和使命感。第三,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最重要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學習了如何尋找大方向,如何將一個問題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拓展,如何權衡兩個不同的方案……
——費愛雯
前排評委在認真觀看同學們的展示
Scups團隊合照
HETEROGENIUS團隊接受採訪
Scups團隊上臺領獎照片
HETEROGENIUS團隊上臺領獎
SDGo參賽隊伍合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