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老日劇迷眼巴巴地等這部神劇的回歸,足足盼了七年,從男女朋友都沒有的單身狗,到如今大孩子打醬油,小孩子會喊爹媽,直叫人感嘆,歲月如梭,白駒過隙。就連本劇男主堺雅人,也蹲在家裡邊寫文章邊奶孩子,待到孩子上幼兒園,才又重新開始了演員相關工作。那麼這漫長的等待值不值得呢?看到本劇又即將走向尾聲的大娛也忍不住要誇獎一句,值!與時俱進的是劇情時代背景,整部劇表達的內核,依然不變,還是那些個老人兒老臉,還是那個味兒!如無意外,本劇今年在日本雄踞電視劇年冠的可能性不會改寫。
要說這劇在日本受歡迎,那中國的中青年人群又為何也會如此喜愛它呢?就圖半澤直樹嘴炮兇猛,張口一叭叭,雞湯就譁啦啦?那不可能!經過大娛認真查證,輾轉回顧,反覆思考,卻意外地發現了本劇在劇情結構和價值觀表達上十分有意思的地方:本劇深受國人喜愛的點,跟曾經風靡國內影視圈的《小李飛刀》是相通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有的朋友大概會指著大娛的鼻子表示:這是信口雌黃,純屬譁眾取寵,根本一派胡言!但且聽大娛給您細細道來,你再想想,就會明白這話不無道理。
一開始冒出這個念頭,源自本劇原著作者池井戶潤的一次創作訪談。在那次訪談中,他提到在自己的創作作品時,並不總在於真實地去描摹人性,他也追求在作品裡實現上班族之間近乎於武林高手交鋒的俠客題材,這部《半澤直樹》,就正是為了完成這一讓讀者感覺有趣痛快的目標,而誕生的神作。這種追求,使得這部劇7年前那句「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名臺詞變得擲地有聲,讓人熱血沸騰,因為底子裡有血肉豐滿的主角配角奠基,更有令人血脈賁張的劇情加持。七年後,在本季劇情的前半段告一段落,半澤直樹口中又說出了新的熱血名臺詞:「在這世上,我們要想活下去,有兩樣東西必不可少,一個是錢,另一個就是夢想。」
半澤直樹和李尋歡一樣,背負著過去,有過曾經抱負滿懷的純真年代,有過對未來的期許,直至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終於失去,卻堅守自己的本心和底線,為自己心中所信仰的正義而不斷前行進取。這既是中國文化中所秉持的俠義之道,也是《半澤直樹》這部作品中所堅持的為人從業之道。當然,兩部作品的主人公在「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之路上,也尋到了志同道合的正義夥伴,並將自己心中的信念傳遞給這些夥伴,攜手前進,一道為自己的信仰而不斷奮鬥下去。
在作品中遭遇過挫折,最終收穫好結果的橋段處理方式,乍一看,的確基於現實,這之中的種種挫折在咱們的現實生活中也頗為常見,但從結果角度看,卻是不折不扣的浪漫主義俠義之夢。所以就連原著作者池井戶潤都在訪談中笑言,大家千萬不要去模仿書中和劇中主人公的那些舉動。那絕對不是值得廣大仍在為生活忙碌奔波,因晝夜不分的996or007工作模式加班熬到禿頭,在房貸車貸壓迫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脫下一層一層皮的社畜們借鑑模仿的。一旦模仿,最大的可能是先砸掉自己手裡的飯碗,讓自己面臨更殘酷的現實壓迫。
所以,當昨天本劇大結局終於播放完畢,在日推上,「半沢ロス」、「loss」兩個代表追完好劇,內心滿是失落感的詞彙,一度被刷上熱搜。畢竟身處現實壓力遠比中國社會更大的日本社會中,時隔七年,還能做這樣一個為遍布社會的社畜,為身在底層的小人物,為被資本壓榨和迫害的尋常人,而特意設計製造出來的金融界大俠半澤直樹,又再一次與觀眾們告別。而他與那些需要他的嘴炮激勵,需要他的俠義之舉振奮自己,以使自己更有勇氣地去經營和面對日復一日生活的普通人,下一次與他再見卻有可能遙遙無期。追完本劇仍在失落期的大娛,也決定在國慶假期中,花些時間去回顧一番小李飛刀,因為俺也只是個心懷俠義之夢,卻又慫在生活的苟且中的普通人罷了。你對這一季的《半澤直樹》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也來評論區跟大娛一塊兒聊聊吧~